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重金属富积程度及生态危害是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的重要指标,为了能更准确及客观地反映中山市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文中以中山市主要工业园区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收集最新的广东省土壤背景值中位值及珠三角经济区土壤风险评估筛选值,分析了土壤中铬、镉、铜、镍、锌5种重金属的含量及污染特性、相关性及潜在生态危害。结果显示,中山市主要工业园区周边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为轻污染,5种金属除铬未现超标外,其余均出现超标,超标率由高到低顺序:镉>镍>铜>锌>铬;人为活动引起五种重金属污染程度处于清洁至偏重度水平,重金属富集程度由强到弱顺序:镉>铜>镍>锌>铬;5种重金属中铬与铜、镉与镍具有显著相关性;工业园区周边土壤重金属生态危害处于轻微到中度危害水平,56%土壤样品为轻微危害水平,44%土壤样品处于中等危害水平,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由强到弱顺序:镉>铜>镍>铬>锌。  相似文献   

2.
连云港港口附近海水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连云港港口附近海域海水中铜、铅、锌、镉等重金属进行测定,分析了港口附近海域海水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连云港港口附近海水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年际变化不明显,夏、秋、冬季节,海水中重金属分布与潮水的涨落无明显相关性,铜、铅为近海海域的主要污染物。  相似文献   

3.
对湖北某有色金属矿区排污河道底泥中铜、锌、铅、镉、镍含量进行了分析测试,主要采用变异系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底泥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排污河道底泥受到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铜、锌、铅、镉、镍含量均超过湖北省土壤背景值;底泥重金属富集程度为镉>铜>锌>镍>铅,其中镉的富集程度为3级中-强度污染;铜和锌变异系数较大,沿程分布变化明显;以湖北省土壤背景值为参比,排污河道底泥5种重金属的生态危害顺序为镉>铜>镍>铅>锌,总体表现为中度-重度的生态危害,镉是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河南省有机肥重金属污染的状况及来源,通过对河南省9个地区的41个有机肥取样调查和测定,分析了有机肥中所含锌(Zn)、铜(Cu)、镍(Ni)、铬(Cr)、砷(As)、铅(Pb)、镉(Cd)这7种重金属的含量超标水平和污染排放现状,并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初步的进行了重金属的溯源分析.结果表明:根据《中国有机...  相似文献   

5.
白银地区污灌对农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受重金属污染的有色金属基地-白银市矿区的污灌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于东、西两大沟的不同地点以及污灌年限较短的黄茂井设置采样点,分析污水灌溉导致的重金属污染对农田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测定了该地区不同深度土壤中铜、铅、锌、镉四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并通过变形梯度凝胶电泳(DGGE)方法研究了土壤细菌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东大沟污灌区为重度污染区,西大沟污灌区为轻度污染区,不同污染程度的土壤细菌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12个样品中,黄茂井20-40cm土层的细茵香农指数最低,仅为2.41±0.02,西北铜胡麻地0-20cm土层最高,为2.91±0.01.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峰值出现在中度污染的样地中.  相似文献   

6.
工业污染中,重金属污染物因滞留时间长、难以降解,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尤其严重,因此,为了对重金属污染范围、深度及扩散情况进行检测,探究重金属对土壤激发极化性质的影响,需要分别对不同浓度的重金属污染物溶液进行试验研究。首先,通过对室内试验与原位测量的数据对比,采用了数据稳定的原位污染试验;其次,选择不同浓度的硝酸镉和硝酸铅溶液进行原位污染试验,对重金属镉和铅的污染土壤进行电性测试;最后,观测其电阻率、极化率,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硝酸镉与硝酸铅溶液均使得土壤电阻率有较大程度的下降,且使得土壤极化率提高;高浓度污染场地的极化率衰减速率普遍高于低浓度;衰减完成后,高浓度镉溶液仍保持较高极化率,低浓度镉溶液与铅溶液趋近无污染情况。综上可知,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情况,不仅可以通过电阻率检测,也可以通过极化率进行检测,激发极化性质在实际的重金属污染检测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酒石酸土柱淋洗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采用土柱淋洗方法,研究酒石酸溶液两种不同添加方式对冶炼厂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去除率的影响,采用连续分级方法研究了淋洗前后冶炼厂土壤中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2.5 L酒石酸5次加样的淋洗效果明显好于10次加样的淋洗效果,其中5次加样淋洗能去除91.3%的Cd,11.1%的Pb,39.2%的Zn,11.1%的Cu;淋洗过程中铅的穿透曲线明显滞后于镉、铜和锌3种重金属离子.形态分级结果表明,酒石酸5次加样淋洗能有效去除污染土壤中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部分重金属离子,明显降低氧化物结合态部分重金属离子,而对有机态和残余态部分重金属离子作用效果不明显.可见用酒石酸土柱淋洗法修复重金属污染的土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海州湾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查明海州湾水体重金属污染状况,在12个点位采集了4批水样,用原子吸收法测定了镉、铜、铅、锌含量,详细分析海州湾海域水体中重金属的分布与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海州湾海域水体已经受到了轻度重金属污染。重金属污染物在空间上分布特征表现各异,铅在靠近河口处含量明显偏高,镉分布比较均匀。  相似文献   

9.
结合层次分析法模型和空气污染指数的计算方式,提出一种新的评价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的方法.该评价方法同时考虑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毒性、环境敏感性及污染模糊性等特征,能够有效弥补地质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等传统评价方法无法兼顾上述特征参数的不足.利用新方法对2010—2017年滇池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结果表明,草海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程度远高于外海,是滇池最大的内源性污染源;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为:CdZnAsCuPbHgCr,草海底泥中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呈逐步上升趋势,需要引起重视并持续跟踪监测.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镍、钴、锡等。长期以来,重金属在水体、悬浮物及沉积物中存在和转移,并且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引起人体中毒或病变。本文阐述了重金属对植物、动物、微生物的危害以及简要的说明对其他生源要素和有机质等循环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Levels of seven metals(Mn,Cu,Zn,Pb,Cr,Cd,and Se) in the scalp hair of Daicun and Xiangtian inhabitants were determined by ICP-MS/AFS.Daicun,as an experimental site,is near Dexing Copper Mine,Jiangxi Province,China,and exposed to mining pollution;Xiangtian,as a control site,is free from any mining and other industrial pollution.The heavy metal distribution in the scalp hair of the two diverse population segments exposed to different environments was discussed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heavy metal content...  相似文献   

12.
由于对土壤环境的分析与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使用模糊数学的评价方法对于不定量的研究具备比较精确和细化的作用,能够为涉及土壤重金属污染等具有相对较模糊和不能量化特征的学科提供较为精确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韶关市大宝山重金属矿区的矿山开发和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采取实地调查和取样分析,在大宝山矿区的上、下游以所选取5个区域土壤的Cd,Cr,Pb,Cu,Ni,Zn等6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作为样本数据,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在重金属污染评价方面的应用,建立模糊评价模型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矿区下游区域土壤的重金属污染主要致灾污染因子为矿山开采所导致的重金属污染。并且,凉桥、水楼下、石柱下、上坝和下坝村等大宝山下游区域土壤中的Cd,Cu,Pb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已超过国家土壤质量标准(GB 15618-1995)规定的土壤二级标准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矿业活动和生态修复措施对锑矿区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影响,调查了锡矿山锑矿区冶炼区、公路沿线区、采矿区及尾矿区中不同用地性质土壤中Sb、As、Pb及Cd等重金属含量,并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污染程度、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锑矿区土壤样品中Sb、As、Pb及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19.38、82.20、244.28、30.84 mg/kg,重金属复合污染严重;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表明,锑矿区Sb和Cd污染严重,As、Pb有轻度到中度污染,综合来看,具有极强的生态风险,其中,Sb和Cd是最主要的污染因子。冶炼、开采、运输和堆放等矿业活动使各区域土壤的重金属浓度呈显著区域特征;废矿渣土壤、荒地、林地、底泥、生态修复草地和菜地等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Sb含量依次减小,植物生态修复方法是治理土壤锑污染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4.
西藏多不杂铜矿是一大型斑岩型富金铜矿床,已探明铜资源量超过400×104 t,目前尚未开发且研究主要集中于找矿与地质成矿等方面,很少进行环境方面的研究。为了解西藏多不杂铜矿在未开采前矿区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状况和迁移特性,对多不杂铜矿区地表土壤和萨玛隆河河床沉积物进行了样品采集,测试Cu、Pb、Zn、As、Cd、Cr、Hg等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和赋存形态; 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风险评估编码法对矿区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程度和生物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多不杂铜矿区地表土壤和萨玛隆河河床沉积物中的多数重金属元素含量分配受到多不杂铜矿的影响很大,且二者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多不杂铜矿区地表土壤中Cu尤为富集,含量最高达到21 020.000×10-6,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Ⅲ级标准的50倍,综合污染指数为39.43,达到重度污染级别,多数样品的地累积指数也达到极强污染级别,且其生物活性为中度风险,容易迁移转化,对环境的影响很大; 萨玛隆河河床沉积物中Cu最高含量为2 406.000×10-6,为Ⅲ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6倍,其综合污染指数为38.13,显示重度污染,污染率为91.6%,但其生物活性为低风险级别,迁移能力较弱,对环境的影响不是很大,但仍不可轻视; Cd虽然含量不高,低于Ⅲ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但是其在河床沉积物中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存在(占比为48.01%),生物活性达到极高风险级别,对环境影响较大; Pb、Zn、As、Cr、Hg含量普遍较低,且生物活性较弱,能够稳定存在于土壤中,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攀枝花87个矿区的土壤和区内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元素(As、Pb、Cu、Cd、Zn、Ni、Cr等)的EDXRF测量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维标度法实现对复杂样品的自动分类,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广东大宝山矿区4条河流的水系沉积物重金属污染进行了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多种重金属生态风险指数RI表明:4条河流的重金属污染均达到了强生态危害,导致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元素是Cd、Cu和As,Pb、Hg次之,Zn、Cr影响最小;主要受污染河流为矾洞河与船肚河.分析表明,采矿活动对重金属的含量及分布有很大影响,Pb-Zn、Pb-As、Zn-Cd和Zn-As的同源性很高,Hg则表现出不同于其它元素的累积特征;沉积物的粒度对重金属元素在其中的含量也有较大影响,除Cr、Hg和Pb外,Cd、Cu、As、Zn等元素在沉积物中的含量均受沉积物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弄清楚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土壤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以深层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值作为参比值,对土壤进行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并探讨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Cu、Pb、Zn、Cr、As,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As、Pb、Cu、Cr、Zn,其中Hg和Cd对土壤污染危害的贡献率之和达87.95%,仅Hg元素的贡献率就达到61.96%; 综合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级别为强和很强的土壤面积占13.75%,主要分布在莱州—招远—烟台和牟平—乳山金矿集中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带,这种空间分布与目前金矿开采、选冶和人类生产生活布局一致; 此外,局部土壤重金属污染物已迁移到小麦体内,部分小麦样品中Cd、Cr、Pb、Zn含量超临界值,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毗邻铁矿的千山景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为景区的环境治理和铁矿的排污规范提供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基于重金属质量浓度和毒性的双权重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采矿场周边区域重金属均未超标,属于安全区、轻微潜在危害级;排岩场和尾矿库周边土壤Pb含量明显偏高,尽管属于轻微的潜在危害级,但内梅罗评价结果 为警戒区,土壤存在恶化趋势;尾矿库至五佛顶区域属中重度污染区,Cd的单项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达到了强危害水平,且土壤各重金属有效态含量高于其他区域,植被生长受损症状已经凸显.结论 铁矿开采产生的重金属等有毒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周边环境,已经对与之毗邻的千山景区土壤及植被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鸡西柳毛石墨尾矿库及其周围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评价其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其重金属污染、迁移特征及规律,为矿区污染土地的治理和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鸡西柳毛石墨尾矿库综合污染指数平均值为19.15,属重度污染源;CA和Hg是石墨尾矿库的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尾矿库周围土壤已受到严重污染,综合污染指数达到尾矿库的2.73倍,Cd、Hg、Ni是造成尾矿库周围土壤污染的主要重金属元素,下层土壤的污染程度高于表层土壤.5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介质中的迁移能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1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讨论了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问题.对于问题(1),采用Muller地积累指数法来描述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对于问题(2),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各元素的相关系数阵,分析出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污染主要来源;在问题(3)中,结合重金属污染传播特征及运用高次曲面的拟合建立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源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