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绿道网络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规划原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开然 《中国园林》2010,26(3):24-27
绿道是一种体系化的规划方法。绿道体系特别强调绿地空间的连接性,只有具备较长线性的连接性,才能体现绿道的生态、游憩、社会和景观价值。绿地的相互联通及结构优化,使同样面积的绿地产生巨大而有效的生态、社会、经济价值。通过对绿地结构理论的生态规划原则及实例现状等方面的总结和阐释,指出以绿道网络为框架的绿色基础设施及城市景观体系的建立对城市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重大作用以及在中国城市规划建设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有关绿色基础设施几个问题的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分析了绿色基础设施概念的来源,认为绿色基础设施相对于绿带、绿道、生态网络这些绿地规划概念,它在规划的主动性、功能的复合型和弹性3个方面表现出优势.最后探讨目前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实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单一尺度的绿地系统规划不能充分发挥绿色基础设施功效,市场条件下绿色基础设施参与利益博弈,参与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编制主体单一,行政藩篱一定程度上阻碍规划实施这4个方面.最后提出了解决困境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居民对慢行空间品质要求的逐渐提高,建设绿色开放包容共享的城市型绿道尤为重要,但目前中国绿道还存在网络不健全、功能价值单一等问题。公园城市背景下城市型绿道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功能价值等方面不断升级,结合多源大数据,构建公园城市背景下城市型绿道布局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技术路线。最后以西安沣东地区为例,利用大数据分析识别“出发地-路线-目的地/节点”,叠加得到适宜性得分最高的道路,通过最优路径分析并修正得到城市型绿道布局最终结果,该结果提升了游憩资源可达性,很好地起到接驳公共交通的作用,为慢行出行提供良好的线路,可为未来建设公园城市理念下绿色共享的城市型绿道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国际城市规划》2021,36(6):136-140
2018年2月,习总书记提出"公园城市"的概念,高度概括了将"园在城中"转变到"城在园中"的创新理念,为城市建设寻找生态优先发展路径指明了新方向,也明确了城市绿色空间的新要求.在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实践道路上,田园城市(garden city)强调城市具有功能混合与完整性,并保持生态底线(即农业用地为永久保留绿带,城市中心留有充足绿地),避免了城市发展的恶性膨胀[1];生态城市(eco-city)则明确了以空间紧凑利用,发展"公交+慢行"绿色交通系统、绿色建筑,保护自然空间和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为趋势的发展模式.与田园城市和生态城市不同,公园城市将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公园化的城乡生态格局与风貌作为基础前置性配置,将"市民—公园—城市"的优化与和谐作为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突出城市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对城市空间系统结构的耦合协调作用,注重对城市公园进行规划设计和管理善治[2-4].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2015年4月16日-17日,以"从绿道网迈向省域公园体系"为主题的广东绿道讲坛(第二期)在春意盎然的鹏城隆重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和中国北京、上海、香港等国内外的著名专家以及珠三角各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各地级以上市绿道主管部门、规划设计单位、科研院校和行业协会的领导和代表共计300余人汇聚一堂,共同研讨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国家公园、郊野公园、社区体育公园等绿道升级工作的理念和经验,共谋推动绿道升级的长远之计。17日上午,讲坛正式开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  相似文献   

6.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构建对于优化城市生态、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利用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武汉市与其他城市的绿地生态网络状况,提出由绿源、一级绿廊、二级绿廊及水廊道构成市域生态网络.在形成总体绿地生态网络的基础上,对以城市绿道为代表的生态廊道及以重点生态用地、公园绿地为代表的生态斑块的规划建设进行探讨,以期实现生态优美、绿色发展的武汉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蔓延至环城绿带以外区域,环城绿带由位于城郊边缘区的绿带转为中心城区内部绿带,面临由抑制城市扩张向游憩型绿带的转型。通过建立以游憩需求度、交通便捷度、游憩聚集度为核心指标的上海市环城绿带游憩转型评估体系,利用道路、人口、服务设施的POI等多源数据综合评估,发现具有较高转型潜力的重点区域。提出建立"主题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的环城公园体系,贯通全线外环绿道,加强配套服务设施,优化植被景观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城市双修导向下的城市绿道规划方法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积极应对近年来中国快速城市化所暴露的诸多"城市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了"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为核心的城市双修战略。城市绿道作为我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人居环境优化的支撑空间之一,其规划已经成为我国诸多城市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科学指引和决策依据。在城市双修的城市发展新战略下,进一步优化其理念与方法将有力地支撑我国城市的科学发展。首先阐述城市双修在当前我国绿化建设中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结合我国当前绿道规划过程中所反映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城市双修导向下我国绿道建设的规划理念,并通过本研究团队的实际案例解析探讨城市双修导向下我国绿道规划优化发展的具体对策,包含研究领域、规划内容、技术方法、服务对象、风貌管控等多方面的更新,为我国绿道规划更加科学地引领城市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城市概况 遂宁地处成渝经济区腹地,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是成都经济区和成都平原城镇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辖船山区、安居区和射洪县、蓬溪县、大英县,幅员面积5325平方公里,总人口380万.2015年,GDP915.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9亿元.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80万. 遂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保护,通过增强城市环境优势来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实施“引水入城”,大力实施观音湖、青汤湖等多个城市湖泊建设,城市水域面积已达到20平方公里,未来将扩增到30余平方公里.实施“引绿入城”,先后建设了滨江公园、席吴二洲等湿地公园,世界荷花博览园等生态绿地、湿地,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倡导“绿色生活”,加快建设绿色建筑、绿色小区、绿色城镇.在城区启动节能绿色建筑建设,修建了环湖健康绿道和环城健身休闲步道.逐步完善了城市污水、垃圾、大气治理等基础设施.开展“多城联创”,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20余张城市名片,被评为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10.
吴晓敏 《华中建筑》2014,(8):102-106
当前我国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脆弱,国外绿色基础设施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建构城市绿色生态功能空间的理论,该文研究了英国伦敦绿带、公园系统、绿色通道、绿链以及绿网等典型实践案例,对比分析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问题,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特殊时期,低碳城市建设在规划等行业得到了普遍关注,而绿道网络在规划绿色交通、促进紧凑城市构建和营造低碳环境等层面与低碳城市建设相契合。在总结低碳城市规划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迁安市绿道网络规划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等手段,建立适宜于低碳城市构建的绿道要素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地传达出可控、量化的绿道规划方法,从空间层面探讨绿道规划的低碳化方法,将低碳城市理念融入绿道网络规划中。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绿道理念的合肥环城公园规划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慧 《建筑与文化》2016,(3):166-167
从绿道产生至今,其含义已从单纯意义上的林荫大道演变成多功能、多价值的绿地系统。而基于绿道理念的环城公园体系对于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对绿道及环城公园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归纳梳理,并选取伦敦绿链、珠三角绿道等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绿道实践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绿道理念对环城公园规划的影响,指出将绿道与环城公园进行有机结合的意义。通过对合肥环城公园实地调研,分析其中发展现状、优势景观资源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绿道理念的指导下,提出合肥环城绿道改进和完善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健康游憩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当前在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着片面追求绿地数量、绿地指标,而缺乏对城市绿色骨架的构建,增加绿地间有机联系等现象的分析,在绿地系统规划中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健康游憩体系的概念.在规划中贯彻生态学廊道一斑块的理念,建设具有生态、游憩、交通、健身、文化等多种功能的康体绿道,实现城市绿地功能的综合发展.对如何形成完善的城市绿色体系,人与自然、城市的和谐发展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提高主城"绿视率"是建设"绿色南京"的重要环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城市生态廊道功能、效益及城市立体绿化的分析.提出建设城市绿带、公园扩容、强化小区立体绿化等手段.提高主城“绿视率”.建设绿色南京。  相似文献   

15.
国外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的绿色思考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陈爽  张皓 《规划师》2003,19(4):71-74
介绍田园城市、绿带、绿径、生态网络等绿色规划理念,认为中国城市现正处在政府职能向城市管理的转移阶段,绿色空间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正在成为关乎我们城市福祉的重要内容,应该在城市规划策略上将其视为一种基本要素用于建筑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框架,从根本上避免城市建设对绿地的蚕食,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绿道是以自然要素为依托,串联城乡绿色开敞空间,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绿道作为一种功能复合的线性土地网络,可以沟通城乡、优化布局结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城市宜居性与可持续性、促进城市转型发展.绿道可以与道路、园林绿化、排水防涝、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以及环境治理等相关工程统筹建设,助力“城市双修”,一举多得.  相似文献   

17.
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国土空间品质优化与美好人居创建的背景下,城市设计由侧重于物质形态空间设计转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的绿色城市设计,并更加积极地从公共空间塑造走向城市全域的体系构建。在此背景下,通过回顾以绿道、古驿道及碧道建设为代表的珠三角线性廊道实践,从规划目标、技术手段及建设成效3个方面总结分析实践中的经验与不足。分析认为蓝绿网络整体向着复合化的方向发展,但其网络性和系统性的不足导致生态要素的流动循环效应发挥不充分,城市建成环境所需的绿色资源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在此基础上,从绿色城市设计所关注的自然、社会、城市三者间互动的视角出发,提出全域蓝绿空间网络构建策略及实施路径,以蓝绿网络作为韧性绿色基础设施支撑城市生命系统,以网络的再自然化实现城乡环境修补,以社会文化活力丰富网络内涵,以蓝绿网络构建为契机,促进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为高质量城镇化发展提供绿色路径。  相似文献   

18.
张坤 《城市规划》2013,37(6):76-80
在绿道、生态廊道、生态网络等多个可持续的规划理念中,河流和开放空间作为遏制城市蔓延的重要生态资源被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以德国鲁尔区埃姆舍地区公园和英国东伦敦绿色网格规划为例,首先从空间结构、规划策略两个层面探讨了城市区域河流和开放空间的耦合关系的形成,其次对比两个案例,分析了河流与开放空间的耦合关系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河流是城市开放空间组织的重要的中枢系统,开放空间在河流的组织下和其他城市结构相结合使得城市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资讯     
本刊讯2015年4月16日-17日,以“从绿道网迈向省域公园体系”为主题的广东绿道讲坛(第二期)在春意盎然的鹏城隆重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和中国北京、上海、香港等国内外的著名专家以及珠三角各市人民政府、省直有关部门、各地级以上市绿道主管部门、规划设计单位、科研院校和行业协会的领导和代表共计300余人汇聚一堂,共同研讨关于绿色基础设施、国家公园、郊野公园、社区体育公园等绿道升级工作的理念和经验,共谋推动绿道升级的长远之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解读"绿道"的概念功能和"反规划"基本理论出发,探讨了二者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内在联系,提出绿道规划和建设是践行"优先进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反向规划理论的有效举措。并以北运河生态绿道规划为例,现了绿道规划建设在维系生态平衡体系、营建亲水休闲空间、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延续历史人文脉络以及合理布局城市空间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解析了在局域性和物质空间的限定下,"绿道"的规划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