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基于主体网格的本体驱动自主学习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网上学习系统大多只是教材的一种电子化,没有实现用户的个性化教学。该文提出建立基于本体驱动的智能知识导航图。在学习过程中,用户可定制个性化学习内容,主体网格平台可通过Agent动态搜集个性化信息,在参考已建立的知识点本体后,基于用户行为观察的方式创建个性化学习档案,并利用主体网格智能平台AGrIP的多Agent协作提供个性化的、智能自主学习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2.
“深圳现代物流信息公用平台”智能主体是该系统软件开发的新模式,系统面向主体分析与设计建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多主体“平台”系统看成一个组织,依据组织学原理分析多主体系统组织特性,建立组织模型,从而形成多主体系统宏观结构和功能需求的严格规范;根据现有技术和可利用资源确定承担各类组织职能的多个主体,由此确定各主体的职责和粒度;设计各类主体的概念模型,为“平台”系统在计算机上的实现建立清晰、可操作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智能网格模型的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格平台的异构性、动态性和分布性等特点,结合智能Agent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网格模型(Intelligent and Corporative Grid Model,ICGM).ICGM具有自组织、自管理和智能协作等特性,能很好地适应复杂网格环境,有效地屏蔽网格平台中的不利特性.在分析网格中入侵检测需求后,设计了基于ICGM的网格入侵检测系统(IDS based on ICGM,gIDS).gIDS具有较好的智能性、灵活性和扩展性,能有效地检测网格中的入侵行为,确保网格平台的安全.对比实验表明,基于智能网络模型的gIDS在检测率、误报率及检测速度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也体现出智能Agent技术与网格技术的整合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网格自身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网格的安全性因其广泛的资源共享和动态、多域的异构环境而显得极为复杂.网格安全基础设施(GSI)可以解决身份鉴别、保密性和完整性问题,却难以有效解决访问控制问题,传统的访问控制模型也不能很好的满足网格的安全需求.本文在华中科技大学计算网格平台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的计算网格访问控制模型,该模型通过定义授权步和任务状态及系统条件约束,能动态地控制主体访问资源的权限,具有较好的通用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并已在计算网格实验平台中得到了实现.  相似文献   

5.
装备作战仿真是军用仿真的一个新方向.基于平台的装备作战仿真可以实现大规模、小粒度的仿真要求,是一种较理想的装备作战仿真方法,其难点在于实现武器平台的智能仿真.该文首先阐述了基于平台的装备作战仿真的思想,然后以坦克平台为对象,重点研究了其几种典型的智能行为,例如路径规划、自动驾驶、目标搜索和识别以及选择和打击目标等的实现方法,完成了坦克平台的机动性能和火力性能仿真.  相似文献   

6.
基于数据网格的商务智能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数据网格的商务智能应用的相关概念和关键技术,重点讨论了基于数据网格的商务智能的体系结构和基本过程.  相似文献   

7.
众包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这一性质是提出新的众包平台研究方法的重要基础.众包是社会计算中一门新兴的研究领域,基于网络是众包的主要特征,互不相识的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合作创新和利润分成.不同的众包平台采用了不同的机制设计,良好的机制设计是众包平台稳定发展的基础.基于复杂适应系统,为研究众包平台提供了新的思路.以众包翻译平台为例,使用复杂适应性系统中的"主体"来模拟众包中各个角色,初步构建了众包平台中的主体模型,定义了主体的状态转换以及主体间行为和交互规则,最后,建立了一个简单的仿真框架,通过对多主体合作博弈过程的动态模拟来演示一个众包平台的发展过程,从而验证各种众包机制的合理性,为众包系统的平台设计、机制设计提供可靠和可信的依据,为研究众包平台提供了方便的模拟环境.  相似文献   

8.
《信息与电脑》2019,(18):145-146
基于云平台的多功能智能运动鞋,利用WiFi控制模块连接智能传感器将数据发送到云平台,实现数据的查询和分析。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和调节温度,称重传感器测量体重,数据传给云平台记录数据查询分析,并且设计PC端和手机端实现监控。基于此,笔者重点分析了基于云平台的多功能智能运动鞋。  相似文献   

9.
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农业监控平台架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智能农业监控平台建设的相关需求,针对智能农业监控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政府组织协调、运营商建设的智能农业监控平台建设模式.结合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设计了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农业监控平台建设架构.平台体系结构灵活、部署方便,基于云端服务成本低廉,为推动智能温室监控平台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将多主体技术应用于供应链系统的开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的供应链系统结构,设计实现了基于多智能主体的企业供应链系统开发平台MA-SCSP。在对供应链主体的结构进行模块化的基础上,就系统实现的核心问题——主体计划库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有限状态自动机模板结构,并给出了计划库的语法定义,支持平台用户对实际系统的快速开发。  相似文献   

11.
网格是一个计算资源池,网格技术适于大型的科学计算和项目研究,它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对网格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提出了智能网格的环境和AGS结构体系模型、并对此AGS结构体系模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设计.同时从网格的应用背景出发、选择合适的网格平台、从局部到整体规划的原则进行了智能网格系统的组建研究;指出了网格技术的应用,给网格内的用户提供一体化的高性能计算环境和信息服务;同时由于网格的实现,也将为解决复杂的系统问题的综合集成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韩光法  王汝传 《微机发展》2004,14(7):1-4,105
为了研究基于移动代理的网格计算资源管理模型,介绍了网格计算环境和其体系结构应有的特征,并分析了基于其上的应用层模型应有的特征;根据各种不同的资源管理策略,研究了各种策略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了各种改进方法;同时,提出了将移动代理引入网格计算中以解决资源管理、作业调度等问题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基于Agent网格计算性能的实时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网格环境中资源的动态性、非独占性、异构性、分布性和网络通信延迟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导致了应用程序的复杂和低效,难以达到预期的性能。为了实时调整和改进并行和分布式应用的性能,该文研究采用Agent技术设计一种系统模型,利用Agent收集应用各种性能参数,然后利用Agent的智能性,加以分析综合并实时调整,使应用程序更加适应网格的动态环境,获得更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王雪琛  张月卓 《微机发展》2004,14(7):85-87,89
网格计算的异构性、动态性和可扩展性对分布式计算技术提出了挑战。当前的分布式计算都是基于传统的Client/Server模式,通过远程过程调用或消息传递等方式实现跨平台操作,比较适合稳定的网络环境和应用场合,难以适应网格计算的要求。通过对agent技术的特点和优点的分析,提出了在网格计算中应用agent技术的思想,提出了agent技术在网格计算中的应用模型和六个应用方向,讨论了在网格计算中应用agent技术存在的问题,最后展望了agent技术在网格计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概念、发展概述及其在煤炭行业发展中的应用,指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山应用只是点状结合和浅度结合,没有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和矿山某个生产或管理系统层面的深度融合。概述了智能矿山的发展历程,指出智能矿山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和矿山实体的深度融合体,利用智能通信、智能控制和智能计算技术实现数字化矿山的计算、处理,构建数字孪生矿山,通过数字孪生矿山和物理矿山的智能交互演化,达到对煤矿安全、高效、绿色的生产控制。构建了将人工智能技术和矿山深度融合的包括设备层、智能层、应用层的智能矿山三层构架:应用层处于智能矿山的最高层,其中的数字孪生矿山子层相当于“数字大脑”,实现矿山最高层次的智能控制;智能层中的智能体要求子系统不仅仅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处理子系统所产生的数据,而是从架构上就要将智能计算、智能通信、智能控制融为一体。展望了智能矿山建设的发展趋势:智能化矿山需要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和矿山融合度的深入研究,将现有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故障检测、诊断及超前干预技术应用到机器人系统中,智能计算、智能通信、智能控制融合的巡检机器人将是最早能推广的井下智能体之一;智能化矿山需要进一步加强复杂巨系统建模技术的研究,只有建立了矿山的复杂巨系统模型,才能实现采矿活动和环境的协同互动,实现采煤活动的精准控制,复杂巨系统模型的缺乏将是未来智能矿山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十三五”总体规划的提出,我国电网建设工作中,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建设工程依然是重中之重。智能电网的不断发展建设推动了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发展,原有的变电站监测系统由于设计独立,数据不统一,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智能辅助平台的推出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设计一种基于数据层、规约层和管理层的3层架构的可靠稳定的前置数据采集模块,模块的运行具有灵活性和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为智能辅助平台提供稳定可靠的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17.
通信技术在电力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力产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建设强大的数字化智能电网已成为必然趋势。电力系统中主要以智能电网为主开拓业务,以通信技术支持整个信息网络作为可操作平台,对电力系统中发电、变电、输电、调度、用电以及配电等方面进行智能操控,因此,通信技术在电力智能系统中的业务应用等,可加速实现电力、信息以及业务等的高度融合。而本文主要阐述几种主要的通信技术在电力智能电网系统中的主要作用,以及通信技术在整个电力系统(智能电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苏州城区河道纵横,闸、泵、堰等水利控制工程众多,目前主要依赖人工调度的模式,统筹兼顾难度较大,难以满足苏州城区水环境高质量目标实现所需的精准化调度要求。分析城区水利工程、监测设备及信息化建设现状,以畅流活水智慧调度应用开发为出发点,以监测数据为驱动,以模型为核心,以远控为手段,依托模型云,构建包括监测设备层、支撑平台层和业务应用层的苏州城区活水联控联调系统平台。平台建成后, 利用物联感知系统代替人工观测,实现全智能一键化精准调度代替人工调度,充分发挥清水工程效益,通过精准调度可实现重点河道水体清澈,提升苏州市城区水利综合调度决策能力,完善苏州水利信息化建设布局。  相似文献   

19.
自动化巡检平台是智能处理数据的崭新手段,当代信息社会不断产生大量数据流,为提升数据巡检性能,开发一种海量数据流环境下自动化巡检平台。数据采集层核心是Flume NG技术,包括Source、Channel、Sink组件,完成数据采集与传输;数据挖掘层利用数据挖掘过程模型、代码生成引擎、数据挖掘组件模型以及MapReduce执行框架等技术挖掘海量数据,获取自动化巡检结果;巡检结果在功能展示层通过B/S系统展现。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海量数据环境下,平台查全率与查准率始终高于95%,巡检结果与实际情况一致,是一种可靠的海量数据自动化巡检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