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浓香型天然香辛料以浓香为香气特征,具有芳香性和刺激性,呈香组分以芳香化合物为主,典型代表为八角、桂皮、小茴香、丁香等。国内外广泛使用上述浓香型天然香辛料,尤其是在酱卤肉制品和发酵肉制品中。然而,目前对于天然香辛料赋香呈味机制的研究仍不够深入和系统。本文在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基础上,以典型的浓香型天然香辛料为代表,系统综述了浓香型天然香辛料的风味分析方法、风味特征及其关键风味成分。同时讨论了其对肉制品风味形成的影响:香辛料风味成分可以通过直接迁移进食物中对酱卤肉制品的风味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抑制脂肪氧化和抗杂菌作用等方式改善发酵肉制品的风味。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总结了浓香型天然香辛料的赋香呈味机制,即香辛料中风味成分直接迁入食品中赋香;香辛料组分与食品基质发生生香反应;抑制风味前体物氧化进程;抑制致腐菌生长,改善不良风味的形成。通过对浓香型天然香辛料风味特征及赋香呈味机制总结,有利于科研工作者深入发掘浓香型天然香辛料调控食品风味形成机理,同时为食品企业,尤其是肉制品生产企业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天然香辛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肉类制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香辛料对改善肉制品的风味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本身固有的微生物学特征又对肉制品的食用安全期起消极作用。因此,研究香辛料的微生物学特征及其对肉制品的影响对肉类加工工业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香辛料作为一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感官特性和理化特性有显著改善作用,如调味增香、抑制微生物生长等,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特别是肉制品加工领域。在众多的香辛料中,辣椒、花椒等辛辣香辛料因能够赋予肉制品独特的麻辣风味并能去除异味,一直是肉制品加工中不可或缺的基料,尤其是在饮食风味以麻辣为主的川渝地区,辣椒、花椒等辛辣香辛料更是在其饮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文综述了辛辣香辛料的风味成分以及辛辣香辛料在肉制品加工过程中对其风味影响的研究现状,并对比了几种主流辣味检测方法的优劣,以期为辛辣香辛料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本文论述了我国香辛料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制备方法,并分析了香辛料在肉制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Weiyi ZHOU;Xinyi LU;Jianing DAI;Ziyang ZHOU;Mangang WU;Hai YU;Qingfeng GE;Rui LIU 《肉类研究》2021,35(10):33-40
为研究超声波技术对卤制鸡肉品质和风味的影响,以雪山鸡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功率300 W、频率20 kHz超声波辅助卤制0、30、60、90、120 min,对卤制鸡肉的出品率、颜色、质构、剪切力、感官品质、蛋白质氧化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并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卤制可以提高鸡肉出品率,在超声90 min时出品率最高为91.43%;超声波处理可以改善卤制鸡肉的色泽和感官品质,显著降低鸡肉的硬度和咀嚼性(P<0.05),提高嫩度,超声120 min处剪切力最低为26.49 N;SDS-PAGE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促进鸡肉中130~250 kDa蛋白的降解,使小分子质量蛋白条带增加,并显著影响肌肉的蛋白质氧化状态。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热图分析,超声波处理会增加鸡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含量,改善鸡肉风味。因此,与传统卤制工艺相比,超声波辅助卤制提升了鸡肉产品的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13.
肉制品风味物质研究与分析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ngyi ZHOU;Hong ZHANG;Feng HUANG;Honghai HU;Xue ZHANG;Qiannan LIU;Chunjiang ZHANG 《肉类研究》2015,29(7):34-37
研究肉制品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对于评价肉制品质量、指导肉制品生产、改进加工工艺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肉制品风味物质的提取方法和分析技术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比较了各种提取方法、分析及测定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肉制品风味物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肉制品加工企业在调味方面不断求新的要求,介绍了肉香味形成的原理,肉制品使用香精的原因,肉制品的产品特点,使用香精应注意的问题,以及香精在肉制品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辅助卤制雪山鸡的品质和风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超声波技术对卤制鸡肉品质和风味的影响,以雪山鸡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功率300 W、频率20 kHz超声波辅助卤制0、30、60、90、120 min,对卤制鸡肉的出品率、颜色、质构、剪切力、感官品质、蛋白质氧化指标、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并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卤制可以提高鸡肉出品率,在超声90 min时出品率最高为91.43%;超声波处理可以改善卤制鸡肉的色泽和感官品质,显著降低鸡肉的硬度和咀嚼性(P<0.05),提高嫩度,超声120 min处剪切力最低为26.49 N;SDS-PAGE结果表明,超声波可以促进鸡肉中130~250 kDa蛋白的降解,使小分子质量蛋白条带增加,并显著影响肌肉的蛋白质氧化状态。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热图分析,超声波处理会增加鸡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及含量,改善鸡肉风味。因此,与传统卤制工艺相比,超声波辅助卤制提升了鸡肉产品的品质和风味。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广式腊肠、哈尔滨红肠及猪肉发酵肠pH 值、水分活度(aw)、亚硝酸残留量、色泽、生物胺及风味物质含量及种类,分析不同工艺下3 种香肠之间的品质差异。结果表明:经添加微生物发酵且低温发酵成熟的猪肉肠的酸度、水分活度及亚硝酸盐残留量低于广式腊肠和哈尔滨红肠;哈尔滨红肠亮度(L*)>猪肉发酵肠>广式腊肠,而广式腊肠红度值(a*)最高,哈尔滨红肠红度值最低。3 种肠均检出3 种生物胺(苯乙胺、尸胺和组胺),猪肉发酵肠未检出组胺,尸胺含量与含量最低的哈尔滨红肠差异不显著(P>0.05);3 种香肠主要特征风味物质是正己醛和庚醛。综上,经过添加益生菌发酵剂和低温发酵成熟有助于改善香肠品质和提高产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食盐中的主要成分为NaCl,是食品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食品添加剂,食盐可以有效促进风味物质的产生。脂肪氧化以及蛋白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物质是肉制品风味物质的主要来源,食盐对肉制品的风味有着重要影响,但食盐摄入过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具备良好风味的低盐肉制品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文章主要从食盐对肉制品风味的影响以及低钠盐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食盐在肉制品风味品质中所起的作用及低钠盐肉制品开发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农药对农产品营养和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对防控农作物病虫草害、促进农产品高产贡献巨大,然而其大量使用常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同时还对农产品营养品质及风味造成影响,如改变农产品营养成分,导致农产品产生异味等变化等,应当引起重视。本文综述了农药对农产品营养物质及风味的影响及机制探究,以期为农产品安全及质量品质保障提供理论参考,为农药科学使用提供合理建议。开展农药对农产品营养品质及风味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改善和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营养水平,将是该领域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