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淼 《建筑技艺》2012,(5):247-251
以旧材料纪念过去,同时又采用现代形式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2012年普里兹克建筑学奖。不少评论将王澍获奖的原因归结于他较为特殊的学院身份或是少见的独特实践机会,也有评论认为"王澍的实践对中国没有普遍意义"……众多争议,让我们静下心来重新审视中国建筑的文化形态和历史责任。改革开放这三十年,市场要求建筑师解决飞速发展的城市化供求关系,王澍的建筑显然不是一个能用来广泛推广的建造方式,而他非常执着地这样去做了,可以说是对当下大规模低品质的批量建设所产生的社会问题的一个反抗。我觉得,这一点反抗的精神可能比他的作品获奖本身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力的强盛和国学风的回溯,加速了传统文化的回归,现代中式建筑日益成为建筑界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贝聿铭、吴良镛、张永和等新老建筑家们推动着现代中式建筑的发展。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学奖得主王澍从乡土地域出发,努力将传统建筑文化转换成当代的建筑语言,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法相结合,营造中国传统与现代共存的建筑。文章通过研究王澍的全部建筑作品,分类整理其建筑作品中传统建筑材料的当代地域性表达,探讨其如何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材料进行处理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意境,试图找到材料与建筑、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纽带,为探索中国建筑的时代性和地域性以及建筑回归本土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以王澍建筑作品为例,从建筑的外观、环境以及装饰三个方面,探讨了王澍建设作品的设计特色。希望能为当代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城市建筑时,如何做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周慧 《城市建筑》2014,(27):174-174
本文主要以王澍建筑作品为例,从建筑的外观、环境以及装饰三个方面,探讨了王澍建设作品的设计特色。希望能为当代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城市建筑时,如何做好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完美结合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金鑫 《建筑学报》2022,(5):84-90
聚焦中国建筑师王澍的博士论文《虚构城市》(2000年)以及同时期的理论写作《时间停滞的城市》(2002年)。首先,通过文献梳理,探讨王澍对待建筑写作的实验态度:写法如做法。其次,采用文本细读,分析王澍建筑写作的具体策略:挪用。通过挪用,王澍挑战了传统学术活动中作者与他者、现在与过去、理论和实践的边界。最后,对王澍理论写作和建成作品进行多方面对比,指出消解边界的意识贯穿了王澍的思想和实践。  相似文献   

6.
富春山馆建筑群是业余建筑工作室近期完成的最完整的一组建筑作品。文章分析了王澍在富春山馆的设计理念中关于园林及山水画论的相关思考与论述,指出富春山馆建筑群作为一种建筑宣言,验证了王澍所倡导的"另一种建筑学"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金鑫 《建筑师》2021,(1):26-33
文本、结构、类型学的观念贯穿了中国建筑师王澍的理论、设计以及教学实践.随着王澍作品影响力的扩大,其博士论文《虚构城市》的核心观念"语言隐喻"也从一个个人理论立场发展成了一种集体建筑文化.本文通过话语、建筑形式分析等综合手段对这种建筑文化进行评介,并着重讨论了其中3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语言隐喻的模式问题;类型学的内涵问题;类比的认识论问题.本文指出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语言模型在王澍的理论写作中同时存在,两相冲突;王澍类型学设计实践的开放文本性质未能引起评论界足够重视;语言隐喻延伸至王澍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系的研究生教学活动且成果颇丰,但王澍及其后学较少对隐喻在建筑研究文化中的正当性提供严格的方法论解释.本文在作为一种研究文化的"虚构城市"未完结处立论,并指出它20年前的承诺——为建筑研究文化的想象力正名——似乎还未完全兑现.  相似文献   

8.
零度的写作     
童明 《建筑学报》2012,(6):1-11
通过介绍2012年的普利兹克奖获得者王澍的建筑思想发展历程,解析王澍在建筑学思考中的哲学基底,结合分析他在建筑创作中的设计方法,呈现王澍作品对于当前中国以及世界建筑领域的非凡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思想解放运动的一面旗帜,《现代建筑语言》七项原则曾对当时的建筑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解读中国当代建筑大师王澍传统建筑语言的现代表达,重新审视了现代建筑七项原则对于当代建筑设计的积极意义;同时通过深入剖析王澍建筑语言与七项原则的差异"尊重历史、传承传统技艺、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出现代建筑七项原则所倡导的"从零开始、机械生产、不计消耗"在不同国情、不同文化背景的当下已不适用;进而提出:中国当代建筑语言需坚持传承传统、彰显个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当代建筑师只有把握好当代建筑体系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才能兼备"现代"与"当代"的双重视野,保持动态开放的创作思维,砥砺前行,共建未来。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记者 《安徽建筑》2012,19(5):9-11,209
正王澍其人王澍,1963年生于新疆,1985年获得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学位,三年后从该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从事旧楼改造及环境与建筑关系的研究。2000年获得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城市设计方向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澍喜欢箫管,擅长书法和山水画,执着践行中国本土建筑学理念,享有"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美誉。与始终追随国际潮流的建筑师不同,王澍更加注重的是现代与传统、人工与自然的平衡。  相似文献   

11.
周鸣浩 《建筑师》2014,(5):79-87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园林被理想化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获得广泛认同。本文致力于梳理和阐明这一转变的思想背景,着重论述围绕"园林"主题展开的三个本土实践案例——现代岭南庭园建筑、"亭的继承"和松江方塔园,分别以"模式"、"片断"和"移情"三个概念来揭示其不同的设计策略,指出这些策略背后所隐含的"创作中介"与"审美体验"这两种对待传统的不同态度,并以此为基础对王澍的"造园建筑学"展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亦方亦圆     
2010年王澍以"衰变的弯顶",在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获得特别荣誉奖,这是以简洁的木料构筑成的一个大弯顶。之初,王澍的建筑实践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运用到当代建筑中,是建筑学对于传统的创造性传承。2011年在台北,王澍延续可快速搭建与拆卸,且对建筑环境负担的思维,以同样简洁的木料做模具构筑,坚持消耗资源少,技  相似文献   

13.
《四川建材》2016,(2):83-84
从王澍作品的历程分析,其建筑体现其对历史文脉与手工艺传统的坚持。他以一种承认传统与现代之间距离的结合方式,完美地体现了传统在现代建筑中的演绎。本文通过分析其构造节点的联结方式,论证传统与现代的相对独立性,以期为现代建筑的创作提供另一纵向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4.
将201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王澍的建筑设计置于中国文人建筑传统现代复兴与发展的语境考察,这一复兴与发展的轨迹以童寯、刘敦桢、郭黛姮、张锦秋、汉宝德、冯纪忠、贝聿铭以及王澍为代表,而王是将它发扬光大并在建筑学的多个方面贡献于世界现代建筑的最突出的一位代表。这一方面因为其探索规模更大、类型更广;另一方面是因为他对于中国文人建筑空间与时间传统的发掘。相对于现代主义建筑的普适性空间和现在时态时间,王澍注意表现中国传统的空间意象,他的建筑空间设计体现出对文人园林与绘画的理解;而将旧有建筑材料的再利用则创造出一种现在完成时态的时间体验,这也是中国文人艺术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建筑学需要向传统乡村学习。不仅要学习其建筑营造的观念,更要倡导一种与自然彼此交融的生活方式。返乡路上的乡村迷思及其人文表达,是王澍建筑设计语言富有哲学思考和建造特色的部分,对于当下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澍荣获2012年度普利兹克建筑奖对中国建筑界来讲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作为和王澍近8年的同窗好友,对他表示祝贺!也为中国建筑界感到骄傲!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解说王澍获奖的原因:"讨论过去和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当今重要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讨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两者之间的矛盾,并演化成能够植根于历史并能面向未来、永不过时甚至具有世界性的建筑。"  相似文献   

17.
童明 《建筑师》2013,(2):6-19
文章着重探讨了王澍在文本写作与建筑实践之间的紧密关联性,介绍并展示王澍有关建筑设计的思考历程,分析并解读王澍相关建筑作品的基本原则,疏理王澍的建筑实践在概念与现实之间不断相互穿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童明 《建筑师》2013,(3):16-26
文章着重探讨了王澍在文本写作与建筑实践之间的紧密关联性。介绍并展示王澍有关建筑设计的思考历程,分析并解读王澍相关建筑作品的基本原则。梳理王澍的建筑实践在概念与现实之间不断相互穿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童明 《建筑师》2013,(4):46-59
文章着重探讨了王澍在文本写作与建筑实践之间的紧密关联性,介绍并展示王澍有关建筑设计的思考历程。分析并解读王澍相关建筑作品的基本原则。疏理王澍的建筑实践在概念与现实之间不断相互穿越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辩证的角度分析与探究当代中国以"山水城市"为设计概念并追求现代民族建筑特色的两位建筑师——王澍与马岩松在建筑设计与实践上存在的共同特征与建筑语言。文章第一部分以两位建筑师的代表作品——宁波历史博物馆与哈尔滨大剧院为例,分别从建筑环境关系与空间关系两方面分析他们作品的存在的共性。第二部分则总结二者在设计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新的建筑语言,并以二者的其他作品为例,对其建筑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批判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