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数值模拟不同微观结构的Ti6Al4V/Al_3Ti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分析复合材料层内残余应力分布特征及微观结构参数对层内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Ti6Al4V/Al_3Ti层状复合材料中各层的残余应力在对称中心点处最大,在接近材料边缘处迅速降到最低,各层内残余应力沿界面法线方向无应力梯度变化;在总厚度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层厚比和层数可改善Ti6Al4V/Al_3Ti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分布,但层厚比对复合材料层内的残余应力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高聚物粘结炸药铣削时的边缘崩块形成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聚物粘结炸药边缘质量的控制与优化问题,采用显微摄像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奥克托今基某高聚物粘结炸药件铣削时边缘崩块的宏观与细观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大切深下铣削边缘产生向工件内部扩展的断裂裂纹而出现边缘崩块,控制切深不大于0.1 mm时可以获得较好的边缘完整性;崩块区域的损伤炸药颗粒以穿晶断裂和孪晶分裂方式破坏,因而完整的炸药颗粒较少;裂纹扩展至自由表面时拉应力与剪应力起主导作用,产生沿晶裂纹、粘接剂开裂以及坑窝等损伤。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复合材料蒙皮抗冰雹冲击性能,基于弹塑性模型,考虑应变率强化效应和脆性断裂行为,建立冰雹动态本构模型。根据冰雹撞击传感器实验数据修正冰雹模型参数。通过引入三维Hashin失效准则和内聚力界面元,模拟复合材料的纤维断裂、基体压溃和脱粘分层损伤破坏行为。建立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冰雹冲击的数值模型来研究不同冲击速度下的动态响应和损伤特性。数值结果表明:针对复合材料层合板构型,冲击失效阈值能量为232 J;冲击载荷峰值和冲击点位移随冲击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幅趋缓;分层损伤面积与冲击速度近似呈线性关系;相邻层的铺层角度差为90°时,层间分层现象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中的水域具有极高的遥感应用及地理应用价值;针对SAR图像固有的相干斑以及复杂场景下SAR图像水域边缘检测算法受到建筑物等人造地物强散射点干扰造成虚假边缘的问题,提出了复杂场景下SAR图像水域边缘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SAR图像的二维灰度直方图对SAR图像进行预处理,一定程度抑制了相干斑噪声对边缘检测的影响,并在分析SAR图像中建筑物等人造地物与水域散射特性差异基础上利用二维灰度直方图对SAR图像进行分割,抑制强散射点;通过实验验证,该方法有效抑制了相干斑以及建筑物等人造地物强散射点的干扰,实现了复杂场景下的SAR图像水域边缘特征自动提取.  相似文献   

5.
边缘检测是图像处理领域中一项重要的预处理技术。根据像素点间在灰度上的局部相似性,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相似性的亚像素边缘定位方法,通过亚像素边缘定位模分析局部二阶矩的分布变化特性,利用幅值的局部极大值检测边缘和二次曲线的拟合提取亚像素边缘位置,最后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基本的填充介质的边缘缝隙天线的阻抗特性、工作频率等基本参量并进行了计算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利用图像的边缘信息进行匹配区选择的方法,即利用图像的边缘相关值,边缘点密度和边缘均匀性三个特性,对南方某一地区一年四季和隔年的卫片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将以上三个特征结合起来的函数,用此函数即可确定匹配区。  相似文献   

8.
碳-碳复合材料应用于热结构,需要了解控制性能的微观结构特性。本文目的是验明有关碳-碳复合材料破坏的微观结构因素,并在发展复合材料拉伸特性的分析模型中应用这些数据。试验方法是: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载荷下观察单向和多向复合材料中裂纹的起始和扩展。裂纹扩展的研究表明:裂纹通道是受基质中高度定向层面所控制;断裂不是发生在纤维-基质的界面处,而是发生在基质中。只有当假设纤维是弯曲的且被扭缠基质包皮所包围时,此分析模型能成功地预测应力-应变曲线。  相似文献   

9.
在武器系统中应用的弹载天线,安装在金属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上,除了对工作频率、辐射图形等电参数有一定规定外,还要满足占用体积小、机械强度高、对载体气动特性不产生显著影响等特殊要求。边缘缝隙天线就是新近发展的配用在旋转体上的一种共形天线。本文比较系统地讨论了这种天线的理论计算方法,介绍了具体应用实例,最后提出简短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基于边缘细化角点提取算法用Canny算子提取图像边缘,把边界细化为单象素并填充断点,保持边界连续,再利用角点几何特性对原始图像进行预处理,定义圆形模板,再通过扫描确定角点位置.用高斯平滑滤波器平滑图像,并采用一阶偏导的有限差分计算梯度幅值/方向.  相似文献   

11.
界面弧形微裂纹是复合材料在制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细观损伤,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不可避免。根据细观力学方法,将陶瓷颗粒、弧形裂纹和基体壳简化为椭球三相胞元置于有效介质氛围中;假设复合材料受单轴拉伸应力作用,基于有效自洽方法对复合材料基体中局部应力应变场进行分析;并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含界面微裂纹复合材料进行单轴拉伸行为模拟,得到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复杂背景下图像边缘检测中存在抗噪性能不强、边缘不连续等问题,提出了改进的Roberts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采用3×3邻域代替Roberts算法中2×2邻域来计算梯度幅值;并利用图像块之间相似性的三维块匹配的去噪模型,提高Roberts算子的检测精度和抗噪性能;通过最佳阈值迭代方法代替人为指定阈值来获取最佳分割阈值,有效地提取图中目标轮廓。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PSNR达到33dB左右,比抗噪形态学边缘检测算法和一种改进的Roberts和灰色关联分析的边缘检测算法抗噪性能好,在抑制噪声干扰的同时,能保留边缘信息,较好提取目标的整体轮廓信息,为后续目标识别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现有虹膜定位算法速度和精度,必须充分利用人眼虹膜图象固有的结构性特征,提出了基于虹膜结构与边缘分布范围双约束的虹膜定位算法。在内边界定位时,根据二值化、形态学处理后图像的灰度信息确定瞳孔区域,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圆拟合内边界。在对外边界定位时,由已知瞳孔位置参数以及虹膜结构特性构造一个虹膜外边缘自适应模板确定外边缘有效区域,然后利用虹膜外边缘梯度强度及方向分布范围的约束条件,进一步消除干扰得到比较稳定的虹膜外边缘轮廓,进而采用边缘拟合确定虹膜外边缘形状粗参数,最后采用小范围Hough变换精确定位外边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显著提高虹膜定位的速度和精度,避免了传统Hough算法搜索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高阶曲面拟合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高阶曲面拟合的边缘检测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自适应Wiener滤波,然后用一个邻域内的像素点来拟合一个高阶曲面,由此计算该点的梯度值,再依据梯度方向对梯度值进行抑制,最后依据统计特性选取阈值,得到边缘图像.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计算梯度准确,定位精度较其他方法更高,适合各种类型的边缘.  相似文献   

15.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边缘检测,其图像平滑度与尺度增大成正比:尺度增大,高频受到强抑制,输出图像的信噪比提高,图像边缘平滑变粗,定位精度降低;反之边缘定位精度可提升.小波基函数的选取应保证检测精度,故用大尺度滤波器抑制原图像噪声.同时用小尺度滤波器为图像边缘精确定位,即依据边缘检测的小波母函数一般准则,构造二次B样条小波,并采用自适应阈值图像边缘检测法检测图像边缘.  相似文献   

16.
弹性波在B4C基复合材料中传播过程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B4C基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建立了其结构的物理模型;利用应力波的知识,初步分析了弹性波在B4C基复合材料中的传播过程,并计算了不同时刻应力数值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B4C基复合材料的结构特征对弹性波的传播具有发散的作用;大量的B4C/Al界面减弱了应力波的强度,保持了B4C骨架的整体性;从而防止了B4C陶瓷的大面积碎裂,提高了B4C基复合材料的抗弹性能。  相似文献   

17.
边缘检测是图像特征提取与分析的基础,其检测质量直接决定后期分析的效果.寻找一种高效、定位精确、不漏检真边缘又不引人假边缘的检测方法,一直是人们的努力目标.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标准差算子的高效的图像边缘检测新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像素点邻域的标准差值来确定图像边缘的变化程度,从而检测出边缘像素点.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检测出有用的边缘信息,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边缘检测新算法.  相似文献   

18.
碳纤维复合材料构件干磨削砂轮研制及其加工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航  袁和平 《兵工学报》2011,32(2):186-191
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具有硬度高、各向异性、非均质的特性,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之一,磨削中极易发生分层和砂轮堵塞现象.结合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构件干磨削的加工需求,研制了磨料群可控排布超硬磨粒电镀砂轮.并以常规单层电镀砂轮为参照,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了干磨削加工试验.结果表明:新型的磨料群可控排布砂轮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圆筒的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带金属内衬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身管的热残余应力模型,考虑了复合材料加工固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缠绕角度等参数的变化.基于该模型编制了计算复合材料身管的热残余应力的程序.以T300/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例,计算了复合材料身管径向、周向和轴向的热残余应力,得到复合材料身管中的热残余应力随缠绕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复合材料身管中由固化温度变化引起的周向和轴向的热残余应力比径向的大,缠绕角在45°左右时各个方向热残余应力值最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车身前纵梁Kick-down零件的边缘开裂问题,本文通过不同材料等级的高强度钢板预变形拉伸和扩孔试验研究了其边缘拉伸性能,制定了边缘应变极限评判标准,建立了Autoform边缘应变材料模型,准确预判了零件边缘开裂的状态;并基于六西格玛设计(DFSS)中的IDDOV理论方法,确定了解决边缘开裂的冲压工艺方案,采用田口方法获得了该方案的最优冲压工艺参数.优化后的工艺方案,最大减薄率、最大增厚率和最大边缘应变值均有明显改善,量产零件无边缘开裂问题,成功解决了Kick-down零件的边缘开裂的问题;同时也表明在高强度钢零件的同步成形CAE分析中,边缘应变极限评判标准能够准确预判零件成形的边缘应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