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众所周知,当轧机之间的变形分配和相应的工具确定之后,就应按轧机的要求来决定调整参数。轧机调整参数也是轧制表中的重要数据之一,无论是轧机的产量,还是钢管的质量都与轧机调整参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自动轧管机组中,各轧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且每个轧机本身又有自己的调整特点,特别是穿孔机的调整参数正确与否,对整个机组影响很大.为此,笔者将鞍钢140机组穿孔机多年生产的经验加以归纳整理,从实践到理论进行分析验证和导出主要调整参数的理论公式,以供我国小型无缝钢管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2.
攀钢1220mm冷连轧机主轧机组控制系统为两级计算机系统:一级控制计算机完成基础自动化控制,实现轧线设备的控制与实测数据的采集等功能;二级控制计算机完成过程控制,进行模型计算、轧制数据管理等功能。冷连轧机的轧制规程设定计算模型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轧制理论为主的理论模型;另一种是以实际轧制数据为主的经验模型。在实际使用时,这两种模型相互联系,只是侧重面不同。攀钢1220mm冷连轧机的设定模型是以经验为主的模型。它将标准轧制参数以表格形式存储,在设定计算时,根据来料情况进行修正计算,以得出相应的轧…  相似文献   

3.
文章展示了一项通过VBA语言环境计算并统计CSP热连轧机组各机架预测轧制力与实际轧制力偏差的设计。在VBA语言环境下,计算某范围的各机架预测轧制力与实际轧制力偏差,并根据各项轧制参数分类统计,大大缩短了分析时间及人工计算误差,同时直观体现出各轧制参数、规格对预测轧制力精准度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说明各轧制参数对预测轧制力精准度的影响,对调整轧机二级相应参数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双机组布置的中厚板轧机,在两台机组间合理分配轧制负荷、保持轧制节奏平衡是发挥产能的关键。通过对现场工艺数据的收集与实测,建立了两台机组的轧制力模型,应用等负荷分析法编制了基于产量最大的压下规程优化程序。现场生产试验表明,优化程序的应用实现了减少轧制道次、均衡双机架轧制节奏、提高轧机小时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轧机调整是型钢轧制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迅速准确地调整轧机並妥善处理轧制事故,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轧机产量具有特殊意义。本文扼要分析和总结中轧开坯生产中的轧钢机调整技术和轧制事故的一般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航辉 《鞍钢技术》1990,(11):54-60
一条粗轧热带钢进入精轧区通过六座连轧机架轧制,实现自动化功能代替人工手动操作,轧出符合温度、宽度和厚度目标值要求的精轧热带钢.上述这些都是由精轧数学模型程序来完成的。精轧数学模型有七个功能程序,即轧制策略、轧制表预计算、入口校正、温度再调节、轧制表后计算、轧制表自适应、负荷再分配.对这七个功能程序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新日本钢铁公司打算停止八幡厂内1,2和3号三套冷连轧机组生产,将以一套新机组代替。该新机组已于1988年10月开始建造。这是一套5机架全连轧机组,其入口卷重为40t,出口卷重为27t。5台机架都是具有万能凸度控制和工作辊移动装置的六辊轧机。有一套可使带钢厚度保持很高精度的新厚度控制系统。轧制过程完全自动化,轧制工艺可以采用自由轧制。该机组将于1990年春季建成,8月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冷轧新钢种开发和工艺研究的需求,研制了两侧通过液压缸和夹头产生张力的新型直拉式冷轧实验轧机。为该新型冷轧实验轧机配备了完备的检测仪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其中过程控制系统的开发采用通讯功能与核心控制功能分离的两层进程结构,具备数据通讯、模型计算、过程跟踪和数据管理等功能。针对实验轧机的特点,模型计算功能可以灵活调整轧制规程,摸索工艺制度;数据管理功能分别对原始实际数据、轧制实际数据和轧制工艺统计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和处理。该新型冷轧实验轧机在国内得到大量的推广和应用,过程控制系统较好地满足了试验需要。  相似文献   

9.
以某冷连轧机组轧制过程中两机架间运动带钢为研究对象,根据运动梁理论和运动薄板理论,分别建立了轧制过程运动带钢动力学模型。通过Galerkin截断,把描述系统运动的偏微分方程离散化。利用数值方法分析了轧制过程运动带钢的固有特性和稳定性。并对某连轧机组进行稳定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机组第二和第三机架间运动板带的极限速度可以达到32m/s,并且基于运动梁模型和基于运动薄板模型所计算出的结果极为接近,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带钢板形控制系统涉及轧制力和弯辊力影响系数,精确计算四辊轧机辊系轧制力和弯辊力影响系数的前提是获取轧制压力的分布函数和辊间压力的分布函数.研究了辊间压力与轧制压力的内在联系,采用力学原理建立了二阶辊间变形协调方程,结合三角序列级数实现了根据轧制压力分布函数对辊间压力分布函数进行耦合求解.其计算结果与生产实际参数的有限元模拟结果相比,具有很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1.
中厚板轧制速度设定模型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中厚板轧机主传速度基本上由操作员的经验来控制。实践证明,人工控制轧机轧辊转速存在很多弊端。本文针对该现状,在详细分析了中厚板轧制过程特点的基础上开发出一个新型的中厚板轧机主传速度设定模型。此模型判断如何选取轧机速度曲线图,首次提出根据轧制变形区各参数来计算不同压下量下的最大轧制速度以及咬入速度。将此模型实际应用于国内某中板厂的轧机速度设定计算中,使得轧制节奏变快,生产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强,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对于具有多套冷轧轧机和多品种规格的制造基地而言,各品种变形率设计的合理性对机组的生产影响很大,如何评价冷轧变形率的合理性是其中的关键。在确保质量和生产成本不增加的前提下,以轧制理论为基础,利用轧制速度分析和评价冷轧的轧制稳定性,并建立轧制速度评价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到变形率的最佳设计规范,并以此规范来整合优化冷轧轧机的变形率设计,实现冷轧轧机的最优化生产。优化思路和评价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在宝钢冷轧轧机变形率优化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考虑温度场对轧制力能参数影响的条件下,利用ANSYS软件对热轧板带的塑性变形过程进行了力能参数的计算,并由此获得2800 mm轧机轧制压力的计算模型.经在武钢2800 mm轧机生产现场实测大量数据,进一步完善轧制力模型,使之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4.
 某钢厂新建主要用于轧制超高强钢5+1型冷连轧机组,其第4机架采用小辊径轧机,其他机架采用普通轧机。在实际生产中,该机组同时负责其他钢种的轧制,为了避免出现轧制能力过剩等问题,基于能耗节约与稳定轧制的综合考虑,针对高强钢的轧制,5+1型冷连轧机组采用5道次模式进行轧制。在减少1个道次的情况下,为保证产品质量和轧制稳定,对机组的轧制规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合出口板形质量、总压下量、机组轧制过程稳定性等因素考虑,结合小辊径轧机的特点,对5+1型冷连轧机组5道次高强钢模式下的机组进行了取舍。基于出口板形分布对压下规程进行分配,在此基础上,利用两种轧机机型的特点对压下规程进行精调。张力制度的优化目标以保证小辊径轧机轧制稳定性为主,其次通过优化张力调节各个机架的出口板形,令其与压下规程优化的结果共同作用,对整体机架轧制的稳定及出口板形的优化形成互补,从而开发了5+1型冷连轧机组高强钢5道次轧制模式下的轧制规程综合优化设定技术。在轧制模式减少了1道次的情况下,优化了机组轧制高强钢的出口板形,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在减少小辊径机组打滑、振动趋势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轧制的整体稳定性,大大提高了整个机组的经济效应,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三辊行星斜轧机是七十年代中期问世的一种新型大压下量、高效率轧钢机,是轧制半成品或成品棒材的一种经济的方法,一台这样的轧机能代替7—8台普通轧机组成的开坯机组或粗轧机组的工作。(用它来取代棒材、管坯车间和中小型型钢车间的开坯机组或粗轧机组,进行设备换代,以达到高产、低耗、优质及自动化等目的都是极为有利的。)本文对三辊行星斜轧机的运动原理,特征参数和轧制力的确定等作了理论分析,为三辊行星斜轧机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轧制力预测中RBF神经网络的组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数学模型无法达到冷连轧控制的尺寸精度要求。针对传统轧制力模型的固有缺陷,为提高冷连轧机组轧制力计算精度,合理选择、更新和预处理训练样本,采用RBF神经网络预测冷轧带钢屈服应力并把它用于传统轧制力计算模型,获得较高的轧制力预测精度。而后使用RBF长期数据修正网络和RBF短期数据修正网络得到长期数据修正网络和短期数据修正网络的修正系数,对轧制力计算值进一步修正,从而进一步提高轧制力预报精度。上述方法直接用于某冷连轧机组,轧制力预测误差在±6%之内。这充分证明RBF网络可以成功用于轧制过程控制并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孙佳 《首钢科技》2003,(6):39-42
从轧钢设备、工艺等多角度论述了影响高速线材尺寸精度的主要因素,重点探讨了轧制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尺寸精度的影响,提出为了较好地解决高速线材尺寸精度控制问题,将相对宽展计算公式应用于高线轧机的压下设定和调整工程计算,且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轧机调整的实时计算,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经验的轧机调整方法,提高线材的尺寸精度。  相似文献   

18.
陈丹  何绪铃  高雷  郭立伟  李书昌 《钢铁》2013,48(7):49-52,64
介绍了一种负荷分配的新方法:传统经验表中使用相对压下率作为初始负荷分配数据时,计算的末机架出口厚度与成品厚度存在差异,采用对数补偿法进行修正,提高初次负荷分配精度。为了保证人工修改变形量时计算过程平稳,采用平滑方法修正人工输入变形量;考虑轧制力极限和轧制力-功率平衡条件对压下率的修改,实现动态调整,满足在线控制;通过对变形量的回归计算,将第4机架出口厚度的偏差量分配给了2、3、4机架,以保证轧机第5机架出口厚度波动最小,实现稳定轧制。该负荷分配新方法能够满足实时在线控制要求并且保证产品厚度精度。  相似文献   

19.
轧机两侧刚度差是轧机功能精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以弹跳方程为基础定量计算了轧机两侧刚度差对轧制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包括调平值、调平值随轧制力的变化以及甩尾3个方面。以此为基础在某热轧线建立了轧机刚度评价体系,对轧机功能精度进行管控。同时,还分析了轧机两侧刚度差的影响因素,并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改善措施,包括衬板、垫片维护、最大压靠轧制力和标定轧制力的调整等,使轧机刚度和轧制稳定性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20.
工艺自动调整在轧机区域自动化控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文章阐述了利用COROS工作站、S5-PLC和数字显示器完成轧制数据的分解计算、调整控制及通讯显示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