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为配合“低碳、生态、智慧、宜居”的官塘新城总体规划,提出了生态排水建设的规划思路.该规划采用国外成熟的低影响开发经验和洪水风险评估技术,综合考虑雨水利用、污染物源头控制、城市绿色廊道、超标准洪水泄流途径以及城市用地优化,提出了官塘新城水系和生态排水工程布置方案.同时,编制了生态排水建设规划以及配合实施的设计、施工、维护和管理指南,为生态理念在建设过程中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的技术和管理依据.  相似文献   

2.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海绵城市的概念,介绍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实践研究背景,并从雨水花园、可渗透路面、生态停车场、雨水利用四方面,阐述了海绵城市在长沙高铁新城办公园区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结合杭州湾滨海新城启动区规划设计情况,分析滨海新城盐碱地成因、景观规划、海绵城市建设重难点,从宏观规划控制、中观生态修复、微观景观细部设计3个层面探讨适合于滨海新城盐碱地景观生态规划建设策略,以期为同类型项目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福州滨海新城规划是我国首个把城市定位为"森林城市"的新城。在森林新城建设中,通过划定生态红线,塑造生态格局空间,打造绿色生态廊道,设计生态福利空间等手段,把打造森林城市作为目标和理念,融入滨海新城规划建设全过程,提出"在森林中建城,先造森林再造城"的理念,开启了全国新区建设的先河,为我国高水平的森林城市建设提供生动案例。  相似文献   

5.
在介绍城市生态居住区水环境规划体系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天津港服务区的雨水利用规划及设计,包括雨水利用原则、设计参数的确定、雨水的收集,此外还探讨了中水系统、绿地喷灌系统以及水景水质处理等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态危机、环境危机的压力日趋加大,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正在成为中国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新热点.云龙生态新城是中国中部地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进入实施阶段的生态城市,结合云龙生态新城规划与实施的经验,提出生态城市规划编制应把握关键的技术领域、形成自下而上的规划设计方法并应用适用型生态技术.同时,为保证生态城市规划的有效实施,应形成规划与专项一体、规划与设计同步、规划与管理伴行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城规划建设的回顾、总结和反思,提出新城规划建设的误区、经验以及生态新城的设计趋势,并对广州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李蕾 《华中建筑》2010,28(7):105-113,116
该文总结了贵阳花果园新城概念规划的创作思路,从紧凑城市的设计理念出发,对在高容积率的规划限定条件下,建设生态城市需要破解的城市边界、土地使用、型态特征、交通体系、景观规划等要素进行分析,对高强度开发条件下新城综合体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目标是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及其污染的问题,根据2016年10月《惠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要求,论文探讨了科融新城海绵城市建设系统的构建,提出了科融新城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措施,以保障科融新城安全、生态和可持续性的发展,可为其他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珠海市西部生态新城建设海绵城市的实施背景下,基于海绵城市的内涵和应用技术研究,提出了西部生态新城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设路径,并就西部生态新城市政道路的海绵化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为下一步海绵城市的实施建设提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陕西西咸新区是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对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试点区域内市政道路采用了生态滤沟、植草沟+雨水花园、透水路面、路基防护等设计。该工程建成后,经历了一次强暴雨,结果表明,排涝效果显著,平均雨水径流削减率达70.5%,对类似区域海绵城市道路设计及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生态海绵城市的建设与运行需要完整性雨水利用规划为基础这一实况,文章在对生态海绵城市规划背景以及相关理念解析的基础上,对生态海绵城市设计流程进行探究,最后对生态海绵城市构建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希望本文论述的内容,在优化生态海绵城市构建质量,提高雨水利用规划效率方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四川建材》2015,(5):69-71
生态道路是新城区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花山生态新城的建设目标进行分析,提出新城区生态道路设计的三大理念及两大设计策略,从宏观角度上阐述了生态道路设计的规划依托及城市载体。同时,结合花山新城生态道路建设的发展现状,归纳几点设计措施,为新城区生态道路建设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结合上位规划指标要求及研究区生态环境本底现状,提出了榆中生态创新城海绵城市总体规划.文章根据研究区的特征构建海绵中心,保障区域自然海绵结构,并针对城市的不同组成系统,制定了海绵城市总体建设策略.为了更好地管理榆中生态创新城雨洪综合系统,海绵城市建设与管理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新城战略是贯穿上海城市规划的基本规划战略之一。面对城市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上海启动新一轮新城建设,低碳生态的基本理念成为指导新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上海本轮首个批复的新城规划,南桥新城总体规划修编在工作过程中从网络生态、紧凑发展、复合有机三个层面落实低碳城市理念的基本出发点,搭建起规划理念到实践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通州新城规划以总体规划层面为基本技术平台,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标准研究、重点问题研究、节点设计等为支撑.落实新定位,促进新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贯彻新理念,促进新城的可持续、集约、协调发展;实施新标准,促进新城的理性增长;建设新城区,把新城建设成为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现代化城市.促进通州新城健康、可持续发展.其编制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7.
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初期雨水污染的控制一直是重点问题.初期雨水调蓄池可以控制初期雨水的径流污染,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天津海绵城市建设案例,分析了海绵城市设计过程中雨水调蓄处理设施的建设标准,设计要点,初期雨水的处理流程及污染控制效果,对海绵城市设计建设提供了思路,有很好的工程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严晨晖 《绿色环保建材》2020,(3):103-103,224
本文论述了海绵城市的基本概念,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的规划方法,如总体规划、专题规划、细节规划,以及海绵城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如铺筑渗水砖、建造绿化屋顶、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等,旨在深化公众对海绵城市理念的认知,推动城市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  相似文献   

19.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可以像海绵一样,遇水具备吸蓄、渗透及净化能力,让城市中的水处理更自然、灵活,以解决城市中逢雨必涝,旱涝并济的现状。据《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所指,未来城市建设须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为规划宗旨,强调优先利用生态边沟、雨水花园、下沉绿地等生态措施来控制及组织排水。雨水花园作为城市的"海绵体"重要形式之一,是新时代的一种新型生态科技,是生态持续的措施手段,它可以有效的净化雨水,同时还具有成本低、效率高、使用方便等特点。本文在国家加强海绵城市建设要求背景下对雨水花园进行了一些介绍,主要是分析它的前期设计和建设理论,同时还针对它的后期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规划。本文对雨水花园一系列的讨论,希望可以给我国实际建造以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悦来新城国博中心片区的海绵城市改造为例,介绍了改造工程的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以污染控制为主要目标,兼顾峰值控制和雨水资源化利用,从源头控制、过程控制、末端处理、雨水回用和社会经济效益等多方面详细阐述了广场集中片区的低影响开发措施,总结海绵城市建设经验和教训,以期指导类似山地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