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黄璐 《现代装饰》2013,(5):107-108
儿童舞蹈,特别是在创作领域,往往都不尽如人意。儿童舞蹈成人化、技艺化的倾向愈来愈严重。存在这种现象,不外乎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是,大多编导懒得思考或不善于表现儿童独特的个性。其二是,整个国内舞蹈工作者都缺乏安心于儿童舞蹈创作这块。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撰写,能使自己对儿童舞蹈创作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希望能为如何更好的发展中国儿童舞蹈创作尽自己的一份力。本文从中国儿童舞蹈的现状入手,分析儿童舞蹈创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思路,运用心理学研究方法,追求更好的儿童舞蹈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9)
舞蹈是一门具有丰富内涵,高度表现力和多种元素相融合的综合舞台艺术。在我国的各大高校教学工作中,舞蹈教学备受重视。当今时代,舞蹈教学早已不再只注重花哨形式和一些舞蹈技巧,而是将培养舞蹈表现力这一舞蹈教学方式摆在了重中之重的地位。本文拟从如何激发学生舞蹈表现力的艺术潜能,增进学生对舞蹈表演内涵的深刻理解,以及如何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舞蹈素养的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最终旨归于探究舞蹈教学工作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和学生们舞蹈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14)
中国油画的图式化倾向随着年轻画家的成长而渐渐成为创作常态,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艺术现象。图式化倾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代表性。文章重点分析图式和图式化倾向的内涵,探讨图式化倾向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当代微建筑设计倾向的实验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探讨当代微建筑的设计倾向,深入研究其历史发展的脉络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微建筑这一设计倾向的定义、实验性的本质特征进行初步的探究,从而进一步剖析微建筑的实验性技术本质,探寻其背后隐藏的建造理念、技术、材料的创新应用。该文选择相关的微建筑案例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发掘这些微建筑案例中体现的“以少见大”的设计本质,以及这种本质所体现的实验性的设计特征,进而启迪和激发当代中国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的创新精神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7)
舞蹈绘画自古便有,经过岁月的洗礼,如今已成为中国画坛一笔宝贵的财富。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美术界就对艺术创作和现实生活的关系——"艺术应该与生活息息相关"达成了共识,这一观点改变了延续几百年的绘画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创作方式。就人物画而言,叶浅予是这场改革中比较成功的一位画家,他的舞蹈人物画更是使自宋元时期起便日渐衰微的人物画重回中国画的舞台,为中国画的革新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该文以舞蹈人物画的表现形式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以期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舞蹈人物画。该文先阐述舞蹈人物画的起源和兴起以及现代舞蹈人物画的发展,然后结合叶浅予的代表作品,从构图、造型、笔法、色彩四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探究舞蹈人物画的表现形式,最后总结叶浅予的舞蹈人物画对当代舞蹈人物画的传承和创新的贡献,并给美术实践者以借鉴。当下,人们应当学习叶浅予从兴趣出发、大胆创新、坚持不懈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6.
转化是一种重要的发散型思维方式,也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它保持原有命题的实质而变换其表现形式,实现化异为同、化生为熟、化难为易、由繁变简,从而使问题得到有效便捷地解决。极限理论是高等数学的基础,极限计算又是高等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因其计算没有统一固定的方法,需要针对具体题型采用具体方法,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尽管如此转化思维在极限计算中却具有突出重要的作用,许多方法、技巧都是转化思维的具体体现和运用,在本质上统一于转化这一基本而重要的思想方法。本将就极限计算中种转化方法和技巧进行初步的探讨,以期获得大家的赐教。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11)
舞蹈作为一种真正的人体艺术,人体是它的感性材料。舞蹈的人体,包括身体和精神的统一,那些对舞蹈产生误解的人,包括那些大哲学家们亦浅尝辄止地停留在人的躯壳上而忽视了人的灵魂的存在事实是舞蹈艺术已经患上了人类意识的支配,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也是我们认识舞蹈与舞蹈美的逻辑起点。舞蹈美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需要的是科学的方法论的帮助下,美学本身是许多舞蹈美学的思想是非常有帮助的方法和美学体系。有了科学的方法,舞蹈美学才能够正确地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5)
通过对一个民族的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发展的轨迹。汉民族与其它少数民族相比,是一个少舞蹈的民族,其民间秧歌舞可算是迄今仍然活在民间的汉民族舞蹈的代表。所以,通过对汉民族秧歌舞的分析,可以看到汉民族审美意识的变化。就艺术发展而言,现代审美意识,是最接近艺术本质的现代追求。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表现,人是艺术的中心,人是艺术表现的目的,艺术是人类生命最璀璨的花朵。人从与自然一体的混沌中苏醒,恰如人从黑暗的专制之下觉醒,所以说,回到和重新发现人本身——这寻根的逆向追求,是最具艺术的现代意义。通过对汉族秧歌舞蹈所具有的现代审美意识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加深对这种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5)
幼儿舞蹈创编与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对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启蒙教育的新理念出发,结合幼儿自身发展特征与规律,强调围绕舞蹈的本质特性和意义,以及舞蹈语言表达的核心"身体",并沿着身体的"感知——表达——创造"这条主线去构建幼儿舞蹈启蒙教育,并提出相应的幼儿舞蹈创编与教学的建议,以期能真正达到启迪幼儿心智、丰富幼儿情感、发展幼儿创造性等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建筑》2017,(5)
中国古建筑的模数化特征可以使其与计算机参数化设计建立联系。探讨如何以流行于苏南浙北区域的抬梁式圆作大木构架为基础,开发江浙地区古代建筑模数尺度演算的参数化插件。该参数化插件包含了江浙地区古建筑从四界到九界的六大类屋架,无需进行手动建模,只要对屋架的类型、开间、界深及提栈等做出选择即可生成相应的屋架模型,并计算出"柱、梁、枋、檩、椽"五大类大木构件的材料用量以及整个屋架总材料用量。这一软件可用于江浙地区民间建筑的研究、设计、教学及展示。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14)
中国服饰道具舞蹈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体现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代表着人们感性认识的最高形式,是人文气息的一种独特的当代呈现,随着中国舞蹈不断的发展和演变,中华民族产生了独特的美学观念,中国古典舞服饰道具舞蹈训练体系的产生,标志着中国古典舞的审美形态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这种创新型美学观念体现在方方面面,不仅对艺术创作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对艺术风格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深刻的揭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4,(10)
中等专业学校舞蹈教学必须重视基本能力训练和技巧训练。舞蹈教师应根据学情、培养目标和就业需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使其掌握熟练的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11)
拉班体系当前被广泛应用于舞蹈教学中,作为舞蹈教学中的一种基础性理论,为学生的舞蹈学习提供指导,扩大了拉班舞谱在国内舞蹈界的影响。在舞蹈教学中应用拉班动作分析理论,能够从心理和生理上等不同层面来找出舞蹈动作的质感,明确舞蹈内部因素的构成情况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完成对舞蹈身体语言的多层次开发和舞蹈身体语言的阐释,对提升舞蹈表现效果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拉班动作分析理论进行简要介绍,详细阐述拉班动作分析理论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陈蓓  张胜松 《福建建筑》2011,(12):22-24
城市美化运动暴露出的唯视觉化倾向使城市空间失去亲民性和生活性,本论文在兼顾美学的前提下,从建筑与城市相辅相成的关系出发,引入“中介空间”的概念,还原城市生活的本原以及建筑空间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近代建筑开平碉楼和当下"暴富民居"多方面的对比中,描述了东南部沿海乡村建筑营造的恶俗化倾向,对这种恶俗化倾向的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及反思如何应对该倾向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2)
本文详细介绍了舞蹈表演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各种因素,包括音乐、表演者、布景灯光以及服装等,而且探讨了它们和舞蹈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在舞蹈表演当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相应的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因此舞蹈也成为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组成部分。我们早就知道舞蹈不仅是表演而且也是艺术,舞蹈既然是一种艺术,那么技巧在表演和艺术之间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相关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25)
舞蹈通过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来向观众传递出其中的深刻含义,最主要的就是通过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丰富情感。作为舞蹈最主要的两个组成部分,舞蹈技巧和舞蹈表演,在舞蹈表演中一直是在结合中互相影响着。想要更好的表达出舞蹈中所传达的意义,对于每一个舞蹈演员来说都需要技巧和表演的相互结合。所以文章给出了舞蹈技巧在舞蹈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2)
深度翻译是译者再阐释的理论,强调尊重他族文化,在译作中再现文化异质性。陌生化作为一种文学创造手段主张打破读者习惯化、自动化的感受方式,背离日常语言和前在文本经验,使读者获得审美快感。陌生化使翻译过程中的求新求异的异质化倾向上升为一种审美再现。因此本文试图从深度翻译所倡导的彰显文化异质性本质入手,深入阐释翻译过程中所追寻的陌生化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8)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过程得以实现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的关键所在,同时又是这一发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最本质的东西,是我党总结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经验,也是当今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20.
城市的本质     
从决定人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活动出发,首先推断出决定社会组织存在与发展的根本活动。在对社会基本组织——家庭的本质做了重点分析之后,论证了家庭、村庄与城邦的本质是相同的。以此为基础,推断出了城市的本质。为增加这一推论的可靠性,又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本质、城市空间构成要素等两方面,对这一推论做了进一步验证。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本文推断出的就是城市的真正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