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夯实水泥土桩单桩及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结果表明,竖向荷载作用下,复合地基是由桩体和桩间土体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桩体分担大部分的荷载,桩身应力集中作用明显。当桩身发生屈服破坏后,桩身分担荷载量减小,而桩间土分担的荷载量增加。而多桩复合地基桩身分担的荷载量要远大于桩间土分担的荷载量,且各桩并不同步承载,表现为竖向荷载与桩土分担荷载曲线呈台阶状的特点。相比于单桩复合地基,四桩复合地基更有利于桩身承载力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桩侧摩阻力及剪切位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珊  牛腾飞 《金属矿山》2003,(1):16-17,62
提出一种利用土的基本力学指标,可以确定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侧摩阻力与剪切位移的关系公式,对于理论分析桩的荷载沉降提供一种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桩侧土及桩端土均采用线性荷载传递函数 ,同时考虑桩周土所分担的荷载对单桩荷载传递规律的影响 ,利用力学理论及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法———子域法 ,推出了柔性桩与层状地基相互作用的近似解析算式  相似文献   

4.
受地下开采的影响采动区地表会发生大幅度的沉陷和水平移动。因此建在采动区的桩基不但要承受竖向荷载,还要承受由于地表水平移动造成的附加荷载。通过对采动区桩基的受力机理的分析,表明地表土水平移动对桩的作用主要是桩与土的相对位移st造成的;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了桩周土对桩的抗力、桩身变形、桩身最大弯矩与土位移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选取常用的双折线荷载传递函数,来表征单桩的荷载—沉降曲线;然后,选取双曲线函数来表征地基土的荷载—沉降曲线,推导出了一种桩土相互作用下的桩土应力比的解析算式,并讨论相关参数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选取常用的双折线荷载传递函数,来表征单桩的荷载-沉降曲线;然后,选取双曲线函数来表征地基土的荷载-沉降曲线,推导出了一种桩土相互作用下的桩土应力比的解析算式,并讨论相关参数对桩土应力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获得了大直径开口钢管桩在竖向压力下的桩身应变。在抗压静载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随桩顶荷载的发挥规律。桩身轴力沿深度的分布、各土层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发挥均与桩顶荷载的大小密切相关。在各级荷载下,桩身变形主要表现为轴向弹性压缩。假定桩端阻力主要来自土塞,分析了土塞与内壁的相互作用随桩顶荷载的变化。基于一维竖向平衡分析和有效土塞高度的研究,建议了大直径开口钢管桩的承载力计算方法,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将土对桩的作用简化为桩土接触面上的Kelvin体模型,建立了均质地基中单桩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分离变量法求得了静荷载下单桩沉降与时间关系的解析解;文中对工程桩实测沉降—时间曲线进行了理论拟合,与实测曲线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桩土相互作用双折线模型分析,求得层状地基土中桩土相互作用过程中荷载传递法的理论解。通过理论解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工程所测到的现场数据对比表明,只要土体参数选择适当该方法有一定精度和使用价值,可为桩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单桩与群桩静载荷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承台与桩群的存在使得桩的极限承载力得到增强,群桩极限承载力大于各单桩极限承载力之和,同时群桩桩身各区段侧摩阻力的发挥也与单桩有较大的差别,在桩身上部,单桩最大侧摩阻力发挥时的桩顶位移小于群桩,在桩身下部则相反;单桩与群桩桩顶位移与端阻关系曲线类型相似,但单桩桩顶位移与端阻关系曲线位于群桩之下;桩间土反力在沉降较小时呈马鞍形分布,随着外荷载的增大,承台中部及边缘的地基土反力增加较桩侧附近快.群桩发生破坏之后,承台下地基土反力急剧增加,远大于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深厚软土区超长桩静载试验和桩身轴力测试,依据载荷—沉降变形关系推导的超长桩合理桩长估算公式,利用静载试验Q-S曲线数据对超长桩合理桩长进行计算,为确定深厚软土地区合理桩长避免盲目增加桩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3组横截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抗滑桩加固边坡的室内模型试验, 对比研究了圆形、方形和T形截面抗滑桩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 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T形截面桩的桩顶位移最小;T形桩能承受的极限荷载最大, 圆形桩与方形桩能承受的极限荷载相近。不同截面模型桩桩身弯矩最大值位于滑动面与模型桩交界处, 随荷载持续增加, 弯矩最大值点有下移趋势。T形截面桩桩后土体内应力分布较均匀, 值较小, 有利于桩后承载土拱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碎石桩加固效果检验往往是采用传统的静载荷试验,由于该试验的影响深度有限,所得结果尚不能充分表明碎石桩的加固效果.通过桩体的挤密阻力测试,可知桩体在各分层中的挤密效果,得到碎石桩的分层承载力,进而可对碎石桩加固效果作出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以某坑中坑工程为依托, 从内坑桩长和倾角出发, 对传统等长桩+支撑的支护形式进行优化, 提出了3种优化方案; 通过数值模拟结合现场实测对优化方案的受力和变形规律进行分析, 探讨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从支护效果来看, 3种方案优劣顺序为长短桩>倾斜桩>倾斜长短桩, 从工程效益考虑, 3种方案优劣顺序为倾斜长短桩>长短桩>倾斜桩; 与原方案对比, 3种优化方案均可行, 且优化方案应优先考虑工程效益; 倾斜桩的外斜直桩倾角尽量不小于15°, 当桩位移较大时, 可设置倾角不小于20°的内斜直桩来大幅减小位移; 斜短桩配比对桩的位移影响较大, 桩长次之。可减小部分桩径, 从而节约造价。  相似文献   

15.
基于3个场地共13根桩的现场试验资料,对现浇混凝土薄壁筒桩进行了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曲线的数学拟合和承载力计算.结果表明,和抛物线模型、指数模型相比,本文建议的玻耳兹曼模型是描述薄壁筒桩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曲线的较好模型,它对直线型、缓变型、陡变型曲线都能进行较好的拟合;用玻耳兹曼模型拟合13根薄壁筒桩的桩顶荷载-桩顶沉降曲线的效果很好,相关系数都达到0.980 6以上,平均0.992 6;对桩顶沉降已超过30 mm的8根桩,Q30 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百分比的绝对值在0.110 0%~8.440 0%,平均值为2.897 5%, 对桩顶沉降未达到30 mm的5根桩,利用拟合方程式可对桩顶荷载Q30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现浇X形混凝土桩竖向承载特性试验及其极限承载力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开展大型模型槽足尺模型试验,根据荷载沉降特性和桩身轴力的试验结果,分析了竖向荷载作用下现浇X形混凝土桩的承载特性和桩-土共同作用性状。采用Boltzmann数学模型X形桩荷载-沉降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用Boltzmann数学模型拟合试验各桩的荷载-沉降曲线效果较好,相关系数均达到了0.999 以上;基于该模型的X形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17.
基岩中存在软弱夹层为岩石的差异性风化的主要特征。在不均匀性地基土上选用该类地层作为钻孔灌注桩持力层时,它的存在将对桩长、单桩承载力、桩体沉降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以黄石电厂为例,指出在选用差异性风化岩石作为桩基持力层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在沉管碎石桩复合地基场地中沉入预制桩的可能性,进行了预制桩沉桩试验。结果表明:该场地沉入预制桩是可能的;经低应变检测,试验桩全为完整桩;位于沉管碎石桩中心或桩间土部位的试验桩,其桩身垂直度偏差满足规范要求,但位于碎石和土交界部位的试验桩,桩身垂直度偏差超出规范要求。设计时应避开碎石和土交界部位布桩。试验结果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对实体桩复合地基静力载荷试验、桩及桩间土的静力载荷试验资料分析,依据复合地基在受力过程中,垫层及桩与桩间土变形(沉降)相等这一条件,解析出桩、桩间土的承载力以及垫层与桩的变形。提出弹性抗力系数计算方法这一思路。  相似文献   

20.
钻孔扩底灌注桩沉降量的灰色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实测的钻孔扩底灌注桩静载试验数据,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桩基沉降量的灰色GM(1,1)预测模型,并用残差GM(1,1)模型对原预测值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GM(1,1)模型可有效预测桩基沉降量。应用实例中,用预测的桩基沉降量修正了其实测值,结果表明,钻孔扩底灌注桩具有比检测结果更优的承栽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