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金红石型TiO2及大分子有机颜料为主要材料,添加一定量的大分子分散剂、EVA增容剂、纳米级CaCO3、聚乙烯(LLDPE、HDPE、LDPE)复配载体、微米级CaCO3等助剂,采用增容、分散技术,经密炼、挤出、造粒工艺加工,制成了适用于聚乙烯流延薄膜的着色粒料,具有着色力高、耐热性好、分散性佳、卫生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用纳米CaCO3和普通活化CaCO3分别替代不同比例的颜料应用于聚烯烃色母粒中,利用测色仪测定色母粒制成的薄膜和样板制品的着色力和遮盖力,研究其对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不改变被着色制品色彩性能的前提下,纳米CaCO3可以替代部分颜料,且效果略优于普通活化CaCO3。色母粒中纳米CaCO3含量为10%(质量分数,下同)时,薄膜制品的光密度最大,遮盖力最高,分散效果最好。颜料的着色力在纳米CaCO3含量为20%时提高程度最大,而且体系的分散性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纳米CaCO_3对高浓度聚烯烃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纳米CaCO3加入到有机蓝颜料的浆料中经充分搅拌、干燥制备高浓度聚烯烃色母粒。利用测色仪测定用色母粒制成的薄膜和样板的着色力和遮盖力,研究纳米CaCO3对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被着色制品色彩性能的前提下,纳米CaCO3可以替代部分颜料,最大替代比例可达到30%。在色母粒浓度为50%时,纳米CaCO3替代颜料的效果较好。当纳米CaCO3替代比例为15%时,所得制品的色彩性能与纯有机蓝颜料色母粒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4.
纳米CaCO3在白色母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纳米CaCO3应用于白色母粒中及其对白色母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CaCO3可以部分替代TiO2颜料,在白色母粒其它性能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CaCO3的加入改善了颜料的分散性,制品白度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纳米CaCO_3和立德粉部分替代钛白粉(TiO_2)用熔融法制备了白色聚乙烯(PE)母粒,研究了白色母粒的流动性能、分散性能、着色性能以及着色制品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CaCO_3的引入可明显改善色母粒的加工流动性,提高着色制品的力学性能,但着色效果有一定程度降低,当纳米CaCO_3替代量为50%时,色母粒的加工流动性提高72.6%,拉伸强度提高4.7%,白度值下降12.97。立德粉具有类似效果,立德粉替代量为50%的色母粒加工流动性提高22.8%,拉伸强度提高3.4%,白度值下降7.69。纳米CaCO_3和立德粉的分散性好于TiO_2。  相似文献   

6.
以CaCO3、BaSO4、滑石粉为填料,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通过共混、挤出工艺制得无机填充母粒,将填充母粒与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吹塑成型获得不同无机填料改性聚乙烯(PE)薄膜,并对其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CaCO3、BaSO4、滑石粉质量分数低于15%时,能增加PE薄膜的拉伸强度,而且BaSO4、滑石粉改性PE薄膜的光学性能比CaCO3改性PE薄膜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用纳米BaSO4和纳米CaCO3分别替代不同比例的颜料应用于聚烯烃色母粒中,利用测色仪测定色母粒所制薄膜和样板的着色力和遮盖力,研究两者对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不改变被着色制品色彩性能的前提下,纳米CaCO3和纳米BaSO4均可以替代部分颜料,塑料制品的着色效果不会下降,甚至有所提高,而且体系的分散性也得到改善;纳米BaSO4在聚烯烃色母粒中的应用效果比纳米CaCO3要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将纳米CaCO3母粒加入到废旧聚烯烃纤维复合材料中进行改性,研究了改性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流变性能、维卡软化点等.结果发现,纳米CaCO3母粒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韧性和强度有所提高,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而且可降低成本,但用量以10%~20%为宜;差式扫描量热分析表明纳米CaCO3母粒可以提高聚烯烃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纳米BaSO4在白色母粒中的应用及其对白色母粒性能的影响。利用光电分光光度计和分光光度测色仪测定了用白色母粒所制薄膜和样板制品的遮盖力和白度,利用图像分析仪定量表征了颜料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纳米BaSO4替代20%的TiO2颜料时,在白色母粒其它性能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制品遮盖力最大提高了43%,白度最大提高了2.75%。对于不同晶型的TiO2颜料,纳米BaSO4的加入均使得制品的遮盖力和白度提高。  相似文献   

10.
PVC/CaCO3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PVC/CaCO3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观察了复合材料冲击缺口的断面微观形态和纳米CaCO3粒子在PVC中的分散情况。结果表明:当纳米CaCO3粒子的质量分数为10%时,PVC/CaCO3纳米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了约365%,拉伸强度略有提高;当纳米CaCO3质量分数超过10%以后,纳米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变差;随着纳米CaO3用量的增加,PVC/CaCO3纳米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先降后升。  相似文献   

11.
堵国成  刘立明  李寅  陈坚 《化工进展》2006,25(10):1128-1133
以高产量、高底物转化率和高生产强度为目标,综合运用微生物反应计量学、生化反应和传递动力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及代谢工程理论,开发了:(1)基于微生物反应计量学的培养环境优化技术;(2)基于微生物代谢特性的分阶段培养技术;(3)基于反应动力学模型的优化技术;(4)基于代谢通量分析的优化技术;(5)基于系统观点的生物反应系统优化技术。将这些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产品的发酵过程优化研究中并取得了成功。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简化、定量化、模型化和阶段化”的发酵过程优化基本原理,这一基本原理对提高我国发酵工业技术水平、促进生物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聚合方法和引发方式综述了国内外合成高相对分子质量及高立构规整度聚乙烯醇(PVA)的研究进展;详述了通过聚新戊酸乙烯酯的醇解来制备PVA微纤的方法;简述了高强高模PVA纤维的特性及应用;指出今后高强高模PVA纤维的研究应在聚合方法、开发新的高效引发剂和醇解工艺作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3.
夏文干  杨洁 《粘接》2014,(9):69-71,55
叙述了在温度155~175℃,14 MPa压力下使用的绝缘胶接体系研究情况,实物电子线圈8中线与线间绝缘电阻值、线与屏蔽层间绝缘电阻值都大于10Ω,该体系已应用在石油测井仪。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一种特殊结构的表面活性剂作为主表面活性剂,与一定比例的泡沫增效剂和稳泡剂复配成了一种起泡剂.对该起泡剂在高含凝析油、高温的高矿化度水中进行了起泡力、携液量、与缓蚀剂的配伍性和抗高温分解性能的实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控制高流动、高抗冲聚丙烯的等规指数对其产品物理与机械性能的影响,并考察了等规指数与聚合温度、反应时间、乙丙橡胶含量等的关系。研究得出,在生产高流动、高抗冲聚丙烯时,均聚物母体的等规指数应不低于97%,乙丙共聚产品的等规指数应不低于85%。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核磁共振碳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凝胶渗透色谱等研究了高刚性、高耐热聚丙烯专用树脂K1708、K1712的链结构和聚集态结构。结果表明.K1708、K1712分子链规整度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宽,与同类进口产品的结构与性能相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一种高固含高透明水性腻子的研制方法,解决了水性木器漆清漆全封闭涂装时施工工序过多及素材缺陷的填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强度高透明溶剂型有机硅涂覆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小飞  赵勇刚  张银华  徐珊 《粘接》2009,30(8):50-52
介绍了经处理后的白炭黑配合MQ有机硅树脂补强,最终得到高透明、高强度有机硅涂覆剂HT906TS。重点讨论了白炭黑处理剂用量、处理温度以及MQ硅树脂用量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硝酸氧化法制备氧化锡粉体基础上,通过改进制备工艺及条件,制得高纯度高比表面积氧化锡粉体,即:在络合能力强的复合有机酸溶液中加入纯度在99.90%以上的高纯锡,形成中间共溶体;向中间共溶体中滴加硝酸和氧化剂进行凝胶化反应,得到灰白色膏状前驱体;向膏状前驱体中滴加氨水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棕色透明液体;棕色透明液体经过滤、喷雾干燥、热处理和粉碎得到氧化锡粉体。产品质量检测结果为:产品纯度为99.90%,中位径为3.5 μm、比表面积为20.79 m2/g、表观密度为0.81 g/cm3。该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易于产业化。  相似文献   

20.
Surface tension of water/nitrogen and water–phenol/nitrogen systems was successfully measured by the hanging drop method in a wide domain of temperature (from 100 to 300°C) and pressure (from 4 to 30MPa), conditions little explored in litterature. Results show that surface tension of water–phenol mixtures decreases as phenol mass fraction increases. This decrease is observed under saturated and unsaturated conditions and is more pronounced at low temperatures and does not seem to depend on pressure. The effect of saturation on surface tension in the water/nitrogen system has been correlated with water vapor pressure by using experimental points with a great accuracy. For the water–phenol/nitrogen system,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with different mass fraction of phenol were correlated using Macleod‐Sugden equation for mixtures. © 2018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 2018 Americ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AIChE J, 64: 4110–4117, 20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