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性炭吸附法处理亚甲基蓝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炭对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吸附,通过实验得到了25℃及30℃活性炭吸附亚甲基蓝的吸附平衡数据,从吸附等温线可看出亚甲基蓝水溶液吸附符合Langmuir型。以及在等温吸附条件下,通过改变不同的参数,分别测定了亚甲基蓝废水吸附过程的穿透曲线。  相似文献   

2.
吸附法处理亚甲基蓝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处理亚甲基蓝的方法很多,吸附法是其中之一。吸附法属于物理化学法,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处理效果较好等优点,历来受到研究者和使用者的重视。重点介绍了近年来采用吸附法处理亚甲基蓝的研究进展,特别是新型吸附剂以及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等领域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吸附法处理亚甲基蓝有一定优势,在应用中要根据废水实际情况和生产状况选择最佳处理和回收工艺。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花生壳作为吸附剂对亚甲基蓝的去除性能,考察了不同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等环境因素对亚甲基蓝吸附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花生壳对亚甲基蓝有较好的吸附作用,随着pH值的增加,吸附率增加。吸附剂量为2.5g,吸附时间为30min能达到吸附饱和。  相似文献   

4.
5.
碱性钙基膨润土对亚甲基蓝和刚果红的吸附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碱性钙基膨润土(ACB)对水体中的亚甲基蓝(MB)和刚果红(CR)染料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及温度、pH及盐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进行了两种染料在碱性钙基膨润土上的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ACB对MB、CR的脱色率随着吸附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实验条件下,50 mg/L MB和100 mg/L CR的最佳吸附剂质量浓度分别为1.0 g/L和2.0 g/L;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吸附速率,但对最终的脱色率影响很小;50 mg/L MB的吸附平衡时间在60 min左右,100 mg/L CR的吸附平衡时间在120 min左右;在pH=3~12时,ACB对MB的脱色率都稳定在99%左右,而适宜ACB吸附CR的pH=3~7,对CR的脱色率保持在90%左右;NaCl的加入对MB的吸附效果影响很小,对CR的吸附则有很强的抑制作用;ACB对MB的吸附同时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而ACB对CR的吸附则更符合Langmuir模型;ACB对两种染料的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颗粒内扩散模型的拟合结果说明吸附过程存在颗粒内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6.
改性稻壳吸附亚甲基蓝模拟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稻壳改性条件对改性稻壳吸附亚甲基蓝模拟废水效果的影响,得到稻壳改性的最优条件,并对改性稻壳的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氢氧化钠改性稻壳的最优条件:NaOH质量浓度为80 g/L、改性时间为50 min、液固比为20∶1、改性温度为50℃,此条件下改性稻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为96.7mg/g,比改性前提高了6倍多,吸附效果明显优于原稻壳。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7.
8.
亚甲基蓝是染料业和印染业常用的一种阳离子染料,每年产生大量含亚甲基蓝的废水。硅藻土是一种比表面积大,稳定性好且全球储量丰富的天然非金属矿物。硅藻土可通过物理吸附对废水中的亚甲基蓝进行脱色,本文总结了硅藻土吸附亚甲基蓝的实验研究进展。得出分子筛、SO~(2-)_4/SnO_2-Fe_2O_3、粘土和坡缕石硅藻土复合物对亚甲基蓝的去除率均达到99%以上。硅藻土复合物作为吸附剂,操作简便,耗能低,吸附效果好,是实际生产中较为理想的亚甲基蓝吸附剂。  相似文献   

9.
使用自制的光催化反应器,以亚甲基蓝溶液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外加交变磁场的频率、通过线圈电流大小及时间等因素对催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变磁场频率为12 k Hz,通入线圈电流为2.0 A,反应时间为120 min,降解率高达98.67%,COD值由25.68 mg/L降为10.81 mg/L,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相似文献   

10.
陶瓷工厂采用先进合理的技术进行原料的加工及坯料制备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如何控制原料的细度使用合理的原料配比,近年来已被越来越多的技术人员所重视。在工业生产中,粉状物料的颗粒大小分布很广,检测细度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列举了几种细度的测定方法及测量范围  相似文献   

11.
以柠檬酸钠二水合物(Sodium citrate,简写SC)为改性剂,通过与Ti2CTx液体充分搅拌复合制备了混合胶体溶液(SC-Ti2CTx)型吸附剂,用于处理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简称MB)废水。考察了SC的添加量、吸附时间和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对吸附过程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SC-Ti2CTx对于MB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在温度297 K、MB废水初始浓度为200 mg/L时,SC-Ti2CTx对MB吸附量可达到578.5 mg/g,其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吸附速度极快,30 s内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能够用Langmuir等温模型进行拟合。吸附性能的提升与SC的抗氧化性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对亚甲基蓝(MB)的降解效果,提出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协同吸附方法,并利用XRD、FTIR方法对吸附剂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处理120 min后,协同体系对MB的降解率为96.36%。当MB的初始质量浓度为50 mg/L、HNTs的投加量为70 mg/L、放电功率为150 W、pH为6.7、通气量为200 m L/min时,MB的去除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14.
储层岩石润湿性影响油、水在储层中的分布,对原油开采过程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测量储层岩石润湿性的标准方法(Amott and US-BM法)属于经验方法,包括在润湿相和非润湿相共存时让油、水两相相互驱替。测量结果可能与流体的饱和度和实验过程有关,而产生某些不确定性。本文提出根据亚甲基蓝在储层岩石表面的吸附面积分数,测量固体表面的润湿性。该法具有一定的理依据,测量结果不受流体的饱和度和实验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印染废水净化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伟 《广东化工》2012,39(3):147-148,139
印染废水为我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具有水量大、变化大、可生化性能差等特点,属难处理工业废水。印染废水主要处理方法有生物法、化学法及物理法三大类型。文章结合国内外近期研究,从原理、特点、影响因紊及优缺点等方面对三大类型的处理方法进行介绍,综述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各种方法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农业副产品玉米芯吸附处理蓝色染料亚甲基蓝,在单一影响因素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优化了吸附反应的最佳条件。在玉米芯粒径28~40目,溶液pH值=3,亚甲基蓝初始浓度100 mg·L~(-1),料液比为1.5g∶20 mL,吸附温度50℃,超声波搅拌20min时,玉米芯对亚甲基蓝去除率达99.137%。  相似文献   

17.
《应用化工》2022,(12):2259-2262
赤泥为氧化铝工业副产物,不仅量大而且污染环境。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确定赤泥吸附亚甲基蓝的适宜时间、温度、pH值、亚甲基蓝初始浓度、赤泥投加量范围,并考察了盐浓度对赤泥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结果表明,振荡时间5 min,赤泥投加量6 g/L,赤泥对40 mg/L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可达87%。亚甲基蓝浓度与赤泥吸附量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最大吸附量为14.60 mg/g。赤泥吸附亚甲基蓝为放热反应,低温利于亚甲基蓝吸附。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净化氨氮废水的各种离子交换/吸附法处理技术及其发展现状,所涉及的吸附剂主要包括天然沸石、改性沸石(热改性、超声改性、盐改性、酸/碱改性、稀土改性等改性方式)、水凝胶、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它新型吸附剂,指出了各种吸附剂处理氨氮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并展望了离子交换/吸附法处理技术在未来发展道路上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化工》2016,(12):2259-2262
赤泥为氧化铝工业副产物,不仅量大而且污染环境。采用静态吸附实验确定赤泥吸附亚甲基蓝的适宜时间、温度、pH值、亚甲基蓝初始浓度、赤泥投加量范围,并考察了盐浓度对赤泥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结果表明,振荡时间5 min,赤泥投加量6 g/L,赤泥对40 mg/L亚甲基蓝的吸附率可达87%。亚甲基蓝浓度与赤泥吸附量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最大吸附量为14.60 mg/g。赤泥吸附亚甲基蓝为放热反应,低温利于亚甲基蓝吸附。  相似文献   

20.
高卓  徐瑛  王燕  何娇  丁亚平  韩苗 《广州化工》2010,38(6):67-69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TiO2纳米管,借助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溶液为体系,考察了TiO2纳米管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TiO2纳米管为锐钛矿相,管径小、管形均匀。黑暗条件下TiO2纳米管对亚甲基蓝具有优异的吸附活性,30 min可达到吸附平衡,吸附量达38.3mg/g,最佳吸附质量比为w(MB):w(TiO2)≈0.0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