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与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和可利用量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目前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分析西北地区水资源还有相当的开源潜力 ;在对目前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生态问题、荒漠化问题、盐渍化问题以及水资源管理问题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思路和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西北地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供需形势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承载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立项背景 在西北水的问题上,相关部门曾做过大量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总体来说,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还远远不够,许多问题尚没有准确回答,如区域生态建设目标问题、水资源的整体合理配置问题、水资源承载力的定量化问题等等,而这些问题又是经济和生态建设实践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环节.为此,科技部将"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列入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并将本项研究列作项目的总专题,希望能够提出协调西北地区水-生态-经济关系的整体方案.在本项目立项的3年后,国家做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和部署,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本次立项对国家和地方实践需求判断的准确性和前瞻性,也使得成果适时为西部大开发提供了第一手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项目,以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保护准则及生态需水为攻关突破口,开展了跨部门、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取得了十项主要研究成果;提出了内陆河流域的水资源二元演化模式,提出了基于二元模式的水资源评价层次化体系,提出了干旱区水分-生态相互作用的机理,建立了干旱区生态需水量的计算方法,提出了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提出了干旱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方法及重点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水资源承载力,绘制了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分布图,系统地进行了1/3国土面积上的水资源评价,提出了地下水资源量及其分布和可开采量及其分布,提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整体战略。  相似文献   

6.
钱正英 《中国水利》2006,(11):5-6,29
西北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又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加之矿产、土地资源丰富,是战略上支撑我国21世纪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但西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生态与环境脆弱,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考虑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保障,促进发展模式与用水方式转变和调整.科学配置水资源.使水利工作更好地为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水利部和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6年6月1日在京联合召开了“西北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其对策高层研讨会”。与会院士、专家和代表围绕西北经济发展与布局、西北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西北节水型社会建设与水资源配置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本期“西北地区水资源专题”集纳了他们的观点,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区水资源及生态环境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40年降雨、蒸发、径流的同步资料,计算、分析了西北地区的水资源量和水资源质量,总结了西北地区水资源的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评价了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提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面向生态的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西北地区发展与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五省区及内蒙西部,在战略上是支撑我国社会经济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该地区总面积占全国的1/3,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较好,发展农林牧业具有潜力,在粮食、肉类等农牧产品的生产方面能够起到重要的战略后备作用。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已查明的矿产中,居全国前五位的有62种,居全国首位的有26种。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新疆、陕西、宁夏的煤炭储量在全国各省区中分别居第一、第四、第五位。准噶尔、塔里木、柴达…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分析和配置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了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分析的原则,方法和工程条件,进行了该地区2010年和2020年的水资源供需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我国西北地区国民经济缺水量为53.30亿m63,缺水率为6.2%,生态环境缺水量为1.62亿m^3;2020年我国西北地区国民经济缺水量为77.21亿m^3,缺水率为8.5%,生态缺水量为0.67亿m^3,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黄河流域,新疆,河西内陆河,柴达木盆地等区域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开发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大量的调查,在分析了1997年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研究评价了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区分布的关系,揭示了水资源开发在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得出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为295.71亿m^3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胡越 《人民黄河》1989,11(5):70-70
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学会主持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第四次水资源开发利用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9月12日在银川市召开。水利经济是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会议在水利经济计算的理论与方法方面;水利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水污染问题突出,水资源短缺已经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西北地区土地辽阔,光热条件好,矿产及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由于气候干旱、生态脆弱,水土组合失衡,资源的开发利用明显不足.西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35%,但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l2%,且区域分布高度集中.水资源成为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定性因素,是西北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优化配置水资源促进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西部大开发中的水资源问题。江泽民总书记从西部大开发一开始就高瞻远瞩地提出:西部大开发尤其要把水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放在突出的位置。朱镕基总理在西部地区开发会议上指出:水资源短缺是西部地区的一个严重问题。没有水,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都会有很大困难,必须坚持把水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放在十分突出的  相似文献   

14.
西北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论述了社会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含义,结合西北水资源的持点,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角度提出了西北地区建立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的思路和要点。  相似文献   

15.
西北地区国产水资源总量为1563.1亿m^3,其中黄河流域部分水资源总量为511.9亿m^3内陆河水资源总量为1051.2亿m^3;地表水资源量1428.2亿m^3,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量为134.9亿m^3。西部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降雨受地形影响,形成了多个闭合圈。  相似文献   

16.
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北地区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断流,内陆河流域湖泊萎缩,矿化度升高,湖库淤积,森林,草场消失退化,土面大面积沙化,水资源涵养能力降低,农灌用水浪费严重,农区土壤发生严重的交生盐碱化,水质污染严重,重要城市水源地遭到破坏等诸多方面,它由人为和自然双重因素引起,并以人为影响为主,因此,必须取强化规划和监督管理,优选保护和改善饮用水源地,加强水利基本建设,严格实施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制度,有计划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措施才能以较好解决。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西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根据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供需形势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对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巴彦淖尔市河套灌区的实际,对灌区的水资源配置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张掖地区生态环境现状与水资源优化配置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张掖地区水资源及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指出了该地区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该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从传统的粗放型模式向可持续利用开发模式转变,同时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水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及我省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水资源配置又极不合理。要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就要从我国及我省的实际情况出发,科学规划,以水资源配置为核心,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把水资源配置到经济回报率高的环节中, 由单靠政府行为配置水资源向政府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结合转变,使水资源管理统一化,法制化,以形成一个节水型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