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能源部阿尔贡国家实验室与日本托达工业公司开发出的锂离子电池上使用的复合阴极材料正在实现商业化。在结构上成为一体的复合阴极材料采用了新的锂/锰和金属氧化物配方和新的设计方案,因而延长了使用寿命,并提高了锂离子电池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LixNiO2合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高虹  翟玉春 《功能材料》1998,29(5):555-557
介绍了由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镍(Ⅱ)通过高温法合成氧化镍锂的方法,并讨论了合成条件对产物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Li/Ni摩尔比对产物结构有国大的影响,并合成出具有高结晶层状结构的LixNiO2。  相似文献   

3.
刘永光  朱靖  王岭 《化工新型材料》2012,40(2):35-37,45
具有α-NaFeO2层状结构复合过渡金属氧化物Li(Ni1-x-yMnx-Coy)O2是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的研究热点之一。对近几年锂离子电池Li(Ni1-x-yMnx-Coy)O2复合材料的发展近进行综述,探讨了三元材料及包覆、掺杂、改变过渡金属比例及对其性能的影响,指出了该类锂离子阴极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聚合物-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阴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聚合物-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阴极材料在锂二次电池中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材料,本文综述了这类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特征,分析了其导电机理,探讨了该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5.
美国物理科学公司开发出一种用作阴极的改进V2O5材料,从而延长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使用寿命。向氧化钒中掺入少量导电塑料,电池性能得到改善,可反复充电、放电多次。电池可完全充电、放电超过25次。如果放电不过分,这种电池可工作100次以上的充电周期,而且电池容量不会有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6.
《新材料产业》2005,(3):79-79
迄今为止,人们一直是通过电池的使用寿命来体现其体积和功能之间的平衡。索尼公司于2月15日在业内推出了一种新型复合锂离子充电电池,使这种平衡达到新一阶段的极致。  相似文献   

7.
崔万秋 《功能材料》1998,29(4):378-380,428
对Li1+xMn2o4的合成性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原材料有采用分析纯Li2CO3和电解二氧化锰,对原材料MnO2进行热处理,使之成为ε相并排除结晶水。  相似文献   

8.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锂离子电池因其质量轻、能量密度较高,迎合了家用电器和通讯设备向小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的需要.锂离子电池能够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嵌入与脱出可逆的锂离子负极材料的制备.因此,对负极材料的研究非常重要.主要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反应原理、一般特性及电池负极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其中,对最新的负极材料——纳米碳管及其它负极材料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分析,同时,也提出了各种负极材料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现代材料动态》2011,(5):18-19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日常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电池,但多种原因导致其存在使用寿命短这一缺点,其中电极退化问题最让科学家们苦恼。这是因为在不断的放电和充电过程中,电池中的锂离子会反复与金属电极发生化学反应,长期积累下来就会导致电极的逐步退化,最终对电池性能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将锂离子电池材料尺寸减小到纳米尺度,可减小充放电过程中Li+迁移距离及电极材料的相对膨胀率,是一种有效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的手段。但是,纳米化也会带来导电率低、表面副反应活性高、团聚倾向大等明显缺点。在负极活性材料中引入导电复合相,可以有效提升材料体系的导电性、储锂容量、倍率特性和循环稳定性,是解决现有技术难题的有效突破口之一。对近年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进行了综述,着重关注几种热点负极材料及其新型微结构的设计、实现与性能优化研究。以可控制备工艺为主线,总结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能源部资助下的一个开发项目(磷酸锂铁阴极材料)正在TiaxLLC公司进行中。据说,这种材料可满足电动汽车用的锂离子电池的工艺需求。目前,LiFePO4拥有相当高的能量密度,但是因导电不良而使功率容量受限。  相似文献   

12.
用氧化、复合技术改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最近几年用氧化、复合技术改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研究.采用氧化技术,石墨材料的表面结构改善,可逆容量增加,循环性能明显改善;直接制备使用纳米级氧化物,显示出可逆容量大及优良的循环性能和快速充放电能力.采用复合技术,可使碳材料、氧化物材料的结构、可逆容量、循环性能得到改善或提高.氧化技术和复合技术是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石墨烯/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承焕  涂飞跃  覃事彪  周有元 《材料导报》2014,(17):136-140,144
石墨烯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比克容量是石墨的两倍,但是纯石墨烯因其在充放电过程中团聚,导电循环性能差。为了延长石墨烯的循环寿命,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在石墨烯中加入过渡金属氧化物(CoOx,CuOx,NiOx,FeOx和MnOx等)。这些过渡金属氧化物比克容量高(700~1000mAh/g),但是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体积膨胀,导致其循环性能差。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石墨烯复合后,能够弥补彼此的缺点,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综述了石墨烯/过渡金属氧化物复合物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上的应用,并研究了石墨烯加入后对复合材料的性能提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的方法在石墨的表面包覆上一层酚醛树脂,然后在N2保护下1000℃炭化1h制得复合炭材料,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表面物理形态进行观察分析,研究了复合炭材料的恒电流充放电性能。包覆在石墨表面的具有无定形结构的酚醛树脂炭能够有效阻止石墨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层状剥落,从而提高复合炭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其中通过常常法制香的复合炭材料(CPG-30)在十次循环后可逆容量为326mAh.g^-1,比  相似文献   

15.
锂离子电池(LIB)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其他可充电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LIB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功率和效率.正极作为LIB的关键部件,其特性会显著影响LIB的性能.本文分类综述了一些锂离子正极材料,包括一元、二元、三元金属锂氧化物和磷酸亚铁锂正极材料,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介绍.此外,本文还对已商业化的正极材料物性数...  相似文献   

16.
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国内外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发展比方平述了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的研究动 最新进展,提出了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18.
对Li1+xMn2O4的合成性能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原材料采用分析纯Li2CO3和电解二氧化锰,对原材料MnO2进行热处理,使之成为ε相并排除结晶水。制备了四个系列的样品,其各自的x含量、首次加热温度、再次加热温度、退火方式有所不同。对样品进行XRD分析及电性能测试,说明了MnO2中必须除去结晶水的原因,找到了最佳合成温度范围,确定了最佳性能时的x值。  相似文献   

19.
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商用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石墨的理论比容量仅为372 mAh/g,严重制约了锂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发展。在众多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新体系中,金属氧化物具有理论比容量高、价格低廉、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其存在导电性差、充放电体积变化大等缺点。研究发现,纳米化可以在保持金属氧化物优点的同时克服其缺点,因此成为金属氧化物基负极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对近期纳米金属氧化物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综述,着重关注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物的纳米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自从1958年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位研究生提出了锂、钠等活泼金属做电池负极的设想后,锂离子电池的研究开始引人注目。然而,锂离子电池的实用化研究却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直到1990年,日本索尼(Sony)公司成功地采用碳材料作负极、氧化钻锂作正极、高氯酸锂-碳酸乙酯+碳酸二乙酯(LiClO4-EC+DEC)作电解质,研制出新一代实用化的新型锂离子二次电池——液态锂离子电池(LIB)。从此,锂离子电池便以其比能量高、电池电压高、工作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