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昌盆地是一个油气勘探新区,而七坝1井则是西昌地区目前惟一的油气钻井。因此, 对该井有关资料的研究对今后西昌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岩心观察、显微镜薄片鉴定和实验室测试分析, 详细研究了该井古生界的岩石学、储集物性、测井和录井等特征, 进而对古生界的储层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 七坝1井下二叠统栖霞组发育多种类型的储集层;下志留统韩家店组和石牛栏组发育多段裂缝性储集层。由此认为,古生界应是西昌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目的层位。  相似文献   

2.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三叠系百口泉组的油气勘探结果显示,该区具有大面积含油、多层段含油的特点。通过储层特征和沉积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该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油气成藏的条件:三面遮挡是大面积成藏的宏观背景;顶底板的发育提供了有效的储盖组合;构造平缓、储层致密、底水不活跃是大面积成藏的基本条件。在此基础上,结合构造背景分析、地震属性研究、地震剖面解释及油气勘探成果,认为该区三叠系百口泉组油藏主要受古构造坡折带、深大断裂体系和沉积相带3个因素的控制。此研究可为该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
塔西南山前冲断带及其前陆盆地系统是一个油气勘探前景较好的地区,但目前对该地区的研究程度和勘探程度都比较低。通过对塔西南地区与加拿大西部阿尔伯达盆地西缘冲断带及其前陆盆地系统在构造与石油地质特征等方面的类比分析,借鉴阿尔伯达盆地西缘地区油气勘探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塔西南地区今后油气勘探的四点策略。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近期四川油气田增储上产的重要勘探开发层系,其中西部地区则是须家河组油气勘探的重点领域。因此,应用已取得的油气勘探开发成果资料,综合分析研究中部与西部地区须家河组在沉积相、地层、储层物性、油气成藏等方面的差异性,并提出针对性的有效勘探对策。  相似文献   

5.
东地中海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低,是近年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热点地区之一.东地中海深水油气富集条件研究对该地区油气勘探选区选带具有指导意义.基于国际油气商业数据库和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应用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方法,对东地中海构造沉积演化、油气地质条件、储盖组合及成藏特征进行分析,进而探讨深水油气富集条件及未来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  相似文献   

6.
����ТȪ����٪��ϵ�ѷ��������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已在川西地区孝泉构造南东翼侏罗系沙溪庙,遂宁组中发现了裂缝型次生工业气藏。本文通过研究该气藏裂缝带分布特征,生,储,盖层情况及油气水组分特征,进一步认识了该气藏,为今后在该区勘探油气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古生界油气藏是东濮凹陷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根据已有的资料,对马厂地区上古生界储集层、油气源岩、油气藏特征以及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分析,认为该地区上古生界油气显示活跃,成藏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油气资源量背景和勘探潜力,在东濮凹陷古生界油气勘探领域,马厂地区上古生界应占居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准南前陆冲断带中段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模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准南前陆冲断带中段是 目前准噶尔盆地勘探的重点目标区,通过对准南前陆盆地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明确了该地区油气具有“近源”“近断裂”分布及晚期成藏等特点,指出该地区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为烃源断裂和储集层,并总结出了“源上一背斜一断裂和相控”及“近源一断背斜一断控”两种油气成藏模式。通过对中段三排构造对比及综合研究,指出了第二、第三排构造带中部成藏组合为今后勘探的有利目标,对指导南缘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构造变动比较强烈地区的油气勘探远景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造变动比较强烈地区的油气勘探 ,可通过油气苗研究、古地温及有机质成熟度分析等确定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油气基藏保条件是变动比较强烈地区地区气勘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八面河地区孔店组油气成藏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面河地区沙河街组油气勘探已进入高勘探程度阶段,孔店组是八面河地区潜在勘探目标层系。从孔店组构造特征、油源条件、沉积体系分析出发。对孔店组油气成藏模式和勘探远景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指出了下步勘探地区,对孔店组勘探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丰谷地区位于川西坳陷中段东北部,构造位置位于孝泉-新场-丰谷隆起带的东端,现已成为川西坳陷油气勘探的重点和难点区域。该地区在侏罗系沉积前发育一系列褶皱和断裂,因此,丰谷地区须家河组油气成藏具有“早生早储,早生晚储,自生自储,储调结合”等特点。通过对丰谷地区最新资料的剖析,探讨了该地区油气成藏的规律,提出了须家河组须二段、须四段气藏的勘探目标建议。认为丰谷地区生储盖等成藏条件充足,其南部和西南部如果具备较好的圈闲及保存条件,则很有可能获得中江地区的油气注入,从而形成一种“他源自储”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2.
从油源、构造、储集三方面分析了八面河地区馆陶组油气成藏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馆陶组成藏模式,针对该地区油藏特征进行了控油因素分析,指出了该地区馆陶组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3.
若参1井见到了良好的油气显示,显示了若羌地区特别是南缘山前带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为了进一步推动该区油气勘探,根据前人研究成果、若羌地区地震资料以及若参1井钻井资料,对该地区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认为:若羌地区侏罗系杨叶组砂砾岩和塔尔尕组泥岩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杨叶组暗色泥岩是较好的烃源岩;南缘山前带发育4排北东向构造,圈闭发育,是若羌地区有利的勘探区域。  相似文献   

14.
孙虎地区是华北油田油气勘探的一块“硬骨头”,长期勘探未获较大突破。通过运用石油地质学新理论--成藏动力学系统对这一勘探薄地区进行研究,分析了孔隙流体压力的纵、横向特征,划分为五个成藏动力学系统;确定了生排烃期;根据该地区油气运移的特征总结出了3种成藏模式,即垂向成藏模式、侧向成藏模式和复合成藏模式。初步探讨了孙虎地区的成藏控制因素及油气规律。  相似文献   

15.
由江汉油田研究院承担的“鄂尔多斯盆地及周缘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及2008年勘探部署建议”项目.日前通过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勘探分公司专家验收。该项目于2007年6月启动,工区包含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及其西缘地区的长武、六盘山、银川等11个中国石化勘探区块,勘探面积近2万km^2。该项目基本理清了古生界地层发育特征,明确了古生界成油气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6.
黑帝庙油层属松辽盆地上部含油组合,该层从1967年勘探至今已经有多口井发现工业油气流,展示了其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以葡南地区构造特征研究为契人点,通过研究葡南地区构造演化规律以及古构造对油气运聚的影响,探讨了黑帝庙油气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葡南地区黑帝庙油层的构造格局在明水组地层沉积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明水组地层沉积前"三降两凹"的构造格局转变为现今"一隆"的构造格局.这说明明水组反转变形前的构造格局也决定了嫩末时期所形成的黑帝庙油气藏的分布,古构造高点可能也足当时油气运聚的中心地带,这为黑帝庙油层寻找油气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采用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MPOG),对呼和地区进行了油气微生物勘探研究。通过对工区油气微生物勘探的研究,完成了工区内油和气的微生物异常区的圈定,结果显示微生物异常与工区内已完钻井的含气情况基本符合;同时结合区内的油气藏压力、地表条件、样品特性等各种因素进行了讨论;分析表明,MPOG比较适合在该盆地内运用。最后再以微生物异常为主要前提,结合区内现有的资料(如钻井、测井和录井等资料),对呼和地区的油气远景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如下结论:呼和地区的油气远景较差,异常显示较好的区域位于工区中心,建议加强对该地区所取得的各种资料进行详细综合研究,特别是和3井与和4井之间所在的异常区进行重点研究。  相似文献   

18.
南江地区油气地质基本条件及勘探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江地区山前带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通过研究该地区油气地质条件,认为具有较好的基本成油气地质条件,资源量大。金溪1井油气突破表明,在山前带低幅度缓冲逆冲背景下发育的构造三角带、断背斜、断鼻构造具有较好的保存条件,是保存油气的有利区域。指出南江地区金溪构造亚带、李子坪构造亚带及乐坝构造亚带为有利油气勘探区,高塔构造亚带为较有利油气勘探区,桥亭-诺水河冲断构造亚带为潜在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酒泉盆地青西-老君庙复杂断裂带油气成藏特征,本文针对鸭儿峡地区古近系断裂发育特征及油气成藏开展了综合研究。通过鸭儿峡地区断裂发育及分布特征研究,明确了断裂与烃源岩分布、构造发育及油气运移的关系,结合区域沉积特征研究及研究区内勘探现状,厘清了该区油气成藏的基本规律,建立了鸭儿峡地区古近系油气成藏模式。基于该区油气成藏规律认识,优选出有利勘探区块。通过本文研究,明确了断裂在鸭儿峡地区油气成藏方面的重要控制作用,探索出一套青西-老君庙复杂断裂带内断块-岩性油藏勘探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孙虎地区成藏动力学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虎地区是华北油田油气勘探的一块“硬骨头”,长期勘探未获较大突破,本运用成藏动力学系统这一石油地质学新理论对这一勘探薄弱地区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孔隙流体压力的纵、横向特征,划分出五个成藏动力学系统,确定了生排烃期,根据该地区油气运移的特征总结出了3种成藏模式,即垂向成藏模式,侧向成藏模式和复合成藏模式,初步探讨了孔虎地区的成藏控制因素及油气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