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端 《石油化工设计》2011,28(4):43-45,37
简要介绍了金属管道和设备涂漆防腐保护的原理,根据防腐保护的原理,结合腐蚀环境和国内常用防腐涂漆产品,推荐了适合于不同环境条件和应用场合的金属管道和设备的涂漆防腐系统.针对涂漆产品性能,列举了影响涂漆防腐系统确定和选择的主要因素.同时,为保证金属管道和设备涂漆防腐保护的质量,提出了对金属表面处理和涂漆施工应注意的一些关键问题.目的是为正确地选择涂漆防腐系统提供帮助,从而保证金属管道和设备能够获得持久、可靠的防腐保护  相似文献   

2.
濮城油田于 1980年正式投产 ,随着油田的开发 ,含水率逐年上升 ,现集油管线内的综合含水为 6 0 %~ 90 %。原油脱水所用的破乳剂费用在整个原油集输过程中占相当大比重。承担油气集输的金属管道是 80年代初敷设的 ,未进行内防腐处理 ,随着原油含水的不断上升 ,油包水型乳状液变成了水包油型。液体中的腐蚀介质对金属管道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管道内腐蚀穿孔频繁。在联合站内加药 ,不仅集油管道得不到防腐保护 ,而且由于时间的延长 ,原油乳状液流到联合站后已“老化” ,不易化学破乳。乳状液与破乳剂作用时间短 ,破乳效果差 ,用量大 ,成本高。…  相似文献   

3.
管道内防腐智能补口机是用于长直金属管道焊口内表面清理和液体防腐涂料补口涂敷以及外观摄像检测和技术数据准确检测的专用施工机具,它能自携动力和涂料,在同位素的控制下,自动寻找焊口,并根据程序指令在焊口区除锈,甩涂补口和检测,定位准确无识,除锈宽度,补口宽度和厚度以及摄像时间均可依现场需要灵活调整,实现了管道内防腐补口作用智能化,程序化和自动化。  相似文献   

4.
1概述化工企业拥有大量的设备、管道和其他钢铁构件,其防腐一直是企业设备维护的难题。根据目前的防腐技术和防腐材料的要求,金属防腐前必须进行表面处理,清除金属表面的金属氧化物和其他杂质,然后才能进行防腐涂料的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防腐质量。由于设备和管道以及其他钢铁构件布置复杂,维护工作量巨大,企业停产检修的时间很少,这就需要一种能够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能够对设备、管道以及其他钢铁构件进行正常的维护,也就是说要求一种能够不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就能进行防腐施工的技术—带锈防锈技术,才能满足企业设备维护的要求。带锈防…  相似文献   

5.
通过正交试验,采用极差分析法对DM检测中主要参数的设置对埋地管道防腐层检测结果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并行金属管道条件下检测的最优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6.
基于河南油田第一采油厂输送石油、天然气、污水等介质的钢制金属管道的腐蚀现状,以及玻璃鳞片涂料防腐技术在该企业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玻璃鳞片涂料的防腐机理、环氧玻璃鳞片防腐工艺的特点和环氧玻璃鳞片内防腐施工工序,提供了一种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化学稳定性及电绝缘性,施工方便、工期短,可以满足油、气、水集输管道内防腐要求的钢制金属管道防腐蚀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用埋地黄夹克保温金属管道在阴极保护时的腐蚀现象严重危害着油田长输管道的寿命,因此防腐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屏蔽腐蚀现象,并制定出更为合理的防护措施。施工单位在对黄夹克保温金属管道采取防护措施时,建议采用深井式阳极,一方面延长阳极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防止因人为或施工等因素丢失阳极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大庆油田某小口径长输管道工程施工中曾出现防腐补口质量不合格问题。通过对管道防腐补口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制定了原材料验收及储存、补口施工工序控制要点、检查方法等控制措施,使问题得到了解决。除锈施工采用喷砂除锈,达到Sa2.5级。防腐层施工涂漆前应对管口、防水帽进行预热,并对防水帽进行打毛处理,预热温度要控制在135±10℃范围内。涂漆后应采用火焰加热烘干。内外聚乙烯热缩带、中间聚氨酯发泡形式的小口径长输管道的防腐补口施工,只要控制好原材料验收和储存,严格按施工程序进行施工,就能保证防腐补口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大庆油田近20年的防腐工作实践,较系统地介绍了油田地下金属管道及容器的腐蚀与防腐。主要内容有:地下金属管道被腐蚀的基本原理、土壤腐蚀测定方法、防腐蚀措施、施工以及维护管理的技术要求等,对于金属容器(水罐)的内防腐,也做了简要介绍。本文由大庆油田科学研究设计院刘继旺同志编写,李森、李克顺等同志审校。本文可供从事防腐工作的工人、技术人员参考。编写者表示,由于业务知识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为满足油田开发需要、节能降耗、降低生产运行成本 ,大庆采油四厂经过常温集油现场实验对国产流动改进剂的性能、工艺做出了评价 ,认为国产流动改进剂可以取代进口药剂 ,且经济效益较好 ;通过对生产实例进行研究 ,分析、评价了埋地金属管道检测技术 ;改进了深度处理水注水系统优化软件 ;开展了采油关键生产设备抗震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金属管道阴极防腐蚀保护综合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加电流法阴极保护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有效方法,科学评价阴极保护效果是保证阴极保护系统高效运转的重要手段。金属管道阴极防腐蚀保护综合评价系统具有实现相关参数的实时采集、数据资料的定量分析和模糊处理以及判定防腐蚀保护效果等功能,可以为生产管理、科学研究、工艺改造、科学决策等提供技术依据,对管道保护与评价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油气集输管道内腐蚀及内防腐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气开采和集输过程中,金属管道内壁普遍发生腐蚀,多相流恶劣工况下还会发生使涂层及缓蚀剂失效。针对现场油气水输送中所经常遇到的多相流工况,对金属管道腐蚀的特点及腐蚀机理进行了探讨,并介绍了几种效果较好的内防腐技术。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水下油气田开发规模的不断扩大,挠性管越来越多地用于海底输送管道和浮式生产系统的动态立管。挠性管机械性能良好,安装程序比金属管道简单许多且可以重复利用。在某些情况下,应用挠性管比金属管更为经济。本文从材料选择、输送介质、静态/动态、防腐与保温等方面详细总结了挠性管的设计要点,可为挠性管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RD-PCM防盗     
RD-PCM埋地管道外防腐层状况检测仪(简称PCM检测仪)由便携式发射机和手提式接收机及相关附件组成。其原理为:发射机馈送一种接近直流的电流信号给采用外防腐的金属管道,接收机具有一个被称作磁力仪的高性能探头,它对沿管道传送的这种特殊电流信号进行探测,并将处理后的电流信号的强度和方向显示出来,从而判断金属管线的走向、埋深以及防腐层破损情况。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金属管道在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出现腐蚀穿孔频繁、结垢等严重问题,以及减少金属管道对油田地质注水造成的二次污染,有必要对不周材质的管道进行现场试验。某油田从2000年起相继使用玻璃钢管、钢骨架复合管和柔性复合管代替钢管进行油气集输及注水工程,充分利用了非金属管的耐腐蚀性强和水力性能好等优点。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证明,虽然采用非金属管一次性投资较高,但非金属管在油田集输和注水系统中可以防垢,杜绝腐蚀,减少污水二次污染,缩短工期,降低维护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综合考虑非金属管优于金属管,利于油田的长久发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对碱渣处理装置酸性水系统设备腐蚀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防腐措施,运行于实际生产,减少了设备的泄漏,保护了周边环境,保障了职工的身心健康和装置的安稳长运行。  相似文献   

17.
冀东油田腐蚀与防护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冀东油田地处滩海地带,土壤盐碱度高,含水量大,井站、管线多分布在虾池、鱼塘、苇地和盐田周围,腐蚀环境比较恶劣,金属管道、储罐及处理装置的腐蚀比较严重。为减缓腐蚀,先后采用地下管线阴极保护,站库区域阴极保护,管底网状阳极保护措施,开展防腐层检漏及维修,建立原油稳定装置的腐蚀在线监测系统等,使管道、储罐、装置的腐蚀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针对苏北油田储油罐、污水罐等储存设备腐蚀严重的情况,分析了腐蚀因素和机理,并对防腐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涂层保护加牺牲阳极保护联合长效防腐技术是油田储油罐、污水罐有效防腐技术,该技术防腐效果好,投资少,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非金属管道因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在油田得到广泛应用,但其物理机械性能较金属管道差,又限制了在油田的推广,因此有必要对非金属管道的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以达到合理选用非金属管道、充分发挥其防腐性能的目的。文章对玻璃钢管、钢骨架复合管、PE内衬管、玻璃釉内衬管和尼龙复合管进行了一年的中试应用及解剖试验评价,认为钢骨架复合管、尼龙复合管的防腐性能及整体性能较好,作为油田集输系统比较适宜的内防腐技术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玻璃钢管不适宜在较大压力下应用;PE内衬管防腐性能较好,但内衬与管道的结合力差,玻璃釉内衬管的防腐性能差,二者均不适宜在油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噪音控制原理,提出了控制金属管道噪音的方法。引入了计算金属管道防噪音厚度的经验公式,并举例说明对该公式的使用以及应当注意的问题。分析了噪音频率、管道直径以及噪音控制施工等因素对噪音控制的影响。目的是为金属管道防噪音厚度的获取寻找一种可行的方法,并达到满意的噪音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