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同步位置差最优反馈与前馈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为提高同步控制系统的同步精度和响应特性,在已知同步运动的输出目标信号时,提出了同步位置差最优反馈与前馈控制的方法。通过仿真和实验的分析研究,表明了这种同步控制方法具有一般状态反馈和前馈补偿的控制特性,且方法简便。不但达到了高的同步位置精度,而且改善了同步响应的特性。因此,这种同步控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电液伺服系统是一种非线性系统。本文对采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来控制电液伺服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根据该电液伺服位置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基于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理论结合最优控制原理进行了系统设计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和最优控制理论,可使该电液伺服位置系统具有较好的位移跟踪线性度和较高的稳态精度。 相似文献
3.
同步发电机自适应最优励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艺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1998,19(1):4-7
本文针对线性最优励磁控制的缺陷,将自适应控制理论与最优控制理论相结合,通过多变量参数辨识、最优反馈系数计算和控制算法运算三个环节,实现了同步发电机励磁的自适应最优控制.数字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励磁控制系统能够自动跟踪系统运行工作状况,在线辨识不断变化的系统参数,使控制作用始终处于最优状态,从而改善了控制系统的动态品质,提高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数字式最优同步运动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同步运动系统的未来输出目标作为系统的有用信息,参与系统的当前控制中,提出了一种数字式最优同步运动控制方法。通过对实例的计算机仿真和实验研究,表明了这种控制方法不但可使同步运动系统达到较高的同步精度,而且响应特性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6.
7.
ITAE最优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ITAE最优控制系统的设计问题。针对这类性能指标中含有绝对值的最优控制问题,先将镇定控制器参数化,再用L1理论将其转化为求解线性规划和代数方程。所得的控制器是有理的、线性的,易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同步电机励磁控制是电力系统最经济和有效的控制手段之一,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为促进励磁控制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的进一步开展,并最终提高现代大型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和运行质量,论文阐明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所在,运用最优控制理论的知识设计了同步电机励磁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3.
14.
反馈线性化最优滑模变结构励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滑模变结构控制具有对摄动的完全自适应性与反馈线性化理论和最优控制理论结合起来,针对励磁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最优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给出了控制器的设计过程,避免了通常设计滑模变结构控制器时参数选取的盲目性,保证系统运行在较佳状态,且按指数趋近律设计的滑模变结构控制器不易产生抖动。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发挥滑模变结构控制的鲁棒性优点,对电力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网络介入导致的系统动态复杂性增加及建模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数据驱动控制的思想,独立于系统模型设计控制器。利用在线获取的系统输入/输出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分别构造系统的输入数据矩阵和输出数据矩阵,建立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获得当前采样时刻系统的Markov参数,将该参数代入到Markov参数形式表示的Riccati方程解中,获取最优控制增益。同时利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线性关系,构造一个控制器状态观测器,利用估计的控制器状态参与计算最优控制律。最后,在Truetime1.5和Matlab仿真平台上验证了提出的控制器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具有不确定非线性的PM同步伺服电机驱动系统的稳定性,确保闭环系统的输出准确跟踪期望输出并减少不确定项对该驱动系统的影响,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设计了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的鲁棒跟踪控制器,并作了相应的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不仅确保闭环系统的输出按指数规律跟踪期望输出,而且保证闭环系统状态的一致最终有界。该控制器设计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叶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39(34):73-74,101
针对状态反馈控制设计法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一种以时间加权的误差积分(ITE)为最优准则,并采用遗传算法寻找最佳状态反馈增益与参考输入增益,以获得系统最佳动态性能并克服了静差,这为状态反馈控制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仿真实验证明,文中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离散二次型最优控制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线性时不变系统在双输出反馈控制情况下控制作用的协调性合成设计问题,构造了一个数值迭代算法来求解相应的最侉 控制规律。通过产例计算和对比分析,既证明了该方法的收敛性和有效性又说明了这种控制问题的一些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