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尼玛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由于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等问题,导致尼玛盆地沉积旋回和层序地层研究程度极低.收集盆地内第1口探井(尼1井)的地球物理数据,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对尼1井牛堡组一段进行频谱分析,共识别出405 kyr周期旋回37个、100 kyr周期旋回148个、54 kyr周期旋回274个、41 kyr周期旋回362个和23 kyr周期旋回646个,各周期对应旋回沉积厚度分别为17.7305、4.4623、2.3680、1.7873、1.0886 m,平均沉积速率44.03 m/Ma,沉积时限14.8 Ma.在此基础上,结合带通滤波变化趋势分析,认为该地区的气候反常现象由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的碰撞隆升引起,风化作用与焚风作用共同控制了高原内部的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2.
地层的沉积旋回特征在地球物理资料中有一定的响应,通过频谱分析的方法能将这些特征有效地显示出来。利用这一原理,可以通过测井资料的频谱分析手段来识别不同沉积旋回,进而识别准层序旋回。以东营凹陷胜北断层下降盘坨76块沙四段上亚段的扇三角洲为研究对象,通过频谱分析方法划分出Cu—Fu,Cu—Cu和Fu—Fu型3种准层序模式并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频谱响应特征。研究表明,测井资料的频谱分析方法可以作为准层序划分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3.
不整合面研究在油气勘查中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测井资料不仅包含了地球物理信息,同时也包含了地质演化信息。本文探讨了测井地质学识别不整合面的方法,通过沉积事件、沉积相及沉积旋回、泥岩基线、风化淋滤带等测井资料异常响应特征,结合其所蕴含的地质信息,对梨树断陷断陷层4个关键不整合面进行了识别。  相似文献   

4.
旋回地层学因具备高时间精度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沉积地层的高精度地质定年和高分辨率地层划分与对比等研究领域。细粒沉积地层的旋回划分研究由于难度大,一直是层序地层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樊页1井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纯上次亚段(Es4scs)湖相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选取测井数据和地球化学分析数据作为旋回分析的替代指标,采用频谱分析、小波变换、功率谱估计和滤波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研究层段记录的米兰科维奇旋回(米氏旋回)进行识别;并结合地球化学指标验证测井数据识别旋回的可行性;在米氏旋回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浮动”天文年代标尺,计算了沉积速率;同时,首次在研究区探索性地运用沉积有机质丰度和表征古氧化-还原性的指标探讨了轨道周期的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 湖相泥页岩沉积旋回明显受米氏旋回控制,包括405.00 kyr偏心率长周期(E1),124.22 kyr偏心率短周期(E2),39.76 kyr斜率周期(O2)以及22.00 kyr岁差周期(P1);② 研究层段共识别出6个E1,22个E2,65个O2和110个P1,依据“浮动”天文年代标尺计算出沉积时间为2.73 Myr,平均沉积速率为0.069 m/kyr;③ 湖相细粒沉积地层有机质丰度及古氧化-还原性变化受天文周期控制;④ 当偏心率振幅幅度较大且处于最大值时期,地球整体处于间冰期,气候暖湿,易于形成富有机质沉积地层,是页岩油勘探的最有利层段。研究提出的思路和方法为同类型细粒沉积地层的旋回划分与对比、“浮动”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沉积速率的计算以及有机质富集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参考,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细粒沉积地层的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5.
米氏旋回基本原理及其在陆相湖盆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米氏旋回是指峰值时间跨度为20-500ka,日地天轨道参数的周期性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气候和沉积地层的旋回性变化。米氏旋回主要通过改变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能对气候变化进行控制,并对沉积作用产生重要的影响,通过沉积地层观测数据的时序分析可以重建米氏旋回,对地层的成因和过程进行研究。米氏旋回代表地层学和古气候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不仅在深海沉积物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陆相含油气盆地地层分析和油气储集层的预测也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阶统计量的高分辨率时频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频分析是地球物理勘探领域信号分析和处理的关键技术,通过时频分析可以进行地震旋回的划分以及等时沉积界面的识别,然而传统的地震信号时频分析方法存在分辨率低、分析结果不直观等缺点.在分析现有时频方法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高阶统计量的高分辨率时频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反映时变信号的频谱特性,具有分辨率高、分析结果客观准确等特点.系统阐述了基于高阶统计量的时频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并采用正演模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将其应用于东营凹陷北带砂砾岩体旋回与沉积期次的划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天文地层学是基于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研究受地球轨道周期性变化控制形成的沉积地层序列的一门新兴的地层学分支学科。其应用广泛,自问世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沉积地层序列替代参数的优选及数据处理方法的运用一直是旋回地层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基于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沙河街组三段和四段天文地层旋回划分的研究及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调研可知,目前天文地层学研究的沉积地层序列替代参数包括古生物参数、地球物理参数及地球化学参数等;天文旋回识别方法主要有岩性直观识别法和时间序列分析法;轨道周期比值法、天文调谐法和假设检验法是旋回结果检验和调谐的方法。现阶段天文旋回地层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沉积地层序列替代参数的优选及综合运用、多种时频分析方法的优选、旋回划分结果的校准及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提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从沉积地层序列替代参数选取到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优选再到旋回结果检验的天文旋回研究流程,为将地层划分精细到千年-万年级别的亚米兰科维奇旋回提供一种可以推广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也为其他从事天文旋回的研究者们提供参考和借鉴,共同促进天文地层学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8.
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层序的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层序地层分析在地层学理论研究和石油勘探开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划分及其内部的旋回结构剖析是层序地层分析的关键.测井资料作为地层岩性、物性的反映,其中必然蕴含了大量与沉积地层旋回变化有关的信息.通过不同方法科学的分析提取这些信息,会大大提高层序地层研究的定量化水平.测井曲线活度、深-频分析、小波分析及分析等方法的研究实践证明,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层序地层是行之有效的.介绍了这些方面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9.
以东营凹陷胜坨油田沙二段8砂组三角洲前缘地层为例,利用最大熵谱分析法和预测误差滤波分析法,揭示了三角洲前缘地层中的测井频谱特征及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地球轨道周期是控制三角洲前缘地层旋回形成的重要因素,测井频谱特征表现为米氏旋回与非米氏旋回叠加。米氏旋回在三角洲前缘地层中占主导地位,主要存在于同一期次的沉积地层中,反映沉积环境相近或渐变,沉积连续性好。非米氏旋回对应的层段所占比例较小,主要存在于2期三角洲前缘地层的分界处,反映沉积不连续或沉积环境突变,可以作为沉积界面的解释依据。利用频谱趋势曲线,将胜坨油田沙二段8砂组三角洲前缘地层划分为2个完整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合理揭示了地层的成因及沉积过程。  相似文献   

10.
划分不同级次的层序界面以及识别其内部的沉积旋回类型是层序地层分析的重要基础。测井信号是不同周期的地层旋回信息的叠合,通过时频分析方法可将测井数据内隐藏的地层旋回性信息拓展到不同的频带内,进而进行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划分以及旋回类型的判别。利用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方法对测井数据进行分解,得到不同频带的本征模态分量,结合Hilbert变换获取各分量的频率特征。最后根据各分量的周期性波动和频率变化特征与不同沉积旋回类型以及各级层序界面之间的对应关系划分地层层序。在东营凹陷沙三段的应用中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短期、中期、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划分,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Geophysical methods for the study of sedimentary cycles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We present the wavelet depth-frequency analysis and variable-scale frequency cycle analysis methods to study sedimentary cycles. The spectrum analysis, variable-scale frequency cycle analysis, and wavelet depth-frequency analysis methods are mainly discussed to distinguish sedimentary cycles of different levels. The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 establish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ctrum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thickness and number of sedimentary cycles. Both the variable-scale frequency cycle analysis and the wavelet depth-frequency analysis are based on the wavelet transform. The variable-scale frequency cycle analysis is used to obt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iodic changes of frequency in different scales and sedimentary cycles, and the wavelet depth-frequency analysis is used to obta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gration changes of frequency energy clusters and sedimentary cycles. We designed a soft-ware system to process actual logging data from the Changqing Oilfield to analyze the sedimentary cycles, which verifi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hree methods, and good results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2.
测井曲线谱分析方法及其在沉积旋回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测井曲线包含了丰富的地层信息,能够敏感、连续地反映所测地层的成层性和旋回性特征。测井解释的目的在于综合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充分挖掘测井资料所包含的地层信息,建立测井数据向地质目标的映射关系,描述目的的层的地质特征。储集层沉积旋咽研究的主体是地层中的规模旋回,测井资料以其数量、连续性好等优点,成为小规模旋回研究中的主要资料来源。某一沉积事件周期性出现的频繁程度可用时间序列中的频率来表示。地层沉积过程中的周期性规律会相应地体现在测井资料所包含的信息中,设计一定的数据处理系统提取这些信息,可以分析、描述和识别地层沉积特征。提出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即对测井曲线提取主成分和进行最大熵谱分析、谱特征分析,进而依赖谱展宽及其韵律和识别研究沉积旋回。与其它谱分析方法(如傅立叶谱和周期图法)比较,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具有不受取样长度限制、对频谱分辨率较高等优点。对塔里木盆地实际资料的处理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地震微相分析技术在大港滩海探区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在大港滩海探区,依据复杂构造和复杂储集层分布区的不同地震—地质条件,优化选取地震微相聚类分析、地震沿层相干分析、地震属性信息优化、神经网络地震波形分类、全三维储集层特征反演等多种地球物理技术,进行地震微相分析和沉积微相划分,并结合构造背景资料,预测岩性圈闭可能发育的区带,获得了很好的钻探效果,证明在当前技术条件下,以宏观沉积相模型为指导,应用多种地震微相分析技术进行砂体和岩性油藏分布的预测研究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地质方法描述成藏要素组合关系由于受到钻、测井资料空间分布局限性的影响,导致描述结果与实际地质特征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用地震资料丰富的空间信息参与描述则能有效提高油气成藏要素的描述精度。其关键是找到勘探目标区块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进而用物探方法描述成藏主控因素及其空间组合关系。为此,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为例,根据其“古地貌控沉积,相控储层,高压封闭、近源成藏”的特点,梳理出了成藏主控因素--古构造、沉积相和烃源岩,再利用物探方法研究构造沉积演化,预测烃源岩分布,选区评价出D66、D12、D17等一系列有利目标区块,随后均被勘探开发所证实。大牛地气田的成功实践拓宽了岩性气藏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时频分析精细划分欢喜岭地区地层层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洁  陈世悦  袁波 《断块油气田》2010,17(2):146-149
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关键是各级层序界面的识别与确定。时频分析技术与传统的层序划分方法相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该技术可以将微小沉积旋回体的时频差异显示出来,减小人为因素的影响。为高精度层序地层的定量划分提供依据。文中以辽河西部凹陷欢喜岭-鸳鸯沟地区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建立为例,综合运用研究区地震和测井资料,借助测井连续小渡变换和地震时频分析技术来确定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应用结果表明.利用测井连续小渡变换和地震时频分析技术进行层序旋回划分是较为可靠和实用的,辽河凹陷欢喜岭-鸳鸯沟地区沙河街组共发育5个具有等时意义的层序界面。可以将其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  相似文献   

16.
高阶谱分析可以得到地震信号的一些特征参数和地质信息,高阶谱分析振幅谱结果可以很好地刻画地震波形的时间频率能量特征。以渤南洼陷地层旋回与沉积相带识别为例,通过单井高阶谱与地质特征分析,结合不同计算参数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尺度时间能量分析着重于地质沉积的宏观态势,可以用于大尺度的地层旋回性质分析;小尺度时间能量分析结果分辨率较高,可以用来聚焦于局部能量的纵向变化。通过实例证实了高阶谱分析技术在识别地层旋回与沉积相带方面的有效性,同时也说明了高阶谱分析方法在渤南洼陷地层旋回性质分析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利用高阶谱分析技术识别地层旋回与沉积相带的思路,为地层旋回和沉积相带的划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