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宅层数的合理选择是城市建设的重大问题,对不同层数住宅作出正确的经济评价,是进行住宅层数合理选择的关键。影响住宅层数经济性的有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住宅建筑费用:包括一次建设费和日常使用费。高层住宅与多层相比较:住宅建筑费用随层数增加而提高。二、居住区建设其他费用:包括工程设施和公共建筑费用、以及土地费用。(其中,工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没事业的发展,各地住宅建设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由于城乡土地的限制,住宅层数在不断增加。我国五十年代,即使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亦以建造三层左右的低层建筑为主。目前,中、小城市的住宅都已开始向六层以上发展,较大的城市已兴建了一批高层住宅群。住宅建设多层化,对其  相似文献   

3.
李岚 《住宅科技》1998,(8):21-22
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居住小区的住宅楼建成中高层(7-9层)的类型较多,且呈发展趋势。笔者认为这是很不可取的。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地价越来越贵,住宅楼层数多一些可以在相同的土地上增加一定量的住宅套数;而建高层(10层以上)又因增加电梯和结构形式复杂使造价过高。大家知道,住宅层数的选择要受到很多条件的约束,比如用地范围、建筑面积、施工技术水平、材料设备供应等等。我国建筑设计规范中有明确规定,不设电梯的住宅不能超过6层,而许多城市仍在违反这个规定,建7、8、9层的住宅不设…  相似文献   

4.
师学军 《山西建筑》2009,35(4):66-67
根据国内外城市住宅平均层数增长的规律,论述了城市住宅高层化的必然趋势,同时,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强调了近期在各大城市中积极发展高层住宅的必要性,并提出和讨论了当前我国高层住宅建设中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不少大城市兴建住宅是以六层为主,兼发展一些九至十六层的高层住宅,其原因主要是认为六层住宅可以不设电梯,是高低层的分界线,至于七至八层的住宅则介于二者之间,要不要设电梯?居住的适应性如何?却很少研究,笔者浅见认为七、八层住宅不可忽视,在一些用地较紧张的大城市中,市区内应以七、八层住宅为主,适当发展九至二十层住宅,市郊则以六、七层为主,适当发展高层住宅为宜,下面谨结合广州市东湖新村大量兴建  相似文献   

6.
小高层住宅流行现象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小高层住宅的概念和特点近年来,在我国城市住宅的设计与开发建设中,有一种被称为小高层的住宅异军突起,十分流行,在销售市场上很受广大购房者的青睐。其现象值得认真探索。所谓小高层住宅是指层数为7层至11层的住宅,其平面布局类似于多层住宅,有载人电梯但无消防电梯。小高层住宅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在国标《住宅设计规范》中并无此定义。小高层住宅实际上是中高层住宅(7层至9层)和10层至11层的高层住宅相加在一起的概念。根据规范,电梯和楼梯共同做为公共垂直交通工具,但可以不设消防电梯。因此,小高层住宅虽然是高层住宅,但层数较低,…  相似文献   

7.
解放以来,上海建造职工住宅面积至今已达2000万平方米左右。住宅层数从五十年代二、三、四层,六十年代五层,到七十年代五层、六层,同时建造了一部分十二层~十六层的高层住宅。对于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是否应发展高层住宅,如何发展高层住宅以及随着建造高层住宅带来的一些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本文根据上海已建成的一批高层住宅作一些回顾小结,提出肤浅的看法,以促进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上海住宅建设中,高层住宅日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如何进行上海高层住宅技术经济评价,探索影响高层住宅进一步发展的各种因素,对促进上海住宅建设发展,城市的建设改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一、上海高层住宅发展的概况与趋势解放后上海已建民用住宅约2300万平方米。住宅层数从五十年代的二、三层,六十年代的五层,发展到七十年代的五、六层。目前多层住宅主要为六层。  相似文献   

9.
如何选择住宅层数,不断增加住宅的类型品种,进一步丰富住宅群体的空间,充分利用城市的建设用地,这是一个很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北京近年新建的住宅大多是6层或高层住宅,很缺乏中间层次,这不但影响城市景观,而且没有在城市规划控制高度允许范围之内使土地经济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1987年春,我随建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我国的大城市由原来的9个增加到45个,成为世界上大城市人口(绝对数)最多的国家。 当前,城市建设中,住宅建筑是一项突出的问题。一般来说城市越大,存在的住宅问题越严重。近年以来,我国各大城市都加快了住宅建设,在工作过程中,均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关于住宅层数的讨论,以求更好  相似文献   

11.
前言近年来,日本大城市及其近郊,高层住宅迅速发展。这是国土狭窄、地价高涨、人口向城市集中、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二十层至三十层的超高层住宅电开始出现。但是,高层住宅在日本的历史毕竟还很短,有关居住者的生活和健康状况的调查还十分缺乏。为此,为了了解生活在高空的人们的感受,研究高层住宅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和对母亲行为的影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在有关城市住宅建设的各种讨论会上,都免不了涉及住宅层数的问题。争论的焦点在于修建高层住宅的得失,应该多盖些还是少盖。与此同时,我国的高层住宅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着。在大城市里,已经不是几栋十几栋,而是成百栋的高层住宅耸立。以北京为例,虽然一直采取了以多层为主,控制高层的住宅建设原则,但是,据北京城市建设开发总公  相似文献   

13.
在城市建设中如何对待高层住宅问题,国内外一直在争议。争议的内容涉及到建造高层住宅是否经济合理,高层住宅宜用何种建筑体系,高层住宅层数应如何控制等等。上述问题互有联系,错综复杂。本文拟对国内城市住宅层数发展过程作一回顾,并对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国内城市住宅层数发展回顾解放前国内城市住宅大量存在的是简易平房,  相似文献   

14.
采用坡道梯可增加住宅层数,节约用地,省去电梯造价、电梯用电与管理费用,又能解决住户上下交通的实际困难。作者介绍了在徐州市已实现的10栋七层坡道梯住宅。  相似文献   

15.
’96中国小康住宅国际研讨会上,有关专家认为,发展节地型小康住宅可从五方面着手规划: 一、借用山地住宅建筑结合地形的设计手法:在山地丘陵地区,利用地形从住宅建筑中部入口,提高建筑的层数而不用电梯是十分普遍的设计手法,重庆望龙门地区二十层的高层住宅无须设电梯就是一个利用地形中间入口的很好例证。这种设计手法的基本概念实际上也可应用于地形平缓地区的住宅设计,例如就地消化建筑弃土或利用结构架空,将入口设在建筑第二层或以上来提高不用电梯的住宅的层数。 中高层住宅中,在满足我国高层建筑消防规范和我国小康住宅设计导则规定的前提下,还可进一步考虑简易电梯在六层以上只停一站,人步行上下各一两  相似文献   

16.
孙彬 《城市开发》2023,(11):57-59
<正>小高层和高层住宅是指建筑层数在7层以上的住宅。我国现有小高层和高层住宅多存在公摊面积大且火灾时不易疏散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解决方案。现有住宅在预防火灾方面的设计情况现有住宅公摊面积较大,主要原因在于:小高层和高层住宅的电梯和进户门之间设置了公共消防前室和走廊,高层住宅还须设置两部疏散楼梯,以考虑到火灾时具有安全的逃生空间。公摊面积与火灾逃生相关,火灾逃生的设计也需予以关注。首先要清楚,  相似文献   

17.
住宅层数的合理选择是城市建设的重大问题之一,历来受到各国的重视。特别是60年代后期,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高层住宅与低(多)层住宅之争,从来没有间断过。为此,许多国家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对不同层数住宅作出正确的经济评价,合理选择住宅的层数。  相似文献   

18.
何少平  姜兆黎 《中国电梯》1999,10(10):16-20
通过对我国南北方一些大城市住宅电梯设置情况的调查结合《住宅设计规范》的修订,介绍了我国住宅电梯设置的现状,小高层(7-11层)住宅发展的背景,探讨了对小高层住宅设置电梯的认识及其在性能要求,分析了电梯设置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住区规划与大城市住宅层数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当前住宅层数发展的特点及其对住区规划的影响为依据 ,进一步说明住宅层数与住区规划的相互关联 ,并通过对不同类型居住形式的比较 ,探索大城市住宅层数发展的策略———即通过对中高层住宅进行的可行性研究 ,论证中高层住宅在中国大城市中的发展前景 ,并以此为前提探讨符合中国国情的住区规划与住宅层数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多层砌体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作了限制。目前,在城市住宅建设中,为了节约土地,增加容积率,7度抗震区砖砌体住宅已建到八层甚至更高。文章论述了规范对总高和层数限制主要是针对无筋砖砌体房屋,采用构造往加水平钢筋网砌体能显著提高房屋的抗倒塌能力,是实现7度抗震区建八层御体住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