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玛咖粉为原料,经酶预处理后,优化玛咖酰胺的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3个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玛咖酰胺的提取工艺,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总玛咖酰胺提取率的影响大小次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总玛咖酰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71℃、提取时间2.7h、乙醇浓度95%。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玛咖酰胺的提取率为80.87%,回归模型的预测值和实测值相对误差为0.11%。  相似文献   

2.
以玛咖为研究对象,比较自然干燥、热风干燥和冷冻干燥等干燥方式对玛咖中芥子油苷、玛咖酰胺和玛咖烯的影响。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制备获得200目、500目、800目和1 000目的玛咖粉。采用电子鼻和扫描电镜对玛咖干燥粉碎过程中感官气味和表面颗粒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自然干燥和热风干燥能够兼顾玛咖中芥子油苷的保留和玛咖酰胺的富集,同时能够较好地保持感官气味,是较为理想的干燥方法。超微粉碎能够保留芥子油苷同时改善感官气味,但不利于玛咖酰胺的富集。  相似文献   

3.
玛咖酰胺类化合物是新资源食品原料玛咖粉中的特征性成分。为了富集玛咖中的玛咖酰胺类单体化合物,首次采用酸碱反应去除脂肪酸类主要干扰杂质,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初提玛咖酰胺的最佳条件为:以乙醚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30(g/m L),超声时间30 min;酸碱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氢氧化钠添加量5.0 m L,反应温度50℃和酸碱反应时间50 min。在最优条件下,提取物中的玛咖酰胺含量为20.79%,相对于DBS 53/001-2015《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玛咖干制品》中的提取方法,它的相对含量上升了73.9%。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不同灭菌方法对玛咖灭菌效果及其活性成分玛咖酰胺和芥子油苷含量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湿热、干热、微波、~(60)Co辐射4种灭菌方法对玛咖粉进行灭菌处理,检测灭菌前后玛咖粉的微生物限度指标,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灭菌前后玛咖粉中玛咖酰胺和芥子油苷含量。结果 ~(60)Co辐射灭菌、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效果均较好,达到96.57%以上,微波灭菌效果不明显,灭菌效果只有78.76%;玛咖活性成分检测结果表明~(60)Co辐射灭菌对玛咖酰胺和芥子油苷含量影响最小,损失率分别为2.61%和2.40%,其次是干热灭菌,损失率分别为10.58%和2.99%,湿热灭菌对玛咖酰胺和芥子油苷含量影响最大,损失率分别达到51.47%和76.05%。结论综合考虑灭菌效果和对玛咖活性成分影响,玛咖粉灭菌方法可选用~(60)Co辐射灭菌或干热灭菌。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功能性食品中6种玛咖酰胺类物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醚提取,氮气吹干,乙腈定容,Acquity UPLC BEH C_(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分离,在正离子模式下以电喷雾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本方法在15 min内完成6种目标化合物的分离分析。6种玛咖酰胺在0.1~2μ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0.999,6种玛咖酰胺检出限均为0.2μg/kg;各玛咖酰胺在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74.5%~87.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在2.6%~6.3%之间(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功能性食品中玛咖酰胺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对玛咖醇提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优化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4 h、提取温度70℃,验证试验中玛咖粉总皂甙提取率可达76.38%;采用优化工艺制备玛咖提取物与基酒组合生产玛咖保健酒,通过对量效关系及感官评价的研究,确定玛咖提取物的加入量为0.9 g/100 mL。  相似文献   

7.
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玛咖总生物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玛咖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本实验利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玛咖总生物碱,并在单因素超声波功率、微波功率、处理时间、液料比等四个条件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协同处理有助于玛咖总生物碱的提取,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00W、微波功率352W、超声波微波共同作用时间1.2min、液料比60∶1(mL/g),玛咖总生物碱含量可达0.69%,比传统方法索氏提取中玛咖总生物碱含量高8.7%。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基于电荷或游离基中心诱导理论归纳了典型苄基和间甲氧基苄基玛咖酰胺类化合物的UPLC-Q-TOF质谱裂解规律,搭建了定性筛查谱库,同时建立了4种玛咖酰胺的定量检测技术。谱库包括保留时间、准分子离子及碎片离子的质荷比和分子结构等相关信息。结果表明,玛咖酰胺类化合物(A-J)可充分分离,出峰时间依次为5.83、5.32、5.93、6.50、6.40、5.23、7.32、6.58、6.47、7.32 min,利用谱库筛查时10种玛咖酰胺均可匹配10个以上碎片信息且质量分析误差在10 Mu以内;定量检测时4种玛咖酰胺(Mb18:3、Mo18:2、Mb18:2、Mb16)的检出限分别为0.50、1.20、1.20、0.50 mg/kg,定量限分别为1.50、3.60、3.60、1.50 mg/kg,平均回收率在81.64%~113.00%,且RSD均小于10%。本方法具有高准确性和精密度,对于玛咖及其制品的产地溯源、真假鉴别、质量分级和市场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客观评价玛咖的化学物质和生理功能,合理开发和利用玛咖资源,促进玛咖产业的理性发展,该文对国内外玛咖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就玛咖产业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玛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玛咖(Lepidium meyenii Walp)(Maca)为十字花科独行菜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海拔3500~4500 m的南美安第斯山区,为当地常用蔬菜。我国本世纪初引种以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云南为主要种植地区。玛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酸、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南美人参"之誉。此外,玛咖含有玛咖酰胺、玛咖烯、生物碱、芥子油苷、甾醇和类固醇等主要次生代谢物。药理活性研究表明,玛咖具有抗疲劳、增强免疫力、提高生育力、抗炎症、抗癌、抗氧化、抗病毒、降血压、缓解抑郁和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作用。前期大量文章已对玛咖的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本文对玛咖的安全性评价、玛咖成分的检测方法以及以不同色型玛咖的成分比较分析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提取玛咖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超声波、热水和微波方法提取玛咖多糖的效果和液料比、温度、时间、功率等因素对提取玛咖多糖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了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玛咖多糖的提取效果为超声波>微波>热水;超声波提取的影响因素顺序为温度>功率>时间,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时间20min、温度50℃、功率200W,此条件下玛咖多糖的提取率为74.4%。  相似文献   

12.
以水解度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优化酶解玛咖粗蛋白制备玛咖多肽的工艺,同时通过·OH、DPPH·及O2-·清除实验研究提取过程中产生的玛咖醇提液以及在最适条件下制得的玛咖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并对玛咖多肽进行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酶解玛咖粗蛋白的最适酶是碱性蛋白酶,酶解制备玛咖多肽的最适条件是酶解时间4 h、酶解pH为10.5、酶解温度55℃、加酶量1.6×104 U/g,在此条件下,玛咖粗蛋白的水解度为(31.55%±0.74%)。稀释一倍的玛咖醇提液对各自由基清除率为最大,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4.44%,对·OH的清除率为85.05%,对O2-·清除率为53.85%。玛咖多肽对·OH、DPPH·及O2-·的IC50值分别为0.85、0.44、0.86 mg/mL,且表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另外,玛咖多肽中Tyr、His、Lys、Pro四种氨基酸含量为16.98%,其氨基酸组成与抗氧化活性存在一定关系。该结果说明玛咖醇提液及玛咖蛋白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探究玛咖生物碱对Bel-7402细胞体外抗肝癌活性及体内抗H22肝癌活性的影响。通过0.5%的盐酸95%乙醇溶液提取获得玛咖生物碱粗提物,并通过进一步的酸溶碱沉方法纯化获得玛咖生物碱,通过MTT法测定不同剂量玛咖生物碱对Bel-7402细胞抑制率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体内抗肝癌H22荷瘤小鼠试验,考察不同剂量玛咖生物碱体内抗肝癌活性影响。细胞实验表明,不同剂量组玛咖生物碱对Bel-7402细胞有一定的抗肝癌活性,其抗癌活性高低顺序为:玛咖生物碱高剂量组玛咖生物碱中剂量组玛咖生物碱低剂量组。体内抗肝癌试验表明,玛咖生物碱高、中剂量组具有显著的抗肝癌活性。可见,玛咖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抗肝癌活性,这为玛咖生物碱活性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新疆玛咖(Maca,Lepidium meyenii Walp.)挥发油成分及探讨提取过程中挥发油主成分的变化规律。 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气质联用技术对新疆引种玛咖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并研究提取时间、缓冲液浓度对玛咖挥发油主成分的影响。 结果:分离鉴定了新疆玛咖挥发油成分32 种,用外标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其总挥发油含量为1.72%,其中异硫氰酸苄酯、苯乙腈为其主要成分。通过对提取过程中挥发油成分的转化分析,发现提取时间和缓冲液浓度对所得的挥发油主成分有显著影响。 结论:气质联用技术可用于引种玛咖的快速鉴别及品质分析,而提取过程中要对提取时间和盐浓度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玛咖酰胺具有抗疲劳、抗氧化、抗癌和提升性能力、增强生育力等生理功能,受到学界和市场的热捧。但关于玛咖酰胺组成、检测、提取和分离纯化的系统报道较少,严重制约着玛咖的研究、生产和相关产品的开发。本研究介绍了玛咖酰胺的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玛咖酰胺的组成、检测、提取分离和纯化;并阐述了不同检测和分离纯化方法的优缺点;最后探讨了今后玛咖酰胺的研究方向和未来趋势,为玛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性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9):125-131
以玛咖为实验原料,利用三相萃取法优化玛咖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玛咖多糖提取工艺中,对(NH_4)_2SO_4添加量、叔丁醇添加量、萃取温度、水提次数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NH_4)_2SO_4添加量30%、叔丁醇添加量10 mL、萃取温度37℃、水提次数1次,多糖提取率达到45.3%。玛咖多糖的抗氧化性研究发现,玛咖多糖对·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半数清除率值分别达到2.5 mg/mL和11.6 mg/mL,说明具有很较高的抗氧化性,三相萃取法工艺很好的保留玛咖多糖的活性。  相似文献   

17.
国产玛咖芥子油苷的组分分析和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国内不同颜色、不同地区的玛咖,及玛咖不同部位的芥子油苷的主要组分和含量进行鉴定和分析。方法:将玛咖粉末用70%甲醇提取,过DEAE-SephadexA-25阴离子交换柱后,加硫酸酯酶后于37℃的恒温箱酶解,洗脱液用LC-MS法分析其成分和含量。结果:各种不同玛咖的主要芥子油苷组分相同,均检测到苄基芥子油苷和间-甲氧基苄基芥子油苷这2种芳香族芥子油苷,其中前者占总含量约75%。芥子油苷在不同颜色玛咖中含量差异较小;在玛咖叶片、块根、须根3个不同部位含量差别很大,须根中含量高于主根,主根中高于叶片。同时,国内不同地区玛咖中芥子油苷含量也有较大差别。结论:使用LC-MS法可对国产玛咖中所含的芥子油苷组分及含量进行准确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别采用乙醇回流提取、乙醇常温振摇提取、乙醇-水联合提取、超临界提取、超声波提取等不同方法对玛咖有效成分进行了提取研究。结果表明,依次用95%乙醇、50%乙醇和蒸馏水对玛咖进行回流提取能够获得较高的得率(4.4%)。同时,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分析方法对该提取物进行了初步表征,其结果与文献报道玛咖中含有玛咖烯、玛卡酰胺等有效成分相符合。  相似文献   

19.
利用长时间游泳制备小鼠运动疲劳模型,探讨玛咖石油醚提取物对抗运动性疲劳的功效及可能机制。结果显示,补充玛咖石油醚提取物可以显著延长负重力竭游泳时间,显著降低血乳酸、血氨和血乳酸脱氢酶,增加非酯化脂肪酸和肝糖原含量,而血尿素氮和血糖无显著性差异。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显示玛咖石油醚提取物含有脂肪酸和约20%玛咖酰胺。  相似文献   

20.
以云南丽江所产的黄色、紫色和黑色3种色型的玛咖为原料,对其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以pH2.0盐酸水溶液为提取溶剂,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酸水提取玛咖生物碱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3因素对黄色和黑色玛咖粉中总生物碱提取结果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料液比 > 提取时间 > 提取温度;对紫色玛咖粉中总生物碱提取结果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提取时间 > 料液比 > 提取温度。黄色玛咖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 (g/mL),提取温度75 ℃,提取时间5.5 h,提取得率为9.89%±0.38%;紫色玛咖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5 (g/mL),提取温度90 ℃,提取时间5.5 h,提取率为10.36%±0.58%;黑色玛咖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20 (g/mL),提取温度85 ℃,提取时间6 h,提取得率为10.01%±0.78%。由此可知,不同色型玛咖中总生物碱的最佳提取条件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