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H13钢加厚模在淬火过程中产生裂纹的原因进行分析,指出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是确保获得最佳的强韧性及热疲劳抗力的关键,也是确保淬火质量的关键。分析结果表明,在H13钢淬火过程中,操作不当是使加厚模产生裂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H13钢模套开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硬度计、光谱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等对H13钢模套早期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套开裂的直接原因是硬度偏高,明显超出了48~50 HRC的技术要求;原材料中存在较严重的带状组织,局部碳化物颗粒尖角化,模套中部退刀槽的锐尖结构等因素也是诱发裂纹、引起早期开裂失效的原因。据此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在制造热挤压模具的过程中,所用的模具钢RM-2在淬火过程中发生了淬火开裂.采用光学显微镜、成分分析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对淬裂的模具钢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对该模具钢的开裂原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热处理不当造成的模具表层产生粗大铁素体和低碳马氏体是导致其淬火开裂的主要原因;碳化物及氧化物夹杂的存在为裂纹扩展提供了有效路径.因此,RM-2模具钢在工业炉中进行淬火时要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严格控制淬火工艺.  相似文献   

4.
用JX-1118水溶液作为淬火介质代替传统淬火油对H13热模具钢进行热处理,考察工件热处理后的机械性能及淬裂情况,并分别测试试样在淬火及两次回火后的洛氏硬度,分析淬火件的各种机械性能.结果表明,该介质具有理想的冷却速度和良好的淬透性,淬火后的工件获得了较理想的硬化层深度,有效地解决了油淬不硬、水淬易裂等问题,同时也改善...  相似文献   

5.
H13钢铝合金压铸模开裂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电镜及金相检验结果分析表明,由于压铸模模具的成分偏析而产生由马氏体及残留奥氏体构成的带状组织缺陷,工作时模具表面出现回火裂纹,在内应力作用下模具发生早期热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6.
提高H13钢热作模具寿命方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晋龙 《热处理》2002,17(2):7-10
延长热模具使用寿命,必须提高模具的耐磨性,红硬性,耐热疲劳性能及具有良好的强韧性。本文对提高H13钢热作模具使用寿命的各种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综述,以期促进这些工艺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4Cr5MoSiV1热作模具钢等温淬火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论述了不同等温淬火工艺对H13钢(4Cr5MoSiV1)组织和性能的影响。H13钢经250℃×10min等温淬火和回火后,得到具有优异强韧性配合的B下/M复相组织。与常规处理相比,在高温强度和塑性不降低的情况下,可使高温冲击韧度提高33.4%。管子钳活动甜头热锻模和哈夫模应用此工艺处理后,使用寿命可比原用3Cr2W8V钢提高1.5~6倍,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H13热模钢锻材过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 H1 3锻材过热的宏观断口、显微组织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 ,锻材断口呈石状、显微组织枝晶特粗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锻造加热工艺控制不当造成。而一般过热的锻材可通过高温快冷正火处理来改善其显微组织 ,从而获得 NADCA( ASTM)标准的合格级别组织。  相似文献   

9.
3Cr2W8V钢热作模具早期开裂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3Cr2W8V钢制P-Cu合金焊料热挤压模、呆扳手热锻模和电力扣件热锻模淬火时或使用中多次发生早期开裂的原因。针对错综复杂的失效现象,利用扫描电镜等设备分析了断口的宏观和微观形貌、碳化物分布等显微组织特征。从模具生产过程研究表明,几种模具开裂原因并不相同,逐一采取了相应对策,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PC35.7-13,PC35.7.2-2是我厂平板车上刹车部分的两种小轴。材质为45钢,棒料直径40mm,其技术要求:调质硬度235~277HB。在对该棒料进行调质处理时发现约有30%棒料调质后端面产生弧形裂纹。调质工艺为:820℃×2.5h水淬,570℃×2.5h回火,布氏硬度为260~270HB。符合调质件硬度要求。1 原材料化学成分及金相组织1.1原材料化学成分(w%)CMnSiPS0.50.60.270.0120.016与45钢材质标准对照符合45钢材质要求。1.2低倍组织检验:根据GB226-77标准对这批轴取样进行低倍组织检验,发现有严重的组织缺陷一框形偏析。如图1所示,根据偏…  相似文献   

11.
王丽莲 《热处理》2010,25(5):39-44
按传统观点,钢件淬火裂纹的产生有钢材冶金质量不良、锻造缺陷、热处理工艺不当、工件形状不合理等原因。采用H13钢试块研究了淬火后未及时回火、脱碳、形状不良、过热或在淬火温度下长时间保温对H13钢真空淬火开裂倾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件脱碳、形状不良、淬火后不及时回火和过热与H13钢真空淬火开裂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2.
模具钢淬火十种裂纹分析与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具钢热处理中,淬火是常见工序。然而,因种种原因,有时难免会产生淬火裂纹,致使前功尽弃。分析裂纹产生原因,进而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常见淬火裂纹有以下10种类型。1纵向裂纹裂纹呈轴向,形状细而长。当模具完全淬透即无心淬火时,心部转变为比容最大的淬火马氏体,产生切向拉应力,模具钢的含碳量愈高,产生的切向拉应力愈大,当拉应力大于该钢强度极限时导致纵向裂纹形成。以下因素又加剧了纵向裂纹的产生:①钢中含有较多S、P、Sb、Bi、Pb、Sn、As等低熔点有害杂质,钢锭轧制时沿轧制方向呈纵向严重…  相似文献   

13.
冷作模具钢淬火裂纹的搭桥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合金冷作模具钢多属于高碳钢,淬火中易出现淬火裂纹。对于尺寸较大、形状复杂、加工精度高的冷作模具,因出现淬火裂纹而报废,损失是十分惨重的。如何修复已出现淬火裂纹的模具,是工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对已形成淬火裂纹的冷作模具进行搭桥修复的新思想,并进行了试验研究。即首先对淬火裂纹尖端进行脉冲放电,钝化裂纹尖端,防止裂纹在焊合过程中扩展,然后,对模具表面裸露的淬火裂纹顶部用YG8电极进行火花放电修复,相当于在裂纹顶部搭上一座“桥”。修复后,由于焊合层的内侧也存在类似裂纹尖端的区域,会使模具在工作时引起应力集中。因此修复后再对焊后层与裂纹连接处进行第二次脉冲放电钝化止裂,使焊合层下的裂纹尖端钝化且变成拱形,极大地提高了焊合层的承载能力,实现了对淬火裂纹搭桥式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模具在淬、回火后发现有裂纹,对失效的模具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及金相检验.结果表明,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尺寸变化以及机加工刀痕引起的应力集中效应,细小颗粒状、条状碳化物沿晶界分布的组织状态弱化了晶界,降低了材料的抗裂纹扩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朱晓红  方政 《热处理》2011,26(6):79-81
H13钢挤压模淬火后出现开裂.对开裂模具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检验,以揭示模具开裂的原因.结果表明,该模具的含铬量超标,且存在化学成分偏析和显微孔隙等缺陷,从而导致模具淬火开裂.  相似文献   

16.
李瑞虎  陈耿 《金属热处理》2006,31(12):83-84
销轴作为连接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连接机构中.图1是某厂开发的曲柄连杆连接柱型销轴零件.对于柱型销轴来讲,它不仅受到剪切力的作用,而且要求表面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心部具有韧性.其加工工艺为:浇注成型→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淬火→低温回火→磨削.按图纸要求该零件经调质处理后硬度为23~28 HRC,淬火低温回火后表面硬度为45~50 HRC.按照工艺要求对该零件进行调质处理(850℃×1.5 h加热保温,水冷,550℃×2 h高温回火)后,发现约10%的零件端面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17.
肖结良 《热处理》2009,24(6):74-75
2Cr13钢属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淬透性,尺寸不大的2Cr13钢工件从淬火温度空冷即可淬透,获得马氏体组织。有鉴于此,2Cr13钢制某化学建材挤出模采用锻后余热空冷淬火再高温回火的工艺替代原调质工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已在生产中应用,不仅缩短了生产周期,且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生产中45钢制零件出现的淬火裂纹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零件淬火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零件尺寸处于淬火裂纹的敏感尺寸范围,同时钢中碳的质量分数影响了加热时奥氏体形成的相变点.经过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试验后,得到在790℃加热采用水-油淬火的方法可有效避免零件淬火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H13铝型材挤压模具早期开裂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铝型材挤压模具早期开裂失效形式 ,对模具进行了强度校核 ,并通过化学成分、显微组织及断口分析等试验方法 ,对模具材料进行分析 ,探讨了模具早期失效的原因 ,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铸造技术》2019,(9):999-1000
采用宏观检验、微观检验等手段,对2A12壳体固溶处理时产生的裂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显微组织中大量的复熔球、三角晶界及晶界熔化现象,是壳体固溶处理时严重的过烧特征,也是导致壳体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