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均质多油层油田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合理注水是提高采收率,延长油田开发周期的重要手段,加强注水井的日常管理,提高分层注水合格率,实现“注够水、注好水”的目标,是提高油田采收率最经济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延续,油层动用程度的不断提高,要实现油田可发展的目标,在油井挖潜措施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注够水、注好水”是水驱油田开发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朝阳沟某矿注水井的精细管理,不断提高有用水的注入,提高注水合格率,为全矿原油产量顺利完成的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刘岩 《中国科技博览》2013,(11):279-279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延续,油层动用程度的不断提高,要实现油田可发展的目标,在油井挖潜措施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注好水”是油田稳产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我矿油田开发的总结,针对影响注水质量的关键问题注水井分层测试质量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为今后进一步深人搞好注水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王福 《中国科技博览》2013,(32):630-630
油田开发进入高含水后期和特高含水期阶段,聚合物驱油是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开采技术,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是油田开发过程中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技术保障。提高水聚合采数值模拟精度的研究无论从理论上还是现场应用上是非常必要的。研究出一套适合油田现场实际的水聚合采数值模拟技术,确定水聚驱方案优化及注采参数的优选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同时也为日后大规模水聚合采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5.
孤东油田自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三次采油成为油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而目前一类、二类主力化学驱单元已转后续水驱或即将转后续水驱,含水面临快速回返。为探索研究孤东油田转后续水驱单元稳定、延长化学驱增油效果的技术对策,开展了六区西北部后续水驱技术应用研究。通过精细油藏管理,优化方案部署,及时实施注采调整、明确剩余油分布及动用状况、完善注采井网、工艺解堵等稳效措施,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实现了后续水驱稳效增油,提高了区块整体开发水平,对其它同类油田的后续水驱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胜坨油田特高含水开发中后期水驱开发难度增大,二元复合驱是提高采收率有效的开发新方法。在胜坨油田特高含水开发中后期条件下,通过对胜二区沙二1-2南实施二元注聚先导试验,研究二元复合驱注聚开发的影响因素,治理措施,开发规律及效果。与聚合物驱开发进行对比,分析为高温、高盐、高含水油藏二元复合驱的开发优势,为特高含水、高温、高盐油藏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7.
在对注水井的日常管理中,应该对分层注水引起重视,提高合格率,最终实现"注够水、注好水"的目标。文章在论述过程中,总结了水井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测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基层管理中客观存在的,也是以后油田开发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伴随油田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开发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也日益突显,其中地层压力系统的不均衡性已受到油藏工程师们的广泛关注。合理有效的压力系统调整,不仅可以使整个油田的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还可以预防套损现象的发生,在油田开采过程中,要从根本上解决压力不均衡的这个矛盾,我们必须有目的地进行注采关系调整,以压力系统结构为调整的核心点,以控水、泄压为调整手段,不断完善注采关系,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随着油气资源开发难度的不断加大,高品质的油气井已经不断的减少,油气资源的开发难度不断的加大,特别是低渗透油井已经逐步成为内陆油田开发的重点。对于这些低渗透类型的油气井,只有采用合理的注采技术才能使得油气资源被合理地开发利用。本文将通过新疆油田近年来的开采注采实践,对油田开采的注采技术进行分析,并将会对各种类型的注采井网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求加深人们对于油田注采开发的认识,同时这也将会有助于今后的油田注采开发,从而提高油气资源的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上油田分注井常规测调技术效率低、适应性不足等问题,结合海上注水井井况特点,攻关研发了海上分注井缆控智能测调技术,并以缆控分层注水技术规程为参考,指导工具优化设计及系统优化升级,确保配套工具结构合理、管柱安全可靠、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海上大斜度/水平分注井的大排量高效测调,单井测调效率提高96%,有效保障了技术成果的规模化应用,满足了海上注水开发油田高效、精细分注需求,为海上油田稳油控水和精细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新木油田大部分开采区块以低渗透油藏为主,随着开发时间的延长,由于注入水水质不合格及各种措施工作液对地层的伤害,地层内部物性发生了变化,造成大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析出堵塞地层。本文通过对注水井欠注原因分析,针对欠注不同影响因素以及欠注分布规律,分别采取的不同的增注技术进行治理,得出较为实用的欠注井的综合治理技术,便于油田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前,孤东油田三四区处于二元复合驱转后续水驱开采阶段,加强后续水驱阶段开采特征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及时水井调剖、分注;井网完善、转流线等调整挖潜措施,提高油井产液量,减缓含水上升速度,深挖剩余油潜力,确保油田开采末期及后续水驱油田良性开发,最大程度提高采收率。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第一座采用注二氧化碳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试验站,在大庆油田南区试验成功。给油田注水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开发手段,但是由于地质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储量有限,加上长期开发建设,地下情况也更加复杂。大庆油田经过31年的开发,现在已进入高含水后期。目前,每百吨液量中近80吨水。为了改变油田注水淹油造成的原油层被水淹、厚度变薄、含水多及采收率低的现象,为继续  相似文献   

14.
滨南油田滨657块为多油层、复杂断块低渗透油藏,地质构造较为复杂,由于滨南油田滨657块长期回注污水,造成地层堵塞,再加上注水井长期欠注,致使注水井的注水量严重滞后,从而使油田的开发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给油田开发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力求通过对水井进行油层改造、转注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使油田的开发形势进一步好转。  相似文献   

15.
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逐年增大,稠油注汽开发吨油生产成本逐年上升,开发质量效果呈一定下降趋势,提高油田稠油注汽开发质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为切实提高稠油开发水平,运用数模技术,通过优化注汽参数、改善注汽效果,优化注汽方式,有效抑制汽窜,优化合理井网井距、增加热受效储量,优化空心杆掺水工艺、提高油井产量等一系列的优化措施,使油田的稠油油藏的得到了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油田开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石油资源生产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然后在这种良好的发展趋势下,长期以来油田开发过程中伴随的套管损坏问题日趋严重。套破井造成注采井网失调,水驱动效率降低,剩余储量无法开采,导致动态监测资料无法有效获取,修井次数较多,措施难度大,严重影响油田稳定生产和开发。因此,本文对老油田套破井的治理措施进行探讨,主要是为保证老油田生产和开采正常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海上油田丛式井网整体加密调整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绥中36-1为代表的海上稠油油田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逐步暴露出注采矛盾突出、层间和平面上储量动用差异大、单井控制储量过高、采油速度和采收率较低、综合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快等问题,针对中国海油稠油开发面临的挑战,首次提出海上油田大规模综合调整研究,由于海上油田特殊的开发方式,陆地油田综合调整工作中成熟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无法复制到海上油田,海上油田整体加密调整技术研究面临诸多技术难点,因此,本次研究结合绥中36-1油田I期自身特点和开发方式,针对油田开发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一整套海上油田的整体挖潜和调整的技术思路和研究方法,完成绥中36-1油田I期整体加密调整方案,调整后油田井网由反九点面积注水井网转变成为行列注水井网,探索定向井+水平井开发模式,整体加密实施效果良好,油田水驱状况明显改善,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从调整前的80.5%提高到调整后的91.3%,采收率大幅度提高,预计提高采收率10.4%,整体加密调整技术必将在同类油田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葡北地区已进入高含水采油阶段,综合调整挖潜是保证油田稳油控水的关键,井网加密调整,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合理的注水结构调整,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延长高产稳产期,配套的产液结构调整,使薄差油层开发状况得到改善。注水井采用多种增注措施压裂、酸化、调剖、纳米、表面活性剂解堵,同时油井实施压裂、补孔、换泵、堵水、拔堵、微生物吞吐技术,从而提高油层动用程度,达到储采结构进一步调整,逐步探索提高油井采油速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油田的发展,油田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层间矛盾日益突出。主力层采出程度高,是主出水层也是主吸水层,非主力层有效挖潜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注灰封层是油田开发中实现换层生产、挖掘二、三类储层潜力常用的一种工艺手段。由于注灰时井口经常出现溢流,常规注灰需泥浆压井,并且对油层造成二次伤害。为了解决该难题,设计并创新应用了油水井注灰工艺,在油田取得了一定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采油厂开发已进入开发后期,油层水淹状况复杂,井况恶化.注采问题目稳突出。开采难度加大。通过强化洼水管理、完善注水工艺技术配套措旌,实现减缓老油田产量递减、控制含水上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