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微成型领域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微成型技术产生的背景,探讨了微成型技术与常规注射成型技术的区别与联系,阐述了微型注塑机、微型模具制造等技术的特点,以及各成型工艺参数对塑件成型质量的影响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微注射成型技术的研究进展,比较了微注射成型技术与传统注射成型技术的不同要求,重点分析了微注射成型工艺及其装备的主要特点及研究现状,并基于熔体微分原理,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微分注射成型技术及装备。发现采用微分注射成型创新技术,可以用1台微分注射成型装备达到多台微型注塑机的效果,最终实现微塑料制品高效率、低成本、大批量的生产。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介绍了微型注塑机注塑单元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各种注塑单元的特点;研制了一种基于精密齿轮泵的微分注塑机,详细地阐述了微分注射成型的机理,对比了微注射成型和微分注射成型的基本工艺流程;通过试验初步检验了微分注射成型效果。结果表明,微分注射成型可高效率地成型微型制品。  相似文献   

4.
《现代塑料》2010,(7):46-47
小型和微型部件对注射成型技术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以往,人们对微注射成型技术的关注只是简单地体现在如何去达到并实现这些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微注射成型与微分注射成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外微注射成型设备的发展历史,国内微注射成型设备的最新进展以及国内学者在微注射成型基础理论领域的研究进展,对现有微注射成型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比较;提出了一种微型制品成型的新技术--微分注射成型技术,阐述了基于熔体泵的微分注射成型的成型机理,提出了一种利用常规注塑机进行微制品高效注射成型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6.
注射成型的微型化--微注射成型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志平  严正  陈占春 《塑料工业》2004,32(5):23-25,55
详细介绍了微注射成型技术的设备、工艺过程及特点,微注射成型所用原料及影响微注射成型的因素;对微注射成型技术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指出了微注射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微注射成型机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微注射成型技术的产生背景、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分析了微注射成型技术与传统注射成型技术对成型机的不同要求,介绍了当前微注射成型机的发展现状,并对微注射成型机进行了分类和说明,展望了微注射成型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周国发  郭勇  陈松 《中国塑料》2019,33(1):65-71
模内微装配成型微型机械转动副装配界面的冷却收缩自紧接触特性是创造运动副可运动性能的关键调控因素,如何准确预测和调控其自紧接触特性是模内微装配成型的技术关键。基于实验建立的热黏弹塑性本构关系,构建了成型过程中运动副微装配界面收缩自紧热黏弹塑性接触特性的模拟方法。结果表明,运动副微装配界面的最大装配过盈量、间隙量和驱动摩擦阻力扭矩与二次成型熔体注射温度呈正关联关系,降低二次成型注射温度,有利于提高模内微装配成型微型机械转动副装配界面的配合精度,并大幅减小其微型机械转动运动副获得可运动性能的最小驱动摩擦阻力扭矩;当二次成型注射温度由503 K降至463 K时,其驱动摩擦阻力扭矩由3.61 N·mm减至2.35 N·mm,降幅为34.9 %。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陶瓷微注射成型工艺过程的新特点和新技术;探讨了陶瓷微注射成型充模流动模拟所采用的理论模型及其应用研究现状;最终指出微注射成型技术研究应该着重于陶瓷微注射模拟新方法、微尺寸型腔内的流动机理、微型零件的质量控制方法、微注射成型工艺和设备研制上.  相似文献   

10.
微量注塑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注射成型技术是微结构零件最主要的成型方式,受到了人们高度重视,微结构零件迅速发展对微量注塑机带来了新的挑战。阐述了微注射成型技术的产生背景,分析了微注射成型技术对注射设备的特殊要求,从微量注塑机的螺杆式、柱塞式和螺杆柱塞混合式塑化与注射单元机构和液压、电动和电液复合驱动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当前微量注塑机的发展现状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分析了微量注塑机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微量注塑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微注射成型中聚合物熔融塑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聚合物熔融塑化技术在微注射成型中的重要性,比较、分析了当前出现的柱塞式塑化、螺杆式塑化、电磁动态塑化及超声塑化等4种聚合物的熔融塑化方式,展望了未来微注射成型中聚合物熔融塑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微孔塑料的成型方法,主要包括相分离法、间歇成型法、连续挤出成型法和注射成型法,分析并比较了各种成型方法的特点及应用,展望了微孔塑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微注塑成型机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了微注塑成型技术特点及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微注塑成型技术对成型机的特殊要求,介绍并分析了微注塑成型机的市场现状。根据结构特点,对微注塑成型机进行分类,并对其技术参数做出说明,同时,展望了微注塑成型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庄俭  吴大鸣  赵中里  张洪波 《化工学报》2009,60(4):1040-1045
设计了微注射模具的变温系统,加工了通道宽度分别为500μm和100μm的哑铃形微型腔。在此基础上,基于Taguchi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成型工艺实验。结合微尺度下熔体充模流动理论及微尺度效应,研究了工艺参数及其交互作用对微结构塑件成型质量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微结构塑件特征尺寸的减小,注射压力和模具温度对填充率的影响明显增强;熔体温度对填充率的影响程度有所增加;注射行程对填充率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对填充率的影响相对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纵论注射成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注射成型技术在橡胶行业的发展现状为依据,从工作原理、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几个方面着手,对模压成型技术和注射成型技术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注射成型技术的优越性。同时,针对推广注射成型技术遇到的困难,提出了注射成型技术在橡胶行业的推广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微注射成型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探讨了微注射成型机的塑化、注射和计量等装置的结构性能改进,并提出了监测系统的改进方案。在比较微注射成型模具和常规注射成型模具基础上,介绍了微注射成型模具的特殊变模温控制方法、抽真空排气方法、模具材料选择及模芯微细加工方法。还探讨了特殊热塑性塑料材料的开发和微注射成型零件的检测和处理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微流动特征下计算机模流分析软件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