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普及与发展,微博等新型媒体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的重要舆论场。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舆论传播平台,越来越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阵地。大学生作为微博的主力军,在这新兴媒体的使用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高校利用官方微博来控制和管理网络舆情已非常有必要。本研究通过高校网络舆情现状分析,探讨高校官方微博对舆情传播的影响,提出了基于高校官方微博的网络舆情管理策略,为高校建设与管理微博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
微博作为社交网络发展的最新产物,已逐渐成为网络舆情爆发的始发地。微博舆情管控有效的措施是发布舆论疏导信息进行正确导向。研究基于微博网站的开放平台,通过注册合法用户,采取群发消息、群发评论、群发@信息等技术途径,增强舆论导向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密度、信息投送的精度和力度。最后通过国内主流的微博网站开放平台搭建实验环境,对微博舆情管控技术进行了验证,能够较好地实现微博舆情疏导信息形成几何数的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让社交网络平台成为人们交流工作、发表意见、联络感情的第二世界。为了准确地在大量网络舆情数据中发现热点并分析其热度,提出了基于社区发现的舆情热点挖掘研究,使用社区发现算法对舆情数据的热点挖掘工作进行研究,鉴于微博数据传播机制的特点,微博话题的热度值会受到转发量、评论数、点赞次数以及发表时间的影响,为此引入微博舆情数据关键词的热度影响因子来提高针对微博舆情数据热度计算的准确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综合权重计算和热度影响因子的改进算法—CWHIF-TR。构建针对微博文本的热度分析模型,完成热点关键词热度分析实验和摘要句热度分析实验,为热度计算的相关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梅松 《信息技术》2011,(9):135-138
互联网以其便捷、虚拟化、传播快等特点使大众更乐于通过网络方式发表各自看法,形成网络舆情。政府通过构建网络舆情系统,及时了解社情民意,主导网络舆情。从网络舆情系统技术实现方面,介绍了舆情系统进行舆情收集、分析、预警、报告的整个过程,详细论述各个过程实现的关键技术,从而为理解和构建政府舆情监控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微博网络舆情分析的研究中没有从全局层面考虑舆情文本特征的情况,结合微博网络舆情的主题及趋向性分析,提出了基于主题发现的微博网络舆情分析模型,从文本预处理、微博文本特征提取、微博舆情的主题发现及趋向性分析三方面进行了具体描述。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实现的微博网络舆情分析方法在微博网络舆情的分析处理中检测效果良好,说明该模型有效。相关内容可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林侗  李莹 《电子测试》2021,(4):121-122
基于微博的地震后舆情监控系统的构建,可以对地震舆情信息进行监控和管理,并对震后信息进行实时发布,并为抗震救灾工作提供重要的辅助决策支持。在满足微博功能设计的基本需求基础上,采用Web技术对地震后舆情监控系统进行设计,为系统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本文对系统设计采用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满足基于微博的地震后舆情监控系统功能应用基本需求的基础上,结合Web技术对地震舆情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设计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曹峰  张真继  关晓兰 《电信科学》2020,36(12):49-58
网络舆情作为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反过来影响着社会实体事件的发展进程。提升网络舆情处置能力,已成为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分析了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及其特点,利用系统动力学分析了网络舆论生态传播系统的驱动因素,通过因果回路图对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分析,并建立网络舆情驱动力模型。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以期提出积极管理网络舆情传播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代电子技术》2017,(24):15-17
针对互联网数据快速增长和舆情信息飞速传播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预处理、分析和报告汇总四个模块,实现舆情信息的全网自动搜索与采集,大规模舆情数据的格式化存储以及舆情信息的分析、统计汇总等功能。该系统还使用Hadoop平台进行数据处理,并使用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存储舆情数据,使用MapReduce技术完成舆情分析和报告。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有助于及时、准确地分析网络舆情,能较好地满足网络舆情分析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广电舆情监测业务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广电舆情分析系统,开展了舆情分析核心技术选型,给出了详细的系统部署架构,梳理出了核心业务功能,从应用的视角给出了新一代广电舆情分析系统的可视化呈现,旨在向用户提供较好的交互体验,为行业监测监管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新浪微博评论内容包含用户对社会事件的看法、态度、情感倾向等,其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态信息。为把握舆情走向,提升公共舆情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质量,本文以“7·20”河南暴雨事件为例,选取人民日报微博客户端在事件期间发布的相关微博,以其微博文本和评论为基础进行舆情文本情感分析及主题提取,结合数据分析得出事件舆情特征,并讨论相关管理部门应如何针对突发事件进行舆情治理,构建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1.
微博的兴起,改变了网络舆情信息传播和网络舆论扩散的局面,拉近了互联网与民众的距离。政务微博作为微博生态圈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政府与民众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政务新媒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阐明协同治理理论的内涵,寻求政务微博与协同治理理论的契合性,分析协同治理视域下政务微博参与网络舆情治理的现状,并提出优化政务微博参与网络舆情治理的对策,旨在进一步推进公共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增强政府公信力和领导力。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从中文微博中获取实时的热点话题,设计了一种微博舆情系统,能够有效分析出微博中的热点话题。系统采用网络爬虫算法获得微博数据,然后对微博数据进行过滤,预处理得出比较纯净的微博数据。这里重点是对微博数据进行热点话题分析,采用一种特征向量模型来分析热点话题。最后通过实验表明该微博舆情系统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面对数亿网民和浩如烟海的网络言论,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越来越依赖舆情大数据分析技术与平台.大数据的相关技术目前应用最成熟的是由Apache基金会提出的Hadoop解决方案,将Hadoop技术应用于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可以有效适应海量数据的处理需要.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云服务的政府舆情监测平台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政府舆情监测的能力,加强对舆情的管理,解决Web2.0环境下技术进步、社会环境演化给政府管理模式重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问题,利用云服务和Web数据采集技术,提出了一个面向云服务的政府信息化管理平台。重点研究了面向云服务的政府信息化管理与舆情传播控制模式、本地化分析处理系统功能结构、舆情监测内部门户网站和互联网信息智能采集的功能模块和物理结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案结合云服务平台和Web的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政府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舆情监测能力和解决效率。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情是公众网友通过互联网对社会热点问题发表的带有个人情绪的言论和观点的集合,其具体载体为各种网络应用形式,如论坛帖子及跟帖、新闻评论、微博等。网络一方面给了我们一条疏通网民心理情绪意见的通道,同时也存在容易被利用的风险,本文在分析了网络舆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并分析了网络舆情应对与引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传播生态发生改变,网络舆情危机出现频率较高,组织声誉面临较为严峻的考验,提高网络舆情的危机治理能力势在必行。目前,有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舆情监测模型建构与传播效果研究两方面,基于危机传播情境理论与社交媒体中介的危机传播理论,本研究将采用实验法探析危机类型与信源性质对高校组织声誉的影响,以期弥补理论空缺。  相似文献   

17.
为在微博舆情信息高速转发时段内实现对热点数据的精准挖掘,文中设计一种基于话题标签的微博舆情热点挖掘系统。首先确定框架体系连接形式,并根据热点信息定义结果建立话题标签模型。以此为基础,对热点信息散列表进行排重处理,完成对微博舆情热点数据的处理。最后,联合采集到的目标信息样本对论坛结构进行分割处理,完成挖掘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在话题标签模型作用下,系统主机对于热点数据的挖掘准确率较高,可以在微博舆情信息高速转发时段内实现对热点数据的精准挖掘,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与基于机器阅读理解的挖掘系统、基于跨语言神经主题模型的挖掘系统相比,这种新型挖掘系统能够在微博舆情信息高速转发时段内,对热点数据进行精准挖掘,与设计初衷相符合。  相似文献   

18.
当下,诸如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已经成了高校学生获取信息、表达情绪的主要平台。自媒体时代的网络舆情有着传播迅速、参与面广、敏感性高等特点;而话语权威的消解,网络中非理性和非客观因素的存在以及舆情监管的无力使得高校舆情工作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针对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特点,要积极有效地进行舆论引导就要求高校舆情管理者必须具有相应素质,高校增加舆情工作的重视程度,建立专门监管部门实时监控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设计了文化遗产网络舆情大数据的监测系统,系统功能为:(1)能够实时的爬取海量网络媒体内容中的文化遗产舆情信息;(2)建立核心舆情数据库存储核心舆情信息;(3)能对隐含在核心舆情信息中的价值信息进行挖掘和展示;(4)能自动给相关人员发送文化遗产舆情的监测和预警信息。该系统的设计能为相关各方获得文化遗产的信息与动态提供一种新的方式与渠道。  相似文献   

20.
文章应用复杂网络理论,结合突发群体性事件舆情信息传播的特点,建立舆情信息传播的有权网络模型。选取网络中的节点对事件的感知状态作为权值参数,建立舆情信息传播的有权网络模型,提出了基于有权网络模型的舆情信息传播网的节点重要度评估指标。该方法认为最重要的节点是要综合考虑节点的度和特征向量,通过对其归一化加权综合后得出的节点重要度,该方法有助于准确地发现舆情信息传播网中的重要节点,最后的实验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