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承丽  王健平  赵震  王鹏  孙铎  刘灏亮 《中州煤炭》2023,(5):133-136,143
E区块由于水驱阶段开发时间较长且井距较大,井网波及效果差、含水率高,为了进一步挖潜剩余油,需要对井网进行调整。试验区油层整体上发育较差,层间差异大,好层、差层垂向上交互分布,如果同时开采,差层难以得到有效动用,所以确定先开发差层、再开发好层的开发次序。目前,E区块葡Ⅰ3层处于三元复合驱后续水驱阶段,产量低,需上返到萨Ⅱ、萨Ⅲ、葡Ⅰ1-2层组,结合三元上返井网和目前水驱井网共设计4套井网调整方案,对薄差层进行井网调整优化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地质模型,然后在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对剩余油进行分析,目前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断层边部及井网控制不住的区域。根据方案效果对比结果,推荐方案4(即利用三元上返井网结合14口水驱井的方案),初期含水率为90.34%,初期产能43.15 t,阶段采出程度为16.77%,最终采收率为53.25%。  相似文献   

2.
针对升平油田储层精细地质研究,利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建立起单层剩余油识别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试验区各小层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总结出各类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成因类型,并分析了试验区剩余油潜力分布,从而为油田调整挖潜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升平油田储层精细地质研究,利用神经网络模式识别方法建立起单层剩余油识别模型,在此基础上对试验区各小层剩余油分布进行研究,总结出各类油层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成因类型,并分析了试验区剩余油潜力分布,从而为油田调整挖潜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安全机制是实现信息安全的核心要素。现有的安全机制主要解决单角色单用户的安全性问题,对于多角色多用户共享的安全问题研究的较少。文章提出了共享加密文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对其安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它可以在不可信的服务器和网络环境中安全的存放及传输文件,具有安全可靠、多人共享、角色控制、二次授权、权限撤销及简洁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致密油藏具有低孔低渗、裂缝发育以及强非均质性等地质特征,因此致密油藏注采井网形式的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改进了传统油藏生产潜力方法,得到了适合致密油藏开发的油藏生产潜力方法,并对改进型油藏生产潜力、传统油藏生产潜力及油藏储量丰度三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在基于生产潜力计算方法得到优势布井区域后,采用正交设计法,通过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五点法、反七点法、反九点法和平行井网的生产效果进行模拟预测,对天然裂缝展布方向与井网方位的关系进行研究,完成致密油藏井网形式的优选。结果表明:改进的生产潜力方法是可靠的,比原有的油藏生产潜力方法和储量丰度更能反映致密油藏不同地区的开发潜力, 可以作为致密油藏优势布井区域优选的依据。在致密油藏天然裂缝发育的情况下,采用五点法井网,将压裂水平井平行于天然裂缝布置,采出程度最高,见水时间最晚,含水率上升最慢,开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设计矿区煤层气开发井网,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矿区内井网进行了设计。结果显示:矿区内缓倾斜区域煤层气井的布置方式采用矩形井网较合适,最优走向井间距为500 m,最优倾向井间距为350 m;矿区内急倾斜区域煤层气井的布井方式采用菱形井网较合适,最优走向井间距为300 m,最优倾向井间距为350 m。该研究为确定不同倾斜程度煤储层条件下煤层气井的合理井间距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煤层气井网优化是煤层气开发的重要环节,井网部署的合理与否,不仅关系到单井产量的大小,而且直接影响到煤层气试验区开发效果的成败。本文对井网部署原则以及优化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井距优选的多种方法,并把这些方法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延川南煤层气试验区的开发井网优化,为该区的煤层气开发方案设计提供了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16,(10):91-93
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煤阶属于中-高阶煤,具有低压、低渗、低饱和度、非均质性强、高含气量的特点,因此决定了其必须要采用整体降压、规模动用的方式进行排采。采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樊庄区块不同构造位置的井网井距部署方式进行对比优化,以实现井网差异化部署。  相似文献   

9.
井网布置是砂岩型铀矿地浸开发过程中最重要采矿设计之一,关系到矿山投资、资源回收率和采区服务年限。井网布置影响因素众多,对于设计过程中哪些是主要因素及因素影响大小等尚未达成共识。针对井网布置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井网布置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独立性指标分类方法,构建了地浸采铀井网影响因素的“二层次多因子”指标体系;为比较各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判断矩阵,研究得到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及对应权重值,其中,矿体埋深、矿体品位、矿体厚度、矿体渗透性和矿体连续性5项为影响井网布置的主要因素,权重累积频率达81.33%。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权重的确立,为砂岩型铀矿开发设计和井网优化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SKE区块是中石化在哈萨克斯坦国阿特劳州的Sazankurak油田内的一个勘探开发区块,该区块已完钻的3口井在钻井过程中均出现严重井漏,地层承压试验,地层破裂压力为2~3MPa。由于水泥浆密度远远高于泥浆密度(即使采用低密度水泥浆体系),固井时仍会发生井漏,造成低返事故。同时,因漏层为油层,井漏将严重污染油层,为后期开采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为确保SKE区块固井质量,针对国外施工客观实际,根据该区块地层特点,钻井漏失情况,分别采用了双级注水泥工艺、漏层顶部注水泥工艺和漏层注水泥塞工艺进行固井施工,实践证明,采用漏层顶部注水泥工艺能很好地解决哈萨克斯坦国阿特劳州的Sazankurak油田固井井漏问题,而双级注水泥工艺在工具配套完善的基础上也是一个很好的固井方案。  相似文献   

11.
预应力固井就是给套管施加一定强度的拉应力,使套管在此状态下被水泥凝结,当温度升高时,就可抵消一部分套管受热产生的压应力,从而提高套管的耐温极限.预应力固井技术是国内外稠油开采普遍采用的技术.由于注蒸汽热采,随着温度变化,套管内的应力亦在不断变化,致使本体与螺纹联结受到破坏.在中原内蒙油田稠油热采条件下,油层套管所受热应力都在540MPa以上,所施加的预应力就是要部分抵消注蒸汽后套管所产生的巨大热应力(压应力),保持套管处于弹性受力范围内,而不发生塑性变形而损坏,从而延长油井寿命.  相似文献   

12.
露天开采矿山转地下开采时存在境界矿柱厚度留设问题,以落凼矿为工程背景,运用工程类比分析法、卡特(Carter)比例顶柱评价方法以及MIDAS/GTS有限元分析法对于落凼矿露天转地下开采过渡期间境界矿柱留设厚度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在落凼矿东部露天采场开采期间,其境界矿柱厚度最低为20~25 m。  相似文献   

13.
《煤炭技术》2016,(5):60-62
为研究大宁区块煤层气资源条件与垂直井产能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含气量、资源丰度、含气饱和度、临储压力比对产气量的影响,并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产气潜力预测。结果表明:该区块含气量、资源丰度、含气饱和度、临储压力比对煤层气垂直井产能影响均较弱,模糊综合评价法能够对产气潜力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4.
准确确定出煤层气直井低产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增产技术对策,是减少盲目投资、提高产气效益的关键之一。以柿庄南区块为研究对象,从煤储层地质资源条件、钻井工艺、压裂工艺、排采工作制度等4个方面分析了煤层气低产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室酸化解污试验、压裂参数优化模拟研究、解除煤粉堵塞工艺原理分析、降低泵挂深度增产原理分析等方法,提出了不同低产原因下的针对性技术对策。结果表明:钻井污染严重的井可采用酸化解污+常规水力压裂方式实现增产;煤体结构以原生结构+碎裂煤为主,压裂参数不合理造成的煤层气低产井,优先采用重复压裂技术;煤体结构以碎粒或糜棱煤为主的低产井,需根据顶/底板岩性及围岩补给情况,确定顶/底板压裂的可行性;泵挂深度在煤层5 m以上的且曾经有较高产气量的低产井,可通过加深泵挂实现增产;排采应力敏感的低产井,优化二次压裂泵注参数,实现裂缝转向的目的;井筒内煤粉堵塞、泵效低造成的低产井,优先选用冲洗泵等循环洗井装置洗井提高泵效,实现正常产液来提高产气量;井筒附近煤粉堵塞引起产水量、产气量急剧下降的低产井,优先选用氮气等解堵技术实现增产。现场部分增产技术的应用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可靠性。该研究成果为煤层气低产井区二次改造方案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