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米曲霉RIBl28耐酸性木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RBB-Xylan筛选平板和固体培养方法获得了产木聚糖菌株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RIBl28。在液体发酵时木聚糖是效的诱导底物。通过离子交换和凝胶过滤色谱纯化得到了一个耐酸性木聚糖酶(木聚糖酶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5000,最适作用温度和pH分别为55℃(pH6.5),它在50℃时很稳定,并且在pH2.0时仍保留相当高的活性。木聚糖酶B含有较多的天冬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和丙氨酸。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验获得了米曲霉3.800固态发酵产腺苷酸(AMP)脱氨酶的适宜培养基,麸皮为主原料,成分质量分数为蔗糖2%,鱼粉2%,(NH4)2SO40.1%,吐温-800.1%,含水量50%,最佳的培养条件为:250ml的三角瓶装20g培养基,在28-30℃培养60h,发酵结束称取一定量的麸曲加10倍质量的蒸馏水,调节PH6.0,在35℃条件振荡水浴2h,酶的浸提液经盐析、透析、DEAE柱层析分离后,可收集到较单一的活性峰酶。  相似文献   

3.
两种曲霉产蛋白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本课题组多年选育的两种曲霉AOI-6及851-6B的特性,并对影响该曲霉产3种蛋白酶活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探讨,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和广泛应用AOI-6和851-6B这两种优良曲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用鱼蛋白(鱼粉)为氮源培养米曲霉,取样分析培养物的蛋白酶活力、氨基酸态氮含量、分子量及用培养物为酶源水解酪蛋白后的分子量变化。通过对比,研究了米曲霉在分批和补糖2种发酵条件下分泌蛋白酶及菌体生长的特点。结果表明:在用鱼蛋白为氮源培养米曲霉的过程中,米曲霉产生了多种不同的蛋白酶,蛋白酶的活力与种类随培养时间而变化,分批发酵的总酶活力比补糖发酵时的总酶活力强。  相似文献   

5.
6.
选择了8种影响因子利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沪酿3.042米曲霉产蛋白酶的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影响该菌产蛋白酶的主要因子为培养温度、初始pH和料水比.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研究了其逼近最大响应区域,采用响应面法(RSM)对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得出菌株产蛋白酶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二次多项回归方程求解,得最适产酶条件:培养温度为22℃,初始pH为7.0,料水比为1∶0.8.优化后,酶活提高了38.3%.  相似文献   

7.
赭曲霉毒素A(OTA)是食品中常见的一种真菌毒素,如何有效清除OTA污染是提升食品安全品质的重要手段。目前OTA降解方式中生物降解是最具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而生物降解研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安全降解菌株仍是稀缺资源。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OTA降解率达75%且鉴定为食品发酵生产中常用的米曲霉菌株M30011,随后对其降解OTA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经单因素分析选取其中影响显著的初始p H、培养温度和接种量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最优降解条件。优化后该菌对OTA降解率达94%,产酶周期由8 d缩短至3 d,缩短62.5%。该菌本身应用安全性高且优化后具有降解率高、降解周期短等特点,研究结果为该菌在食品发酵领域采用生物降解方式消除OTA污染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米曲霉NA-25产纤溶酶的最佳碳源为麸皮,最佳氮源为蛋白胨和NaNO3.利用SAS软件的Placket-Burman设计法对米曲霉NA-25产纤溶酶的培养基组成进行筛选,筛选出3个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即蛋白胨、NaNO3、CaCl2,然后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进一步优化,经优化后,在上述因素分别为NaNO318.5 g/L,蛋白胨4.97 g/L,CaCl21.63 g/L时发酵液的酶活为98.13 U/mL,比原来提高了55.8%.  相似文献   

9.
利用米曲霉对牛乳进行发酵,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以菌丝体干重为指标对其在牛乳中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量为4%,装液量为30mL,摇床转速为180r/min时菌丝体干重可达到最大.此外测得最大菌丝体干重时的蛋白质分解率可达35.6%.  相似文献   

10.
红曲霉液态发酵产洛伐他汀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红曲霉GM026产洛伐他汀的液态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成:甘油9%,大豆粉0.75%,NANO30.2%,MgSO4·7H2O0.05%。KH2PO40.15%;最佳发酵条件:培养温度26℃,初始pH=5.0,接种量7%,250mL三角瓶装液量为50mL,摇床转速170rad/min。在上述条件下。发酵培养14d,洛伐他汀产量达到375.853mg/L.  相似文献   

11.
以树干毕赤酵母作为发酵菌株对其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的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木聚糖酶的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由试验结果可知,最优培养条件为玉米芯与小麦麸皮质量比为1∶1,初始水分含量为80%,培养基的基质密度为0.7~0.9 g/mL.28℃下培养9 d,木聚糖酶活力最高达到5 536 U/g.该酶的最适反应pH为6,在pH 6~8时酶活稳定性较好,保温1 h后仍可保留90%以上的酶活;最适温度为60℃,在50~60℃时热稳定性较好;Zn2+、Ca2+和Cu2+对木聚糖酶的活力具有微弱促进作用,Fe2+、Fe3+和Mn2+对木聚糖酶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2.
以牛乳为原料,通过米曲霉的发酵降解乳糖,实验得出的米曲霉在牛乳中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量3%,温度28℃±1℃,装液量30mL/250mL,培养箱转速180r/min,发酵60h.在此条件下培养,米曲霉发酵液中乳糖分解率可达31.4%,米曲霉粗酶液乳糖分解率可达41.4%~55.0%.通过对发酵乳中乳糖组成进行薄层层析分析,也证明米曲霉可降解乳糖.  相似文献   

13.
枯草芽孢杆菌产木聚糖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芽胞杆菌产木聚糖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最佳产酶条件是:2%麸皮、0.5%(NH4)2HPO40、.1%K2HPO4、0.02%MgSO4.2H2O、0.2%吐温80、1mmol/L微量元素(Fe2 ,Zn2 )、pH9.0、35℃和振荡培养48 h.其木聚糖酶活力可达到2.67 IU/mL.  相似文献   

14.
对康宁木霉QF-02和米根霉NRRL395液态混合发酵生产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康宁木霉先接种培养48 h后再接种米根霉产酶效果最佳,在此接种方式下获得的优化培养温度为28℃,起始pH为5.0.混合菌在发酵罐中的产酶趋势与康宁木霉纯培养类似,最大酶活都出现在120 h,但混合培养物中FPA、B-葡萄糖苷酶活和木聚糖酶活比纯培养分别提高14.8%、45.4%和4.3%.米根霉的加入使混合培养物中还原糖浓度下降并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康宁木霉纯培养中还原糖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康宁木霉和米根霉混合发酵产酶的微生态原理应归于二者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对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发酵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酶反应最适pH为6.0;该酶在20~60℃范围内能保持87%以上的酶活,在pH3.0-9.0范围内能保持85%以上的酶活;金属离子K^+、Ba^2+、Pb^2+、Fe^2+、Fe^3+、Al^3+和12mmol/L的Cu^2+对木聚糖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而Ca^2+,Zn^2+和4mmol/L Cu^2+等金属离子对该酶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啤酒工业废糟渣发酵复合氨基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啤酒工业废糟渣为原料,采用两种霉菌进行液态混合发酵制备复合氨基酸,对如何提高培养过程中霉菌纤维素酶活力、从而提高麦糟蛋白质利用率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发酵试验,发酵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为2688.5mg/100ml,游离氨基酸含量占水解氨基酸的77.7%,氨基酸组成合理。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饲用芽孢杆菌中性蛋白酶的发酵单位,考察了多种芽孢杆菌混菌发酵产蛋白酶的协同作用效果,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先后采用部分析因设计、爬坡设计及中心组合设计的试验方法对菌株配伍方式及发酵培养基组成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构建了合适的混菌发酵体系,即芽孢杆菌A1、B1、B3菌株的混合比例为2∶3∶3;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g/L)为:麦芽糖58.5、酵母膏28.6、麸皮42.5、吐温80 3.0、K2HPO43.0、CaCO33.0.在优化条件下,芽孢杆菌混菌发酵产中性蛋白酶活力单位可达到6 728 U/mL,较优化前芽孢杆菌A1的发酵活力单位提高了175.6%.  相似文献   

18.
以苹果渣为原料固态发酵生产柠檬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以苹果渣为原料固态发酵生产柠檬酸的若干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产柠檬酸的最佳工艺条件,最高产柠檬酸量为78克/千克果渣.  相似文献   

19.
在间歇发酵基础上,在工作体积为2 L的生物反应器中,对一株植物乳酸杆菌RS2 2进行了连续发酵研究.结果表明,当稀释率为0.06 h-1时,平均酶活产率达到1 305 U/L,菌体浓度达到1.12 g/L,体积产率为137.4 U.L-1.h-1,是间歇发酵(52.1 U.L-1.h-1)的2.63倍,发酵时间为100 h.还原糖利用率为8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