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目的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乙醚的残留量,并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测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的乙醚含量,顶空条件:平衡温度为90℃,平衡时间为30 min。色谱条件:色谱柱:HP-FFAP毛细管色谱柱(25 m×0.32 mm×0.5μm);载气:氮气;流量:1.0~2.0 ml/min;进样口温度:160℃;检测器温度:250℃;柱温:45℃;分流比:5∶1;进样体积:1 ml。对建立的方法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并建立质量标准。结果该方法检测乙醚残留量溶剂对所测组分无干扰;系统适应性良好;乙醚浓度在11~110μg/ml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最低定量限为0.028μg/ml;检测对照品溶液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8%;加标回收率在83.08%~87.58%之间。应用该方法检测9批疫苗样品中的乙醚残留量在0.000 03%~0.000 55%之间,符合《中国药典》二部(2005版)附录ⅧP应不高于0.5%的要求。将乙醚残留量作为该疫苗半成品的质量标准检测项目,限度定为0.05%。结论气相色谱法测定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乙醚的残留量系统适用性、线性、精密性和准确性良好,且易于操作,简便快速,可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乙醚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评价以阳离子脂质体二甲基三十六烷基铵(dimo-thylidioctyl ammonium bro-mide,DDA)、聚肌胞苷酸(Poly I∶C)及胆固醇复合佐剂(简称为DPC)为佐剂的结核融合蛋白ESAT6-Ag85B-MPT64(190-198)-Mtb8.4-Rv2626c(LT70)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方法急性毒性试验:分别将低剂量与高剂量(分别相当于人用剂量的10 000和40 000倍)的LT70-DPC结核亚单位疫苗经皮下、腹腔两种途径免疫小鼠,观察小鼠毒性反应、死亡情况及体重变化等,同时推算小鼠对LT70-DPC亚单位疫苗的最大耐受剂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异常毒性试验:将小鼠和豚鼠分别经腹腔注射LT70-DPC结核亚单位疫苗,观察动物异常反应、死亡情况及体重变化等;全身过敏试验:豚鼠经LT70-DPC结核亚单位疫苗免疫后,经相应疫苗静脉攻击,观察豚鼠过敏反应。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皮下及腹腔注射后14 d内均未见小鼠的异常反应和死亡,体重均增加,小鼠对该疫苗的MTD为:LT70蛋白6 600μg/kg,DDA166 600μg/kg,Poly I∶C33 200μg/kg,胆固醇50 600μg/kg;异常毒性试验:注射后7 d内,小鼠及豚鼠全部健存,均未出现异常症状,体重增加;全身过敏试验:攻击后1 h内,豚鼠均未出现过敏反应。结论 LT70-DPC结核亚单位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检测重组类病毒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疫苗原液中二硫苏糖醇(DL-dithiothreitol,DTT)的残留量,并对方法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按设定的色谱条件对检测重组VLPs疫苗原液中DTT含量的RP-HPLC法进行专属性、精密性、准确性验证,确定方法的最佳线性范围及最低检测限,用该方法检测3批重组HPV单价疫苗原液中的DTT残留量。结果该方法检测DTT时,不受溶液中溶剂和蛋白的干扰;线性范围为1.5~15.0μg/ml(R~2=0.997),最低检测限为1.5μg/ml;该方法检测不同浓度DTT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5%;重组HPV疫苗原液分别加入3、5、10μg/ml的DTT对照品溶液后,经该方法检测的回收率在80%~120%之间。3批次重组HPV单价疫苗原液中的DTT含量均小于1.5μg/ml。结论本实验的RP-HPLC法专属性、精密性良好,且准确可靠,可用于重组HPV疫苗原液中DTT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动物体内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及其过敏原性。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经腹腔注射3批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剂量分别为15、30、45μg/0.5 ml)、3批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剂量分别为15、30、45μg/0.5 ml)和PBS(阴性对照),每只0.5 ml,间隔21 d加强免疫1次,分别于免疫前、初次免疫后21 d及加强免疫后14 d采血,分离血清,采用固定病毒-稀释血清法检测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将豚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经腹腔注射上述3批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和PBS(阴性对照)各0.5 ml,隔日注射1次,共3次,第1次注射后第14和21 d,分别经静脉注射同一批号的疫苗1.0 ml攻击,观察豚鼠的过敏反应。结果初次免疫后21 d,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15、30、45μg剂量组免疫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滴度分别为免疫前和阴性对照组的47.9、113.5和319.9倍,且呈剂量依赖性;加强免疫后14 d,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各剂量组中和抗体滴度比初次免疫后21 d均明显升高,也呈剂量依赖性,且均高于与相应剂量的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各剂量组豚鼠均无过敏反应发生。结论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昆明小鼠体内可诱导产生保护性中和抗体,对豚鼠无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A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原液中乙腈及三乙胺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测定法,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标准溶液加入法,以10%无水碳酸钠溶液为溶剂制备混合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色谱条件为:采用Agilent DB-1毛细管柱(30 m×0.53 mm×5.0μm);柱流速:4 ml/min;载气:氮气,分流比:10:1;程序升温:柱温起始温度为40℃,保持5 min,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200℃,保持2 min;进样口温度:200℃;FID检测器温度:250℃;顶空瓶平衡温度:80℃,平衡时间30 min。对方法的系统适应性、线性范围、重复性、检测限和定量限、准确性进行验证。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4批A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原液的乙腈及三乙胺残留量。结果各待测组分理论塔板数不低于5 000,分离度不低于1.5;乙腈和三乙胺的线性方程分别为y=3 730.2 x+1.210 6和y=64 699 x+11.772,r均为0.999 9,线性范围分别为2.002~100.1μg/ml和1.508~75.40μg/ml;同一混合对照品溶液重复检测5次乙腈和三乙胺残留量的RSD值分别为1.34%和3.10%;乙腈和三乙胺检测限分别为0.020 02和0.007 54μg/ml,定量限分别为0.066 72和0.030 16μg/ml;样品高、中、低3个浓度的乙腈和三乙胺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2.60%和101.92%,RSD分别为1.76%和4.12%。4批A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原液中均未检出乙腈及三乙胺。结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准确性,可用于A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原液中乙腈及三乙胺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测定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游离的痕量甲醛的反向HPLC法。方法 优化衍生化条件后,2,4-二硝基苯肼(2,4-dinitrophenylhydrazine,DNPH)衍生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游离的甲醛,利用反向HPLC法进行痕量甲醛的测定,色谱条件:色谱柱:TC-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45∶55);进样量:10μl;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5℃。确定DNPH衍生物的检测波长,对建立的方法进行线性、准确度、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验证,确定方法的定量限及检出限。取4批不同厂家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按建立的方法,2批衍生化、2批直接进行痕量甲醛检测。结果 确定衍生化溶液为磷酸溶液(5 mol/L),衍生温度为20℃,30 min为最终体系反应时间。DNPH衍生物的检测波长为360 nm。甲醛浓度在10.02~250.5 n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8;6份甲醛DNPH衍生物样品检测的平均回收率为99.93%,RSD为0.34%;甲醛DNPH衍生物样品连续重复进样6次的峰面积均值为724.15,RSD为0.74%;甲醛DNPH衍生物不同时间重复6次检测的痕量甲醛平均为8.04μg/ml,RSD为0.98%,24 h内稳定性好;6份同批样品的游离痕量甲醛平均为8.06μg/ml,RSD为0.68%;痕量甲醛的最低检出限为0.01μg/ml,定量限为0.03μg/ml。4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痕量甲醛均低于《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中规定的50μg/ml。结论 本文建立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游离痕量甲醛的反向HPLC检测方法,具有简单、高效、灵敏、痕量等特点,适用于疫苗中游离痕量甲醛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病毒类疫苗Vero细胞宿主蛋白残留量检测试剂盒进行适用性验证。方法将不同细胞基质制备的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人用狂犬病病毒疫苗共16批编盲后,每批疫苗均质等量分为44份,分别分发给3个实验室,用同批ELISA-Vero细胞宿主蛋白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对试剂盒进行适用性验证,考核试剂盒的专属性、精密性、线性和范围等指标。结果3个实验室检测每批样品44次,原代地鼠肾细胞和鸡胚细胞为基质的疫苗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以Vero细胞为基质的疫苗检测结果均为阳性。16份样本44次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在7.34%~14.77%之间,均低于15%;相对线性范围在12.5~400 ng/ml之间。16份疫苗中6批Vero细胞乙脑疫苗和5批人用狂犬病病毒疫苗检出的细胞宿主蛋白残留量分别在153.3~5 850.9 ng/ml和1 895.7~40 625.1 ng/ml之间。结论疫苗中Vero细胞宿主蛋白残留量检测试剂盒具有较好的专属性、精密性和线性,可用于Vero细胞为基质的病毒类疫苗宿主蛋白残留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层析技术制备高纯度的核酸疫苗。方法用层析技术中的凝胶过滤、亲和、离子交换层析3种方法,依次对核酸疫苗进行纯化,并检测其纯度。结果连续使用3种层析方法获得的DNA达到了理想的分离效果,琼脂糖凝胶电泳未检出RNA,A260与A280的比值介于1.80~2.00之间,其中环状DNA达90%以上。经离子交换层析后的内毒素含量小于10EU/mg DNA,宿主DNA残留量小于0.002μg/μg DNA。结论纯化的核酸疫苗均符合国家标准,为制备核酸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不同工艺制备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形态,筛选最佳裂解工艺,为疫苗的大规模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透射电镜对4种不同裂解工艺制备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进行形态观察,采用中和试验分析其免疫原性,异常毒性试验分析其安全性。结果透射电镜观察显示4种样品均无完整病毒,样品1裂解程度最大,囊膜破裂,多数为病毒碎片;样品2大多数囊膜未破损,缺少纤突;样品3较完整的病毒颗粒略小(约30~40 nm),纤突清晰;样品4大多数病毒颗粒保留着纤突,但纤突已不整齐清晰。样品2组小鼠中和抗体滴度最低,而样品1、3、4组较高,与样品2组相比,差异明显,其中以样品3组最高;样品2组小鼠、豚鼠体重增加不明显,而样品1、3、4组小鼠、豚鼠体重增加明显,与样品2组相比差异显著,其中以样品3组最明显。结论电镜观察可直观反映疫苗裂解程度;3种裂解工艺均可用于疫苗生产,其中样品3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其工艺可作为最佳裂解工艺用于后续疫苗生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008年变更流感毒株后制备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接种人体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选择浙江省宁海县≥6月龄的健康人群(按年龄分为6月龄~3岁、4~12岁、13~17岁、18~60岁、>60岁组)作为观察对象,于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分别于接种疫苗后30 min、6 h、24 h、48 h和72 h,进行安全性观察;在免疫前和免疫后4周,采集部分观察对象静脉血,分离血清,利用病毒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检测血清抗体滴度,计算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共接种疫苗559人(观察654人次),体温反应共发生8例(1.22%),局部反应7例(1.07%),全身其他反应8例(1.22%),所有症状均为一过性,未使用药物治疗,次日观察自行消退。共采集观察对象213份双份血清,各组免前抗体阳转率,H1N1型在93.8%~100%之间,H3N2型在9.76%~57.14%之间,B型在64.58%~100%之间;免后抗体阳转率,H1N1型为100%,H3N2型在64.58%~100%之间,B型均为100%;免后抗体GMT增长倍数,H1N1型为5.50~16.00倍,H3N2型为9.63~39.33倍,B型为4.12~24.85倍。结论变更流感毒株后制备的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接种人体后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均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亚单位流感疫苗中裂解剂壬苯醇醚-9含量的效果。方法分别采用HPLC法和紫外分光度法检测亚单位流感疫苗中间体和成品中壬苯醇醚-9的含量,并取中间体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亚单位流感疫苗成品和中间体的壬苯醇醚-9含量比HPLC法高10%以上,测定中间体3壬苯醇醚-9含量的结果差异更显著;SDS-PAGE分析显示中间体1、2、3的核蛋白(NP)含量差异显著,大多数存在于中间体3中。结论 HPLC法可代替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亚单位流感疫苗中裂解剂壬苯醇醚-9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细胞工厂工艺制备森林脑炎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方法利用10 L转瓶和细胞工厂两种工艺在地鼠肾细胞上培养森林脑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收获病毒液,经病毒灭活、超滤浓缩、柱层析纯化、除菌过滤后,制备森林脑炎灭活疫苗。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SDS-PAGE对病毒进行形态观察及鉴定。将两种工艺共制备的6批疫苗免疫小白鼠,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通过家兔刺激试验及豚鼠主动过敏性试验评价疫苗的安全性。结果两种工艺共制备的6批疫苗原液,透射电镜下观察均可见约为50 nm的圆形病毒颗粒,SDS-PAGE分析均可见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0 000和40 000~45 000的蛋白条带,病毒形态及蛋白条带大小均与TBEV相符;免疫保护指数均大于1. 0×10~5,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5版)标准;家兔刺激试验对注射部位无刺激性,豚鼠主动过敏试验无小鼠出现过敏性反应。结论细胞工厂工艺和10 L转瓶工艺制备的森林脑炎灭活疫苗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新型复合型填料Capto Core 700层析介质纯化鸡胚流感疫苗,以降低卵清蛋白的残留水平。方法用Capto Core700进一步纯化鸡胚培养的不同亚型的流感病毒纯化后原液及超滤浓缩液,参考《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检测纯化前、后样品中总蛋白含量、血凝素含量及卵清蛋白残留量。结果卵清蛋白残留量较纯化前降低约10倍,血凝素和总蛋白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结论 Capto Core700新型填料可有效去除鸡胚流感疫苗中的卵清蛋白残留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携带口蹄疫病毒(FMDV)Asia-1型P1-2A-IL18基因和O型P1-2A-3C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疫苗诱导豚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能力。方法将重组鸡痘病毒vUTAL-P1-2A-IL18-P1-2A-3C、w-FPV和PBS分别经肌肉注射免疫豚鼠,检测豚鼠脾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特异性CTL细胞杀伤活性和血清中抗FMDV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重组鸡痘病毒免疫豚鼠脾细胞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特异性CTL细胞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w-FPV和PBS对照组,且能产生抗O型和Asia-I型FMDV特异性抗体。结论二价重组鸡痘病毒口蹄疫疫苗能诱导豚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一种安全有效的无明胶保护剂,并应用于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制备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原液,取同一批麻疹病毒原液,分别加入不同成分和配比的无明胶保护剂,制成成品,以含明胶保护剂作对照,检测成品外观、病毒滴度及水分,确定保护剂的成分,再确定保护剂的配比。将麻疹与风疹病毒原液混合,加入筛选出的无明胶保护剂,制备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共3批),同时制备3批含明胶保护剂对照疫苗。按《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对联合疫苗原液、半成品、成品进行检定;分别将制备的联合疫苗于2~8℃放置3和6个月,检测疫苗外观、病毒滴度及水分的变化,于37℃放置1、2、3、4周,检测病毒滴度的变化;按《中国药典》二部(2010版)要求进行过敏试验。结果含海藻糖和右旋糖酐成分的保护剂为首选保护剂。制备的无明胶保护剂联合疫苗原液、半成品及成品的各项检定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要求;无明胶保护剂联合疫苗成品于2~8℃放置6个月的水分和病毒滴度及37℃放置4周的病毒滴度与对照组疫苗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了无明胶保护剂联合疫苗的豚鼠在试验期内均未发生过敏反应,符合《中国药典》二部(2010版)的要求。结论无明胶保护剂对麻疹和风疹病毒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铝吸附流感疫苗中血凝素(HA)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选用不同的解离液,在不同的条件下对铝吸附疫苗进行解离,以单向免疫扩散法(SRID)检测血凝素含量,比较回收效果,并对选取的解离方法进行初步验证。结果经解离液A处理后,测定HA的回收率为71%~80%,而解离液B的回收率在96%~110%之间。对不同温度、作用时间等考察,最终确定以解离液B在室温解离2h后进行检测。该方法试验内和试验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0%。结论采用解吸附结合传统SRD方法测定铝吸附流感疫苗中HA含量,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代替动物接种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国产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按照单盲法、随机、对照的原则,将900名观察对象分为幼儿组、儿童组、成人组和老年组,各组分别按2∶1的比例随机接种试验疫苗和对照疫苗(进口疫苗),观察各组接种后的全身反应、局部反应和其他不良反应以及免疫后HI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和GMT增长倍数。结果观察组接种后全身反应发生率为8.33%,仅1例发生局部反应,不同年龄人群全身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后观察组H1N1、H3N2和B(亚)型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87.90%、70.02%和71.32%,保护率分别为93.30%、93.30%和74.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MT增长倍数分别为31.6、8.2和14.0,除H1N1亚型GMT平均增长倍数高于对照组外,其他两(亚)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具有与进口同类疫苗相似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8.
狂犬病病毒抗原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狂犬病病毒抗原的定量检测方法,用于疫苗生产过程中病毒含量的监测。方法用狂犬病病毒aG株免疫豚鼠,制备抗狂犬病病毒多克隆抗体,纯化后以辣根过氧化物酶进行标记。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建立检测系统。以狂犬病疫苗国家参考品为定量标准,建立剂量反应曲线,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并对该方法的精密性、特异性和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制备的多克隆抗体高峰效价为1∶105,纯化后的抗血清蛋白含量为6.45mg/ml。建立的ELISA方法对狂犬病病毒抗原的最低检出量为5.3mIU/ml,最佳定量区间为10~110mIU/ml,相关系数为0.9983,精密性和特异性较好。用该方法对狂犬病疫苗进行抗原定量,与NIH法测定的疫苗效力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市售的不同毒株和细胞系生产的狂犬病疫苗,其结果在2.4~9.9IU/ml之间。结论已建立了狂犬病病毒抗原的定量检测方法,可对来自不同毒株和不同细胞系的狂犬病疫苗进行快速定量检测,为疫苗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简便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转瓶培养Vero细胞制备流感病毒疫苗。方法将流感病毒接种于Vero细胞上培养,优化培养条件,收获的病毒液经灭活、超滤浓缩和层析纯化,检测病毒的血凝素(HA)滴度及血凝素含量。按此工艺制备流感疫苗,根据血凝素含量稀释为不同浓度,免疫小鼠,观察不良反应,并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抗体水平。结果Vero细胞培养流感病毒的最佳条件为:维持液中胰酶浓度12.5~15μg/ml,pH值7.4~7.6,Vero细胞经多次洗换后再接种病毒,病毒在细胞上培养72~96h收毒。所有免疫小鼠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小鼠抗体阳转率均为100%,HI抗体滴度均不低于同剂量的阳性对照组。结论Vero细胞可用于流感病毒的培养和制备疫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测定流感疫苗血凝素(Haemagglutinin,HA)含量的替代方法 ,并进行验证,以解决大流行流感发生初期疫苗原液中HA定量的难题。方法优化糖苷酶处理条件,将流感疫苗原液经糖苷酶处理后,以还原SDS-PAGE方法分离样品,以灰度扫描法确定HA蛋白百分比,结合样品总蛋白数值,计算样品中HA含量。以该方法和传统的单向免疫扩散(SRID)法分别测定7批流感疫苗原液中HA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优化的糖苷酶处理条件为:总蛋白400μg/ml,PNGaseF加入比例为1:50。样品经糖苷酶处理后,以还原SDS-PAGE法可以清晰区分各蛋白条带,经测序后确定HA两个亚基,与预期相对分子质量一致。该方法测定7批流感疫苗原液中HA含量的结果与SRID法测定结果的符合率在87.90%~122.20%之间。结论初步建立了测定流感疫苗中HA含量的替代方法 ,在WHO参考品供应不到位时,可用于大流感发生时疫苗原液中HA之定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