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漫湾台阶坝段稳定与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漫湾水电站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坝后厂房、厂前大差动扩散挑流的枢纽布置方案。坝顶全长418m,分为19个坝段,河床部位布置溢流坝段,两岸布置非溢流坝段。电站厂房布置在溢流坝段坝后,500kV 变电站位于右岸3#—9#坝段坝后。  相似文献   

2.
结合水文泥沙、地形地质条件及各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并考虑枢纽布置、泄洪消能条件、施工条件等要素,介绍了枕头坝一级水电站枢纽布置设计情况。枢纽由左岸非溢流坝段、左岸阶梯鱼道、河床厂房坝段、排污闸、泄洪闸坝段以及右岸非溢流坝段组成,枢纽布置合理紧凑,取得了较好的工程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景洪水电站枢纽工程包括混凝土重力坝,左右岸堆石坝,坝后厂房及开关站,通航建筑物。为增加厂房稳定,大坝与厂房采用联合受力设计。大坝布置左右冲沙底孔。航运过坝建筑物,给枢纽布置带来较大难度,枢纽布置主要考虑了河道弯曲与航运要求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DG水电站坝址区河谷狭窄,上下游分布有崩坡积体和泥石流沟,枢纽布置受地形地质条件限制较大。设计通过坝轴线、枢纽布置格局、筑坝材料等各方面比选,最终确定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左岸溢流坝段、右岸坝后式厂房的枢纽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了坝址现有地形地质条件,总体布置合理、紧凑、开挖量适中、边坡支护工程量省,主要建筑物设计合理。  相似文献   

5.
龙川江一级水电站采用低坝坝后式开发,由于受地形限制,枢纽布置采用紧凑的布置方式,重力坝两端坝段采用混凝土刺墙;坝后式厂房,设计110kV SF6 GIS升压站为室内式布置,在进水道上部副厂房顶出线,由此缩短了压力管道线;电站进水口采用单吊点快速事故闸门控制进水,可取代电站主阀保护,节省升压站大量管线和两个主阀的费用;大坝溢流表孔采用弧形闸门上设舌瓣闸门解决了漂浮物的问题,工程安全运行9 a多,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向家坝水电站枢纽由挡水建筑物、泄洪消能排沙建筑物、左岸坝后厂房、右岸地下厂房、左岸垂直升船机和两岸灌溉取水口等组成。挡水建筑物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384米,最大坝高162米,坝顶长度896.26米。大坝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岸非溢流坝段长314.92米,冲沙孔坝段长30.00米,升船机坝段长29.60米,坝后厂房坝段长148.80米,泄水坝段248.00米,右岸非溢流坝段长124.93米。  相似文献   

7.
根据工程总体布置原则,酉酬水电站枢纽总体布置拟定了左岸坝后式厂房方案、左岸引水式地面厂房方案、右岸坝后式厂房方案及右岸引水式地面厂房四个方案,通过对各方案地形地质条件、水力学、施工条件、工程投资等进行了比选,得出左岸坝后式厂房方案具有较多优点,故枢纽总体布置推荐采用左岸坝后式厂房方案。  相似文献   

8.
荔波平林水电站位于荔波县南部的捞村乡,采用坝后式引水发电。枢纽布置方案由大坝、溢洪道、放空兼冲沙底孔、引水系统、厂房及升压站等建筑物组成。从区域地质环境、库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坝址岩土性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等方面对该工程的地质条件进行分析,从而论证其成库、建坝条件。  相似文献   

9.
介绍老挝国南欧江二级水电站枢纽总体布置设计情况,总结了布置特点,闸坝式发电枢纽,具有低水头、大流量的特点,主要建筑物包括混凝土闸坝、坝式进水口及河床式厂房、两岸非溢流坝段,枢纽布置紧凑合理,项目建设已经顺利实施,并将于2015年的11月底实现投产发电。  相似文献   

10.
周旭锐 《小水电》2014,(2):37-38,40
1工程概况 克孜勒塔斯水电站位于新疆布尔津山口枢纽的厂房尾水渠末端下游约3.58km的河段内,电站装机容量25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7358万KW·h.电站工程等别为Ⅳ等,工程规模为小(1)型.枢纽主要建筑物电站厂房、溢流堰、泄洪冲沙闸、鱼道、副坝(非溢流坝段)为4级建筑物.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5.53亿)m3,流量为137.92m3/s.拦河枢纽设计洪水标准及单体建筑物初步设计完成后,对枢纽布置进行了方案设计比选  相似文献   

11.
<正>1工程概况北疆某水利枢纽工程,工程等别为Ⅰ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大(1)型。主要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副坝和水电站组成,其中大坝、副坝、泄水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发电引水系统、厂房为3级建筑物。主坝采用全断面RCC重力坝,坝顶高程745.50 m,坝顶宽度10 m,最大坝高121.5 m,主坝全长1 570 m。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分溢流坝段和非溢流坝段。溢流坝段布置在主河床左侧,共布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雅砻江上游某水电站枢纽布置比选,从坝型选择、泄洪消能方式选择等多方面综合确定推荐枢纽布置方式,对在峡谷河段水电枢纽的布置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盟  凌春海 《人民珠江》2010,31(6):52-54
南沙水电站是红河干流上开发的第一个水电站,根据工程特点和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进行了当地材料坝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坝型比选,并优化泄洪排沙建筑物与电站厂房布置关系,经过充分的技术经济分析和综合比选,最终确定较为经济合理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型,坝后厂房的枢纽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4.
某水电站枢纽布置格局为"重力坝+坝后式厂房",右岸大坝及厂房在二期围堰围护下施工。大坝混凝土原计划采用缆机施工,为减少对缆机的依赖,实施过程中对施工方案进行了优化,布置了2条供料线用于10~15号坝段混凝土浇筑。方案优化后,大大降低了施工干扰,确保了大坝挡水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水力资源十分丰富,但多数水电站处于深山峡谷之中,厂房及开关站的布置十分困难.为了减少大量的开挖和投资,有的水电站厂房和主变压器只得布置在地下和混凝土大坝内,如渔子溪、乌江渡水电站.有的水电站厂房、主变压器及开关站均布置在地下或混凝土坝内,如刘家峡、凤滩水电站.由于受岩层地质或受坝体结构的应力的控制,不可能在地下或坝内开设大面积的裸  相似文献   

16.
长江干支流上的某些水利枢纽位于高山峡谷地区,枢纽泄洪流量很大,不便于布置坝后式地面厂房,因而在河岸布置地下水电站,不但可以减少开挖,降低工程投资,而且有利于国防。地下水电站的布置型式,根据主厂房的位置离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介绍了水布垭水利枢纽的布置方案研究过程与最终的枢纽布置方案.根据水布垭工程的地形地质条件,在枢纽布置总格局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左岸布置溢洪道和导流隧洞,右岸布置地下电站厂房与放空洞的枢纽布置格局;通过坝轴线的比较,大坝布置在水布垭峡谷河段偏上游位置更有利于其它主要建筑物的布置与调整;通过大量的方案比较论证,水布垭枢纽布置为:大坝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左岸布置台阶式窄缝挑流消能溢洪道、右岸布置引水地下电站与放空洞.  相似文献   

18.
金桥水电站工程位于易贡藏布干流上游河段,大坝采用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可研阶段初期,在充分考虑工程规划、实际地形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的情况下,对坝址、坝线、引水线路、厂房形式等拟定了多种枢纽布置方案,通过综合经济技术比较选定了枢纽布置方案。在可研阶段后期,随着外部建设条件的变化,对坝型、装机容量、调压井形式、厂房形式等方面重新进行论证,最终选定设计方案。最终,枢纽布置紧凑、经济合理、运行安全有保障。  相似文献   

19.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并考虑施工条件、水库淹没损失、工程投资控制等方面因素,对老挝色拉龙一级水电站的坝址与坝型比选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工程枢纽布置。电站采用河床坝后式开发方式,工程枢纽采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挡水、坝身溢流表孔与坝后挑流泄洪消能、坝身进水口与坝后厂房引水发电的总体布置方案,充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因地制宜,布置紧凑合理。  相似文献   

20.
锦屏一级水电站枢纽总布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钟  唐忠敏 《人民长江》2009,40(18):18-20
锦屏一级水电站为雅砻江梯级水电开发的控制性工程,大坝采用双曲拱坝型式,为世界第一高拱坝。在坝址选择时,分别研究比较了4个坝址,最后选定了普斯罗沟坝址。在充分考虑坝址区地质条件,泄洪建筑物水头高、泄量大、河谷窄,地下引水发电系统洞室规模大、技术难度大的情况下,选定了枢纽布置方案。最终选定的枢纽布置方案为:混凝土双曲拱坝,坝身4个表孔+5个深孔+2个放空底孔+坝后水垫塘与右岸1条有压接无压泄洪洞及右岸地下厂房。详细介绍了锦屏一级水电站枢纽布置情况及其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