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旨在分析烤烟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通过关联分析寻找与烤烟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相关联的分子标记,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提高烤烟育种效率奠定基础。利用均匀分布于烟草24个连锁群上的120个SSR标记分析了231份烤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在此基础上采用TASSEL 5.0 GLM(general linear model)和MLM (mixed linear model)方法进行标记与表型性状变异(8个农艺性状和5个化学成分)的关联分析。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403个等位变异,变异范围2-21个,平均每个标记3.36个;引物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036~0.785,平均值为0.408;供试材料间遗传距离为0.003~0.371,平均值为0.148。通过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距离(GD)值为0.153水平上可将231份烤烟材料聚为4大类。通过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将供试材料划分成3个亚群,且每个亚群分别包含117、38和76份烤烟材料。通过GLM_Q和MLM_Q+K两种关联分析模型,分别检测出17个和9个与13个表型性状显著相关,其中9个标记在两个年份和两种模型中均被检测到与同一性状在P < 0.001水平上极显著相关,且MLM_Q+K未能检测到新的关联标记;3个株高相关标记(TM10481、PT54964和TM20580)、2个叶数相关标记(TM10846和PT60728)、1个茎围相关标记(TM25276)和1个叶长相关标记(TM11215)与已报道的QTL定位结果一致,可应用于烤烟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2.
为从分子水平鉴定黑龙江省种植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筛选与蛋白质、脂肪、百粒重和水分等大豆主要性状显著关联的SSR分子标记,利用18对SSR引物,采用荧光毛细管电泳法分析黑龙江省75个种植大豆品种遗传多样性,并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 表明:18个SSR标记中的10个标记可以实现单对引物准确鉴别42个大豆品种,18个S...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西藏黄籽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以西藏主要农区采集的16份白菜型黄籽油菜农家品种为材料,采用变异系数、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等方法对30个表型性状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除叶柄长度、薹茎叶着生状态、分枝习性外的27个表型性状变异类型多样,平均多样性指数达1.840,高于国内白菜型油菜平均水平1.709。变异系数(3.92%~52.84%)也表明了性状变异的丰富性。基于主成分因子综合得分进行离差平方和法聚类分析,取卡方平均距离0.80为阈值,将16份白菜型黄籽油菜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角果最长,每果粒数最多;第Ⅱ类分枝部位最高,一次分枝数、有效角果数最多;第Ⅲ类分枝部位最低,主轴有效长度最短、有效角果数最少。此外,白菜型黄籽油菜籽粒以极大型和大型为主,种皮色泽丰富。  相似文献   

4.
以保存于油料作物中期库中的1 962份白菜型油菜种质为基础材料,按照地理位置、表型性状分组并按比例取样,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44份地方品种,对其13个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山西省的冬油菜生育日数较长,来源于青海、内蒙古、甘肃等省的春油菜生育期较短;来源于四川省的半冬型油菜株高较高;来源于云南、四川省的半冬型油菜全株角果数较多;来源于西藏的材料千粒重较大。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我国白菜型油菜地方种具有丰富的形态多样性,平均多样性指数为1.709,高于国外材料(1.250);就不同生态类型而言,半冬型油菜多样性指数最高,其次为春油菜,冬油菜最低。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204时,244份白菜型油菜地方种质划分为四簇,每簇包含的种质数分别为117、38、34和55;簇I以半冬型油菜为主,簇II、III以春油菜为主,簇IV以冬油菜为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白菜型油菜分为春油菜、半冬型油菜与冬油菜三个明显的基因库,其结论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国内外54份燕麦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归纳其遗传亲缘关系,为合理利用燕麦品种(系)资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 54份种质资源农艺性状间存在广泛的遗传多样性,5个质量性状(粒色、粒型、穗型、小穗型、抗病性)以抗病性的多样性指数最高,粒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8个数量性状(单株分蘖数、株高、穗长、小穗数、轮层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千粒重)以单株粒重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变异系数最大。(2)聚类分析将54份种质资源的8个数量性状分为4大类群,类群Ⅰ为高秆、大粒型育种目标亲本材料;类群Ⅱ为矮秆育种目标亲本材料,类群Ⅲ的有益性状不明显,为多目标性状育种的亲本材料,类群Ⅳ为增加轮层数、小穗数等育种目标的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乐业县掌叶木果实及种子为材料,研究掌叶木果实、种子表型性状及种子、种仁含油率和种子油脂肪酸组成情况。结果表明:广西乐业县掌叶木单球果重3.23 g,单种重0.31 g;单果长31.98 mm、宽14.87 mm;单种长10.47 mm、宽7.17 mm;气干状态下种子含水量13.69%、千粒重170.82 g;出种率13.93%、出仁率64.24%;种子和种仁含油率分别为42.26%、55.93%;种子油含有13种脂肪酸,主要为芥酸35.8%、油酸25.6%、花生一烯酸14.5%、亚油酸8.5%、二十四碳一烯酸(神经酸)8.3%,以不饱和脂肪酸(94.1%)为主,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防普、越南、大叶金花茶叶、花两个部位化学指纹图谱差异, 分析其化学成分类型及部分有效成分含量差异, 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金花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UPLC)建立防普、越南、大叶金花茶叶和花的化学指纹图谱; 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计算不同部位共有峰和相似度, 并分析各部位特征峰; 利用SPSS 23.0, 采用成对样本t检验, 对叶和花间不同化学成分含量差异进行比较。结果 在320和210 nm波长下, 防普金花茶叶和花的相似度分别为0.504、0.054; 越南金花茶叶和花的相似度分别为0.151、0.478; 大叶金花茶叶和花的相似度分别为0.069、0.748, 3个品种金花茶的叶和花相似度均较低。各部位不同化学成分含量结果显示:防普金花茶花中金丝桃苷、叶中二氢槲皮素含量最高 且花和叶中绿原酸、二氢槲皮素、水杨酸、芹菜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Sig<0.05); 越南金花茶花中牡荆素、叶中水杨酸含量最高,且叶和花中绿原酸、牡荆素、水杨酸、芹菜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Sig<0.05); 大叶金花茶花中牡荆素、叶中二氢槲皮素含量最高,且花和叶中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Sig<0.05)。结论 3个品种金花茶叶和花化学成分和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 叶和花在药理活性和功效上各有侧重, 药用和食用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筛选使用。  相似文献   

8.
金花茶组植物系山茶科山茶属落叶小灌木,花为金黄色,是国家一级保护物种,同时也为传统的药食两用植物。金花茶的花、叶及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保健成分,如多糖、多酚、黄酮类、皂苷类等活性物质,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药用价值和良好的保健功效。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金花茶组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降血糖、增强机体免疫机能、抗炎、抗过敏及抑菌等保健功效的研究进展,为金花茶组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控制馒头主要品质性状的基因位点,以205?份不同小麦品种为实验材料,利用分布于小麦全基因组的24?35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对馒头比容、色泽与质构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检测到8?个比容性状极显著关联位点(P<0.000?1),同时也是高遗传变异贡献率位点(R2>10%),2?个位点至少在2?个环境中稳定表达;23?个馒头色泽性状极显著关联位点,30?个高遗传变异贡献率位点,9?个位点在两个以上环境中检测到;31?个馒头质构性状极显著关联位点,46?个高遗传变异贡献率位点,11?个位点在两个以上环境中检测到。同时,发掘了5?个质构性状主效关联位点,如5D染色体上胶着性位点BS00000020_51。本研究所得到的这些位点为结合分子育种技术改良馒头用小麦粉品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甘肃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大堡油橄榄品种示范园的4个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的油橄榄果为原料,测定果实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水分含量、干基含油率和鲜果出油率。利用压榨法提取橄榄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单品种油样中主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其品质。结果表明:4种油橄榄果实单果质量为0. 81~4. 6 g、水分含量为53. 19%~68. 03%、果形指数为1. 12~1. 73,各品种间果实性状参数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豆果的干基含油率在第4成熟度达到最大值,为41. 00%;皮瓜尔、柯尼卡和小苹果干基含油率在第5成熟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3. 56%、43. 03%和48. 17%。豆果的最适采收期在第4成熟度,而皮瓜尔、柯尼卡和小苹果的最适采收期在第5成熟度;不同成熟度的4个单品种橄榄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存在差异,其主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别为油酸62. 73%~76. 03%、亚油酸4. 12%~13. 47%、棕榈酸12. 91%~16. 79%、硬脂酸0. 42%~5. 27%,油酸/亚油酸和MUFA/PUFA比值的均值及其变化范围分别为柯尼卡16. 57(14. 96~17. 27)和14. 35(13. 65~14. 85)、皮瓜尔13. 60(11. 64~14. 68)和11. 98(10. 72~12. 86)、小苹果12. 47(7. 41~17. 84)和11. 47(7. 05~16. 17)、豆果6. 31(4. 66~8. 37)和6. 21(4. 66~7. 97),该比值存在品种间差异,可作为单品种橄榄油鉴别的依据;橄榄油脂肪酸组成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烯酸、花生烯酸对橄榄油品质的影响最大,4个单品种橄榄油中柯尼卡的品质最好,其次为皮瓜尔、小苹果和豆果。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金花茶花浸提物对消化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首先研究了金花茶花浸提物对消化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以及抑制动力学,其次采用荧光光谱法、紫外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研究浸提物抑制消化蛋白酶活性的机制.结果表明,醇提物和水提物对胃蛋白酶(IC50分别为3.194和3.330 g/L;竞争抑制常数分别为4.518和7.641 ...  相似文献   

12.
13.
14.
为探究小麦粉中添加金花茶粉对馒头品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不同质量分数的0%、1%、2%、3%、4%的金花茶粉制作馒头,研究其对馒头面团特性、水分、膨胀度、比容、质构、色泽、感官、微观结构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金花茶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弹性模量G’始终大于粘性模量G’,tanδ值始终小于1,表现出较好的弹性性能。馒头水分含量先升后降,变化幅度0.8%。添加1%金花茶粉的膨胀度、质构特性最高(硬度40.41 N,弹性1.46 mm,咀嚼性25.10 MJ)。随着金花茶粉添加量增多馒头亮度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颜色加深。金花茶粉添加量在1%~2%时馒头的风味显著提高(P<0.05)。随着金花茶粉的添加,面团面筋结构由连续到断裂,由密集到空洞,内部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在抗氧化活性方面,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随着金花茶粉添加量增多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63.33%、40.4%、59.57%。综合分析添加1%~2%金花茶粉对馒头品质就有一定改善。该研究结果为金花茶粉应用于馒头,提高其品质及营养价值,开发金花茶食品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高分辨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Q-Orbitrap HRMS)建立防城金花茶和越南金花茶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与鉴定方法。方法 样品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300 mL/min,柱温35℃,梯度洗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根据高分辨质谱提供的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碎片离子信息,结合ChemSpider、mzVault、mzCloud质谱数据库和相关文献报道对金花茶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从金花茶叶中共确认180个化学成分,包含了28个黄酮类化合物,9个苯丙素类化合物,12个萜类化合物,3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和128个其他类成分。结论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离子阱高分辨质谱法结合数据库可实现对金花茶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鉴定,可为进一步研究金花茶的全面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南山茶籽为原料,利用溶剂提取法、液液分离、硅胶层析、高效液相半制备色谱等手段提取分离得到了一个高纯度的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质谱和核磁鉴定该化合物为乙酰基黄酮苷类化合物山奈酚-3-O-[α-L-鼠李糖基-(1-3)-2,4-di-O-乙酰基-α-L-鼠李糖基-(1-6)]-β-D-葡萄糖苷。运用H-H COSY、HSQC、HMBC和TOCSY等二维核磁共振(2D-NMR)技术对其~1 H和~(13) C NMR数据进行了全归属和详细解析。  相似文献   

17.
张卫国  靳桂敏 《食品科学》2011,32(21):71-79
研究大果红花油茶种子油的理化特性和热氧化稳定性,其种子的含油量为34.8%,油的碘值82.1g I2/100g、皂化值215.3mg KOH/100g、酸值1.51g FFA/100g、过氧化值2.98、对茴香胺值0.96g-1,232nm和270nm比紫外吸光度(K232nm和K270nm)分别为2.14和0.12;示差扫描量热分析表明油的结晶和溶解曲线各有两个特征峰;金属离子测定表明油中含有较高量的K、Mg、Na、Al金属离子(9.7~26mg/kg),其他金属离子的含量在4.3mg/kg以下;HLPC测定表明油中α-生育酚含量5.6mg/100g,β-生育酚和γ-生育酚含量0.79mg/100g;GC-MS分析表明油酸是油中主要的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的74.74%,其次为棕榈酸、亚油酸和硬脂酸;并测定种子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通过分别测定种子油热氧化过程中K232nm、K270nm、过氧化值、对茴香胺值,分析了该种油脂的热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大果红花油茶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高营养的特种油料作物。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金花茶叶多糖,并采用DEAE-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法对其进行分级纯化,获得TPS1、TPS2、TPS33个级分;通过凝胶色谱法、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对TPS1、TPS2、TPS3的分子量、单糖构成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性.结果表明:TPS1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阿...  相似文献   

19.
A traditional product of Camellia sinensis leaves was recorded in tribal areas of Sikkim State, India. The product was analysed for its epicatechin derivatives, and for its neutral lipid, glycolipid and phospholipid contents together with their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EGCG) was the main polyphenolic constituent present in this traditional product, accounting for 742 g kg?1 of total epicatechin derivatives. Glycolipids, which account for 570 g kg?1 of total lipid, contained a significantly greater amount of linolenic acid (C 18: 3, 546 g kg?1 of glycolipid) than the neutral lipids or phospholipids. Palmitic (C 16:0) and linoleic (C18:2) acids were in greater proportion in the phospholipid fraction, while myristic (C14:0) and lauric (C12:0) were abundant in the neutral lipid. Since EGCG is a known antimutagenic and anticarcinogenic agent, this traditional tea product may have considerable pharmacolog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