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纵向受剪性能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为了得到闭口型压型钢板 -混凝土组合板的纵向受剪性能 ,进行了 12块闭口型压型钢板 -混凝土简支组合板的试验 ,得到了这种组合板的纵向受剪性能和破坏形态等。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 ,对闭口型压型钢板 -混凝土组合板纵向抗剪承载力的设计计算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较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优点;总结了闭口型压型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板的破坏模式,并归纳了基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板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和纵向剪切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谭燕  谢伟平 《山西建筑》2007,33(6):154-155
通过与开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比较分析,得出了新型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截面、技术和综合成本优势等;并概括出了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受弯承载力、纵向抗剪承载力以及刚度的计算公式,最后指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受弯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闭口型压型钢板可以作为组合楼板中的受力钢筋。为了得到闭口型压型钢板 -混凝土组合板的受弯性能 ,进行了 4块闭口型压型钢板简支组合板的试验。在普通钢筋混凝土板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闭口型压型钢板 -混凝土组合板抗弯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
对6块闭口型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板试件进行了两点对称集中加载静力试验研究,考察了组合板在不同剪跨比下的破坏形态、钢板与混凝土应变发展、端部滑移和裂缝发展情况,研究了组合板的纵向剪切极限承载能力。研究结果表明,端部设置栓钉的闭口型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板具有较好组合作用,剪跨比较小的闭口型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板主要发生纵向剪切粘结破坏,而剪跨比较大的组合板主要发生接近于弯曲破坏的弯剪破坏;根据试验研究结果,建立了闭口型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板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组合板刚度计算建议方法。为考察组合板的动力特性,对6块闭口型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板的前三阶自振频率和阻尼比进行了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闭口型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板阻尼比比较小,并结合自振频率实测结果对经验计算公式进行了对比验证,为闭口型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板动力特性计算及组合楼盖的竖向振动分析控制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8块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静力试验,对闭口型组合板的破坏特征、裂缝分布以及抗弯承载力等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闭口型组合板破坏形态以纵向剪切破坏和弯曲破坏为主,大跨度组合板的破坏形式均为弯曲破坏。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塑性截面设计法,并充分考虑组合板跨度和端部栓钉对组合板抗弯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更适合于大跨度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纵向抗剪承载力,进行了3块闭口型组合板的静力加载试验,分析闭口型组合板的破坏现象、裂缝分布以及端部滑移等情况。试验结果表明:3块组合板均发生纵向剪切破坏,组合板端部配置栓钉对抗剪承载力的提高有显著作用,栓钉可以抑制端部滑移的发展。在试验基础上,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进一步研究了闭口型组合板纵向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得出了组合板各参数对其抗剪承载力的影响程度。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组合板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适用于该种闭口型组合板的纵向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混凝土组合板与冷弯薄壁型钢构件采用自攻螺钉连接抗剪模型进行单调加载试验,分析了螺钉连接模型界面抗剪破坏模式、螺钉抗剪承载力以及混凝土组合板内置或不内置抗剪件对组合板粘结性能的影响。采用规范理论公式计算了单个螺钉抗剪承载力,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破坏模式表现为:螺钉抗剪破坏、混凝土与压型钢板粘结破坏、压型钢板承压或失稳破坏。混凝土与压型钢板粘结开裂前,内置抗剪件能够提高连接抗剪刚度,减小滑移;内置抗剪件的螺钉抗剪承载力比不内置抗剪件的偏低。建议混凝土和压型钢板之间内置冷弯薄壁型钢抗剪件;当混凝土与压型钢板间考虑或不考虑组合效应时,螺钉连接抗剪承载力应采用不同理论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开口型与闭口型截面的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纵向水平抗剪承载力的四个影响因素:组合板的跨度、混凝土强度等级、组合板的含钢率、组合板高度的分析比较,得出在相同的条件下,闭口型组合板的纵向抗剪承载力高于开口型组合板;组合板的含钢率与跨度对组合板的纵向抗剪承载力影响较大;组合板的破坏形态与其剪跨比间的关系,为组合板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工程中常用的开口、闭口以及缩口3种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进行弯曲性能试验,考察不同类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破坏形态、界面剪切黏结性能及纵向抗剪承载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开口型和缩口型组合楼板在外荷载作用下发生纵向剪切破坏;闭口型随着跨度的增加,破坏模式由纵向剪切破坏转为弯曲破坏。通过m-k法对组合楼板纵向剪切承载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对组合楼板纵向抗剪承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目前,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结构在工业厂房和电厂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组合板振动特性也日渐为业主和设计人员所关注。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程序对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进行数值模态分析,得到组合板各阶自振频率及振型。对模态分析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材料模型定义、单元划分以及建模技术等问题进行了详细介绍,数值模拟结果与组合板模态试验结果比较吻合,表明所采用的有限元模态分析方法能较准确模拟组合板的振动特征。进一步运用ANSYS程序对一系列不同跨度和边界条件下的组合板进行数值模态分析,得到不同跨度和边界条件下组合板的振型和自振频率,为组合板的振动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宇  冯子才  李海旺 《钢结构》2002,17(6):48-50
压型钢板组合楼板是 2 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形式。它具有显著的优势 ,如轻质、高强 ,施工快捷等 ,将在未来的建筑领域中大有作为。组合楼板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钢板 -混凝土界面处的抗剪强度。建立了一个二维有限元模型来研究单向组合板的性能。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 ,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钢 混凝土组合楼板叠合面的抗剪强度、连续组合板设计的纵向抗剪强度和剪跨以及端部锚固对板承载力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在组合楼板的承载力设计中 ,应对支座端部的竖向剪力进行叠合面的纵向抗剪强度验算。对于连续组合楼板 ,可采用连续跨中正弯矩区的长度与简支楼板跨度等效的原则进行剪跨计算。端部锚固栓钉对组合楼板纵向抗剪强度的贡献可采用量化的公式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YX75-200-600和YX76-344-688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剪切粘结承载力和剪切粘结性能,进行了18块足尺寸简支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载荷试验,并进行了相关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8个试件的破坏形态均为剪切粘结破坏,影响剪切粘结性能的主要因素有剪跨、压型钢板厚度和栓钉。由试验数据分析得到的端部有栓钉YX75-200-600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剪切粘结系数m,k为228.12,-0.015,YX76-344-688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板的剪切粘结系数m,k为246.9,-0.0028。  相似文献   

15.
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疲劳性能,完成14块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的疲劳试验研究。试验主要考察组合板端部栓钉布置、组合板板厚、疲劳荷载水平及组合板加载剪跨比等4个主要因素对组合板疲劳破坏模式及疲劳损伤程度的影响。试验过程中对组合板在各个关键阶段的动挠度、动滑移、压型钢板及混凝土应变、组合板残余挠度及组合板剩余承载能力等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根据组合板疲劳破坏形态及损伤发展情况,着重对组合板的疲劳性能进行较全面研究,初步提出组合板疲劳性能水平评估方法及组合板疲劳设计建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栓钉组合板的疲劳性能明显差于带栓钉组合板,布置栓钉可大大提高组合板疲劳性能;无栓钉组合板的设计疲劳荷载上限可以取为40%的静力极限荷载,而带栓钉组合板的设计疲劳荷载上限可以取为60%的静力极限荷载。研究结果为闭口型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板疲劳设计计算提供有利依据。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ructural performance of shear connection in composite beams with profiled steel sheeting. An accurate and efficient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developed to study the behaviour of headed stud shear connectors welded through-deck. The profiled steel sheeting had transverse ribs perpendicular to the steel beam. The material nonlinearities of concrete, headed stud, profiled steel sheeting, reinforcement and steel beam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The capacity of shear connection, load-slip behaviour of the headed stud, and failure modes were predicted.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ere verified against experimental results. An extensive parametric study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n the capacity and behaviour of shear connection by changing the profiled steel sheeting geometries, the diameter and height of the headed stud, as well as the strength of concrete. The capacities of shear connection obtained from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design strengths calculated using the American Specification, British Standard and European Code for headed stud shear connectors in composite slabs with profiled steel sheet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steel beam. It is found that the design rules specified in the American and British specifications overestimated the capacity of shear connection, but the design rules specified in the European Code were generally conservative.  相似文献   

17.
完成了8个钢-闭口型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试件的静力试验,对组合梁受力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中详细考察了钢-闭口型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在不同名义剪跨比、不同栓钉布置形式下的受力过程、裂缝发展、破坏形态和型钢、钢板与混凝土应变发展过程、跨中弯矩与跨中挠度以及型钢与组合板端部滑移发展情况;根据对试验结果与现行规范所建议方法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提出了钢-闭口型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的受弯承载能力以及受剪承载能力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钢-闭口型压型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试件的破坏形态主要表现为弯曲剪切破坏,组合梁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在80%Pu后,组合梁界面才表现出明显的滑移现象,截面不满足平截面假定。研究还表明,即使组合梁试件按照我国现行规范计算所得连接程度较小时,也具有较高的受弯承载能力。同时,为考察组合梁动力特性,对8个组合梁试件的前三阶自振频率和阻尼比进行了试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组合梁阻尼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