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荧光光谱及流体动力学等方法,研究了普利沙星(PLFX)-Co(phen)32+与CT-DNA间的作用机理.荧光光谱测量结果表明:普利沙星和Co(phen)32+发生了结合作用形成了复合物;配比为2,1;向PLFX-Co(phen)32+体系中,加入CT-DNA后,复合物进一步与DNA相结合,结合常数为2.18×105L/mol.通过粘度法、熔点测定及凝胶电泳实验研究了复合物与CT-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体系与CT-DNA间主要是沟槽作用;PLFX-Co(phen)32+能够有效切割质粒DNA.  相似文献   

2.
以尿素作为沉淀剂,酒石酸钠作为络合剂,氮气作为保护气,借助于水热合成技术成功合成了高结晶性规则形貌三元组分Co2+-Ni2+-Fe3+-CO23-LDHs,通过XRD、SEM、FTIR、EDS、原子吸收等分析手段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3.
首先通过两步反应合成了"光开关"分子,[Ru(bpy)2dppz]2+(简称Ru-dppz; bpy=2,2'-联吡啶,dppz=二吡啶[3, 2-a; 2', 3'-c]吩嗪),并分别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核磁共振和质谱表征其结构。再利用荧光法考察了Ru-dppz与双链DNA(dsD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Ru-dppz与dsDNA的结合,Ru-dppz荧光强度增加。根据荧光滴定实验结果,计算所得Ru-dppz与dsDNA的结合常数为1.5×107L/mol,结合比为0.14。  相似文献   

4.
朱忠丽  吕冉 《硅酸盐学报》2012,(9):1316-1320
以K2W2O7为助熔剂,采用泡生法生长出了Pr3+掺杂量为5%(摩尔分数)的KYb(WO4)2(Pr:KYbW)自激活激光晶体。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生长的晶体为单斜晶系的Pr:KYbW,晶格常数为a=1.065 nm、b=1.031 nm、c=0.753 nm、β=130.65°。由样品的Raman光谱和红外光谱确认Pr:KYbW晶体内共有WO6和YbO8两种畸变多面体结构,验证了晶体中钨氧桥键的存在。吸收光谱表明:在945、975nm处出现了2个最强的吸收峰,对应于Yb3+的2F7/2→2F5/2能级跃迁。晶体的上转换荧光谱表明:在481nm处的蓝光来自于Pr3+的3P0→3H4能级跃迁;在645nm处的红光来自于Pr3+的3P0→3F2能级跃迁。  相似文献   

5.
Eu(TTA)3·phen三元配合物薄膜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三元配合物 Eu( TTA) 3· phen,并采用化学改性 sol- gel提拉法制备了 Eu( TTA) 3· phen薄膜 ,对薄膜的各种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 ,并用光声光谱确定了 Eu( TTA) 3·phen薄膜的光学透明区间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首次合成了Eu(DMBM)_2(2,2′-bipy)NO_3(DMBM=二对甲氧基苯甲酰甲烷,2,2′-bipy-2,2′-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热谱、电导率、红外和拉曼光谱、质子核磁共振谱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在77K测定了固体配合物的激发光谱和发光光谱。光谱数据说明配合物含有两种Eu(Ⅲ)格位。配合物中三种配体在Eu(Ⅲ)周围的分布情况略有不同,显示出不同的晶体场效应。光谱数据表明,配合物中Eu(Ⅲ)格位属于非中心对称的点群C_1或C_3或C_2。  相似文献   

7.
玻璃具有透明、耐腐蚀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基质材料。本文选用了TeO_2-ZnO、Bi_2O_3-ZnO-B_2O_3两种低熔点玻璃基体,掺杂(Sr_(0.1)Ca_(0.9))_(0.97)TiO_3∶Eu_(0.03)~(3+)荧光粉制备复合发光玻璃。研究表明,荧光粉在玻璃基体中的分散均匀性也受多种因素限制;荧光粉掺入玻璃基体中,受玻璃本身光散射的影响,发光性能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复合玻璃发光强度随着荧光粉掺杂量的增加而升高,但掺杂量超过一定值后,发光性能反而降低。掺杂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得到的产物是烧结态陶瓷结构,其结构的变化降低了发光性能。对比TeO_2-ZnO、Bi_2O_3-ZnO-B_2O_3两种玻璃基体,TeO_2-ZnO玻璃与(Sr_(0.1)Ca_(0.9))_(0.97)TiO_3∶Eu_(0.03)~(3+)荧光粉有更好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8.
常温下,在乙腈/乙醇混合溶液中合成了标题化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17.665(3)(A),b=23.661 (5)(A),c =7.473 7(15)(A),β=96.62(3)°,V=3 103.0(10) (A)3,Z=4,Dc=1.599 g/cm3,μ=1.02 mm-1,F(000)=1 520,最终偏离因子R=0.052 3,wR=0.135 9.结构表明Zn(Ⅱ)配合物通过配体的桥联作用和π-π堆积作用形成了一个具有大孔洞的三维超分子结构.除此之外,还研究了该化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9.
以邻氨基苯磺酸缩吡啶-2-甲醛席夫碱(Kbaba)和NaN3为配体,在水-甲醇混合溶剂中与Ni(AcO)2·4H2O反应,得到了一种双核配合物[Ni2(baba)2(N3)2(CH3OH)2](1)。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1)是中心对称的,它是由一对μ1,1方式桥联的N-3键合两个镍离子而形成的双核配合物。每个镍离子六配位于一个baba-配体的吡啶氮原子、亚氨基氮原子、磺酸基氧原子、一个配位水分子的氧原子以及两个桥连N-3的氮原子形成畸变的八面体构型。  相似文献   

10.
晶态氢氧化镍[Ni(OH)2]在碱性电解液中易发生相变,影响其电化学性能。文中采用微乳液快速冷冻共沉淀法制备Nd3+和Cu2+复合掺杂非晶态纳米Ni(OH)2粉体材料,并对其结构形貌及物理特性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制备出的非晶态Ni(OH)2样品材料,微结构含有较多结晶水,物相近似球形,粒径大小在20—30nm。对样品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掺杂Nd3+和Cu2+的摩尔比为2∶1时,所制备的样品材料合成镍电极,并组装成MH-Ni模拟电池,在恒电流80mA/g下充电6h,40mA/g放电,终止电压为1.0V的充放电条件下,放电比容量高达348.0mA.h/g,放电中值电压为1.2723V,同时样品电极材料的氧化还原可逆性较好,电极过程的电化学阻抗较小。电化学性能优于目前MH-Ni生产应用的晶态β-Ni(OH)2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DTA和XRD法研究了Na_2O-Al_2O_3-WO_3三元系中的Al_2(WO_4)_3-Na_2WO_4截面的相平衡关系。在这截面中发现一新化合物AlNa_3(WO_4)_2。以45mol%Na_2WO_4为助熔剂生长了Cr~(3+):Al_2(WO_4)_3晶体。  相似文献   

12.
以自制稀土改性固体超强酸SO2-4/TiO2/La3+为催化剂,高效合成了二甲基丙烯酸丁二醇酯。比较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并考察了固体酸的制备条件及酯化反应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到最佳合成条件为:SO2-4/TiO2/La3+于500 ℃下活化3 h,n(酸)∶n(醇)=2.8∶1,阻聚剂、催化剂质量分数分别为1.0%和1.2%,反应温度维持在120 ℃左右反应2 h左右,酯化率可达92.0%。  相似文献   

13.
通过共沉淀方法制备了Er3+和Yb3+共掺的ZrO2-TiO2上转换发光材料。用X射线衍射(XRD)对合成的物相结构进行了检测,并对样品在980 nm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发光性质进行了研究。观察到了位于528、550和662 nm附近的绿色和红色发光,分别对应于Er3+离子的2H11/2,4S2/3→4I15/2and4F9/2→4I15/2跃迁。样品的红光和绿光强度随着ZrO2和TiO2配比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样品整体发光强度增加。讨论了上转换发光可能的机理:激发态吸收(ESA)和能量传递上转换(ET)过程。  相似文献   

14.
李俊 《广州化工》2009,37(5):142-145
运用TDDFT方法,分子光开关钌配合物[Ru(phen)2(phehat)]^2+的UV—Vis光谱得以计算和理论解释。计算表明在水溶液环境下对钌配合物进行计算,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一致。而且,溶液条件下计算的UV-Vis光谱的结果能较好的指认该配合物实验光谱的^1MLCT和^1LLCT性质。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20年来典型的DNA-分子光开关钌(Ⅱ)多吡啶类配合物[Ru(phen)2(dppz)]2+在实验和理论上的研究进展与应用.阐明了该配合物的结构特征及其与DNA的作用机理、作用模式以及在一些相关热点问题上的争议,同时还介绍了该配合物在DNA-结构识别及定量分析等方面的重要应用.基于此,还对DNA-分子光开关钌配合物的开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Ca_(0.3)(Li_(0.5)Sm_(0.5))_(0.7)TiO_3(CLST-0.7)为基料,复合添加10 wt%CaO-B_2O_3-SiO_2(CBS)、4 wt%Li_2O-B_2O_3-SiO_2-CaO-Al_2O_3(LBSCA)和0~2 wt%CuO氧化物为烧结助剂的微波介质陶瓷的低温烧结行为及微波介电特性.结果表明:随着CuO添加量的增加,陶瓷体积密度、介电常数ε_r、无载品质因数与谐振频率乘积Qf值,都呈先增加后降低,频率温度系数τ_f呈降低的趋势.添加10 wt%CBS、4.0 wt% LBSCA和1.0 wt%CuO的CLST-0.7微波介质陶瓷,在900 ℃烧结5 h具有较佳的微波介电性能:ε_r = 67.31,Qf = 2197 GHz,τ_f=40.28 ppm/℃.  相似文献   

17.
通过TG、DSC等热分析技术可以得到物质在常规热分解过程的主要固相产物。为了进一步考察[Co(CHZ)3](CIO4)2(CoCP)的热分解行为,采用T-jump/FT-IR在线分析技术测定了CoCP的快速热分解气体产物。CoCP在1atm下以一定的升温速率达到设定的温度进行快速热分解。利用其快速热分解过程的控制电压变化曲线,可以得知CoCP在快速热分解过程的吸热、放热变化情况;用快速扫描傅立叶变换红外,可以解析分解过程中逸出的12种红外活性气体。研究发现,在CoCP快速热分解过程所产生的12种气相产物中,以CO的浓度最高,N0和HCN为主要的含氮气相产物.含碳气相产物以CO4CO2和H2C=0为主;并给出了其主要气相产物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