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低孔、低渗储层深井排液工艺是低孔、低渗试油气工艺技术的重要环节。通过2年多的生产实践,酸化—气举排液一体化管柱工艺技术和水力射流泵排液技术在各类探井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从应用效果分析,该技术有效增加了排液深度,减少了对地层的伤害,缩短了试油周期。 相似文献
3.
4.
保护低渗储层修井液的关键技术在于能有效预防或减轻因漏失对储层造成的液锁损害。对吐哈油田丘东地区低渗凝析气田前期使用的修井液进行吸水性实验及岩心污染实验评价,发现实验后岩心的含水饱和度迅速增加,且经其污染后岩心的渗透率恢复值仅为56.5%,表明液体侵入造成储层中等程度损害。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该地区气藏低孔、低渗、喉道细小、易产生液锁损害的特点,从助排、防液锁等方面考虑,优选出了效果优良的表面活性剂、增黏剂、降滤失剂等处理剂,并进行配伍性评价,研发出了低损害无固相修井液,其岩心渗透率恢复值高达85.3%,API滤失量小于8mL。在QD3井的现场应用中,低损害修井液有效地解决了该地层修井液漏失、液锁严重等问题,很大程度地提高了修井效率,增强了修井过程中的储层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从微观尺度上探讨低渗透气藏液相侵入微观流动机理,采用激光刻蚀技术建立了致密砂岩孔隙网络模型,开展了液相侵入微观可视化流动实验,分析了液相侵入和流体返排过程孔隙网络内水相的动态分布;建立了基于等效毛细管束的低渗透气藏液相侵入微观流动模型,采用致密砂岩水相自吸侵入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实验发现,孔隙网络内水相侵入与毛细管力侵入规律类似,初期液相主要沿着较大孔隙流动,液相通过与孔隙连通的喉道逐渐推进;较小喉道中的水相难以返排,阻碍气相的流动。研究结果表明,黏滞阻力对致密砂岩水相侵入起主导作用,但在负压差条件下,液相仍能侵入岩心,且岩石越致密,水相最大侵入深度越大。建立的液相侵入模型为低渗透气藏液相侵入损害及保护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7.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井计算低孔低渗气层孔隙度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发育大量的低孔低渗气藏,岩心分析结果表明,储层孔隙度为4%~8%,渗透率为0.1~1mD。对于这类低孔低渗气层,准确地计算储层孔隙度显得尤为重要。考虑到储层含气的影响,利用单一测井资料难以准确地计算储层孔隙度,本文从核磁共振测井基本原理和基于声波时差测井的岩石体积物理模型分析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结合声波时差—核磁共振测井资料计算低孔低渗气层真实孔隙度的方法。实际资料应用表明,利用该方法计算的孔隙度与岩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计算结果可以真实地反映实际地层孔隙度。 相似文献
8.
低孔低渗致密砂岩气藏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建立及应用——以苏里格气田某区块山西组致密砂岩储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区的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压力、低丰度和高含水饱和度等特点。束缚水饱和度与地层的孔隙结构、岩石性质及形成条件有关,所以对不同类型的储层,影响其束缚水饱和度的因素不同,求取方法也不同。针对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利用核磁共振资料、测井资料分别建立了3种计算束缚水饱和度模型:①孔隙度建立模型,该模型对低孔、低渗及孔隙结构复杂的储层适用性很差;②用多元线性回归求束缚水饱和度,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③用孔隙结构指数建模,该模型与核磁分析吻合程度最高,效果最好。因此根据研究区储层特点,选择利用孔隙结构指数建立束缚水饱和度模型,大大提高模型准确度,为后期测井解释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低孔低渗储层开发过程中极易受到水锁损害的问题,利用氟碳类超低表面张力单体通过分步乳液聚合法,研制了一种分子结构中包含玻璃化温度较高的硬单体、附着能力较强的软单体以及具有全氟烷基侧链功能单体的钻井液防水锁剂FCS。室内实验表明,加入FCS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能够降低至20 mN/m以内,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0.25 mN/m,其能与多孔介质表面形成化学键,与岩石表面形成多点连接的稳定吸附,使其表面润湿性转变为疏油疏水的低能表面,大幅度降低多孔介质的毛管力,提高渗透率恢复值,测得的恢复率高达87.5%。该防水锁剂具有明显的降低水锁损害作用,对改善低孔低渗油气藏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低孔低渗砂岩储层特征及岩石物理实验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随着石油勘探和开发程度的延伸,低孔渗油田储量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低孔低渗储层压实程度高,成岩作用复杂,地质解释模型和测井解释模型拟合复杂。低孔低渗储层孔隙的形成和演化受成岩作用的控制,主要成岩作用有机械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不利于孔隙的演化,而溶蚀作用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从岩石物理实验的角度开展研究,分析了低孔低渗岩石地层因素与孔隙度、电阻增大率与含油饱和度的关系以及核磁共振横向驰豫(T_2谱)特性等。对低孔低渗砂岩与常规砂岩物性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了低孔渗储层岩石物理特征的特殊性,为准确测井解释油气层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低渗砂岩具有低孔、低渗特征,气体渗流过程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目前,低渗储层启动压力梯度测定方法尚不统一,且定量描述方面研究较为欠缺。采用渗流法和气泡法各对一组低渗岩心进行了启动压力梯度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提出了一种考虑多因素的启动压力梯度预测模型。利用预测模型建立了某低渗区块启动压力梯度经验公式,并通过另一组岩心实测值进行了公式验证。结果表明:启动压力梯度分别与岩心渗透率和含水饱和度呈幂函数关系,其值随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小,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气泡法启动压力梯度测试值较渗流法测试值大,且差值随渗透率的增加而减小,随含水饱和度的增加而增加;含水饱和度对气泡法测试结果影响更为明显;提出的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对启动压力梯度定量描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低渗透含水气藏储层评价参数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利用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和低渗透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手段,研究了低渗透含水气藏特点,将喉道半径、束缚水饱和度和临界压力梯度这3个重要参数作为低渗透率含水气藏储层评价的指标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渗透率的低渗透气藏岩心,其孔道半径基本相同,而喉道半径不同。渗透率与束缚水饱和度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在不同的气驱水过程中,其束缚水饱和度是可变的。在含水饱和度很小时,气体渗流符合达西规律;当含水饱和度达到一定值时,气体渗流表现为非线性渗流特性,存在临界拟压力梯度或临界压力梯度。这三个参数不仅对计算低渗透率含水气藏的天然气可采储量有重要作用,而且也对低渗透率气藏渗流规律的研究和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早期裂缝识别技术在低孔低渗油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了改善低孔低渗油藏的开发效果,通常对区块进行整体压裂,现场重视的是压裂之后产生的好效果,而忽略了其产生的次生"灾害"和新矛盾.面对整体压裂之后产生的新矛盾,利用早期裂缝识别技术,开展区块井网布局和注采方案的重新设计,达到了减缓区块产量递减和提高采收率的目的.早期裂缝识别技术为"双低"油藏压裂后保持一个好的开发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动态渗透率效应的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模型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对于低渗透油藏,驱替压力梯度较小时,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随着驱替压力梯度的增加而增加;当驱替压力梯度大于某临界值时,渗透率和启动压力梯度不再发生变化,保持为常数。基于这种动态渗透率效应,建立了低渗透油藏的试井解释模型,并采用数值方法进行了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最小和最大渗透率条件下,动态渗透率效应持续时间越短,对应的启动压力梯度越大,则压力响应及其导数曲线抬升越大;比基于启动压力梯度的试井解释模型的压力响应及其导数曲线抬升幅度要平缓很多,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比封闭边界效应使导数曲线抬升的幅度要小且时间要早,分辨点明显。 相似文献
17.
凝析气井井底附近存在复杂的多相渗流,在进行干扰试井时井底压力响应表现出明显的复合油藏特征。基于XuLee凝析气井试井分析数学模型,建立了考虑变井筒存储的凝析气井干扰试井解释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方法对其求解,绘制压力及压力导数曲线,并分析了观测井位置、区域流度比、激动井表皮系数及井筒存储系数对压力和压力导数动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观测井在凝析气井的不同流动区域表现出各异的曲线特征,激动井表皮系数及井筒存储参数对压力和压力导数动态的影响也与普通油气井不同。 相似文献
18.
致密低渗气藏开发配套技术气藏工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低渗气藏低渗、低产、低丰度的地质特点,给气藏工程研究带来困难,在大牛地气田开发中,针对低渗气藏渗流机理、试井解释、产能评价、动态分析和气藏开发对策等气藏工程问题进行了研究,形成了气藏工程配套技术,对低渗致密气藏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由于低渗油藏注不进水或注水开发效果不好,采用气驱、特别是天然气驱来改善开发效果是最好的选择,但天然气驱只适合于特定的油藏,对油藏进行适应性筛选评价可提高天然气驱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在分析影响天然气驱的客观因素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各影响因素进一步量化,将天然气驱目标区块的定性分析转为半定量化,提高了试验目标区块选择的有效性,为天然气驱试验区的选择提供了有利工具。在分析影响天然气驱采收率的主要客观因素基础上,结合构造、气顶、边水等因素,对中原油田的62个低渗油藏进行计算,筛选出一批适合天然气驱的目标单元,收到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