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始石油地质储量(OOIP)接近120亿桶的油藏,一次开采15年后仅能生产10亿桶原油,油藏压力从11500psi降至4100psi,快速逼近3750psi的泡点压力。混相注氮气驱油可以提高天然烈缝致密碳酸盐油藏的石油采收率(EOR),该碳酸盐油藏的含水层之上含有轻质原油。采用该种方法的目的是保持油藏压力,提高最终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2.
3.
约120×108bbl原始石油地质储量(OOIP)的油藏经过15年的一次采油只生产出10×108bblb/in2,并且迅速接近2750lb/in2的泡点压力.高压注氮气混相驱油法已衩选为底伏为水层、含轻油、天然裂缝、厚的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EOR)的工艺.目的在于保持油藏压力和提高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4.
雁翎油田注氮气提高采收率工艺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现有的提高采收率方法中,注气驱是应用较广、效果较好的方法,特别是注氮气驱由于其气源广泛、价廉经济、无腐蚀性,以及要求的油藏地质结构特征和原油的物理性质等因素的变化范围广泛等特产,这种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应用的最为普及,代表了目前提高采收率的发展方向。结合雁翎油田实例,简要介绍了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的机理、注气井组建设、制氮工艺及注气后的采油完井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5.
雁翎油田注氮气提高采收率现场试验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30  
翎油田注氮井组试验是一项与TOTAL法国石油公司合作开展的针对碳酸盐岩底水油藏注水开发后期提高采收率的现场试验.在进行了大量油藏地质再研究及开采历史再认识的基础上编制了试验方案,1994年10月开始正式注氮气试验.注气试验过程中,重点监测了油气、油水界面和注气井、观察井的井口压力变化,根据油气、油水界面的变化特点及试验进展要求,开展了界面运动规律、气驱效果和试生产方案等油藏工程方面的研究.通过注气及开井生产动态变化的研究,认识了注气和开井生产时各项动态指标的变化规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继续开展注气、采油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层类型特殊、开发难度大,前期通过实施单井及单元注水,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随着注水量增加,开发效果逐渐变差,大量剩余油富集在缝洞单元高部位,注水无法波及。针对此类剩余油,开展了注氮气吞吐驱油实验研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论证了注氮气能有效动用这部分剩余油。注入地层中的氮气与原油混合并发生重力分异,将高部位剩余油向下置换并采出,注入氮气在原油中溶解也能起到一定的降低原油黏度、补充地层能量的作用。该项技术2012年开始在塔河油田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展现场试验,已投产试验井123口,累计产油16.13×104 t,增油效果显著,验证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气吞吐置换剩余油是一项可行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盐间泥质白云岩油藏地质特征,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盐间泥质白云岩油藏注入氮气、气水交替时的驱油效果。分析了盐间泥质白云岩注氮气驱油机理和矿场开展注氮气驱油的可行性,提出了注气方案,并对目前王4新12-3井开展的注氮气先导试验进行分析总结。对渗透率特低的盐间泥质白云岩特殊油藏,氮气可进入低渗透岩石的细小喉道、孔隙进行驱油,同时注氮气能保持地层能量、不存在结盐堵塞问题,注氮气是改善盐间泥质白云岩油藏开发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高压注氮所提高采收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约120 × 108 bbl原始石油地质储量(OOIP)的油藏经过15年的一次采油只生产出10×108bbl油,但压力却从11500i lb/in2降低到4500 lb/in2,并且迅速接近3750  lb/ in2的泡点压力。高压注氮气混相驱油法已被选为底伏为水层、含轻油、天然裂缝、厚的碳酸盐岩油藏提高采收率(EOR)的工艺。目的在于保持油藏压力和提高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塔河碳酸盐岩油藏非均质性强,溶洞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裂缝主要起连通通道作用,储集体中流体以管流模式为主,储集体类型复杂导致对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前期主要依靠弹性和水驱开发,采收率较低。目前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注水开发后期面临挖潜困难、剩余油储量难以动用的情况,注氮气驱油工艺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通过对注入气源的选择、地面注入工艺的优化、井口及管柱优化,成功实现了气水混注降压工艺及多轮次注气—机抽生产转换作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时效,减少了施工风险。该研究为碳酸盐岩油藏注气提高采收率工作提供了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注高压氮气是用于裂缝性厚碳酸盐岩储层的提高采收率工艺。该储层含有轻油 ,轻油下面有无限大含水层。注氮气的目的是保持储层压力 ,以经济地提高最终原油采收率。本文描述了注氮气前进行的一些评价研究 :①细管驱替试验显示 ,在氮气前注一C2 ~C6 烃溶剂窄带将最小混相压力(MMP)从 5 30 0lb/in2 降低到了 35 0 0lb/in2 ,大约降低了 34% ;②用 1m长、渗透率为10mD的均质岩心进行了采油试验 ,在 35 0 0lb/in2 注入压力下注 1 2PV (孔隙体积 )氮气达到混相时 ,采收率提高了 15 % ;③在混相条件下在该油田的单井中进行的注氮气试验显示 ,平均日采油量增加了 3m3。  相似文献   

11.
塔河油田单井注氮气采油技术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经过多年开发后,底水锥进、油水界面抬升,剩余油主要以阁楼油形式富集。现场实践证实注氮气采油开发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是可行的,能有效动用阁楼型剩余油,并且在实践中总结了注氮气采油的选井经验,建立了高效注气井分类模型,为同类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注氮气采油技术是一种高效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解慧  郭臣  陈勇 《石油实验地质》2017,39(S1):23-26
氮气驱三次采油技术在塔河油田应用广泛,增油效果显著,但井组氮气驱效果差异大,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基于对缝洞型油藏的认识,将岩溶背景划分为风化壳+暗河复合岩溶、暗河岩溶和断溶体3大类型,研究不同岩溶背景下的储集体深度、剩余地质储量和注入气水比对井组注氮气增油效果的影响。从已完成评价的35个注气井组出发,分析不同岩溶背景下的注气效果影响因素,从而进一步指导油田的注气工作。  相似文献   

13.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具有埋藏深、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主要储集空间以溶孔、溶洞和裂缝为主,裂缝为主要渗流通道。随着油田能量的递减,注水做为补充能量最经济有效的方式得到大力推广。根据物质平衡原理,依托酸压曲线、注水指示曲线、能量指示曲线,对注水进行定量化计算,精细注水,明确注采关系,优化注采参数,推动油田提高水驱效率和采收率。  相似文献   

14.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具有储集体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变化大的特征,储集体类型以缝洞型油藏为主。随着油田的开发,能量和底水问题逐渐成为影响自然递减的主要因素。在水驱采油能力大幅下降的同时,注气提高采收率成为油田开发的重要手段。该文介绍在塔河油田注气过程中通过实践摸索,针对不同类型油藏注气开发的经验及规律,在注气选井原则提出新的认识,为碳酸盐油藏提高气驱效率、指导注气开发拓宽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波  李旭华 《海洋石油》2006,26(2):88-92
中途测试是快速发现油气层的重要手段,塔河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是以裸眼完井为主要完井方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塔河油田在测试方式、测试管串、测试压差、测试制度、人工助排、试井解释等方面形成了一套适合塔河奥陶系油藏长裸眼、深井、高温特点的中途测试方法。文章对这套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胜利油田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数模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胜利油田轻质油样的室内氧化实验,通过拟合动态氧化实验产出的O2与CO2含量,建立其低温氧化(LTO)动力学模型,并结合组分模型、PVT模型及相渗模型,研究低渗透油藏注空气低温氧化工艺的数值模拟方法;以胜利渤南油田罗36块为例,初步评价了油藏参数、开发参数及工艺参数等因素对注空气驱油效果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机理,并对比注空气与氮气工艺的驱油效果及经济可行性,对注空气开发矿场试验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结果表明,实验模拟与实际气体含量拟合较好,从而确定动力学参数;油藏初始温度、初始含油饱和度等是影响注空气效果的重要参数,而油藏倾角、网格大小、射孔位置等对采收率也有影响;注空气相对于氮气而言成本低,驱油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随着注水轮次增加,生产效果逐渐变差,2012年开展单井注氮气试验,增油效果显著。运用大量矿场统计数据分析了岩溶地质背景、构造要素、储集体类型、地震反射特征及动态特征对注气效果的影响规律和特征,为塔河油田今后的注气选井和评价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热水添加氮气泡沫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研究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40  
利用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转热水添加氮气化学剂泡沫驱提高稠油采收率的开采机理;对合理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包括化学剂注入速度、注入浓度、气液比、注入方式及段塞大小等.在此基础上,针对辽河油田锦90块的油藏地质特点和开采现状,进行了开发指标预测,设计了先导试验方案.热水添加氮气化学剂驱油技术在矿场先导试验井组中已取得了较好的开采效果,单井组累积增油21378t.目前已扩大到9个井组进行试验,预计这种技术将成为此类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有效的接替方式.  相似文献   

19.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多样,形态复杂,在水驱过程中容易形成阁楼油和绕流油,采用气驱能够有效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剩余油的采出程度。为观察缝洞型油藏中注入气体的驱油动态,根据塔河油田实际地质资料和注采特征,依据相似性原则,设计制作二维缝洞型油藏可视化物理模型,开展缝洞型油藏岩溶储集体模型注气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以注气速度分别为20和5 mL/min进行驱替,宏观油水界面特征基本相似,在氮气驱替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气水同锥现象和气水协同效应;注气速度为20 mL/min下的最终采出程度约为70.5%,注气速度为5 mL/min下的最终采出程度约为78.9%,注气速度高易发生气窜,低注气速度可以延长注氮气时间,防止气体过早发生气窜,但是由于速度低,驱动能量低,氮气只能进入阻力相对较小的溶洞和裂缝中。因此,合理控制注气速度能够充分发挥气驱提高采收率的潜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