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Planning》2015,(5):113-118
文化转向批判性反思下的认知转向和社会学转向要么关注译者的语言认知,要么凸显译者在社会中的个体认知,都存在一定不足。将社会认同理论应用于译者认知研究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从社会认同角度界定了译者身份内涵,勾勒了译者社会认同、文化认同和职业认同的建构及其内化于自我的个体认同模式;研究发现,社会认同有望为解释翻译过程中译者的认知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参考体系。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3)
《外婆的日用家当》作为艾丽丝·沃克的经典短篇小说,已有相当丰富的分析和解读,但大多数评论都从文中的隐喻、象征、女性人物形象、文化冲突、妇女主义等角度进行分析,对于黑人女性文化身份及社会身份的寻求方面写的却不多。因此本文试图以《日用家当》为基础,从美国黑人女性的文化及社会身份认同角度出发,对文中的三位黑人女性进行重新解读,从而给出一个相对全面的研究结果,即面对白人及其文化,黑人女性自己如何更好地认同自己文化和社会身份!  相似文献   

3.
区域规划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内部条件,问题、需求差异性都很大的不同空间单元,通过何种手段能够被联合成为一个协调共赢的整体.既有研究和实践最终归结到管治体制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两方面,空间的协调利用则是上述两方面手段的结果.文章认为,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价值"共享",理论上应该可以对促进区域整合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进一步,文化如何在区域整合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文章作者参与完成的对关中城市群规划进行的相关探索为解答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些启示:首先,进行整合的区域内部单元大都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其次,文化对区域内部和外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对内在于建立认同,形成整合的基础,对外则是凸显差异,成为区域的象征;两个方向共同作用,把区域作为具有独特文化品质的单一整体单元进行营销,文化成为区域整合的有效手段:第三,文化载体的空间特征使文化成为区域整合的可操作手段;第四,文化由于无界限,长久性等特征,成为整合区域的可持续的关键要素.这一案例部分地反映了当前中国区域规划中对文化因素的理解和处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2):240-241
社会不断转型和整合的过程中,随迁老人这一群体不断扩大随之出现难以融入社会的问题,离开舒适圈后对于融入陌生新环境出现一系列不适应情况以及抗拒的情绪。在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下对随迁老人的社会融入问题原因从自身心理出现障碍生理状况不佳、子女依靠程度高同时出现间隙以及社区邻里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进而从政府整合资源、社区发挥活动优势以及社会工作干预三方面提出建议,增进随迁老人的社会认同以及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5.
孙志敏  张浩宇  李晓松 《城市建筑》2024,(1):135-140+167
遗产的社会价值与遗产地的历史环境、社区居民的情感和记忆等因素相关,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因此最好将遗产的社会价值放到一定的地方情境中进行研究。基于此,文章从社区的研究角度出发,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以大庆石油工业遗产为例,基于遗产地居民对社会价值的认知,研究大庆石油工业遗产的社会价值,并讨论影响社会价值构成的因素。研究表明,大庆石油工业遗产社会价值由遗产认知、文化记忆、情感认同、文化环境、城市意象和遗产利用六方面构成,其价值构成会随着认知主体的社会背景、个体需求及认知主体与遗产时间间距的不同发生改变,具有多元、流动的特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老工业住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进一步分析老住区空间保护与更新的困境所在。从住居文化角度切入,就价值风尚的传承、社会记忆的共享、住居生活的主体性保护三个方面进行剖析,具有接续断裂的住居文化、重构健康和谐的生活方式、促进族群认同与社会文化整合等重要价值,这些传统优势功能如何通过空间载体进行"延续"和"再生"是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8,(1)
地铁文化作为一种城市文化,与城市保持着紧密的依存关系,并在城市文化建构与认同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从城市符号与文化认同的角度入手,结合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背景及西安地铁文化建设的进程。系统分析西安地铁文化在城市文化建构、古都文化认同、国际视野开拓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文化传播模式、价值与意义进行探究与展望。  相似文献   

8.
乔景顺  刘华伟 《安徽建筑》2012,19(6):21-23,41
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提出对旧工业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思想,并从旧工业建筑自身特征,以及城市更新、生态节能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进行适应性再利用的根本原因和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功能置换"、"新旧建筑融合"、"内部空间整合"和"低能耗改造"等适应性再利用的设计研究,以期对旧工业建筑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5)
对于艺术形态与文化意识形态来说,"区域"一词带有明显的限制性意味。然而,处于21世纪的文化语境,基于艺术批评理论下的"区域"具有时间特性,反映当下中国当代艺术整体形象的定位,是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中国当代艺术思想意识形态的整合呈现与民族特色艺术观念的构想。基于艺术批评理论下的区域艺术形象建构,旨在从艺术批评的角度分析区域艺术形象作为整一形态的概念在当代艺术发展中的定位,分析区域艺术形象与艺术家的关系、区域文化内涵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区域艺术形象建构中艺术批评对于艺术作品与艺术市场向导性作用等方面,讨论区域艺术形象构建的基础。基于艺术批评理论下的区域艺术形象构建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内部主体要素,也是外部文化艺术观念的显现。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过程中,德国乃至欧洲的乡村发展呈现出高度差异化的特征。从后工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于乡村发展认识的转变出发,本文对德国乡村治理的任务要求和工作方法进行了归纳,并从乡村地区发展的任务重点、制度框架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总结了相关经验对于中国乡村治理和规划工作的启示。基于内生性区域发展策略的要求,德国乡村治理工作从区域整体出发推动乡村地区发展,强调乡村治理的核心是促进广泛的社会决策,致力于在公共和私人相关者之间构建相对稳定的合作平台和互动网络,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社会认同,巩固乡村地区相对的独立性地位,实现外部调控与自我调控相互结合。根据空间发展的综合性特点,基于乡村治理的战略性空间发展规划在编制过程中,需要整合各方面的政策和工具,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规划框架和协作方式,维护乡村地区空间的可体验性和场所质量。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8)
在高职民族声乐教学中,随着音乐心理学不断的发展,师生对音乐的感情反应不仅是一种条件反射的物质自然现象,而且也是一种反映社会文化的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原理是因为音乐接受者个体在文化的氛围中对社会身份的认同和情感反应的传达。音乐接受者在感情因素的主导下,使自己更好的意识到自身在社会的价值,也充分体现了其自身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通过对"情感主导"理论特征和对情感与高职民族声乐教育的关系的论述,旨在阐述"情感主导"理念在高职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提出对旧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思想,从旧工业建筑自身特征,以及城市更新、生态节能和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再利用的根本原因和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功能置换"、"新旧建筑融合"、"内部空间整合"和"低能耗改造"等再利用设计研究,以期对旧工业建筑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再利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1)
在社会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中,从社会哲学层次的角度分析来看,社会发展机制的研究始终是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点课题之一。本文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驱动机制、整合机制、协调机制、控制机制以及防护机制五个方面着手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五种主要机制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论证了五种机制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国外近几年关于"流空间"视角下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文献梳理,发现研究领域集中在区域中心性测度方法,从功能性角度识别多中心空间结构,传统腹地和网络腹地的划分以及中心地理论、城市网络理论和引力模型等理论验证四个方面。四个方面的研究深入都与"流"类型及其测度方法演变密切相关。不同类型的"流"数据在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尤其是手机信令数据、互联网数据、手机通话数据等大数据能更好地反映区域城市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为"流空间"视角下的区域空间研究提供了新的机遇。以"物流"数据测度的"流"分析、整合大数据和传统数据、进一步认识不同类型"流"差异及适用环境将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张鹏  陈曦 《建筑师》2018,(4):28-33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保护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建成遗产保护,并促使其走向了与欧洲传统不同的发展道路。20世纪60年代起至今,后现代主义在哲学、艺术、文学和政治等诸多方面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其理论和实践也影响了美国的遗产保护。本文从遗产价值多样性的再认知、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整合、遗产的文化意义与身份认同、更具批判性的保护方法四个维度,结合案例对后现代图景下美国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并对当代美国的遗产保护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安徽风土建筑类型多样,其丰富性不仅是徽州建筑可代表的,基于语言学及多种类型的区划研究成果,以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对安徽及周边区域进行风土建筑的初步整合与区系划分,并基于相关本体特征进行区划修正,通过对研究样本的统计归纳呈现出了较为清晰准确的区划分类与范围,厘清了各区划内风土建筑基质与地理、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关系,展现了安徽各区域风土建筑在更大文化区域范围内位置的同时,也为安徽风土建筑的传承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3,(10)
<正>德国社会学家韦贝尔认为音乐是社会构成的重要要素,且对人类历史文化的演变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各个国家、各个文化中,都存在着音乐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她是人们抒发感情,寄托情感的奇妙的方法。心理学家认为,音符的高低强弱、疏密浓淡、明暗连断和人的心跳脉搏、感情起伏时时相关,特别对人的心理起着超越言语所能形容的影响。贝多芬认为:"音乐是一个可以带领人类进入更高境界的艺术,她理解人类,但人类无法理解她。"他认为音乐可以对人类产生强烈的情感和生理的影响:"音乐可以击打出内心的火花,她可以令人感动到哭泣。"几十年来,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从不同角度对音乐进行了探索。系统音乐理论学家们从物理,生物,心理,文化和社会  相似文献   

18.
一、文化学与安全文化文化学在世界上兴起于19世纪初。其主要研究任务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人类对这一现象的认识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即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这个阶段的文化学主要从精神文化即意识形态方面去认识文化现象,它偏重于把文化看成是一种人类精神现象的反映———人类的宗教、信仰、思维、心理、语言、艺术等方面的反映。功能主义阶段:这是20世纪上半叶在功能主义方法论指导下形成的文化学理论。该理论从社会结构、功能形态、社区文化等角度进行研究,将人们对文化的认识从精神领域扩大到社会领域。这个时…  相似文献   

19.
建筑人类学研究框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晓春 《新建筑》1999,(6):24-28
将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建筑学领域,从建筑学科自身角度对建筑人类学进行了深入论述。建筑学研究中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的形式创作、城市形态与城市生活等三个方面,都分别可以借鉴文化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区域弹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弹性”正在国际范围内深远地影响着区域空间的发展、重构与规划.今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国内外区域弹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首先,概括了弹性及区域弹性的概念与空间构成,并从属性、过程和能力三要素的角度,分别简要分析了弹性城市与区域的空间特征;其次,对目前区域弹性主流的工程、经济、生态和社会四领域在定义、研究背景、研究视角、主要研究方向、主要指标及意义与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梳理;然后,对应属性、过程和能力要素三方面,归纳了目前弹性评估的主要方法与技术;接着,从区域弹性的空间研究、规划与管理等方面对区域弹性的空间实践展开讨论;最后,对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概括,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探讨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