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提高氯化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的接枝率,优化工艺条件和不同组分的用量,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马来酸酐(MAH)用量、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氯化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BPO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最为明显,而反应时间相对最弱。4种因素的极差递减顺序为:引发剂BPO用量、MAH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2.
以过氧化二异丙苯(DCP)和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采用熔融法制备了马来酸酐(MAH)接枝反式聚异戊二烯(TPI)共聚物(TPI-g-MAH),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和差示扫描量热(DSC)仪对TPI-g-MAH进行了表征,探讨了接枝反应机理,研究了DCP和MAH用量对接枝产物TPI-g-MAH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DCP、BPO作为引发剂,用熔融法制备的TPI-g-MAH均存在接枝现象,MAH主要与TPI中的α氢原子发生取代反应而接入TPI大分子链上,用DCP作为引发剂接枝率高、凝胶质量分数小。TPI-g-MAH的DSC谱图由双峰分布转向单峰分布,加入DCP引发剂得到的TPI-g-MAH比加入BPO引发剂得到的TPI-g-MAH的DSC谱图熔融峰窄、峰面积小。与纯TPI相比,TPI-g-MAH的拉伸强度下降,随着MAH和DCP用量的增加,TPI-g-MAH的拉伸强度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3.
聚乙烯熔融挤出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白景美  李树材 《塑料》2005,34(2):53-55
通过低密度聚乙烯熔融挤出接枝MAH(马来酸酐)研究了单体及复配单体、引发剂及复配引发剂对LDPE接枝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法证实了接枝反应。研究表明:复配单体和复配引发剂用量对接枝率有较大影响,AA(丙烯酸)的加入提高了接枝率,DCP/BPO为3/1时接枝率最高。在聚乙烯防雾膜中加入PE g MAH接枝共聚物可提高膜的防雾性。  相似文献   

4.
陈民杰  张军  万吴军 《弹性体》2003,13(6):16-20
以马来酸酐为单体、过氧化物为引发剂,采用熔融挤出法制备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EVA-g-MAH)。重点讨论了不同型号的EVA、过氧化物引发剂品种及用量、单体MAH用量和加工工艺条件等因素时接枝反应的影响。通过化学滴定法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法(FTlR)证实部分马来酸酐确实以化学键连接到EVA分子链上。与聚乙烯(PE)、聚丙烯(PP)相比,EVA中由于含有醋酸乙烯(VA)基团,极性较大,与MAH的相客性较好,因而在相同的条件下接枝效率也更大;而且VA含量越大,越有利于接枝反应。比较不同的过氧化物引发剂BPO和DCP。发现DCP的引发效果更好。实验结果还表明,在EVA进行接枝反应的同时存在着交联反应,引发剂DCP的用量不宜过高,为得到接枝率适中,交联度很小的接枝产物,还要选择合适的MAH与DCP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赵伟 《塑料制造》2013,(7):52-54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研制马来酸酐(MAH)接枝的聚丙烯(PP)。主要讨论了聚丙烯(PP)与马来酸酐(MAH)在熔融挤出反应中,引发剂DCP的用量、MAH的用量以及反应温度、物料的停留时间对接枝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马来酸酐(MAH)为单体、苯乙烯(St)为共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采用溶剂热法分别制备了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接枝物AS-g-MAH以及AS-g-(MAH-St).利用红外光谱对接枝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证明MAH已经成功接枝在AS链上.并用反式滴定法测定了接枝率,讨论了引发剂用量、马来酸酐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浓度和共单体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和反应时间的延长,接枝率先增大,然后趋于平稳;随着马来酸酐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物浓度的增加,接枝率先增大后下降;共单体苯乙烯的加入对接枝率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硅烷(VTMS)、马来酸酐(MAH)为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制备硅烷/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PE-HD),研究引发剂DCP、单体VTMS和MAH含量对接枝产物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FTIR)对接枝产物进行分析,并将接枝产物作为相容剂添加到复合材料中。结果显示:VTMS和MAH能够在PE-HD上进行接枝,随着DCP、VTMS和MAH含量的增加,接枝产物的接枝性能先增加后减小;和VTMS和MAH单种单体接枝PE-HD比较,硅烷/马来酸酐接枝高密度聚乙烯(MAH/VTMS -g-PE-HD)能够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融接枝法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与马来酸酐(MAH)接枝物,通过调整反应物的用量及反应条件控制接枝率。随着MAH及引发剂用量的增加,接枝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低剪切速率时,接枝物的最大初始剪切黏度达4750 Pa·s,远高于纯LDPE;高剪切速率时,接枝物的剪切黏度与纯LDPE趋于相同,约500 Pa·s。接枝物的拉伸强度在8 MPa左右,同纯LDPE接近,断裂伸长率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9.
PE/PP共混物熔融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共混物接枝马来酸酐(MAH)时,引发剂(DCP)、接枝单体(MAH)和PP用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CP与MAH的交互作用是影响接枝率的重要因素,在低DCP、MAH用量时,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并不明显,当用量均提高至一定程度后,且DCP用量为MAH用量的10%时,产物的接枝效率最高。在体系中加入适当粘度和结构的PP,可以获得接枝率变化不大,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明显增大的接枝物。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熔融挤出接枝马来酸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聚丙烯熔融挤出接枝马来酸酐制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PP—g—MAH)的工艺,包括单体马来酸酐(MAH)、引发剂DCP的用量及熔融反应温度和时间对聚丙烯(PP)熔融接枝MAH的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DCP、MAH的用量对PP—g—MAH接枝率影响比较明显,其最佳配比为DCP0.15份、MAH2份;最佳工艺条件为挤出螺杆转速40r/min,反应温度195-2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