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绿色建筑是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选用绿色建材是业内共识,可以延长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建筑的寿命,降低建筑材料生产、使用过程的资源消耗和碳排放,从而实现资源和能源高效利用。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绿色建材承载着诸如节约资源、能源消耗、保障室内空气质量,对材料的选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绿色"程度。  相似文献   

2.
吴银辉 《四川建筑》2005,25(6):132-133
简要地分析了绿色建材的概念、特征,绿色建筑与建筑材料的关系及绿色建筑对建筑材料的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3.
郑懋琦 《福建建材》2011,(4):43+54-43,54
随着当前对环境、资源的重视,绿色建筑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建筑材料是建筑的载体,只有采用绿色建材以及相关技术手段,才能构建绿色建筑,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目标。文章介绍了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的关系,绿色建材在建筑设计中的选用,以及几种主要的绿色建材。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CTC)副总工程师蒋荃日前在2014绿色建筑选材技术高峰论坛上透露,CTC已经编制完成国内首部《绿色建筑选用产品技术指南》。目前绿色建材的评价技术是制约绿色建材发展的瓶颈之一。蒋荃介绍,对于符合《绿色建筑选用产品技术指南》的企业产品,可申请"绿色建筑选用产品"证明商标。绿色建筑选用产品证明商标是CTC下辖国家建筑材料测试中心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的证明商标,是用于证明建材产品符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下称"CTC")副总工程师蒋荃日前在2014绿色建筑选材技术高峰论坛上透露,CTC已经编制完成国内首部《绿色建筑选用产品技术指南》。目前绿色建材的评价技术是制约绿色建材发展的瓶颈之一。蒋荃介绍,对于符合《绿色建筑选用产  相似文献   

6.
《现代装饰》2013,(3):3
"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基础,绿色建筑必将围绕绿色建材的使用而全面展开,新型绿色建材的出现势必引发整个建筑工业的革命。"4月2日,在"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及室内环境优化论坛"上,中城科绿色建材研究院副院长李建功如是说。  相似文献   

7.
刘军  赵本坤  丁小猷  王智 《重庆建筑》2014,(6):24-25,29
在国家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整体形势下,重庆市于2011年启动了"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的编制工作,作为绿色建筑评价重要支撑,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及评价体系。该文对重庆市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流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阐述了绿色建材评价标准应具有动态性、绿色建材评价指标应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适时调整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砖瓦》2015,(11)
<正>为更好地服务于新型城镇化和绿色建筑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9月1日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以建筑垃圾处理和再利用为重点,加强再生建材生产技术和工艺研发,提高固体废弃物消纳量和产品质量。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构建绿色建材公共服务系统,发布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试点示范等信息,普及绿色建材知识。构建绿色建材选用机制,疏通建筑工程绿色建材选用通道,实现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9.
赵斌 《四川建筑》2013,33(3):182-183,186
文章论述了建筑装饰设计的"绿色"概念。总结了建筑装饰设计的体会。提出了外窗、隔断、"绿色建材"、灯具的选用及"适老"设计、厨房设计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绿色建筑理论得到了广泛应用与长足发展,利用全生命周期法计算的绿色建筑的节能成本是评价建筑节约化程度的重要标准。本文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采用资源价值理论,以华北地区绿色建筑实例数据为基础,对现有的屋顶绿化、中水回用、太阳能采暖、智能空调系统和现代化绿色建材与绿色施工方式等低碳技术进行了成本分析与效果评价。研究从系统观念出发,对绿色建筑工艺组合进行了优化,从绿色建筑标准的角度上,分析了优化后系统的减碳效能,验证了绿色建筑技术减碳效能的可操作性,为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与支撑。  相似文献   

11.
"读"与"展"     
《建筑知识》2008,28(4)
展览中心是一个城市甚至国家对外交流的平台之一,某种意义上说,展览中心以及展会的层次能体现当地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地位。图书馆是精神世界的乐土,它的意义在于体现民众对文化知识的重视程度,体现对国民的精神层面的满足。展览中心和图书馆,乍看之下,两者并无多大瓜葛,但在2008年这个特殊时期的北京,随着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二期工程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二期工程的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两者的并置,从中似也能读出些许意味。  相似文献   

12.
三月,春风送暖,人们沉浸在“两会”召开的喜悦中。当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工业总体规模已经不小,但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不高,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是一项紧迫任务”的时候,我坐在会场,心情异常激动。它说明,早在13年前国家建材局提出的中国建材工业要走“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道路,是正确的。这也勾起我对一段往事的回想……  相似文献   

13.
"大"和"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度和效率是大工业化时代的标志."大"和"快"是当代中国建筑师普遍面临的问题:在席卷全国的建设大潮中,无论是建筑规模还是建设速度都是史无前例的.建筑师们所承担的工作,与膨胀的建设规模相对应的往往是被大大压缩的设计周期.但是,对发展指标和速度的追求却驱赶着中国建筑师们不得不"大"干"快"上!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住宅设施》2009,(8):32-32
8点15分,方太的上班时间,展厅接待主管谷陶已经在忙忙碌碌的做接待准备。今天的来宾是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油烟机分会一行,共四十人,几乎网罗了全国的厨电知名企业精英人员,更不乏国内排得上名的厨电巨头。谷陶介绍,今天总共要接待五批客人,这是今天的第一批。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与"现代"之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人们思想观念中关于“传统”和“现代”的种种误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传统文化的含义以及现代化的本质等问题予以深入的论述,进而针对当代中国城市和建筑发展中如何正确理解“传统”和“现代”,如何正确思考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16.
"趣城",尝试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带来新的微型趣味空间,解决城市问题并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从字面意思来说,"趣城"首先就是"趣",方案要有趣,这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高大上"项目,而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另外一种解读,是一种轻型的空间提案,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空间策略.另外一个就是"城","趣城"项目针对是城市公共空间,尽管它的尺度很小,但是所有的出发点均基于城市角度,又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城市策略.因此,我们认为"趣城"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城市空间实践项目,它尝试从中间往上下探索,是一种结合了极大尺度与极小尺度创新的实验.因此,有趣(Fun)且有效(Effective),这是我们开始思考"趣城"项目的最原始的出发点,每一个提案都要至少满足这两个最基本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十几年前,商品楼盘多喜欢称"花园"、"广场",那时还引出不少讥评,说你那不过是些楼房,怎么能这样叫呢?其实那称谓是从GARDEN和PLAZA译转过来的,一度在香港非常流行.  相似文献   

18.
境物之间     
“即境即物,即物即境”,这是大舍为他们在北京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研究中心举办的X-微展所起的名字.“即”意为接近,境是指“一个空间及其氛围的存在”,而物是指“建筑的实体”.[1]从题目中不难读出,大含将自己的建筑历程定义为对“境”与“物”这两个建筑本体主要构成元素的探寻.它像一个不断接近的过程,却因为目标与路径的迷惑而产生曲折与跌宕.这种情节也暗藏在这个命名中:“即境即物,即物即境”,词序的转换在这里有着特别的含义,它用一种简单而分明的方式体现出大舍在“境物”之间的权衡与选择.如果说,大舍早先的设计策略更倾向于“境”的营造,那么,他们近期作品中的一个新动向是“物”的构筑开始占据更重要的位置.这种变化戏剧性地体现在龙美术馆与大舍之前作品的强烈差异之上,在设计策略与建筑语汇背后,所隐含的是建筑师对于建筑本源价值与实现手段的不同思考.  相似文献   

19.
洪鸿  何方 《建筑》2006,(6):63-66
2002年,宁夏吴忠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民居工程”,以经济适用房为突破口聚集人气,加快新区建设。2002年9月,吴忠市政府决定成立民居办公室,明确提出按照“零利润工程”的开发原则,实行封闭运行。该项工程于2002年10月动工建设,2003年10月交付使用。然而,就是这样一项被当地政府称之为深得民心的工程,却被承建该项工程的建筑承包商及施工单位称之为“陷阱工程”,由此也拉开了承包商们旷日持久向当地政府讨要工程款的序幕。“零利润工程”仓促上马2002年8月28日,吴忠市政府通过常委会研究决定,在该市北郊开展实施“民居工程”计划,会议决定本…  相似文献   

20.
在徐工新疆地区代理商伟业公司的会客室里,我见到了第一位采访对象——徐老板。憨憨的体型,黑黑的皮肤,浑身上下透着一种朴实,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聊起来之后,我渐渐发现徐老板朴实、率真之外更透着一种睿智。从做生意上来讲,他绝对是个有想法的人。十几年前,徐老板凑钱买了几台平板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