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混凝-微电解预处理维生素B1生产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维生素B1生产废水成分复杂、难于生化降解、水质不稳定、固体悬浮颗粒含量高的特点,采用混凝-微电解法进行预处理.当混凝剂三氯化铁的投加质量浓度为150 mg/L,微电解反应器内pH为4.2,反应时间为50 min时,出水TOC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7.4%和82.3%,对SS的去除率也达95%,同时有效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2.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生物毒性大、可生化性差,属高难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结合本公司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高浓度废水采用两级高级氧化工艺为:微电解+芬顿氧化+电催化氧化的方法处理,效果很好,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3.8%和90%~A.-k-,各项指标均达到企业所在园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为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的处理途径。  相似文献   

3.
化学合成制药废水生物毒性大、可生化性差,属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采用高级氧化-铁碳微电解-ABR-UBF-好氧工艺进行处理,工程实践表明,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出水COD在300mg·L~(-1)以下,出水水质完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4.
微电解技术是近些年来处理工业废水中较新的预处理技术,简要介绍了微电解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微电解组合工艺在制药废水中的应用。该工艺不仅提高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生化性,又能节约成本,符合我国节能环保的环境政策。  相似文献   

5.
IC-SBR工艺处理维生素制药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IC-SBR)处理维生素制药废水,处理规模为1 200m3·d-1.在进水COD、BOD分别为10 000、3 600 mg·L-1、SS的质量浓度108 mg·L-1时,出水COD、BOD分别为80、25 mg·L-1、SS的质量浓度22 mg·L-1,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9.2%、99.3%、79.6%,达到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7-2008)一类污染物排放限值.工程实践表明,该组合工艺具有投资少、占地面积少、运行效果稳定,运行费用低、可回收能源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张婉  勇银华 《江西化工》2020,(1):153-155
制药废水是一种比较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其成分通常含高氨氮、高盐分、高COD,且含剧毒,即便是排放量小,一旦进入水体便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分析制药废水成分,探讨现有废水分开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废水混合处理方案,对混合废水通过在芬顿前增设微电解进行预处理,并增设深度处理系统引入中水回用,使得混合废水得到有效利用,减少废水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於静  胡雨嘉  曹晓悦 《广州化工》2023,(13):170-172
化工制药废水组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且可生化性差,处理困难。经多种工艺比选及方案论证,台州市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混凝沉淀/芬顿氧化/二段式生物接触氧化/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化工制药废水,通过调节适宜的pH和B/C,去除有机物、SS等污染物质。废水处理量为180 m3/d,稳定运行之后,BOD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16%和99.28%,氨氮和SS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4%和94.6%,出水水质达到《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6-2008)。  相似文献   

8.
章亮  杨尧 《江西化工》2020,(2):195-197
以某医药废水生产厂区为例,对该厂区扩建项目的废水处理站进行工程设计以处理生活废水与医药废水,建成后的处理效果达到《绿叶废水接管标准表》要求。工程实践探究了采用“分质收集+两级分质预处理+生化法综合处理”的总体工艺系统,对医药废水和生活废水的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处理效果良好,运行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9.
制药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药废水具有成分复杂、浓度高、难降解等特点,针对制药废水的处理难题,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近几年来废水处理的一些新技术,如Fenton法、湿式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超声氧化法、微波催化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电化学法等,并综述了这些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制药废水的特点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周今华  肖群 《广东化工》2012,39(6):333-334,336
采用微电解、催化氧化预处理后厌氧酸化、加药除硫、生化处理工艺在制药废水治理上的应用,该工艺自2008年10月投产至今处理效果稳定,处理效率达90%以上,出水COD浓度均在80 mg/L左右。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解酸化-好氧氧化-砂滤串联工艺处理维生素B1制药废水,试验分别考察了pH、温度、滤速、溶解氧以及污泥负荷对整个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废水BOD/COD约为0.14,属难生物降解废水,经水解酸化处理后,出水BOD/COD可达0.43,可生化性大大提高.维持好氧氧化工段进水COD质量浓度和MLSS的COD负荷分别在3 000mg/L和0.4~0.5 kg/(kg·d)时,系统运行稳定性好,COD去除率均在80.0%以上.  相似文献   

12.
微电解-UASB-接触氧化处理羧甲基纤维素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潘碌亭  吴锦峰  罗华飞 《化工学报》2010,61(5):1275-1281
针对羧甲基纤维素(CMC)废水高浓度、高盐分和难生物降解的特点,采用微电解-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工艺处理高浓度CMC废水。废水含盐约4%,COD和BOD5分别约20000mg.L-1和2100mg.L-1。最佳条件下微电解对COD去除率为35%,处理后废水B/C提高到0.34,稀释后经UASB和两级接触氧化法对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0%、75%和65%,最终出水COD在100mg.L-1以下,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通过GS-MS和颗粒污泥分析,分别研究了微电解对污染物去除特性和去除机理与UASB的启动特性。微电解-UASB-生物接触氧化组合技术具有运行稳定、高效和抗冲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在发制品废水处理中常用的单元技术,包括微电解法、混凝法、吸附法、高级氧化法和生物处理法,分析了它们的处理机制、处理效果及优缺点,并对处理发制品废水的组合工艺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优化适合发制品废水特点的高效混凝、高效厌氧、强化硝化、高级氧化等单元技术,并进行合理的技术集成是今后发制品废水处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采用Fenton氧化-混凝法对DSD酸还原段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得出最佳Fenton氧化条件:pH值为3、H2O2投加量为1 mL/L(分3次投加)、FeSO4.7H2O投加量为200 mg/L、反应时间为45 min;混凝条件:pH值为10,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3 mg/L。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处理COD的质量浓度为516 mg/L、色度为500倍的废水,其COD、色度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1.0%、98.0%。  相似文献   

15.
制药废水零排放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混凝、生化、反渗透(RO)和三效蒸发器组合工艺,对某制药企业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混凝沉淀、生化处理去除部分有机物和氮磷,然后利用RO系统去除剩余的有机物、氮磷和盐分,最后采用三效蒸发器对RO系统浓水进行蒸发浓缩。研究结果表明,出水水质可满足企业生产工艺用水水质要求,并达到零排放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6.
采用铁炭微电解法对羧甲基纤维素废水进行预处理试验,研究了初始pH值、曝气、停留时间等关键因素对COD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16000mg/L,进水初始pH值为3.5,停留时间75min,铁炭体积比为1∶1,曝气量为5L/min,此条件下COD去除率为35.14%,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油脂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工程的设计参数和运行情况.实践结果表明,采用混凝沉淀-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油脂加工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出水可以达到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而且管理方便,运行成本低,节水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混凝沉淀-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乳品生产废水的设计、调试、运行情况以及主要工艺设备。运行结果表明,在进水的SS、CODCr、BOD5、NH3-N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00~1000、800~3000、350~1500、25~70mg/L时,其处理出水的SS、CODCr、BOD5、NH3-N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12.29、1.78、9.3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该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处理效率好,运行费用低等特点,能广泛应用于乳品生产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纤维素乙醇废水厌氧出水的可生化性,采用臭氧氧化法对其进行强化处理,考察了反应时间、臭氧投加量、初始p H及反应温度对纤维素乙醇废水可生化性、COD和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pH为8~10,臭氧投加量为5 g/h,反应时间为80 min,反应温度为30℃的最优条件下,出水COD为1 450 mg/L左右,COD去除率稳定在35%左右;出水氨氮为220 mg/L左右,氨氮去除率稳定在40%以上,出水BOD_5/COD由0.1提高到0.3左右,废水的可生化性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