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述青海火山岩从元古代一早新生代的地层中不同程度都有发育,有海相,亦有陆相。与火山有关的矿产在我省亦占着重要的位置,海相、陆相都有成矿,但以海相为主。已发现火山岩型金属矿产有铁、铜、铅、锌、金银矿,非金属矿产有硫铁矿等,产地约百余处。青海省火山活动比较强烈,尤其早古生代。火山岩时空分布与构造格架的布局以及一切内生矿产时空分布密切相关。在火山岩喷发的间歇期有正常沉积碎屑岩.碳酸盐岩、凝灰质碎屑岩与火山岩构成由火山岩一沉积岩的喷发旋回,形成不同类型的岩石建造。详细研究火山岩的时空分布、喷发旋回、岩石建造、岩石化学等,对探讨火山岩地区的成矿地质环境,成矿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树人工林集约化栽培技术及其经济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燕  张丽萍 《中国科技博览》2012,(16):213-213,219
杨树在我国分布很广,是重要的用材林树种之一。文章对辽西地区杨树人工林集约化栽培技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西地区杨树造林模型的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分别达到6550.00元/hm2和28.00%: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两种非晶硅酸铝纤维经热处理产生的莫来石晶相(3Al2O3·2SiO2),纤维截面上Al+3、Si+4和O-2分布变化规律,以及它对纤维预制体真空过滤成型性的影响,并阐明其机理。结果表明:晶体化热处理后,非晶纤维出现占重量约50%的莫来石相,其余为非晶相;晶体化过程中,纤维截面上距表面约400A的薄层内,伴随人Al+3,Si+4和O-2分布变化,表面薄层富集Si+4,即SiO2。这些变化,为单根纤维抗拉强度下降三分之二左右的原因;经热处理、机械打断和湿过程处理后,纤维的平均长度明显降低,环状预制体自由形成表面的粗糙度Ra急剧下降,内表面光滑圆整,真空过滤成型性比原始纤维好得多。  相似文献   

4.
为了获取西北戈壁地区气溶胶随着粒径变化的概率分布函数,对该地区的2次现场取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采样点气溶胶的质量浓度为0.03~0.1 mg/m3;气溶胶的粒径分布遵循双峰分布的规律,第1个峰值出现在约0.5μm处,第2个峰值出现在约3μm处,其差异主要表现在第2个峰值的面积大小;大多数采样点气溶胶粒子数量中位粒径小于1μm,质量中位粒径位于2~5μm之间。  相似文献   

5.
袁超  李华鑫  冯婷婷  张锦  姜发同  马秋 《材料保护》2022,55(3):14-18+27
过去几年,热成型镀层钢板被广泛用于汽车轻量化零部件,以满足汽车工业日益严苛的燃油消耗、温室气体排放和乘员安全性法规要求。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盐雾试验箱等设备,对裸板、锌基镀层和铝硅镀层热成型钢板的形貌和腐蚀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种热成型材料的金相组织均为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组织;铝硅镀层和锌基镀层热成型钢板镀层完整,未出现贯穿到基材的裂纹;热成型裸板脱碳层深度约为10μm,铝硅镀层由α-Fe相、Fe2Al5相、FeAl相和Fe2Al5相4层结构组成,锌基镀层主要由α-Fe相组成;裸板、铝硅镀层、锌基镀层热成型钢板在中性盐雾环境下出现5%红锈的时间分别为6,76,96 h,腐蚀深度分别为257,134,66μm;经电泳处理后的裸板、铝硅镀层、锌基镀层热成型钢板在中性盐雾环境下的腐蚀宽度分别为75.6,42.3,143.8μm,腐蚀深度分别为32.2,7.0,2.5μm,抗腐蚀性能排序为锌基镀层电泳板>铝硅镀层>裸板。  相似文献   

6.
利用先化学侵蚀再电解侵蚀的方法可以得到清晰的烧结WTi合金坯料的显微组织;并通过对坯料显微组织的定量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该合金坯料显微组织的相组成。结果表明:现有烧结工艺制成的W5Ti合金坯料显微组织主要为等轴状β2相(钛在钨中的固溶体),晶粒数约为45 000个/mm2;还含有9%(体积分数)的纯钨相,纯钨相的平均尺寸约为2.65μm,分布在等轴β2相晶粒内;另还含有8%(体积分数)的α-Ti和β2相的共析体。  相似文献   

7.
周雅  江溢民  周佳 《材料保护》2012,45(1):33-35,78
反向占空比对微弧氧化膜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很大。恒流条件下用不同反向占空比(10%~80%)对7075铝合金进行微弧氧化,研究了反向占空比对膜层厚度、粗糙度、致密层比例、耐蚀性、形貌的影响,并分析了膜层的相结构。结果表明:当反向占空比达到50%时膜层综合性能最佳,膜层最厚(83.4μm),粗糙度2.47μm,致密层比例最大,耐点滴时间最长,盐雾腐蚀1200 h仍未发生腐蚀;微弧氧化膜中有许多不均匀的"火山"喷发状孔洞,主要物相为γ-Al2O3。  相似文献   

8.
红柳疙瘩钛铁矿是甘肃中型钛铁矿矿床。矿区位于马鬃山地区,海拔1800-2200m,属干旱半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冬春寒冷,夏季严热,最高气温35℃-37℃。该矿岩体和矿化现象明显,自北向南可分为两个岩相,一是中细粒辉长岩相,分布于矿带北部,构造发育明显,岩石类型橄榄辉石岩,辉长岩、钛磁铁矿体赋存于该岩相中,岩石蚀变强烈。主要为次闪石化、钠帘石化、绿泥石化,二是粗粒辉长岩,分布于矿带南部,岩石为粗粒辉长岩,伟晶辉长岩。矿化微弱,岩石蚀变为绿泥石化、褐铁矿化。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该矿床属岩浆早期分异型钛铁矿床,其成矿时代为古元古代。  相似文献   

9.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名义组成为xFe+BaFe12O19(0≤x≤1,△x=0.2)的共沉淀前驱体,研究了该前驱体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条件下形成复相铁氧体材料的结晶行为和烧结体的磁性能.结果表明,所有烧结体中均没有Fe2O3中间相形成,x=0时烧结体为单相M型钡铁氧体(BaM),0相似文献   

10.
将BaCl2.2H2O和H2O2溶液在NH3.H2O中反应制备出前驱体BaO2.H2O2,再用H2TiO3和前驱体BaO2.H2O2作反应物、KNO3和KOH作溶剂,用熔盐法合成了钛酸钡纳米粒子,用XRD、SEM、TEM、EDS和FT-IR对产品的结构、形貌和成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500~600℃煅烧24h可获得粒径约为25~50nm的立方相钛酸钡纳米粒子,粒子大小分布均匀,形状近似为球形。随着反应温度升高,BaTiO3纳米粒子的晶胞参数减少、粒径增大。另外,还讨论了BaTiO3纳米粒子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1.
在深厚软土广泛分布的沿海环湖地区,刚柔复合桩基是处理地基问题的常用措施和办法。刚柔复合桩基主要用来控制基础沉降,笔者在本文中将对刚柔复合桩基设计适用的地质条件与安全系数进行分析,进一步再说明深厚软土中的柔性桩基设计和刚性桩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Cu-Cr材料是两相复合材料,铬粒子通常以嵌入在铜基体中的形式存在,凝固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偏析现象,进而对凝固温度场的分布产生影响.为分析Cr相偏析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基于Eulerian-Eulerian方法,建立了三维凝固偏析模型,利用Fluent模拟计算,偏析模型采用浓度梯度"SCr和分布面积梯度▽SCr来表示,得到了Cu-6.5%Cr的凝固偏析分布和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由于Cr的熔点比较高,当tt_a时,Cr先发生侧向凝固,形成糊状区;同时,Cr相的密度比Cu小,内部Cr相会发生上浮,向合金顶部移动;当tt_a时,顶部的Cr会大量聚集,形成顶部偏析,两侧Cr相"困"于糊状区,形成壁面偏析;随着凝固界面横向推移,壁面偏析对壁面温度场的分布产生影响,Cu的传热系数是Cr的3.85倍,随着Cr相偏析度的增加,降低了基体壁面的传热效率,导致温度梯度变大.研究工作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证明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纳米TiO2粉体的制备及其表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纳米TiO2粉体,并对其热性能、相结构、颗粒大小和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iO2干凝胶粉经300℃煅烧后已有锐钛矿相出现,经550℃煅烧后有金红石相出现,完全相转变的温度约为600℃,纳米TiO2粉体的颗粒尺寸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的干凝胶粉经400℃煅烧后可获得团聚轻、颗粒大小分布比较均匀、颗粒尺寸约为15nm的球状TiO2粉体,  相似文献   

14.
以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采用"中间相调制-化学活化"工艺制备了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碳电极材料,考察了中间相调制温度对活性碳晶体结构、孔径分布、电容量特性的影响,并分析了中间相沥青的调制过程及不同实验条件对活性碳晶体结构、孔径分布、电容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相沥青调制温度主要集中在190~492.5℃,随中间相调制温度升高,活性碳电极材料的振实密度明显增大,在500℃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碳材料具有最高的比电容量,达到103F/g,较高的调制温度能提升活性碳中碳的边缘层含量,从而提高材料的面积比电容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压烧结法在1 950℃/50 MPa/1 h工艺条件下分别对二硼化锆(ZrB2)粗粉、高能球磨超细粉及两者均添加Ni烧结助剂的4种粉末进行烧结。采用阿基米德排水法测定不同烧结体的密度,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其附带的能谱仪(EDS)研究烧结体形貌及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纯相ZrB2粗粉的烧结致密化过程为温度和压力作用下的球形颗粒切面接触及烧结颈传质;球磨细化后纯相ZrB2粉体的烧结致密化主要得益于粉体表面积及烧结活性的增大;金属Ni烧结助剂对ZrB2粗粉及细化粉体的烧结致密化均能起到促进作用;对ZrB2粗颗粒而言,Ni元素主要分布在粗颗粒交界处或残留孔隙内,起到增大ZrB2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及烧结颈传质速率的作用;对ZrB2超细粉而言,Ni元素主要分布在ZrB2晶界处,促进了ZrB2晶粒间的互扩散及微细孔隙的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16.
以纳米TiO2为载体,偏钨酸铵为钨源,经机械球磨后制备成WC/TiO2前驱体,将前驱体在900℃,甲烷/氢气气氛下碳化还原,获得了系列WC/Ti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SEM、HRTEM、STEM-Z衬度像、EDS-Mapping方法对样品的晶相、微观结构、化学成份及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表征;采用三电极体系粉末微电极方法测试了样品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化学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随着碳化还原时间的延长,样品中钨的物相由WO3→WO2→W→W2C、WC发生变化;碳化钨晶粒在20 nm以下且分布于载体TiO2表面;还原碳化6h样品电化学性能最佳,此时活性相以WC和W2C为主,晶粒最细且均匀分布于稳定的金红石载体表面.  相似文献   

17.
以硝酸锌和钛酸四丁酯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立方相偏钛酸锌超微粉体,并用XRD、DSC-TG、SEM、IR对其进行组织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700℃煅烧1h可制得纯立方相ZnTiO3粉体,粒径约为20~60nm.随着温度的升高,立方相ZnTiO3将向六方相ZnTiO3转变,并进一步分解为Zn2TiO4和金红石型TiO2.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两种不同冷却方式的普通铸造技术在Mg68Zn28Y4合金中制备了镁合金稳定态二十面体准晶相,分析了冷却速率对准晶相形成、分布、数量和晶粒尺寸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确定了合金的组织、相成分及准晶相结构.结果表明:Mg68Zn28Y4三元合金在室温冷却过程中,准晶相直接从液相形核、长大;在铸铁模型腔内冷却时,铸件断面的温度梯度小,温度场较为平坦,沿铸型纵横截面准晶相分布均匀、晶粒尺寸约为10~15μm;在铸铁板表面冷却时,铸件断面的温度梯度较大,导致冷却速率显著影响准晶相的分布、数量及形貌.准晶相的晶粒尺寸为10~60μm不等,分布由均匀弥散到不均匀散布再到均匀.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子束熔炼技术制备Inconel 740合金,研究热处理状态下合金的组织演变过程与显微硬度的分布情况,分析热处理过程中合金相析出规律与相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合金宏观组织良好,夹杂物含量较少,晶粒尺寸在2mm左右。标准热处理后的组织主要为奥氏体,并有大量孪晶,晶界上碳化物M23C6呈连续分布,同时也有G相和η相析出。晶内析出大量球形、尺寸大小约为30nm的强化相γ′。电子束熔炼制备的Inconel 740合金在标准热处理状态下的显微硬度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同种合金,约高120HV0.1。  相似文献   

20.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稀释掺杂的Fe_(52)T_2(T=Cr, Mn, Co, Ni)合金铁磁bcc相和反铁磁fcc相结构的晶格参数、磁性和两相的相对稳定性。结果表明:晶格参数和体模量随掺杂元素d壳层电子个数的变化关系不能用简单的d能带填充图像解释,说明FeT合金中存在较强的磁-结构耦合效应。FeT合金的铁磁bcc相比反铁磁fcc相稳定。反铁磁相呈四方结构,晶格常数c/a比值约为1.07,此相结构可能是一个亚稳态。晶格结构的变化引起电子的重新分布,导致不同磁结构和局域原子磁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