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实验,分析夏热冬冷地区现有普通开敞式阳台的夏季热环境及其对相邻外墙的热作用,提出这一地区的阳台夏季应采取遮阳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热泵的基本原理,热泵的经济性评价等分析,阐述了长江流域最适合使用和发展热泵技术,并对提高热泵效率的措施及方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占地广,对高校建筑进行有效节能可以改善校园小气候、保护生态环境、节约建设能源消耗并降低校园的维护成本.该教学楼地处夏热冬冷地区,教学楼建成以后,由于大面积使用排窗,和对室内舒适度考虑欠佳,造成夏季过热,本研究通过实地测量,并以此作为初始边界条件,利用CFD软件模拟了改教学楼的室内外风环境、热环境、室内的热舒适指标(PMV—PPD),通过模拟发现,该教学楼室内环境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总结分析,为教学楼的生态绿色改造提供参考,利用高校是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与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社会认同度,可以成为建筑节能的示范与榜样,起到引导和推动建筑节能向全社会推广.  相似文献   

4.
夏热冬冷地区热桥对建筑能耗影响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桥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在夏热冬冷地区热桥是否需要做保温至今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该文抛开热桥对结露的影响,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城市不同建筑形态的实例工程进行模拟定量研究,分析了热桥面积百分比的变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及热桥部位有无保温层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表明在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中,需要考虑热桥部位的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夏热冬冷地区秋冬季的室外热舒适情况,选取合肥地区进行研究,在合肥市某高校采取现场环境实测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秋冬两季室外人群热感觉与热舒适的变化情况。通过调查得到了温度、风速、湿度与太阳辐射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程度的排序,以及各参数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的比重,分析了主观热舒适影响比重与期望,讨论了热感觉与热舒适的变化关系,探究了人体不同身体部位对热舒适性的影响,并引入PET和SET*预测热感觉的数学模型,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合肥地区秋冬两季室外环境的热感觉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合肥地区秋冬两季受访者对室外环境热舒适性整体可接受度较高,而秋季高于冬季,其中面部对受访者主观热舒适影响最大。影响室外热舒适的热环境参数主要为温度,环境相对湿度对其影响较小。在秋季,受访者热舒适与热感觉变化呈二次函数关系,在冬季则呈现正相关关系;并且秋季的变化远强于冬季。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夏热冬冷地区大学校园室外热舒适环境的空间优化策略,本文以上海某大学为研究对象,对大学校园典型空间形态条件下的气象参数进行现场实测,同时结合大学生受试者的热舒适问卷,利用Rayman软件计算出受试者的生理等效温度(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 PET)。为获得全校园范围的温湿度分布,本研究进行了温湿度移动测量并对数据进行时间修正与空间插值,之后对通过以上方式获取的校园范围温湿度与地表形态特征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大学校园夏季大学生“热中性”的PET值为30.60℃,PET指标与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之间分别呈现负相关与正相关,且空气温度与PET指标的相关程度更高;天空角系数与透水表面比率对空气温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街道峡谷高宽比、建筑密度、平均建筑高度与空气温度之间则出现显著的负相关。以上结果说明进行校园建筑和景观规划设计时可通过合理设计地表形态特征的方式缓解空气温度的上升,以达到提升学生热舒适的目的。该研究可为夏热冬冷地区大学校园室外空间规划提供优化参考,有助于改善校园热舒适环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植被屋面热质传递机制进行分析,建立了植被屋面热质传递模型,用COMSOL软件对该模型进行模拟求解。同时,在南昌地区搭建植被屋面实验平台对植被屋面的热质传递特性进行实验测定,并将实验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层表面实测温度值与新建模型模拟值的平均偏差约为0.86℃,实测与模拟相对湿度的平均偏差约为3.17%;土壤5 cm处实测温度值与模拟值的平均偏差约为0.96℃,实测与模拟相对湿度的平均偏差约为2.22%;模拟与实测屋顶内表面温度的平均偏差约为0.998℃,实测与模拟热流值的平均偏差约为2.09 W·m-2。  相似文献   

8.
现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室内热环境不仅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还有利于建筑节能。因此,为学校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对学校建筑热舒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研究相对匮乏。为了填补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建筑室内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研究的空白,对中国夏热冬冷气候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遵义)的自然通风高校建筑进行实地调查,并对非物理因素(如经济水平、过去的热经历、热期望等)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该地区自然通风高校建筑冬季室内热湿环境较恶劣,38.3%的受试者感到“凉”或“冷”。实测热中性温度为17.36 ℃,80%可接受温度区间为14.97~20.69 ℃,均比PMV-PPD预测模式下相应数值偏低。Griffiths模型预测的平均舒适温度为16.88 ℃。在非物理因素的作用下,该地区热中性温度和80%可接受温度区间均较夏热冬冷区发达地区低。所以,遵义地区自然通风高校建筑在改善冬季室内热环境时可考虑能耗低的被动式措施。  相似文献   

9.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型居住建筑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夏热冬冷地区的热气候特点及建筑热环境现状分析,阐述这一地区居住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和建筑设计对居住建筑节能的影响,重点从建筑单体及建筑围护结构设计方面探讨夏热冬冷地区节能型居住建筑的设计方法与要点。  相似文献   

10.
建筑节能,就是符合科学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用新型材料,通过技术手段,提高建筑物内、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通过一个夏热冬冷地区办公建筑的工程实例,采用节能计算的方法对其屋顶的保温隔热构造进行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夏热冬冷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能耗较大问题,对本地区气候特征、现有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和研究,提供了夏热冬冷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改造技术措施,为解决夏热冬冷地区住宅节能改造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出现以及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节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生态文明社会。屋顶作为建筑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节能影响很大。屋顶处于气候变化最激烈的部位,是左右顶层空间的舒适度和空调耗能的关键,尤其是低层建筑或大空间建筑的屋顶,更应该重视屋顶节能。本文基于合肥市气候条件,运用ECOTECT软件对采用普通屋顶、一般坡屋顶和保温隔热屋顶这三种不同屋顶形式的建筑进行能耗模拟,将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得:保温隔热屋顶的节能效果明显,一般坡屋顶的节能效果一般,对于屋顶节能,要优先选用保温隔热屋顶。若采用坡屋顶形式,应增设老虎窗通风,节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
夏热冬冷地区新风冷负荷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夏热冬冷地区潮湿建筑气候的特点确定了判定建筑潮湿气候的简便指标,从合理利用地气候资源和有利建筑节能角度提出了夏季新风逐时冷负荷的分析方法,定义了新风焓时数,度时数和湿时数,并以重庆为例,计算了新风显热冷负荷,潜热冷负荷和全热冷负荷,强调了潮湿气候地区由于新风湿负荷大,除湿期长带来的新风冷负荷显热比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以上海的某宾馆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Energy Plus对单层透明玻璃窗、双层low-e玻璃窗、单层透明玻璃窗贴隔热膜和双层玻璃窗加外遮阳4种外窗设计方案进行了建筑全年能耗模拟。结果表明,双层玻璃窗加外遮阳的能效最好,单层透明玻璃窗贴隔热膜次之,再次为双层low-e玻璃窗,单层透明玻璃窗最差。在综合考虑能耗费用和初投资的情况下,最终发现双层玻璃窗加外遮阳设计方案的经济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结合住宅建筑空调负荷的特点,先分析了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的基本技术途径,再从发展的观点比较了该地区住宅的几种冷暖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夏热冬冷地区的空调期、除湿期和采暖期的划分方法,提出了住宅建筑新风系统全年运行的转换条件,以及新风热湿处理工况要求。并针对该地区气候潮湿、除湿期时间长的特点,认为节能住宅采用温湿度同时监控的独立新风系统,有利于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和室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夏热冬暖地区热工气候特点的基础上,对该地区典型居住建筑的墙体热工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实验测试研究,得出了其传热系数、热惰性指标和厚度对其热工性能参数的影响规律,摸清了该地区典型居住建筑墙体热工性能基本特点,找出了其热工性能参数随厚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计算存在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中的节能悖论的客观存在.并借助于窗墙相关性(控制)原理加以改正.同时提出了窗墙并联等值热阻形式不变原理,使节能控制指标完全满足国家规定的节能要求.  相似文献   

19.
结合当代暖通空调技术发展动态和建筑节能工作的新形势,介绍了国外热舒适性评价指标及室内热环境评价方法,阐述了夏热冬冷地区住宅建筑热环境质量研究现状及其部分成果,指出了气候潮湿地区室内湿度控制和新风负荷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