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子管工作时的热状态既是电状态的条件又是电状态的结果,热状态还通过微观的晶格和宏观的胀缩积累引起形变和应力而影响焊缝的气密性。一些大型发射管阴极发射寿命终了之前的早期失效往往是由于电子管设计中对热状态注意不够、处理不好(或使用中由于冷却或其他故障破坏了正常的热状态)的缘故。热状态设计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管芯过热——金属(钼)栅极温度过高,表现为栅放偏大或使用过程中早期热碰极;更严重的例子如十多年前用金属钼栅试制的FU-109Z和FM-16Z,只加额定灯丝电压时的栅极热放射就大得使管子下不了排气台。这个失败的经验说明,  相似文献   

2.
FU-66 F/Z阳极结构的设计 FU~66 F/Z是大功率金属陶瓷发射四极管。F型是强制风冷阳极结构,Z型是蒸发冷却阳极结构,额定板耗12千瓦,极限工作频率为220兆赫。主要用于电视、广播、通讯等方面。本管设计时,除了保证外形能与同类管型互换外,要求板耗比12千瓦额定值大,做到一管多用,简化产品系列。例如风冷管能取代4 CX 15000(板耗为15千瓦),蒸发冷却管能取代FU-60 Z(板耗为8—9千瓦)。  相似文献   

3.
一、FU-60 Z阴极引线电感对栅极调幅的影响栅调管栅阴电路如图1所示。栅调管未加屏压时,I_a=0,其矢量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各量均为基波量)。栅调管栅阴间电压为U_g,通过极间电容C_g1k的电流I_g超前U_g90°,此电流在L_K上的压降U_Kg  相似文献   

4.
FU-60Z电子管是调频发射机末级10kW功率发射管,其板极采用一次循环蒸发冷却,经实际使用发现循环系统有一定程度的不足: 1.在正常情况下,当需要换管子或换水再重新加水时,因蒸发锅内温度很高(尤其是断高压后需立即换水时),虽然在蒸发锅顶端有通向冷凝器的气路管,但因管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400千瓦高频振荡管FU-914C(4023)的研制情况,它在三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大型发射管结构工艺的新进展:阳极(收集极)超蒸发冷却;热解石墨整体栅极;网状电极新结构,即“阴栅对格”及“内层减半”。  相似文献   

6.
前言 FU-113C、FU-820C要求板耗功率比原有的提高一倍,因此,电子管采用一般蒸发冷却就不能满足,要求由超蒸发冷却方式来代替。超蒸发冷却阳极齿形的选择要维持稳定的复合沸腾的温度梯度和最大允许冷却率,卡理·白戴赫在散热结构(Heat-Dissipating Structure, U·S·Patent 3.235.004)一文中指出:在满足下列关系式时,将获得最佳性能。  相似文献   

7.
FU-826和FU-828是为替换玻璃管FU-10_Z~S和FU-22_Z~S而设计的新产品。本文详细介绍了这两种管子的性能和特点,以及在电台的试验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原来,大型管(FU-23Z)的装卸是通过紧、松蒸发锅上的六个螺母,再使用提管工具来完成的。这项操作不仅麻烦,而且有时出现漏水现象。我台改用快速装、卸管工具进行装卸管,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发射台,2套电视节目,4部电视发射机,使用的大功率发射管种类有FC-10F、FC-620F、FU-720F、FU-252F、FU-113F。大功率电子管是发射机中最重要、最昂贵的关键部件。在使用中普遍遇到  相似文献   

10.
FU-60Z电子管玻壳穿洞,在10kW调频发射机中发生较多。探索其原因和解决方案,已为电子管厂、发射机制造厂和电台所共同关心。本文对此作了一些分析,值得欢迎,但穿洞现象比较复杂,可能尚有其它见解。希望关心此问题的同志向本刊投稿,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方案。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EG 1-0.3/8.5(866)汞气管进行了复活实验,180只旧管复活了130只(复活率达70%)。并对FU-5(805)、FU-7(807)等电子管进行了激活处理,恢复了11只FU-5管(复活率达60%)、15只FU-7管(复活率达62.5%)。现将我站复活电子管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解放了广大群众的思想,我台机房的同志按照毛主席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教导,从1971年开始对放射不足的FU-23S电子管怎样能够再恢复使用,进行了试验,1971年下半年开始投入使用,72年FU-10S放射不足管也投入了使用。FU-23S可以再延长使用2000小时,FU-105可以再延长使用3000小时,有一部发射机  相似文献   

13.
我们乡电视差转台使用的山西运城无线电厂生产的“DCFY-10型”10W电视差转机,在几年使用维修中处理过几次由穿芯电容造成的故障,现记叙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1.机器没图像、伴音输出,观察末级功放管FU-19阴流表没指示,说明功放级没工作。测屏极电压450V,基本正常;测帘栅极电压只有25V左右。并且稳压管G_(302)没有辉光(见图1)。最后查出是穿芯电容C_(334)严重漏电,更换后整机工作恢复正常。 2.整机没输出。经粗略检查,初步判断故障出在中放部分。测中放各极屏极、帘栅极电压都很低;查检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改进大功率陶瓷四极管Fu-101F(Z)的阴极和栅极绕制工艺,妥善处理阴极、栅极的连接结构,以达到改善阴极的变形和发射、改善栅极的变形和脱焊,从而提高管子的质量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我台10kW发射机所用的大功率电子管FU-101、FU-832及FU-250,分别用在调幅末级、高周末级和高周推动级,对发射机的正常工作和“三大指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这些大功率管的价格昂贵,因此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这些大功率管,也成为设备维护的一项重要工作。现将我们多年的维护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我台某机高三级用两只FU-10S电子管并联工作。以往由于其中某一管栅阴碰极,使两管的激励都一齐短路,多次造成停播事故。为了避免这种事故。最近我们安装了一套“栅阴碰极自动甩管装置”,其功能是自动甩掉故障管的栅极,使另一只正常管继续维持工作。现  相似文献   

17.
在1963年莱比锡秋季博览会上,展出了一种SRV355型发送三极管.大型发送电子管最新的冷却方法是蒸发冷却.其优点是发送设备所需的体积较小、只需少量的冷却中间介质、用循环冷却方法降热较经济等,由于这些优点,这种冷却方法已得到广泛的使用.目前,SRV355型冷却三极管用在通信工程和较大功率的工业高频发生器上.它是一种具有许多集中电极端子的蒸发冷却发送三极管,特别是对于栅极接  相似文献   

18.
A1850T是在天乐A1850P基础上的改进机型。去年A1850P一经推出就被胆机发烧友在网上公布。A1850T保持了A1850P的基本电路程式,仍为单瑞甲类级连直耦放大,功率胆仍然使用FU-50,图1是其外形图。FU-50曾在我国大量生产,主要为军用,品质甚佳,由于资源丰富,价格不高,很适合DIY使用。该胆功耗达40W与音响胆KT88相当。但与KT88不同的是FU-50并不是一般的束射四极胆,而是束射五极胆。一般来说6L6,KT88一类的束射四极胆音域广,发音平实。而EL34一类的普通五极胆则胆味浓,放音柔润。可是FU-50则有些与众不同,放音是一种清纯、真挚、自然的…  相似文献   

19.
在党的十大路线指引下和兄弟单位的支持下,我厂于去年试制成功超高频电视和调频广播用10KW 级发射管 FU-822Z(图1),经超高频电视和调频广播发射机动态寿命试验表明:效果良好,技术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前,FU-104Z电子管质量方面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慢漏气、灯丝断和热碰极。如何避免突然性失效和增强机械热稳定性,对于提高电子管的可靠性和平均寿命,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主要课题。下面,通过寿命终了电子管的解剖,谈谈我们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