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民黄河》2013,(10):96-98
在分析黄河流域灌溉、节水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流域水土资源条件和粮食安全需求等,提出了黄河流域灌溉节水、灌溉发展以及流域灌溉发展重点布局等。黄河流域现状有效灌溉面积570.4万hm2,工程措施节水灌溉面积251.3万hm2。流域灌溉发展的首要任务是实施灌区节水与续建配套工程,规划到2030年完成灌区节水改造517.3万hm2,农田节水率由现状的48.5%达到89.2%。结合灌区续建配套、黑山峡生态灌区以及部分浅山丘陵区灌溉发展等,规划到2030年,流域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58.8万hm2。  相似文献   

2.
黄河流域农业节水与国家粮食安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黄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形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黄河流域河道外缺水量为75.3亿m3,缺水率为14.5%;2030年河道外缺水量为104.2亿m3,缺水率为19.0%。黄河流域农业节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灌区工程老化失修,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低;只注重单项节水灌溉技术,缺乏综合技术集成;节水良性运行机制不建全,有待建立节水补偿机制;资金投入不足,节水设施建设标准偏低等。农业节水发展思路是加大投入力度、明晰灌区初始水权、将节水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统一等,提出了2020年和2030年黄河流域农业节水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的面积指标。  相似文献   

3.
由于博河灌区为典型的干旱气候,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工灌溉,形成独特"荒漠绿洲,灌溉农业",造成灌区农业必须走以节水改造为中心的灌溉方式。从博河灌区农业节水技术发展的历史、现状、节水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指出了博河灌区农业节水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韩华  朱万源 《成都水利》2000,(2):22-25,33
李水灌溉是灌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和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都江堰灌区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必然性和发展思路,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技术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可行性。节水灌溉完全可以实现再造一个都江堰的设想。  相似文献   

5.
韩华  朱万源 《四川水利》2000,21(5):19-22
节水灌溉是灌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和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对都江堰灌区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提出了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必然性和发展思路,从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技术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灌区发展节水灌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引大灌区是甘肃省目前最大的灌区,地处干旱农业向荒漠牧地过渡的边缘,灌溉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力推行切实可行的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来之不易的有限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和效益,是目前引大灌区面临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引大节水灌溉示范项目的综合分析,试图得到一些对引大灌区今后发展节水灌溉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新疆玛纳斯河灌区节水灌溉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灌区节水潜力分析,提出改进灌溉和推行节水灌溉的新技术与措施,实现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促进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有效途径的早日实现,为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经济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洛惠渠灌区的农业灌溉与节水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洛惠渠灌区农业灌溉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了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宜的节水措施。治理洛惠渠灌区盐碱化的有效措施是实行井灌井排,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提高农田灌溉用水效率的根本措施是发展节水灌溉,并辅以相应的农艺节水措施,确保洛惠渠灌区农业灌溉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孟西灌区农业经济发展,小浪底孟西灌区通过对畦灌、喷灌、低压管灌等节水灌溉的综合运用,以典型示范区的成功经验和经济效益带动全灌区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和推广,促进灌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节水灌溉是科技进步的产物。随着我国水危机的加剧,一个普及节水灌溉技术的热潮正在兴起,青海省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与其它省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本文根据青海省黄河流域在整个黄河流域及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农业灌溉现状,阐述发展节水灌溉的必要性及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宁夏青铜峡河西灌区灌排模式对比研究(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宁夏青铜峡河西灌区现有的几种灌排模式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主要分析了渠灌沟排、井渠结合灌溉、暗管排水等 3种灌排模式的优缺点 ,指出不同灌排模式对降低地下水位、改造盐碱地的作用 ,分析了 3种灌排模式对水资源利用的利弊。提出青铜峡河西灌区适宜的灌排模式为 :山前洪积倾斜平原 (洪积扇 ) ,部分地区采用扬水灌溉 ,随着灌区的开发 ,可采用井渠灌溉措施 ;冲洪积倾斜平原 (高阶地 )面积较小 ,适合于发展井渠结合灌溉 ;黄河冲积平原 ,青铜峡至永宁段 ,可采用渠灌沟排模式 ,永宁至石嘴山段 ,应因地制宜选择井渠结合灌溉和暗管排水措施。  相似文献   

12.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in India accounts for over 85% of the total water used for various purposes in the country. However,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use in agriculture is very low, approximately 40% for surface irrigation and 60% for groundwater irrigation. Part of the reason for the low efficiency is the highly subsidized price of irrigation water that encourages the excessive application of water to crop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case study conducted in the command area of a public irrigation canal in the state of Gujarat, India. It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rational pricing of canal irrigation water in motivating farmers to use water judiciously and thereby enhance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irrigated agriculture. The paper contends that farmers are sensitive to an increase in irrigation water charges, but unless the administered price is increased to the level that would prevail in a free market, it will not have its intended effect on irrigators.  相似文献   

13.
灌区灌溉采用井灌井排,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不但能有效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还可以通过井渠互补,使农作物得到适时灌溉。针对目前井灌工程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抽水试验,经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了井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最优出水量、最佳扬程和经济管径计算方法,从而可提高机井灌溉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前,灌溉面积主要通过调查统计方式获取,时效性和准确性较差,而在灌区用水管理中迫切需要掌握实际灌溉面积及其空间分布和动态变化等信息。为此,本文开展基于雷达遥感信息的灌溉信号探测识别及次灌面积提取方法研究。首先,使用水云模型结合实测土壤水分数据进行模拟,量化灌溉事件导致后向散射系数的变化。然后,提出一种基于时序差值和局部阈值法的实际灌溉面积提取方法,使用高频次的哨兵1号雷达卫星遥感数据开展华北平原灵寿县磁右灌区灌溉面积提取,并结合灌区实地调查资料对提取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水云模型模拟显示春季小麦地块的灌溉事件可导致C波段的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变化超过1 dB,灌溉信号可被绝对辐射精度优于1 dB的雷达卫星探测;基于时序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分析显示,灌溉事件导致C波段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呈现明显的先增大后减小的时域特征,与降水事件不同,灌溉事件导致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呈现明显的局地变化特征。以本文提出的方法提取研究区的灌溉面积,结合实地调查样本检验,结果表明灌溉面积的总体提取精度为76.6%。小麦返青期第一次渠灌面积约为9.20万亩,小麦拔节期第二次渠灌面积约为10.64万亩。此外,由于井灌区和渠灌区存在明显的时差,基于雷达遥感信息可对不同水源的灌溉区进行探测,研究区井灌面积约为3.9万亩。基于高频次的雷达遥感信息可对灌区的灌溉事件进行探测,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为区域次灌溉面积调查和流域水资源管理等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徐振辞 《中国水利》2000,(10):22-23
农业高效用水管理示范工程是国家科技部在“九五”期间批准立项的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井灌类型区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类型区一,提高井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和单方水的生产效率,对节约用水,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北省三河市通过提高井灌区水的利用率,创建和发展了相关产业,使该项目成为农业高效用水科技产业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16.
渠道防渗与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渠道防渗措施对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两者总体上成正比关系:针对某一灌区采取何种措施才能更快地提高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要作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井渠结合灌区及不同的区域,应根据机井密度、地下水位、渠道引水量及当地降水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来确定其适宜防渗率。  相似文献   

17.
西南岩溶灌区水文特性及其模拟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岩溶水文和灌区水文两方面分析了西南岩溶灌区水文的特殊性和脆弱性。针对西南岩溶灌区水文特点,在对自然流域水文模型SWAT改进的基础上,构建岩溶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建立的岩溶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主要添加了表层岩溶带水循环模块、岩溶地下河汇流过程,改进浅层岩溶水计算方法、稻田水分循环模块、渠系渗漏计算模块,增加塘堰的灌溉功能等,并介绍了模型的流域离散方法和水循环结构。岩溶灌区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可为西南岩溶灌区水文特性及其对变化环境的响应等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渠灌类型区节水灌溉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道输水灌溉是我国农业灌溉的主要灌溉形式,发展渠灌类型区节水灌溉是解决农业用水矛盾的主要途径。文章分析了渠灌类型区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制约渠灌类型区节水灌溉的因素,通过对渠灌类型区节水灌溉技术体系的集成与示范研究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新疆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地区各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有灌区渠系防渗长度、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井灌排面积、渠道建设长度、总灌溉面积、渠道防渗率等.基于柯布-道格拉斯模型方法,分析计算了各灌区主要因素对灌溉水利用系数的影响效应,并对其发展预期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节水灌溉面积、渠道防渗长度和井灌排面积三个生产要素,对新疆绝大多数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产生正效应,即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投入;新疆2015年、2020年规划灌溉水利用系数分别为0.520和0.570,已超过国家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不应低于0.50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农业灌溉用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宁夏红寺堡扬黄灌区灌溉面积变化、用水水平、水量调配分析得出:2012年灌溉面积4.22万hm2.超出调概面积14.5%,粮食、经济作物、林草、其他作物灌溉比为5.1:2.7:1.3:0.9,2010-2012灌溉比例基本保持稳定.玉米在各干渠种植面积较大;2010-2012年灌溉用水5713m3/hm2,与设计灌溉定额基本一致,灌溉需水量随着灌溉面积的增加呈现线性增加,各泵站单位灌溉面积用水量差异显著(Sig〈0.05);7月份灌溉引、用水量占比例最大,分别为24.8%~26.6%、25.3%-26.6%,冬灌引、用水量比例最小,分别为4.1%一6.0%、3.8%~5.7%。典型于渠在灌溉期内存在超出设计流量运行时段,对干渠用水安全造成隐患;红寺堡扬黄灌区存在总体规模超出设计规模、种植结构单一、管理自动化程度低、泵站实际提水量超出或低于设计提水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