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伟 《能源评论》2013,(12):60-63
立足国内能源资源禀赋,中国能源新文明的核心驱动力须来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放眼未来新能源大势,发展路线应该是通过提高电气化水平,提升电力终端消费比例,进而促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大发展。  相似文献   

2.
朱成章 《中外能源》2012,17(7):13-18
能源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似乎是个老问题,我国从1985年开始,经“七五”、“八五”、“九五”、“十五”直到2020年,一直坚持“能源发展以电力为中心,煤炭为基础”,但在新形势下,重提“以电力为中心”就具有特殊意义.新形势下,不仅煤炭清洁利用要求把更多的煤炭转变成电力,而且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时,大部分也必须转换成电力,保护生态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也必须以电力为中心.我国自1985年提出能源工业的发展要以电力为中心以后,电力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电力在全国的覆盖面大大提高,电气化程度快速上升.2010年我国电煤占煤炭消费量的比重、电力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比重、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量的比重,都比1985年提高了1-2倍.在大能源观的指导下,中国的绿色能源战略是:节能;解决煤烟污染,方法是煤炭利用要以电力为中心;发展天然气,用天然气替代发电以外的用煤,将替代下来的煤炭供发电用;发展水电和核电,对中国来说,水电、核电是能源工业以电力为中心的重要内容;开发新能源,新能源绝大多数需要转变成电力来使用,所以绿色能源战略要以电力为中心.我国要实现用低碳、无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第三次能源大转换,需要做好替代能源的选择;研究建立非化石能源的电力辅助服务设施;建立适应我国电力工业需要的智能电网;加强大规模储能设施的研究开发;加强用能设施的研究等各方面的工作.中国在没有完成两次能源大转换的落后条件下,要通过第三次能源大转换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2014,(4):58-59
<正>综合类陕西按太阳能集热面积补贴可再生能源建筑为积极推进太阳能、地源热泵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及家庭,规模化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城市建筑领域的应用,今年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继续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省级示范工作。据了解,2013~2014年度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省级推广示范内容较为广泛,包括2013年  相似文献   

4.
《太阳能》2013,(8):63-64
综合类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超过20%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在日前举办的"中美清洁能源合作研讨会"上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截至2012年底,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已超过20%。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  相似文献   

5.
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其中电力缺口尤其明显,此外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势,迫切需要改变能源格局,改善生态环境,对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应用。江苏位于中国风能资源较丰富区域,沿海尤其是近海海域风能资源更为丰富,为大规模、超大规模海上风电发展创造了巨大空间。大规模非并网风电的应用,更是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风电多元化发展之路。文中分析了江苏沿海风能资源布局及沿海风电开发现状;在风电非并网理论指导下,以规模化制氢和氯碱产业为例,探讨非并网风电与高载能产业间的链合路径,并构建相应产业链;依据产业链合机制,探讨大规模非并网风电产业基地建设的实施目标与战略规划。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互联网和科技巨头"谷歌"公司成功实现了2016年制定的目标:2017年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得100%以上的电力需求,为其数据中心和60 000名员工的办公室供能。为了减少能源消耗,谷歌公司多年来不断完善数据中心,使其能效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50%。同时,该公司致力于创造来源于可再生能源的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量。谷歌通过购电协议(PPA)在  相似文献   

7.
通过结合国际背景和发达国家先例,研究了中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通过对长三角四省市能源结构及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梳理,分析了四省市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的难点,提出了长三角四省市新能源发展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十三五"将全面推进光伏发电、地热、热泵供热等新能源建设。力争到"十三五"末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与全市总能源利用量的8%。其中,到2019年末力争光伏发电装机超过900MW,可产生绿色电力10亿k Wh。资  相似文献   

9.
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立法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涛 《中外能源》2010,15(1):34-45
在欧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立法的强力推动下,德国针对电力、交通和供热供冷等不同领域进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立法,其中电力领域的立法进行得尤为深入;德国制定的2020年交通领域可再生能源利用目标为17%;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供热领域最终能源消费总额中的比例将达到14%。在出台各种法律的同时,德国还制定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法规,典型例子是海上风电和生物质发电。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其中电力和燃气产业、节能和能效以及气候变化三大领域的法律法规尤为重要。作为一个对化石能源有着巨大需求的国家,德国的二氧化碳减排进行得卓有成效,2007年较之于1990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下降17.5%,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9%,一次能源供应和经济产出的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10.9%和37.2%。同时还带动了欧盟的二氧化碳减排。相比于德国,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立法存在明显缺陷,一是缺乏深度,二是缺乏定力,三是缺乏耐心。德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立法模式给予我国的启示是:能源立法应从小处做起,不应避重就轻,能源立法应一揽子化。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6月13日,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项目(CRESP)二期启动会在京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国家电网、国家开发银行、各科研院所、新能源企业,以及世界银行(WB),美国、丹麦和德国等国际机构的近百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能源以煤为主的国家,相应的发电能源也是以煤为主,发电装机容量中60%是煤电,发电量中70%是煤电。中国的火电包括煤电、气电、油电和其他,只有煤电属要逐步淘汰的电力。当电力需求疲软、电力供大于求时,首先要保非化石能源发电,尽量减少弃水、弃风、弃光,煤电的发电量和利用小时数会急剧下降,受冲击最大的是煤电。但是煤电在电力系统中作为配套电源起了调峰、调频、备用电源的作用。在中国煤电是最好、最便宜的配套电源,中国的煤电为非化石能源电力的大发展创造了最优越的条件。为了发展非化石能源电力,煤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必须存在下去。推动能源供给革命,要立足国内多元供应,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我国煤电规模很大,其他能源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还不可能全部替代煤电,煤电还应有所发展。煤电行业正在下决心着力解决燃煤发电的污染问题和CO_2减排问题。  相似文献   

12.
201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步入全面规模化开发利用阶段,水电装机总量突破2亿kW,风电并网运营容量突破3000万kW,太阳能发电市场开始启动,生物质能多元化快速发展。但实现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任务仍然艰巨。2011年,新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目标将出台,应着力完善可再生能源市场、价格、财税等政策,重点出台新能源配额制、落实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尤其是风电的上网和消纳。  相似文献   

13.
《热力透平》2013,(4):293-293
据美国《商业周刊》杂志网站2013年11月21日报道,国际能源署(IEA)预测,中国将在未来25年大规模生产可再生能源,摆脱其污染严重的恶名,为全球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树立典范。根据IEA发布的《世界能源展望》报告,中国将在2035年前增加可再生电力发电量,总电能超过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可再生电力总和。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凭借丰富的光照资源、地域优势、能源结构调整的需求,以及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引导,将成为未来全球光热行业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主要市场。"作为一种较为稳定、环保的新能源电力生产产业,太阳能光热发电产业可惠及传统产业的平稳转型,能合理消纳过剩产能、解决就业等问题,有助于尽早实现能源电力体系从以燃煤为主向完全清洁且可再生能源体系的转变,已成为全球多个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面临的诸多问题和障碍逐渐显现,成为制约我国新能源产业规模化的瓶颈.这些问题和障碍可以归纳为以下8个方面. 高成本仍是产业竞争力较弱的重要因素 在不考虑常规能源外部环境成本的情况下,除太阳能热水器外,我国绝大多数利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热力、液体燃料产品的成本均高于常规能源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尚不具备自主商业化发展的能力,限制了市场容量的扩大.同时,在可再生能源市场推广过程中遇到来自多方面的障碍,如:多数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战略性、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认识,导致产业发展的大起大落;电网对接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缺乏动力,导致近些年大量风电场"弃风";石油企业对生物液体燃料纳入成品油流通体系缺乏热情,制约了生物液体燃料产业的发展;物业管理者经常以各种借口阻挠住户使用太阳能户用热水器,阻碍了国内热水器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6.
苏联一次能源储量很大,天然燃料大量出口,但仍注意利用新能源,把广泛开发新能源列入其电力工业长期发展计划。 新能源的开发是在苏国家科委指导下进行的,电力和电气化部的G.M.科尔兹日哈诺夫斯基国家能源研究所是新能源研究的主要机构。根据国家能源计划,1990年全苏新能源利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热电联产(CHP)系统受热电耦合的限制,灵活调节能力低、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弱的问题,分析了传统热电联产系统的灵活性不足机理,提出采用地热源热泵来提高其灵活性。为了确定地热源热泵(GSHP)的最优容量,建立了考虑切负荷惩罚、可再生能源弃用惩罚、设备投资成本及运行成本的热电联产-地热源热泵系统优化模型,将该模型运用到可再生能源渗透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总发电量)分别为15%,40%和55%的3种情景中。结果表明:地热源热泵的容量随可再生能源渗透率的提升而提升,同时地热源热泵的集成可以扩大系统的可运行域,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容量;在最优地热源热泵容量下,3种场景的日节约成本分别为38%,64%和70%,同时集成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可超过100%,可再生能源弃用的惩罚成本分别下降100%,89%和89%。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可再生能源法》中并未明确将空气能纳入可再生能源范围内,空气源热泵在可再生能源中的地位仍不明确。分析了我国将空气源热泵纳入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范围的相关政策,重点分析了各省市已发布的体现"热泵是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的相关政策,推动热泵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如何将这些电更灵活地并入电网并减少对电网稳定性的冲击,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世界各国研究的课题。德国的新能源发电消纳比例相当高,其在政策支撑、管理模式、技术创新等方面对新能源发电采取的措施,值得电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20.
马春明 《太阳能》2011,(13):11-12
随着传统能源日益紧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鼓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可再生能源的生产规模和使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当前,我国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极大的关注。一方面可再生能源作为传统能源的补充,另一方面可有效降低环境污染。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正以年均超过25%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