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5 毫秒
1.
燃料电池氢源技术——汽油氧化重整制氢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汽油氧化重整制氢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双金属M-N/Al2O3预还原与否对烃类制氢反应的活性、生成氢气的选择性及催化剂的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价态不同,对烃类部分氧化重整制氢反应催化活性、生成氢的选择性影响不同,还原态的好于非还原态的双金属催化剂;该催化剂的还原态与氧化态在烃类氧化重整制氢反应中稳定性均较好,即预还原与否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2001,30(8)
用于烃类异构化反应的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该固体酸催化剂由一种含氧化锆和 /或氧化锆水合物的组份和一种含氧化铝和 /或氧化铝水合物的组份组成。其制备包括 (a)制备载体 ,其孔直径分布为 0 0 5~ 10 μm ,大多为0 0 5~ 1μm ;(b)在载体上负载硫酸。同时 ,该专利也包括 :( 1)一种用于上述酸催化反应过程的酸催化剂 ;( 2 )一种用固体酸催化剂的酸催化反应方法 ,该催化剂在氧化气氛、3 0 0~ 5 0 0℃下 ,活性减弱 ;( 3 )在反应容器中用固体酸催化剂进行的烃类异构化反应 ,先在 3 0 0~5 0 0℃氧化气氛下处理 ,再用惰性气体置换 ,最后在…  相似文献   

3.
烃类氧化催化裂解反应制低碳烯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烃类原料催化裂解反应是强吸热过程,而金属氧化物品格氧与烃类的氧化反应为放热过程.在反应器中使两类反应同时进行,通过热量的耦合,提供部分裂解反应所需热量.采用固定流化床反应对大量金属氧化物的筛选发现,在裂解催化剂中加入CuO和Mn2O3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的床层温度,且低碳烃收率以及乙烯+丙烯收率未见明显降低甚至略有提高.催化剂床层温度的变化、反应产物的组成以及XRD表征表明,反应体系中存在烃类的催化裂解和氧化反应间的热量耦合.固定流化床反应结果以及催化剂再生实验表明,催化剂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烃类催化裂解反应是强吸热过程,而金属氧化物和烃类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在反应器中使两类反应同时进行,通过热量的耦合,提供部分催化裂解反应所需的热量。采用脉冲反应和固定床绝热反应装置对这种耦合反应进行了研究。脉冲反应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和烃类发生氧化反应(放热反应)存在热量耦合的作用。固定床绝热反应结果表明,与纯催化裂解催化剂(低碳烯烃(乙烯+丙烯)的收率为25.79%)相比,含有金属氧化物(CuO和M n2O3)的耦合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金属氧化物被还原,同时生成H2O和COx,催化剂的床层温度随反应的进行温降幅度减小,低碳烯烃(乙烯+丙烯)的收率增加幅度不大(26.16%),说明该反应存在热量耦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种烃类转化催化剂及烃类转化工艺,所述催化剂包括含有氧化锰的载体和负载于所述载体上的至少一种选自钌、铂、铑、钯、铱和镍的组分;一种制备所述催化剂;以及应用所述催化剂进行烃类转化(蒸汽转化、自热转化、部分氧化转化或二氧化碳重整)的方法。所述催化剂含有钌、铂、铑、钯、铱或镍作为活性组分,并且具有改进的烃类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三、催化氧化的选择性和反应机理如前所述,烃类的氧化反应是包括大量相互平行和相互连串的反应步骤的复杂过程。多相催化剂的作用在于使烃分子与氧的反应只是在固相表面的吸附基之间发生,尽量减少气相均相氧化反应的进行。其次是控制表面的反应按所希望的途径和氧化的深度进行。因此催化氧化反应的选择性与催化剂的作用机理密切相关。在多相催化剂上,烃类的催化氧化反应分为完全  相似文献   

7.
《石油化工》2004,33(10)
<正>一种烃类油深度脱硫方法 一种烃类油深度脱硫方法,首先将含硫的烃类油在加氢脱硫反应器中与加氢脱硫催化剂接触,脱除其中所含的部分硫组分;经过初步脱硫的烃类油进入氧化反应器,在此,氧化剂将硫组分氧化成有机硫氧化合物;残留的氧化剂被分解,  相似文献   

8.
一种三元转化催化剂 ,用于处理废气 ,完成一氧化碳和烃类的催化氧化反应以及氮的氧化物的催化还原反应。该催化剂含有催化剂载体 (如堇青石 ) ,其上涂覆着氧化储存区层和第二层 ,第二层是在压热器中还原Ni2 得到的细碎的镍针状物和铂族金属层。用于处理废气的三元催化剂@A·M·博利沙科夫$ARD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新加坡市 @S -B·奎克$ARD私人有限公司!新加坡新加坡市  相似文献   

9.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镧改性的Ni/-γAl2O3催化剂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反应,表现出较高的和活性和稳定性。BET、TPR和XRD表征说明镧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降低了催化剂活性组分还原温度,提高载体稳定性。最后提出一种在La-Ni/-γAl2O3催化剂上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纳米金刚石具有弯曲、富缺陷的sp2/sp3界面结构,在烃类转化反应中展现出传统金属/金属氧化物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无论是作为催化剂,还是作为催化剂载体,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简要介绍了纳米金刚石的制备方法、表面性质和调控手段,重点介绍了该材料及其衍生物作为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在丙烷、丁烷、乙苯直接脱氢和氧化脱氢及炔烃选择加氢等重要烃类转化反应中的应用情况,简要阐述了纳米金刚石材料用于催化领域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它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 一、概述甲醛90%以上是从甲醇氧化而得,其余可用烃类直接氧化和二甲醚氧化来制取。以甲醇为原料生产甲醛的方法,按其所用催化剂和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工艺路线。其一是在过量甲醇(甲醇蒸汽浓度控制在爆炸区上限,37%以上)条件下,甲醇汽、空气和水汽混合物在金属型催化剂上进行脱氢-氧化反应,通常采用Ag催化剂,故称为“Ag  相似文献   

12.
<正>一种烃类燃料催化蒸汽转化的方法,包括将由水和液体烃类燃料组成的反应混合物与NiAl2O4尖晶石催化剂接触,反应混合物至少部分发生蒸汽转化反应生成含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混合物,得到的合成气可用作燃料电池原料。  相似文献   

13.
烯烃,二烯烃,烯基芳烃(如苯乙烯)是合成橡胶,塑料等的重要单体,一般是从相应的较饱和的烃类直接脱氢而获得,六十年代以来有大量文献报导研究氧化脱氢。氧化脱氢反应是部分氧化碳氢分子中的H 而不破坏碳氢骨架。烃类直接脱氢为可逆过程,受热力学平衡的限制。烃类直接脱氢的反应式:C_nH_(2n 2)(?)C_nH_(2n-2) 2H_2C_nH_(2n)(?)C_nH_(2n-2) H_2若在反应中加入“氢的接受体”如 O_2,卤素,含硫化合物等可使反应朝有利于生成烯烃、二烯烃的方向进行,因而可提高脱氢产物的选择性和收率。烃类氧化脱氢的反应式为:  相似文献   

14.
采用机械混合法和溶液浸渍法两种不同方式向Ni金属催化剂中添加CeO2助剂,制备了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用Ni-CeO2催化剂。以SEM、XRD和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常压微型反应器对催化剂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用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用溶液浸渍法制备的Ni-CeO2催化剂中CeO2晶粒更细小、分散更均匀,催化剂具有均匀的网状结构,其催化甲烷部分氧化性能也较佳。与不加助剂的纯Ni基模压催化剂相比,用溶液浸渍法制备的Ni-CeO2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发生了变化,其TPR耗氢峰向低温方向移动,将w(CeO2)=10%的Ni-CeO2催化剂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时,得到了较高的甲烷转化率及氢气和一氧化碳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烃类/醇类重整制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综述了国内外近年来烃类和醇类重整制氢催化剂及制氢工艺的研究进展,讨论了不同原料(炼厂气、煤层气、液态烃、地沟油、甲醇、乙醇)和不同方式(水蒸气重整、部分氧化、自热重整、膜分离-反应耦合制氢等)制氢技术的特点。现阶段大宗氢气的生产依然来源于烃类水蒸气重整技术,烃类分解制氢和炭黑技术日益引起关注,膜分离-反应耦合制氢、甲醇的低温重整制氢以及一氧化碳的净化是重整制氢技术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烃类水蒸气制氢工艺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烃类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_2、CO和CO_2,同时CO在中温变换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与CO_2。在该反应中水蒸气的配入是过量的,因此会产生一部分溶解CO_2的凝结水,某制氢装置的凝结水中发现了氨,文中主要分析制氢装置凝结水中氨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7.
磷钨酸催化剂部分氧化甲烷合成甲醇的探索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磷钨酸为催化剂,进行了甲烷部分氧化制取甲醇的实验研究。实验在常压微分反应器上进行,醋酸为液相试剂,甲烷首先转化生成醋酸甲酯,醋酸甲酯水解生成甲醇。考察了磷钨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条件、载体影响以及反应温度对甲烷部分氧化反应的影响。磷钨酸催化剂可有效催化甲烷部分氧化反应。当催化剂采用回流浸渍法制备,SiO2为催化剂载体,催化剂焙烧温度为300℃,催化活性诱导期为3~4h。甲烷部分氧化反应在0.1MPa、267~280℃条件下,甲烷转化率为26.61%,目的产物选择性97.26%。  相似文献   

18.
专利文摘     
同时产氢的零排放硫回收工艺一种减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从含H2S气流中同时生产氢和硫的方法,包括H2S催化氧化裂解形成H2和S2。氧化反应优选使用富氧空气、最好是纯氧。为了有利于H2S的部分氧化和分解,反应在包括双功能催化剂材料的反应室中进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化工》2007,32(2):18-18
美国Texas A&M大学化学工程系的R G Anthony等开发了一种新的甲烷氧化偶联生产乙烷、乙烯和更高分子量的烃类的专有催化剂。采用甲烷/氧进料比为2:1时,C2^+烃的产率达27%。进料中也含稀释气,因此反应混合物是在含氧进料混合物的易燃范围之外。  相似文献   

20.
发明提供了适用于各种烃类重整的催化剂以及包括使用该催化剂制备氢气或合成气的烃重整方法。本发明的烃重整用催化剂包括含有二氧化铈的氧化铝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组分a、组分b和任选的组分c,组分a是至少一种选自钌、铂、铑、钯和铱的元素;组分b是钴和/或镍,组分c是碱土金属。当通过使用该催化剂进行烃的蒸汽重整、自热重整、部分氧化重整或二氧化碳重整时,能够生成氢气或合成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