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储层是油气聚集以及渗流的主要场所。储层的好坏决定着油气田产能的大小以及井网布局等油气田开发方式的制定。储层特征研究是油气田有效开发的前提。本文对延长气田山西组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海油气田开发随油气藏性质、所在海域海况条件和开发建设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开发方案。东海平湖油气田作为东海海域第一个正式投入开发的油气田,开发方案的制定首先面临的是要适应东海海域强台风、强底流的海况;要适合平湖油气田作为复合油气藏的开发特征;要确保向上海浦东新区稳定可靠供气的生产可靠性;要满足作为边际油气田开发所需要的经济效益。为此,平湖油气田开发采用油气并举,以气为主的开发原则;为提高经济效益、缩短建设期,采取预钻油气井,平台回接技术;适应东海海况,提高平台预制化程度,整体吊装,减少海上安装工作量;应用多相流技术,实施湿天然气长距离管道输送;采用多工况轻烃回收工艺,确保向上海供气稳定可靠。文章阐述了综合运用配套技术开发东海平湖油气田的技术特点,并由此论及我国近海油气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3.
平湖油气田是我国东海海域第一个发展并投入开发的天然气为主的油气田,该油气田按项目管理模式开展建设,经历了陆地工程建造阶段,预钻井实施阶段,海上安装,连接,调试阶段和投产准备阶段,直至油气田投和。  相似文献   

4.
平湖油气田是我国东海海域第一个发现并投入开发的以天然气为主的油气田。该油气田按项目管理模式开展建设。经历了陆地工程建造阶段,预钻井实施阶段,海上安装、连接、调试阶段和投产准备阶段,直至油气田投产。  相似文献   

5.
平湖油气田是东海海域第一个投入开发的油气田。总结、论述了该油气田完井油气层保护技术和措施,包括储层敏感性评价,完井液体系、清洁盐水的室内研究和射孔参数优选以及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6.
陵水17-2气田是中国海油在南海自主勘探发现的第一个自营深水气田,该气田所在海域水深1 220~1 560 m。针对陵水17-2气田气藏的分布状况,提出了回接至浅水导管架平台开发和回接至深水浮式平台开发2种工程方案。基于中国现有海洋工程工业技术水平及南海的适应性,确定了适用于陵水17-2气田的深水浮式平台方案;基于该方案及南海现有油气管网的分布现状,首次提出了凝析油储存在深水半潜式浮式平台的创新方案;在确定了水下生产系统及深水半潜式浮式平台方案的基础上,对回接浅水导管架平台开发和回接深水浮式平台开发2种工程方案进行了对比研究,得到了气田采收率、技术和经济性等多方面的对比结果,最终选择采用深水浮式平台方案对陵水17-2气田进行开发,并对深水浮式平台特殊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思路和方法有效支持了陵水17-2气田开发工程方案的科学决策,对于南海深水油气田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外深水气田开发工程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外已经投产和即将投产的20多个项目进行深入调研,重点介绍了最具代表性的三个国外典型深水气田的开发工程模式,同时详细分析了国外深水气田和我国南海海域深水气田开发所面临的技术挑战,为未来我国南海海域深水气田开发工程模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蒋云鹏  吴琼 《海洋石油》2014,34(2):60-63
东海边际油气田类型主要有低渗透气田、复杂断块气田、微构造气田和高凝原油油气田等.在分析东海边际油气田开发特点和难点的基础上,按照区域整合、统筹兼顾的原则,提出了坚持勘探开发一体化,建立低渗开发先导试验区,打造区域设施中心、组建区域管网、电网,简化平台功能实现标准化设计,依托已建/拟建平台滚动扩边,论证FPSO方案作为原油外输第二出路的边际油气田开发策略,力求突破边际油气田开发壁垒,实现边际油气田低成本高效开发.其开发经验和策略对其它海域类似边际油气田高效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平湖油气田是东海海域第一个投入开发的油气田.总结、论述了该油气田完井油气层保护技术和措施,包括储层敏感性评价,完井液体系、清洁盐水的室内研究和射孔参数优选以及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0.
BZ34-3/5油气田属于边际油气田,由于所处海域环境温度较低而所产原油凝固点较高,混输管道初次启动难,且在冬季停输情况下管内原油容易出现在较短时间内凝固而堵塞海底管道的风险。应用流动保障技术对BZ34-3/5油气田海管预热、置换过程和停输后的温降等多种工况进行了动态模拟,确定了初始投产时采用完井液预热和停输再启动时采用海管子母管置换的流动保障方案,从而合理地解决了启动预热和海管停输再启动的问题,有效地规避了凝管风险,为油气田安全合理的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确保了该油气田开发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的降低。流动保障技术在BZ34-3/5油气田开发中的成功应用,对其它类似边际油气田开发具有借鉴作用,也为深水油气田开发流动保障问题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渤海冰区油气田在开发工程中涉及到冰工程学的多方面技术问题。在吸收和借鉴国际冰工程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冰工程技术在辽东湾油气田开发工程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渤海油气田在开发工程中对海冰调查和冰情监测技术的应用,对海冰与冰区结构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冰荷载研究成果的应用以及渤海油气田冬季生产危险冰情预警和海冰管理方法。 海冰设计标准是决定冰区油气田开发工程的关键因素之一,并且成为渤海冰区边际油气田开发工程中的一个关系重大问题。本文提出一个基于全概率方法合理选择海冰设计标准的新思路,为海洋工程结构设计向可靠度设计过渡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源热共控”中国油气田有序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油气区(盆地群)为单元,基于"源热共控论",分析了中国大陆及海域油气田纵向成烃规律。结果表明,我国油气田的油气成烃模式非常有序:①东南部海域油气区包括东海和南海的盆地,纵向上呈单相成烃模式,源热共控生油或者生气,其中近岸带以油为主,远岸带以气为主;②东部油气区包括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江汉盆地带、北黄海—南黄海盆地,成烃呈"上油下气"双层模式;③中部油气区包括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楚雄盆地带,成烃呈"上油下气"双层模式;④西部油气区包括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等,成烃呈"三明治"式多层模式。结论认为:①"源热共控"中国油气勘探的重大领域;②找油领域为东南海域的近岸带,东部油气区的上部层系,中部油气区的上部层系,西部油气区的奥陶系、二叠系和古近系;③找气领域为东南海域的远岸带,东部油气区的中深层,中部油气区中深层,西部油气区的寒武系、石炭系、侏罗系和第四系等多个层系;④呈现出油田下面找气田、气田底下找油田、油田外面找气田、气田外面找油田的格局;⑤我国油气勘探领域依然广阔。  相似文献   

13.
对目前我国海洋油气田无钻修机平台修井作业方式进行调研,对已经应用成熟的搬迁修井机、液压修井机、连续油管修井和投捞潜油电泵等作业方式进行综述,论证各项作业方式所适用的条件,并对技术局限性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国内海洋油气田的开发情况,制约无钻修机平台修井的瓶颈在于提高作业时效和降低作业费用。对国内海洋油气田开发趋势进行分析,未来无钻修机平台修井作业方式将有较大改进。对无钻修机平台修井作业方式进行思考和展望,整理海洋无钻修机平台修井的思路,为海洋平台开发和修井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In the field of global oil and gas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v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deep sea exploration,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deep exploration in mature areas, and improvements in recovery efficiency and supporting technologies.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in China has entered the stage of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both shallow and deep sea areas, conventional and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and onshore and offshore exploration", withonshore deep areas,deep sea areas,and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as important exploration priorities. Oil and gas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has seen 14 breakthroughs made in key areas and 6 key tasks to be completed in the fields of "onshore deep exploration, deep sea exploration,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recover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support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 These developments will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orderly succession of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the efficient use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to achieve a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oil and gas industry in China and boost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overseas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5.
A huge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has been obtained after hard working of more than 30 years.A lot of the large and middle-sized oil/gas fields are successively found to build up several large-scaled offshore oil/gas production areas,which dedicates great contribu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At the same time,faced difficulties are contiditioned the offshore oil/ga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On the whole,the potential in developing offshore oil and gas is excellent with abundant resources of China,although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degree is relatively low.  相似文献   

16.
西非深水海域油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是世界上公认的海上油气田最具开发前景的地区。由于众多石油公司参与开发,西非深水油气田的开发模式呈现多样性。文章分析研究了西非现有深水油气田的开发模式、相关技术及发展趋势,为西非深水油气田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油气消费大国,俄罗斯是我国主要油气进口国之一,俄罗斯萨哈林近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最近几年通过合资合作方式进行了大规模开发。从借鉴的角度出发,追踪了萨哈林-1项目的油田分布及开发历程;调研了萨哈林-1项目陆地钻机、海上钻井平台、陆地联合站、油气输送管线、陆地油气终端等设备设施;总结了萨哈林-1项目在油气产出、技术进步、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展望了萨哈林-1项目的未来发展。分析认为,俄罗斯萨哈林-1项目的合作开发取得了较大成功,为我国油田合作开发及技术引进起到了借鉴作用;萨哈林紧邻我国东北,萨哈林-1项目的油气有望进入我国东北地区,缓解我国油气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18.
西非深水油气田典型开发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西非现有主要深水油气田的开发状况和工程模式,统计和整理出西非主要深水油气田的主平台类型和典型的5大类开发模式。着重分析了各开发模式在西非深水油气田的实现形式及其主要特点,并根据西非深水海域现有的深水平台,探讨了环境、水深、油藏、政策等主要控制因素对西非深水油气田开发模式的影响,提出海上浮式平台、水下生产系统和外输方式基本设计的选择关键要点。为高效开发西非深水油气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并对自主开发中国南海深水油气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活动目前主要集中在热带和温带地区,但随着世界能源发展格局的变化以及油气需求量的不断增长,寒带海域的油气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永冻层所具有的力学性质特殊性,给寒带海域油气开采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与挑战,目前国内对于寒带海域油气钻井技术鲜见报道。为此,通过调研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分析了永冻层在不同状态下的力学特性及其在井筒安全、钻井平台、钻井液体系、固井和天然气水合物等方面所存在的风险,综合阐述了套管隔热、优快钻井、低温钻井液、低温固井及钻井平台设计等永冻层油气钻井关键工艺及配套技术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①永冻层所在的环境温度对其力学性质较为敏感,温度是稳定永冻层力学性质以及实现安全快速钻井的关键因素;②合理而高效的保温隔热技术、低温流体工艺技术和抗冰钻井平台技术是确保海域永冻层钻井顺利实施的核心技术。结论认为,寒带海域油气资源丰富,在弄清永冻层分布特征和力学特性的基础上,研发并掌握寒带海域相关钻井技术对于提高我国海洋钻井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