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钦  封严  赵东 《纺织学报》2015,36(11):99-102
为了提高应用于擦拭布领域的聚酯/锦纶6(PET/PA6)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丙烯酰胺(AM)为亲水接枝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亲油接枝单体,采用紫外光接枝的方法将AM和BA接枝到PET/PA6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以提高其亲水亲油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等研究了接枝前后的PET/PA6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结构,并分析了其亲水性、亲油性和刚柔性等性能。结果表明,AM和BA成功接枝到PET/PA6双组份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且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和柔软度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接枝率为18.32%时,接枝后非织造布的吸水率提高了39.25%,吸油率提高了73.58%,非织造布的柔软度较好。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聚酯/锦纶6(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丙烯酰胺(AM)为亲水接枝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亲油接枝单体,采用紫外光接枝法将AM和BA接枝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以提高其亲水亲油性能。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研究了接枝前后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的结构,并分析了其亲水性、亲油性和柔软度等性能。结果表明,AM和BA成功接枝到PET/PA6双组分纺粘水刺非织造布表面,且非织造布的亲水亲油性能和柔软度随着接枝率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接枝率为18.32%时,接枝后非织造布的吸水率提高了39.25%,吸油率提高了73.58%,非织造布的柔软度较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紫外照射方法对聚丙烯(PP)非织造布进行改性。将丙烯酸(AA)接枝聚合到PP非织造布表面,制得PP-g-AA改性非织造布。研究了交联剂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并研究了接枝前后非织造布的形态和微观结构的变化,以及接枝非织造布对染液的吸附与解吸行为及其透水性。结果表明:AA可有效接枝到PP非织造布上;接枝非织造布对阳离子红X-GRL的最大吸附量为146.4 mg/g,显示出优异的吸附性能;等温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动力学模型符合Lagegren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接枝非织造布的水通量表现出强烈的酸碱性和电解质依赖性;接枝PP非织造布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能再生循环利用。采用吸附过滤方式使用PP-g-AA非织造布可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4.
在紫外照射下,分别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接枝聚合到SMS聚丙烯非织造布表面,研究接枝聚合条件(单体体积分数、交联剂体积分数、光敏剂体积分数和照射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接触角仪等对改性SMS聚丙烯非织造布的结构和亲水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与反应性较强且疏水性较强的单体GMA相比,反应性较弱且亲水性强的单体HEMA的接枝率相对较低;亲水性HEMA不均匀地分布在非织造布表面及内部,疏水性GMA倾向在熔喷层接枝聚合;接枝聚合改性作用导致SMS聚丙烯非织造布的结晶度和熔点降低;且不论单体的亲疏水性,接枝聚合改性后SMS聚丙烯非织造布的亲水性只是略有改善;接枝聚合改性后SMS聚丙烯非织造布的水通量降低。  相似文献   

5.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聚丙烯SMS复合非织造布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功率及真空度对试样亲水性的影响,并以芯吸高度为指标,优化改性工艺,比较改性前后聚丙烯SMS复合非织造布的强力、透气性及表面形态。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明显改善聚丙烯SMS复合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在真空度30 Pa、功率125 W、处理时间120 s的条件下进行处理,聚丙烯SMS复合非织造布试样的水接触角由处理前的62.3°降至0°,试样断裂强力稍有下降,透气性提高,改性纤维表面有刻蚀现象。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体引发DMDAAC接枝丙纶非织造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等离子体引发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接枝丙纶非织造布,以改善其表面性能,同时赋予材料抗菌功能。采用预浸泡单体再经等离子体照射的方法进行接枝。以材料对酸性红染料的结合量为接枝率的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得出等离子体处理最佳条件:放电功率为250W,时间为25min,压强为30Pa;接枝后非织造布对染料的结合量为151.4μg/cm2。用XPS、TG、液态水分管理系统分别对接枝后材料的表面元素组成、热稳定性和亲水性进行表征,并用抑菌晕法和定时暴露法表征材料的抗菌性。结果表明材料表面含有N元素,接枝后非织造布的亲水性、热稳定性提高,并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研发新型非织造医用绷带,通过水刺加固技术制备水刺非织造坯布,并对坯布进行涂层整理,得到水刺非织造医用绷带基布。测试分析涂层整理前后试样的表面微观形貌、面密度和厚度,以及拉伸性能、弯曲性能、透气性能、亲水性能及液体扩散性能等。结果表明:涂层整理后的试样,孔隙增大,面密度和厚度均有下降,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透气性能均得到改善;涂层整理前后的试样均表现出优异的亲水性能,且涂层整理后试样的液体扩散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丙纶非织造布在使用中出现的亲水性较差、易产生静电等现象,采用等离子处理机对丙纶非织造布进行改性处理,探究处理时间和处理功率对丙纶非织造布表面形貌、力学性能及亲水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等离子处理后的丙纶非织造布亲水性能均有所改善,且处理功率较处理时间对提高丙纶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更明显;当处理功率为75 W、处理时间为2 min时,丙纶非织造布的断裂强力较处理前的损失较小,半衰期为10.42 s,静态接触角为37°,芯吸时间为600 s时芯吸高度为46 mm,亲水性能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9.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进行表面改性。以水接触角为指标,研究了纤维挤出量、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及真空度3个参数对试样表面亲水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试验优化了改性工艺,提高了非织造布亲水性能,并比较了改性前后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及表面形态。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120 s,真空度为0.9 Pa,挤出量为4 g/h·min的工艺条件下,聚丙烯熔喷非织造布的水接触角由原来的120.5°降至36.5°,试样力学性能稍有下降,处理后纤维表面的刻蚀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氧化石墨烯对丙纶非织造布进行抗静电改性。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石墨烯和抗静电改性前后的丙纶非织造布的表面形态进行表征,并测试改性前后丙纶非织造布的抗静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边缘带有褶皱结构;改性后丙纶非织造布纤维表面出现了沟槽和凹坑,氧化石墨烯附着在丙纶非织造布纤维表面;经氧化石墨烯改性的丙纶非织造布的抗静电性能和力学性能均得到较大的提高;且当氧化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1.2%时,改性后丙纶非织造布的综合性能达到最好。  相似文献   

11.
为去除造口袋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异味和臭气,将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的活性炭(AC)浸轧于棉纤维表面,利用活性炭优异的吸附性,制备一种可用于造口袋的具有除臭功能的非织造布。对不同质量分数活性炭负载棉非织造布的形貌、化学结构、热性能、透气性、力学性能和除臭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负载前后非织造布扫描电镜(SEM)照片以及热重分析(TGA)结果均证实活性炭成功负载到棉纤维表面,随着活性炭质量分数的增加,非织造布的透气性略有下降,但不影响棉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除臭实验结果表明,试样对氨气和醋酸的除臭率均大于80%,当负载活性炭质量分数为5.3%时,对氨气和醋酸的除臭率达到最大,分别为94.8%和94.1%,均符合JEC 301—2013《SEK标志纤维制品认证基准》标准规定,该活性炭负载棉非织造可与其他医用材料结合应用于造口袋除臭。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织物结构对表面沉积纳米复合薄膜形貌及性能的影响,采用直流射频共溅法,以不同组织结构纯涤纶织物为基材,分别以金属银(Ag)与锌(Zn)为靶材,制备Ag/ZnO纳米薄膜。对表面沉积Ag/ZnO薄膜的涤纶织物的形貌结构,沉积颜色、防紫外线性能及电磁屏蔽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非织造布表面薄膜颗粒分布较为均匀,机织布表面纳米颗粒最不平整,针织布表面纳米颗粒粒径较小,并存在部分团簇颗粒;试样表面Ag衍射峰较明显,但ZnO依然以非晶态形式存在;针织布表面沉积Ag/ZnO薄膜后,其明度最小,颜色较暗;以非织造布为基材的试样其防紫外线性能及电磁屏蔽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非织造布亲水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辐照工艺,使丙烯酸与聚丙烯非织造布发生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单体浓度、辐照剂量、阻聚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率的影响,测试了接枝前后试样的抗张强度。实验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阻聚剂可抑止单体均聚反应的速度,提高试样的接枝率,防止反应体系出现凝胶化;单体浓度、辐照剂量对接枝率有明显的影响;接枝改性试样的亲水性明显改善,且抗张强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氨基纳米银溶液对海藻酸钙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进行浸渍处理,制备载银海藻酸钙纤维水刺非织造布,对浸渍处理前后的表面形貌、成分、载银量、吸液性能和抗菌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海藻酸钙纤维水刺非织造布能吸附氨基纳米银溶液中的银颗粒且银颗粒均匀地分布在海藻酸钙纤维表面;载银海藻酸钙纤维水刺非织造布的吸液率最高可达到20.590 g/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氏菌的抗菌率均达到99.00%以上。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浸渍丙烯酸的涤粘非织造布进行处理,探讨了丙烯酸浓度、浸渍温度、极板间距、处理时间对整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引发接枝改善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是可行的,当丙烯酸浓度50%、浸渍温度40℃、极板间距5 mm、处理时间6 min时,非织造布的亲水性能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PE/PP纺粘非织造布进行亲水表面整理,介绍了整理工艺及亲水性能的测试方法,并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亲水整理的最佳工艺参数表面活性剂浓度0.3%;带液率约30%;烘干温度90℃;烘干时间100s。在此工艺条件下后整理的非织造布可以获得穿透时间最短的最佳整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吸附性白细胞滤材表面润湿性能的测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以熔喷聚酯非织造布作为白细胞过滤器的滤材 ,根据不同纤维直径 ,不同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和丙烯酸接枝改性条件的组合变化 ,得到在本实验条件下试样表面润湿性能改善的最佳组合以及处理前后试样表面润湿性的改善情况。通过对滤材表面润湿性能的分析 ,提出可能影响其临界润湿表面张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采用预处理和后整理结合的方式对PP医用复合非织造布进行抗菌功能整理。首先使用低温等离子体对PP医用复合非织造布进行亲水改性,讨论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功率和真空度对PP医用复合非织造布亲水性能的影响。当氧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为45 s、功率为40 W、真空度为30 Pa时,PP医用复合非织造布的静态接触角从140°下降到84.7°,亲水处理使得织物表面由平整光滑变得凹凸不平,利于后续抗菌剂的附着,织物表面氧元素含量增加且润湿性能与透气性能增加。使用壳聚糖有机酸盐类抗菌剂SA-50DS对经亲水处理的非织造布进行抗菌整理并表征。当整理质量分数为2%、浸渍温度为60℃,焙烘温度为100℃时,整理后的非织造布对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达98%与99%。PP医用复合非织造布的横向与纵向断裂强力略有下降,透气率略低于仅经等离子体亲水处理的织物,但明显优于未处理织物。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温度和时间,对实验室制备的聚苯硫醚(PPS)熔喷非织造布进行定长热定型处理,并对处理前后的PPS熔喷非织造布的尺寸稳定性、微观形貌和拉伸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不同的热定型条件,均能获得尺寸稳定性良好的PPS熔喷非织造布;热定型后,PPS熔喷非织造布的微观形貌不发生明显变化,纤维玻璃化温度提高,拉伸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下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纺织品单向导湿改性的原理和方法。疏水性的聚丙烯和聚酯非织造布是非织造布单向导湿功能改性的重点,适合采用成布的表面改性方法,即对材料进行单面亲水改性,其中接枝改性是最重要的一种表面改性方法。指出了高效持久、环保和工艺简化等是非织造布单向导湿功能改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