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基于身份的密码机制和三叉树引入到群密钥协商中,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基于身份的可认证的群密钥协商方案。该方案不依赖数字证书提供认证,计算开销降低到O(log3n)。群长期密钥的引入以及群密钥中长期密钥和临时密钥的结合,使得该方案提供了密钥独立、完善前向保密和隐含密钥认证等安全属性。文章的设计思想可以作为把可认证的两方和三方密钥协商协议扩展到多方的一种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明  王勇  谷大武 《计算机工程》2004,30(20):1-2,36
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可认证群组密钥协商方案ASTR,把日前通信开销最小的方案STR与基于身份的密码技术结合起来,不仅保持了STR在性能方面的优势,而且提供了隐含密钥认证和完善前向保密等安全属性,弥补了STR不能抵抗主动攻击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认证群密钥协商(AGKA)协议能为一群用户产生一个共享的会话密钥,使得群用户间能在公共数据网络进行安全通信.现有的大部分基于公钥技术的AGKAY协议分两类:第一类,认证部分是基于PKI/CA,会话密钥协商部分主要用模指数(或点乘)实现;第二类,认证部分是基于身份(ID)的公钥体制,会话密钥协商部分主要是用Weil对或Tate对实现.第一类AGKA协议存在一个较显著问题:公钥管理问题;第二类AGKA协议虽然有效地解决了公钥管理问题,但由于其会话密钥协商部分主要是用双线性对(即Weil对或Tate对)实现,与前者相比,计算量较大.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一个新的AGKA协议,其认证部分是基于身份(ID)的公钥体制,会话密钥协商部分的运算主要用模指数实现;并在ROM,ECDH和BDH假设下证明了该AGKA协议的安全性.该协议与基于PKI/CA的相关AGKA协议相比,克服了后者在密钥管理上的困难;与其它基于身份的AGKA协议相比,在效率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口令的可隐含认证的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勇  曹元大  林观銮 《计算机工程》2002,28(11):32-33,119
研究了群组通信中的密钥协商协议,首先用可变的底数来代替DH方案中的固定底数,改进了两方(Two-party)密钥协商协议PPK^[5],然后把两方协议扩展成多方(Multi-party)协议,并且分析了所提出的两个协议对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的抵抗能力,最后给出了前者在抵抗联合攻击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身份的群认证密钥协商协议,并基于决策双线性Diffie-Hellman问题的难解性,在标准模型下对协议的安全性进行形式化证明。该协议考虑群会话中成员的动态性问题,从而解决群密钥协商中成员的流动问题。安全性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用较低的计算量实现了参与者的安全会话密钥协商。  相似文献   

6.
群密钥协商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Internet规模的爆炸性增长,在开放性网络环境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分布式群通信(Group Communication)应用。这些应用服务在网络协议栈的许多层和现代计算的许多应用领域都十分常见,如网络多址传送、电视电话会议.分布式仿真、备份服务器(如数据库,Web等)及其它群件应用等等。它们通常工作在缺乏安全的开  相似文献   

7.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收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问题,使用单向哈希函数和对称加密算法,提出一种轻量级的认证和密钥管理方案。该方案利用消息认证码保证传输信息的完整性,同时验证共享会话密钥的正确性,通过循环移位技术,仅需调用一次随机数生成器即可生成不同的随机数,从而提高传感器的计算效率,节省存储空间。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的计算量为(10+tb)次哈希计算、6次对称加密/解密以及3次异或操作,存储空间为80 bit,相比同类方案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基于身份的可认证多方密钥协商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方密钥协商协议虽然比传统方案高效,但不具有认证功能且易遭受中间人攻击。文章将该协议扩展到多方,提出2个新的基于身份的密钥协商方案。方案中用于实现认证功能的签名是短签名,因此认证过程比较高效。通过引入口令进化机制,提高了安全性。新方案具有等献性、无密钥控制、已知密钥安全、抗中间人攻击等安全特性。  相似文献   

9.
会话初始协议(SIP)在许多领域已经开始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下一代互联网中的核心协议之一,SIP实体间通讯的安全性成为了至关重要的问题。通过对SIP现有的安全机制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自生成证书公钥加密体制(SGC-PKE)的可认证密钥协商方案,保证了SIP消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完整性和机密性,并克服了使用公钥基础设施(PKI)带来的缺点。  相似文献   

10.
把集合论思想引入异构传感网认证密钥方案设计中,提出一种基于双线性对动态累加器的异构传感网认证密钥协商方案.已往基于经典随机图等理论的安全方案主要实现了节点间密钥协商,使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割裂开来;新方案则从集合论的角度把异构传感网认证密钥协商转化为集合元素关系认证,实现了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的有效融合.方案包括异构传感网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和广播认证这3 部分.节点通过交换 ID 与证人信息相互验证身份合法性;合法节点协商生成共享密钥;利用广播消息动态增加/删除节点,更新节点证人信息.实验分析表明,该方案不但实现了身份认证、密钥协商和广播认证的有效融合,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扩展性和网络结构变化的自适应性,适用于节点性能和安全性需求较高的场景中.  相似文献   

11.
认证群密钥协商协议能为群用户产生一个共享的会话密钥,使群用户在公共数据网络中进行安全通信。该文分析证明Abdalla等人的密钥协商协议不能抵抗假冒攻击:某用户的左右邻居在获得与该用户运行群密钥交换协议副本后,可以假冒该用户与其他群成员运行该协议,产生一个新的共享会话密钥,且不会被群中其他成员发现。并针对该协议编译器的缺点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双线性对的可认证密钥协商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mart等人提出的密钥协商方案存在主密钥托管单点失效安全问题,提出两个新的可认证双线性对密钥协商协议:一个通过向可信第三方获取对方注册的公钥,及实体唯一持有的私钥,实现身份认证和密钥协商;另外直接给出一个无第三方的简单密钥协商方案,先利用椭圆曲线上的数乘实现节点安全认证,再通过双线性对生成会话密钥。最后分析两个协议均满足基本的密钥协商安全属性,并给出协议性能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3.
组鉴别交换协议(GAKE)用于组成员与组控制和密钥服务器间建立安全信道,保障组策略及组会话密钥的安全传输。文章论述组鉴别交换协议及其实现,并对其安全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uthenticated group key agreement scheme with admission control for dynamic peer groups. Admission control is a necessary part of group communication. The scheme uses secret sharing to achieve integration of admission control and key agreement, and addresses the pre-requisite for key management. Identity-based cryptosystems are used for mutual authentication and key agreement, and they avoid bandwidth consuming and expensive computation arising from certificates in PKI.  相似文献   

15.
胡红宇  李军义 《计算机工程》2011,37(3):132-133,136
群密钥协商协议是保证后续群组安全通信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研究Byun和Lee提出的基于口令的群密钥协商协议,指出该协议不能抵抗不可检测的在线字典攻击。基于这个发现,对该方案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群密钥协商协议。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可以抵抗基于口令的群密钥协商协议的常见攻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椭圆曲线上的双线性映射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身份的双向认证及密钥协商协议,该协议实现了通信双方的相互身份认证功能,使通信双方能确认对方的身份,同时还提供了密钥协商的功能,让通信双方能公平的协商会话密钥,经过分析,该协议能够抵抗重放攻击、中间人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此外,协议还具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王亚飞  周本东 《计算机工程》2012,38(9):144-147,165
基于身份的认证密钥协商(ID-AKA)协议大多效率低下、安全性较低。针对该问题,提出一个新的ID-AKA协议。利用模块化的方法证明新协议在mBR模型满足抗密钥泄露模仿攻击、完美前向安全性以及PKG-前向安全性。新协议还满足抗临时秘密泄露攻击。与同安全级别的协议相比,新协议的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动态口令验证因子认证的密钥交换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虞淑瑶  张友坤  叶润国  宋成 《计算机工程》2006,32(10):145-146,209
传统的密钥交换协议一般只考虑到通信过程的安全性,忽略了服务器端的安全性。一旦服务器被攻陷,则所有用户的口令信息部将被窃取,攻出者就可以冒充合法用户登录系统。目前有一些协议运用零知识证明的方法来解决该问题,但都需要较大的计算量。一种基于动态口令验证因子认证的密钥交换协议(DV-AKE)被提出,其服务器的口令验证因子是动态变化的,使用了轻量的散列函数来实现零知识证明,尤其适合于轻量的客户端和有大量用户同时连接服务器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19.
身份认证的密钥交换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亚敏  李小鹏  吴果 《计算机工程》2006,32(12):171-172
密钥交换是通信双方建立会话密钥的过程,Diffie—Hellman协议是一种有代表性的算法,但是这种算法不能够抵抗中间人攻击。为了抵抗中间人攻击,陆续出现了几种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算法,但是这些算法运算比较复杂。Seo等提出了一种简单的算法(SAKA),可以抵抗中间人攻击,并且运算简单。但是SAKA以及其的增强算法均有缺陷,该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算法,在具有原有协议优点的同时可以避免这些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