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吕雷 《金陵科技》2004,11(6):57-58
(1)渣油加氢处理/渣油催化裂化(RHT/RFCC)技术 中国加工进口含硫原油不断增多,使含硫渣油加工处理成为渣油加工的一大课题。将渣油加氢处理与RFCC相组合,可最大量提高轻质产品产率。这种联合技术的特点可使渣油脱金属、脱硫、脱氮,适用于加工高含金属、硫和残炭的中东渣油。高硫渣油加氢处理(RHT)可生产经加氢处理的常压渣油(或减压渣油),  相似文献   

2.
吕雷 《金陵科技》2004,11(6):10-10
渣油催化裂化装置上游组合采用渣油加氢处理(RDS)是加工渣油的经济方案。采用特定设计的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体系也可改进原料的处理和过程参数。  相似文献   

3.
渣油固定床加氢处理催化剂中试评价与工业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中试评价和工业实验情况,结果表明:国产渣油加氢处理系列催化剂在处理孤岛减压渣油时,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使用性能好,产品质量、收率及其运转周期与进口催化剂相近。  相似文献   

4.
FZC系列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开发了FZC系列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并将它成功地用于茂名石油化工公司2.0Mt/a的含硫渣油加氢处理装置。工业实践表明,该系列催化剂活性高,对渣油转化能力强,对渣油中的硫、氮、残炭和重金属有很好的脱除效果,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RIPP催化裂化原料加氢预处理技术实践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在催化裂化原料加氢预处理技术领域的研发及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性介绍,包括蜡油加氢预处理RVHT技术和新型蜡油加氢处理催化剂RN-32V、渣油加氢处理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情况以及最新开展的掺渣油的蜡油加氢预处理研究结果等。此外,还对RIPP创新性提出的渣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双向组合RICP工艺技术工业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中试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RIPP催化裂化原料加氢预处理技术先进可靠,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且对原料油适应性好,同时可保持长周期稳定运转,具有高的技术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庄宇  张艳秋 《河南石油》2003,17(3):56-58
介绍了茂名炼油化工股份公司2.0Mt/a渣油加氢脱硫装置两年的运行情况,结果表明,采用我国自己的渣油加氢处理技术,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渣油加氢脱硫装置设计合理、设备选配适当,催化剂性能优良、活性稳定,运转周期超过设计值一倍。  相似文献   

7.
采用常压渣油脱硫及渣油预处理-加氢处理两种方案对伊朗常压渣油加工工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伊朗常压渣油经预处理后,残炭脱除率达68.2%,金属(Ni V)脱除率为97.3%,与通常的常压渣油脱硫工艺相比,该方案可省去加氢脱金属段,减少催化剂用量,降低加氢处理的压力等级,使氢分压从12.0MPa,降代到6.5MPa,体积空速至少提高15%,大大减少加氢装置的投资和操作费用,同时其重油的质量明显提高,是较好的FCC原料但需进行详细的技术经济评价。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四种类型渣油加氢工艺的概况、适应性、反应特征和技术特点以及与反应机理的关联等进行了综合评述分析。通过分析认为,加氢过程是处理含硫油的有效手段。我国应首先掌握固定床渣油加工技术,而悬浮床类渣油加氢转化研究工作也应加快开发步伐。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不同再生方法对柴油加氢废催化剂物化性质及其渣油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首先,对柴油加氢废催化剂进行常规再生处理,再生后催化剂孔道得到疏通,聚集态活性金属重新分散,但梯级应用于渣油加氢脱硫反应的活性明显低于标准剂。其次,分别从扩孔和强化活性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催化剂进行改性处理,扩孔后催化剂中聚集态低活性金属被脱除,催化剂孔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活性金属利用率提高;强化活性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后,催化剂的渣油加氢脱硫性能明显提升。最终,耦合以上两种改性方法,得到优化后的再生催化剂,将其梯级应用于渣油加氢脱硫反应的活性接近标准剂水平。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了渣油固定床加氢处理技术,起初渣油脱硫旨在生产低硫燃料,80年代中期起,重点转向转化,当时渣油加氢处理用于缓和加氢裂化(高温、全循环),90年代起,大多数新建的渣油加氢装置设计作为渣油催化裂化(RFCC)装置的预处理装置。目前,固定床渣油改质能力已达93 500 kt/a,其中,用于RFCC预处理约  相似文献   

11.
光稳定剂在加氢裂化润滑油基础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IFP紫外光安定仪分别考察了苯并三唑型光稳定剂、受阻胺型光稳定剂、抗氧剂及其复配后对兰州炼油厂HVIWH12 5基础油抗紫外光吸收性能的影响。这 3种添加剂复配后的协合效应 ,解决了HVIWH12 5基础油的光不安定问题。还考察了柱层析 (除去极性化合物 )后的HVI WH12 5基础油加入上述 3种添加剂后的抗紫外光吸收性能 ,结果证明了加氢裂化润滑油基础油中的极性化合物是引起光不安定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油砂沥青改质产品中甲苯不溶物的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砂沥青及其衍生产品中含有悬浮的甲苯不溶物如粘土和碳质固体颗粒,会导致后续加工过程中的结垢、催化剂失活和床层堵塞。笔者从油砂沥青衍生产品中分离出甲苯不溶物并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发现,油砂沥青渣油中的甲苯不溶物主要是超细的硅铝酸盐粘土颗粒,结合了部分干酪根成分;焦化渣油和焦化瓦斯油储罐中沉积的甲苯不溶物类似焦炭;焦化瓦斯油中的甲苯不溶物主要是碳质有机物颗粒,但氮、氧含量相对丰富,并含少量矿物质和粘土颗粒,含氮的杂环化合物如吡咯类物质的存在可能是导致焦化瓦斯油中甲苯不溶物生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炼油装置的设备和管线基于风险的检测方法以及该方法在催化裂化和加氢精制装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尾油化学结构 及其裂化性能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改进的B-L(Brown-Ladner)法和密度法,分析了克拉玛依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尾油及其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化学结构;利用芳香性不同的溶剂对该尾油进行处理,在高压反应釜中评价了尾油、渣油和处理后尾油的裂化性能。结果表明,尾油平均分子结构中烷基碳率小于渣油分子,芳香碳率、芳环数和缩合指数大于渣油分子;尾油的裂化转化率比渣油低,缩合转化率比渣油高,对催化剂的感受性下降;采用低芳香性溶剂处理可改善尾油的反应性能,达到悬浮床加氢裂化循环油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煤炭直接液化油品加氢改质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煤直接液化油品的提质加工加氢改质工艺中试研究。中试装置规模为340kg/h进料,反应器绝热设计。结果表明,采用RGC-1/RNC-2/RCC-1催化剂组合,在高分压力约13.0MPa、精制反应器和改质反应器加权平均温度分别为351.3和362.6 ℃的反应条件下,几乎可以全部脱除煤直接液化油中的S、N、O等杂质,同时绝大部分二环以上芳烃被加氢饱和,加氢精制段对芳烃加氢饱和起主要作用。此外,对煤直接液化油品加氢改质试验进行了物料衡算,详尽分析了石脑油和柴油馏分性质,考察了添加十六烷值改进剂对加氢改质柴油馏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Different amounts of FCC slurry oil and HVGO were added to Tahe atmospheric residue respectively.The colloidal stability and asphaltene agglomeration of atmospheric residue and mixed oil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ans of the mass fraction normalized conductivity and the small-angle X-ray scattering technology(SAX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tability of Tahe atmospheric residue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ing amount of these oil fractions.It was found that the decline of the colloidal stability was attributed to the component polarity difference between oil fractions and the atmospheric residue.Though the aromaticity of FCC slurry oil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HVGO,the polarity of aromatics and resins of FCC slurry oil was lower than those of HVGO.So the degree of the colloidal stability was more seriously destroyed by FCC slurry oil.The dispersion of asphaltenes in Tahe atmospheric residue was changed by adding FCC slurry oil and HVGO.The particle size of asphaltenes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decline of the colloid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7.
不同性质油品对渣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绥中36-1常压渣油中分别加入催化裂化油浆和减四线抽出油,研究了其对渣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两种油品后,体系的稳定性均呈下降趋势;不同油品对渣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加入减四线抽出油后体系的稳定性比加入催化裂化油浆时高。从SARA组成、极性两方面考察了不同性质油品对混合体系胶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ARA组分的变化对混合体系的胶体稳定性有影响,但不是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组分极性上的差距是造成混合体系稳定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SomeFundamentalAspectsofResiduumCatalyticCrackingYangGuanghua,XuChuming,LinShixiong(NationalHeavyOilResearchLaboratory,Univer...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化公司1号常减压蒸馏装置减压渣油残炭高、流动性差、易生焦的特点,以甲基丙烯酸丁酯、苯乙烯、马来酸酐丙烯酰胺为原料,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通过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新型的渣油添加剂,并对减压渣油进行了改性,探究渣油与添加剂作用后残炭量、流变性质以及四组分的变化情况,同时分析了添加添加剂前后渣油焦化反应结果。结果表明:渣油添加剂能够降低渣油的残炭,改变其低温流动性,提高渣油胶体体系的稳定性;加入渣油添加剂后,焦化反应后焦炭产率降低2.60百分点,液体收率增加2.06百分点,液体产物中汽油质量分数增加25.4百分点、柴油和蜡油质量分数分别降低17.7百分点和7.7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大比例掺渣下稠油焦化运行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了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稠油焦化装置大比例掺炼劣质渣油的经验,针对焦粉携带、油气线结焦、轻油收率降低及影响装置长周期运转等问题,对装置操作进行了优化调整和技术改造,使大掺渣率生产时蜡油收率小于8%,同掺渣率时汽油+柴油收率提高约4.5个百分点,掺渣率小于20%时轻油收率大于80%。同时,减少了焦粉携带,保证了装置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