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针对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对气象信息共享服务的需求,开发建立了安徽省气象信息共享平台.该平台实现了对全省气象信息的有效管理,能够提供气象信息的高效定位、快速检索、多样展示以及数据下载服务等功能.平台采用后台管理方式,大大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该平台的业务应用,将弥补安徽省气象部门缺少统一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的不足,大大提高安徽省的气象信息共享水平,为全省气象业务提供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使得气象信息管理更加标准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做好气象服务的基础保障工作,针对气象业务、办公服务和管理要求等需求,以云MAS和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群发功能为基础,采用HTTP接口开发了面向气象业务系统的信息发送接口,该接口规范管理接入公众服务平台的方式,避免重复的开发功能和用户密码的管理混乱。建立气象信息管理数据库,基于C/S架构,采用前端控制模式以及C#和Python等开发平台,开发了气象信息监管模块,实现了信息监视、综合查询、统计分析、地址管理、参数配置、用户管理和关键字管理等功能。系统投入业务应用运行后,为信息发送至手机终端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对接方式和及时可靠的传输通道,提高了发送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保障了管理信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项目研制的背景、依据、规划与调研、项目研制的意义、项目研制的主要内容.基于Web技术的农村气象综合信息服务系统,结合LED气象电子屏终端,主要实现面向LED气象电子显示屏的信息采集、录入、审核、发布与GPRS终端管理、维护等功能,提供气象电子显示屏操作用户登录接口,增强信息发布的安全性,同时实现对各种信息的分类、收集、查询、打印、统计等功能,为精细化的新农村气象信息服务和兴农信息服务,提供安全、快捷、有效的发布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4.
平安社区是和谐社区建立的基石,和谐的社会应由众多平安的小社区组成。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平安社区构建体系,对于提高平安社区管理的效率,促进平安社区的稳定和协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是以三维数字化平安社区平台为基础框架,建立三维空间地理信息、人口管理信息、实时视频监控、科普知识体系、电子健康档案等信息数据平台,实现综合治安管理、人口信息管理、物业服务管理、居民健康管理、科普知识推广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5.
以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管理、业务、服务和科研等工作的气象信息需求为牵引,构建"结构合理、界面美观、功能齐全、操作方便"的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在东北区域内主要气象业务单位的技术支持下,实现气象信息在区域内范围内的充分共享。  相似文献   

6.
从安徽省气象为农信息服务的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需求出发,采用Hadoop架构、自然语言处理、相关度分析、大数据可视化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研发安徽省气象为农服务大数据平台。汇集安徽省多部门涉农数据资源,通过建立用户行为画像、网络服务热点的预测,开展精准化的服务产品相关性推荐服务,并跟踪评估信息服务产品的网络传播服务效果,指导后续关键农时农事建议和决策服务产品的研发与制作,同时建立气象为农服务大数据展示系统,探索实现气象为农信息服务从“人找信息”到“信息找人”的转变。该平台已在安徽气象为农业务服务中应用,提升了服务能力,具有较好的行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为气象服务提供基础信息空间分析,特别是三维GIS的应用,增强了气象信息可视化。基于此,主要阐述了如何将三维GIS与气象信息进行结合、分析、研究,并运用C#语言和Postgre SQL开发昆明市西山区基于三维GIS的防灾减灾平台。平台主要由数据采集服务、气象数据分析查询、温雨图集生成等模块组成,具有功能实用、操作简便、结果直观和稳定可靠的特点,为昆明市西山区的防减灾工作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省级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现状的基础上,按照"集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理念,开发建成了基于GIS的湖北省级气象服务产品共享平台、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平台构成的湖北省级气象服务一体化业务平台,并对核心业务功能进行了简要介绍。应用结果表明:湖北省级气象服务一体化业务平台的开发建成,结束了长期以来省级气象服务单位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业务平台的历史,极大地提高了气象服务系统的自动化和集约化程度,大大减少了气象预报服务人员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实现了业务流程的可视化管理,为气象服务业务管理和质量考核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城市轨道交通技术与安全知识科普范围窄小、科普内容少、移动学习平台不兼容的现状,采用Bootstrap框架设计开发一款知识体系较为完善、兼容性强的城市轨道交通科普知识移动学习平台,介绍实现平台的背景、整体设计和主要实现部分。经过实际应用表明,该移动学习平台具有较高的简易型和灵活性,能为用户随时随地提供学习机会。  相似文献   

10.
气象相关的数据随着气象事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与日俱增,使得气象部门对于气象数据存储、管理和读取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分析开源云平台Hadoop的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数据仓库工具Hive等架构,研究了Hadoop气象云平台的构建过程,最终实现了气象信息数据仓库的建立与测试;该气象信息数据仓库实现了海量气象数据文件的分布式存储、元数据管理以及气象数据的查询;应用表明,使用气象数据仓库进行大型气象数据文件存储和操作时,可以大大提升数据吞吐率和数据读写操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随着福建省气象站网规模迅速扩大,仪器设备类型不断更新.但气象站缺乏科学有效的系统平台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因此大大增加了工作的复杂度.研究以福建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气象站元数据为基础,采用B/S架构,实现气象站网信息可视化查询以及迁站、建站、撤站审批管理等功能,为省、市、县业务人员提供统一站网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海南省气象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公众对气象预报、预警服务的日益关注,建设海南气象信息服务网,形成海南气象系统内部统一的省级气象信息服务平台,是海南省气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China Integrated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CIMISS)的基础气象数据,整合相关业务单位的数据资源,利用统一的数据收集、处理及存储方式,采用Model + View + Controller(MVC)开发模式,使用J2EE应用架构Struts + Spring + Hibernate(SSH)研发一个集预报预警、气象监测和决策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省级气象观测数据和预报产品的集约共享服务。目前,平台已投入业务试运行,运行稳定,具有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为社会公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基础气象数据服务产品。  相似文献   

13.
该服务平台是为了提高农民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和科学种田的素质;加快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站而建立的。使用wordpress软件,利用php语言,HTML语言以及MySql等建立一个针对农安县的农村科技信息12396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对于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素质,使农民掌握农业现代技术,促进精准农业的推广普及,提高农民的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加速农村现代化过程均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随着气象资料服务不断格点化、精细化,对气象数据基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的显示发布要求进一步提高。当前各气象业务系统在建设时往往存在重复处理气象数据及开发整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现象,重复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的可视化功能会造成资源浪费,延长开发周期。该文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集成了多源异构的气象数据,设计实现了基于GIS的气象信息标准化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依托CIMISS(全国综合气象信息共享平台)数据接口、各类气象资料观测数据文件,依照地理信息数据图层金字塔分级方式,将气象数据进行重新组织,以Web方式提供标准化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平台即服务)服务,包括地图服务、地理覆盖服务和地理要素服务,以更便捷、更安全、更全面的方式向本级和下级单位各业务部门提供气象数据GIS服务(包含GIS和数据服务)。该平台在江苏省气象局多个气象业务系统中投入应用,有效减少了业务系统建设环节中的气象资料可视化重复开发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海洋气象业务不断发展,海洋气象服务也逐渐向专业化、可视化及智慧化方向发展,综合性海洋气象服务已不能满足港口气象服务实际业务需求.为保障港口安全生产,提升港口气象服务效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SOA)的港口智慧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方案.通过对气象、港口、地理信息等多源异构业务数据进行动态集成,结合XML(extensive markup language)、Web service、数据仓库、中间件模式、WebGIS、消息队列等计算机相关技术,实现了港区气象业务数据实时监测,港口专业预报预警,应急预案制作发布、专业用户及气象要素阈值管理等功能.系统业务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港口专业气象服务需求,有效减少了海洋气象灾害对港区生产活动的不利影响,同时系统可扩展性强,具有较高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高性能计算是气象业务及科研应用的重要的基础平台,中国气象局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CMA) 近年来相继引进多套高性能计算机系统,随着气象业务和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系统利用率稳步上升,用户数也逐月增加,截止到 2012 年底,用户总数超过 600 人。用户数的增加、用户的变动导致系统中的用户信息不完整、错误以及无法更新,以至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联系到相关用户,对系统的维护管理及用户支持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介绍了对 CMA 多套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上的用户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的设计思路和具体实现,相关工作的完成有助于减少管理和维护成本,更好的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支持和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