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筱原一男于1976年设计的“上原的住宅”。筱原自己将其一系列住宅作品按照样式进行了排序。在对样式变迁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本文对“第3样式”的初期作品“上原的住宅”中筱原的思想从实际形态和架构进行考察,并通过“裸形的事物”、“错位”等关键词将这一作品定位为从抽象空间向具体空间的转变。与这一转变并行的是,从“传统”到“都市”的文脉转变。“上原的住宅”具有混乱的美与复数场所的集结,以此作为本文结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长谷川豪、柳亦春和郭屹民三人的对谈,从贯穿筱原一男整个创作生涯的“传统”、“抽象”等关键词出发,通过对谈进而对“构成”、“即物性”等方面的展开,深入讨论了筱原一男作品中对于国内读者而言晦涩难懂的阅读障碍。同时也对诸如教育、海外影响以及对日本当代建筑的意义等方面触及,试图更加具有针对性地来呈现筱原一男作品的深度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凯旋  王琼 《住宅科技》2021,(1):54-58,63
文章通过对筱原一男早年经历、设计思想、设计手法和设计作品的研究,解读其住宅室内空间的设计;通过对其第一样式与第二样式时期作品的分析对比,深入剖析其设计的精髓,探寻从第一样式到第二样式住宅室内设计的演变轨迹.本研究对我国设计师探索从中国传统出发的室内空间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追踪筱原一男建筑生涯的轨迹,文章分析了他从1966年的白之家到1980年代不同风格时期作品之间的关联性,讨论了分割与对立、空间反转、混沌、裸形、机器、野性、基因性形式等概念,探究了筱原一男作品的内在结构。筱原一男的作品以不变的对立关系为基础,演化出诸多的构成变化,他为建筑引入了一种独特的途径,旨在为时代完成对意义的重塑。  相似文献   

5.
这篇对谈是筱原一男逝世后,东京工业大学建筑学系刊《ka031·筱原一男特集》(2007)的卷首文章。同时作为该大学教授和前筱原研究室成员的坂本一成对多木浩二进行了采访并被整理成文,这也是第一次。关于这篇对谈,系刊编辑给出的小标题如下:“最初的相遇”、“看待/思考筱原一男 究竟是怎样一件事?”、“唤醒人类的非合理性”、“与现代建筑相对的异端”、“从‘意义分析’到‘构成分析’”、“确定的事物/不确定的事物”、“形式主义的变迁”、“筱原一男思考过与并未思考过的”。  相似文献   

6.
黄恒  郑静 《建筑师》2022,(1):43-52
在1960年代中期的美国与日本,文丘里与筱原一男从各自的背景出发,分别设计了母亲住宅与白之家这两座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经典建筑,挑战当时业界主流的“正统现代主义”体系。本文对比分析两个住宅在设计动机、形式表达与空间营造上的异同,指出两者的共同点是从日常生活出发,将本土传统创造性地引入现代主义的建筑知识体系。然而在具体设计手法上,母亲住宅选取了“强形式”与“分层空间”的策略,将复杂矛盾的要素结合,浑然一体;而白之家选取了“弱形式”与“分割空间”的手法,将各要素消解融合,体现出侘寂的氛围。两者都是通过创造性转化本土传统元素,使其以当时最“前卫”的方式呈现出了各自文化的生命力,成就了一个时代的经典。  相似文献   

7.
本文试图阐明日本建筑师筱原一男的建筑论。筱原一男不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建筑界,并对海外许多年轻建筑师有着持续的影响。自1953年发表处女作“久我山之家”后,筱原的建筑师生涯一直持续到2006年去世。作为建筑师,其独特之处在于与作品平行的充满魅力的言说。以住宅设计为中心活动的筱原在书写住宅论的同时,其根底一直存在着对都市的观察,这让他与同一代的建筑师形成了明确的差异。对于住宅这一建筑中的极小空间,与涵盖人类社会的巨大都市,筱原是在设计时如何认识两者间的关系的?本文通过筱原的言语和空间这紧密关联的双方进行详细分析,把筱原概念中的根本机制归纳为“异形的并置”与“虚构性”两个关键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6)
康定斯基作为抽象主义的代表人物,以独特的见解将"抽象"诠释得淋漓尽致。他对点、线、面以及色彩的研究,对于20世纪视觉艺术观念的变革意义非凡,乃至对现代设计,尤其是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4)
抽象绘画从绘画思想的萌芽到成为一个独立的绘画派别经过了一个过程,其是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古典时期的艺术多因一场绘画革命而形成,抽象绘画与之相反,其是经过长时间的酝酿而形成的。文章分析抽象艺术的精神意涵,从三位形式主义哲学家和艺术家的论著归纳出抽象艺术的四部分特征,分别为意义的形、非现实性、跨时空恒久性与精神性。希望文章能对艺术研究者或是艺术教育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5)
面对异彩纷呈的抽象雕塑作品,无论是雕塑创作者还是普通的观众,在艺术欣赏角度上都会面对两个问题:一是何为抽象雕塑,二是如何欣赏抽象雕塑。其中如何欣赏抽象雕塑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首先是抽象雕塑作品存在着观赏者的审美选择问题,其次是欣赏者抽象雕塑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心态,第三是抽象雕塑作品的创作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陈照镜  汪原 《建筑师》2014,(2):40-45
本文以绦原一男的数学经历为出发点。运用形式分析的方法对其最后的作品蓼科山地初等几何计划进行解读。并结合其其他作品中体现出来的具有一致性与连贯性的特征。试图探索绦原一男在建筑设计中所强调与关注的方面,以及其构筑自我建筑世界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建筑设计只有在特定情境下的体验中才有具体的物性,因此建筑的上下文在实践中至关重要,而建筑"语言"也不再可有可无了。当代日本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高度综合的社会一工艺环境的产物,而它的方法论表述起来却显得是普适的和没有时间特征的。日本建筑的经验产出之丰富恰和它的理论之抽象互为映照。本文试图将建筑言说划分为3种不同性质的"批评",同时以当代和历史的例证对日本建筑写作做一批判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An experimental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bond strength between two concrete layers of different ages, considering different mixtures of added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strengths. The specimens first had the roughness of the substrate surface increased by sand blasting. Later, the new concrete was added. Afterwards, slant shear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quantify the bond strength in shear. These tests indicated that increasing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added concrete relative to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the substrate concrete improves the bond strength and changes the rupture mode from adhesive to monolithic.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howed that, increas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s of the added concrete and the substrate concrete, higher values of normal stress are present in the interface, for the same level of shear stress. The study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the added concrete, normally with higher compressive strength than the substrate concrete, may possibly have an influence on concrete-to-concrete bond strength. Therefore, design of shear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concrete cast at different ages, according to Eurocode 2, could be improved, since here only the lowest strength concrete is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4.
A test procedure for measurement of alkalinity for cementitious materials that is, reliable, simple, and only needs a small amount of sample, was developed and applied to check whether transport of alkaline material from a concrete surface to a covering screed can result in a detectable increase in pH-value. It was found that any transport of alkaline material from a rather humid concrete did not increase the level of alkalinity (or pH-value) of the screed covered with a carpet. It was noted that carbonation occurred gradually from the surface and inwards when the materials were exposed to ambient air. For the prisms of 95% RH pH-value in the concrete surface increased with time. A transport process that allows hydroxide ions solved in the pore water in the concrete to diffuse towards the carbonated surface and thus give an increased pH-value, can explain th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