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油田注蒸汽用小型燃煤注汽站的介绍,对注汽站控制系统、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EMS)、氨逃逸系统及蒸汽流量计的配置与设计要求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控制系统的结构、CMES选型与操作平台的设置要求、氨逃逸系统及蒸汽流量计需注意的问题等,以达到满足环保要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器设计方法。考虑到蒸汽发生器水位控制系统对象模型参数存在不确定性,设计了模糊积分控制器。将水位偏差及其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模糊控制器输出与水位偏差积分构成整个控制器的输出。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模糊积分控制系统总体性能优于经典PID设计的系统。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以过热蒸汽为动力的蒸汽动能磨加工超细粉体的生产工艺,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设计了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及控制方案。系统硬件结构采用以S7-300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下位机对生产现场进行数据采集和自动控制,通过PROFIBUS总线与上位机通讯,上位机采用WINCC组态软件实现远程监控。控制方案详细讨论了蒸汽动能磨磨机料位控制、高温除尘器温度控制、高温除尘器喷吹控制、系统就地/远程控制以及故障急停等关键技术。控制系统经调试,能够精确监测控制除尘器温度、动能磨磨机料位等物理量。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实现了就地操作与远程监测控制,大大提高了蒸汽动能磨加工超细粉体生产效率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刘勇  虎恩典  雷婷 《制造业自动化》2014,(9):148-152,156
简要介绍了mACS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组态软件管理、工程开发设计及过热器的工艺结构,重点针对旧系统中过热蒸汽温度控制的低精度(±10℃)、抗扰动差等情况,通过对控制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串级PID控制策略,并做了新旧控制策略的仿真对比,详细叙述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经过长时间对实际过热蒸汽温度趋势及数据的分析可知,温度能维持在540℃(±5℃)范围内。实践表明,采用串级控制策略提高了过热蒸汽温度的控制精度、抗扰动能力和跟随性,进而提高工质的热效应,也为其他机组的改造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高温蒸汽灭菌器的全程智能监控,采用了高速的AVR单片机,完成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针对灭菌器温度控制的滞后特点,提出了智能PID控制策略,实现了对灭菌器腔内高温蒸汽的精确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6.
宋雪萍 《机械制造》2010,48(3):22-24
根据蒸汽养护窑的结构特点,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混凝土构件和水泥制品蒸汽养护窑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以替代现有的人工控制方式。对模糊控制算法进行了设计并分析了模糊控制算法中比例因子对控制结果的影响,提出了用PID控制参数整定模糊控制比例因子的方法。此套系统已在实际的蒸汽养护窑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吉林石化公司苯酚丙酮装置已经投用20多年,部分蒸汽系统存在运行不合理、蒸汽品质低、能源浪费高的情况;同时原有控制系统老化严重、故障频发,亟待更新。本项目通过PlantCruise及SaftyManager控制系统对原有控制系统进行更新,同时对部分设备进行改造,实现蒸汽系统优化节能运行,为工厂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有限元方法,对核电厂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之间反应堆冷却剂管道进行了稳态分析,旨在模拟核电站正常工况下的反应堆冷却剂管道流体状态,为管道测量仪表的选型、设计和制造提供参考,为控制系统的架构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蒸汽养护为混凝土制品生产的一种高效养护方式,其工作过程的温度稳定性和精确性将直接影响混凝土构件和水泥制品的质量。根据专家对养护过程蒸汽温度变化的经验总结,以模糊控制理论为依据,设定养护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参数。本文以研华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控机)与松下FPX—C可编程控制器为基础,建立了1套适合用于混凝土构件和水泥制品蒸汽养护窑的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同时,对混凝土蒸汽养护窑的模糊控制进行了设计与探索,并在实际应用中验证了该养护方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孙凯  冯贵斌  贺俊 《机电信息》2010,(36):159-160
对包钢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CCPP)的汽轮机旁路控制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描述,详细论述了高、低压蒸汽旁路系统在日本三菱M701S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CCPP)的控制模式及控制过程,实现了运行在不同阶段的自动控制。  相似文献   

11.
针对传统的液压缸试验台自动化程度低,系统精度不够,使用不方便等缺点,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液压缸质量检测试验的综合试验台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西门子PLC为控制核心,触摸屏为辅助设备;采用比例溢流阀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运用压力闭环控制系统实现试验压力闭环控制保证了试验压力,应用比例调压系统实现自动、无级调压,无需人工调压。分析与设计了液压系统整体方案,分析了试验流程,对控制系统的PLC选型、I/O口分配、硬件接线、软件编程以及人机界面做了详细分析和设计。该系统检测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方便,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2.
比例泵控技术具有压力和流量自动控制的功能,能够很好地满足雷达液压系统不同压力等级,不同流量等级的需求,并且压力损失小,易于实现节能.为了将该技术应用到雷达液压系统中,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电液比例泵控试验系统,并与阀控系统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比例泵控系统较阀控系统具有节能和可控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压力流量复合控制的盾构推进液压系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推进系统是盾构的关键系统之一。设计了一种基于压力流量复合控制的盾构推进液压系统,对推进液压缸进行了分区控制,阐述了推进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式。利用AMESim仿真软件对推进液压系统的压力和流量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在工程应用中进行了推进试验,仿真和工程实际应用表明所设计的推进液压系统可实时控制推进压力和推进速度,可以满足盾构的掘进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RBF网络滑模的电动助力制动系统液压力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汽车电动助力制动系统(Electro-booster,EBooster)的液压力控制中液压负载的非线性和不一致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ed function,RBF)神经网络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EBooster系统压力控制架构,建立液压制动系统等效结构简化模型,据此设计基于RBF网络滑模变结构的液压力控制方法,通过设计RBF网络的自适应律来实现系统滑模控制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并利用李雅普诺夫函数方法分析算法的稳定性。最后搭建电动助力制动系统的快速原型试验平台来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RBF神经网络滑模变结构的控制策略对电动助力制动系统液压力的控制误差在2%以内,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研究成果为EBooster系统的压力控制提出一种具有良好自适应性的算法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5.
根据气动泵气压控制系统的需求,设计了基于高速开关阀的气动泵气压控制系统.首先对数字阀的概念、优点和分类进行了概述.介绍了气压控制系统结构,分析了以PWM方式工作的高速开关阀控制原理.采用单片机,设计了气压控制系统硬件结构,开发了驱动电路.最后阐述了PWM信号的产生程序和PWM控制方式.该系统具有开闭效果好、功耗低等优点,而且PWM信号频率和占空比均可调节,表明了高速开关阀在气压控制系统中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飞机、汽车、工程机械的快速发展,对液压系统的管路及附件的耐压性、抗冲击性及其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对液压软管的液压脉冲实验要求设计了液压软管压力脉冲试验机电液伺服系统,并针对正弦波、水锤波的不同类型输入信号对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根据试验机周期性测试任务以及电液伺服系统非线性的特点,采用了重复控制和PID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仿真结果表明此控制方法可以提高压力跟踪精度、动态特性和系统的鲁棒性。通过设计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和PLC的测控系统,对系统进行实验研究。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研究相比表明,所设计的液压伺服系统可以满足用户提出的严格测试要求。  相似文献   

17.
水下作业设备中常用接插件和水直接接触,所以要密切关注其密封、耐压和分离力等性能。该研究开发了一套水下大型接插件密封和分离力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水压模拟装置、油水混合装置、加载测试系统和水压控制系统。在水压模拟装置中考虑到加载力的平衡和测试过程中油缸伸缩量对水压的影响,特别设计了补偿罩装置。水压控制系统的实现是通过油水混合装置来间接控制水压。通过对被试件在10 MPa 水压情况下分离力测试,所得数据验证了该水压模拟和测试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CAN总线的温度、压力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CAN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设计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温度、压力测制系统,详细说明了系统的总体设计和各部分的结构原理,并对应用程序的设计进行了介绍。本系统功能灵活,可靠性高,可用于需要对现场多个部位的温度压力进行综合控制的场合。  相似文献   

19.
为满足某气体发生系统安装空间小、重量轻、动态响应快、控制精度高等要求,设计了高压气动压力伺服控制系统,并采用高压电-气伺服阀实现了负载压力的高响应高精度控制。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包括高压气瓶热力学方程、高压电-气伺服阀传递函数与流量方程、负载容腔压力变化与排气流量方程等子模型,并设计了反馈线性化PID控制器。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高压气动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研究了高压气瓶容积与初始气源压力、负载容腔排气孔通径等参数对系统负载压力控制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为该系统的优化设计与实验研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气动伺服系统存在纯时延、非线性、时变等特点,传统的控制策略(如PID控制)在解决非线性系统时效果不理想,因此提出一种无模型控制算法。此方法在被控对象结构复杂、参数时变时控制效果较好。首先对气动伺服系统进行建模,建模过程包括阀口流量、比例流量阀及缸内压力建立一个二阶模型;其次设计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器(Model-Free Adaptive Controller,MFAC)用于气动伺服系统压力控制;最后利用LabWindows/CVI平台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针对气动伺服系统设计的无模型控制器是有效的,相比于传统PID控制有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高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